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积极情绪的力量》读后感(共6篇)

《积极情绪的力量》读后感(共6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8 16:36:45

第1篇:积极情绪的力量读书笔记

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是生活中常见的两者情况。常见的积极情绪的形式有: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爱十种形式,常见的消极情绪有:愤怒、抑郁、恐惧、焦虑。这些情绪是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有可感受到。

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是生活中相辅相成的一对。积极情绪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而消极情绪可能会把我们拉进痛苦的深渊。所以我们每天都需要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与更少的消极情绪。在一天中,良好的状态应该具备积极情绪大约是消极情绪的三倍。

积极情绪能够带给我们的作用远超我们的想象。积极情绪能扩展我们的思维,在积极情绪的状态下,我们想做的事情会更多,接触到的事物也会更多。积极情绪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在积极情绪的状态下,我们注意的范围加大,能容纳更多的信息。在积极情绪的状态下,我们对陌生人与有需要的人更有可能表现出友好并提供帮助,我们的爱也会传递一下。积极情绪能够增强人的免疫力,提高睡眠质量,帮助我们更长寿。更重要的是,积极情绪能帮助我们充满希望地看待挫折与失败。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在生活中困难与挫折是常态,而那些具有坚毅品格的人更能以乐观和良好的心态去看待不幸。所以对于未来我们是未知的,但是我们要坚定一个信念就是“一切都能变好”。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让自己有足够多的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有一些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可以与消极思维进行反驳,我们要站在理性的立场上,客观的看待事物,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思维“即便某件事我们做的很好,也不能说明我们是个完美无缺的人,即便我们做的不好,也不能抹去我们过去的光辉,更不能说明我们一无是处。所以要立足当下,尽力就好。我们看待事物或者看人,要侧重于看好的一方面,淡化他的缺点。

我们还要给自己制定长期的和短期的目标与计划,让每一天都要过得有意义有价值,不能虚度光阴。要学会感恩,即便是生活中的小事。要多做善事,在人与人的互动中,我们会更有社会价值与满足感。(魏张红)

第2篇:《积极情绪的力量》读后感

读了积极情绪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信心倍增。我也被作者积极向上的心态所感染。这本书的作者是杰出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称她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幸运的是,我们都有积极情绪,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运用好它。积极情绪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开放性,这是一本值得我们每个人读的书。

积极情绪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拥有的宝藏。它体现的真相之一就是让我们感觉良好。正如文中所说的,我们并不是因为生活圆满、身体健康才感受到积极情绪的,而是由衷的积极情绪创造了圆满与健康。但是身为积极情绪的受益者,我时常感觉这东西的短暂性而代之的常常是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是互相矛盾互相依存的。两者关系密切,3:1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共同构成一个名词--积极率。也就是在一天中积极情绪是消极情绪的三倍,在一天中,积极情绪是常态。积极情绪对我们好处多多,比如它能扩展我们的思维,拓宽我们的视野,敞开我们的心灵和头脑,使我们更善于接受、更富有创造性。这是积极情绪的第一个核心真相。在改变思维这方面,它倾向于相处,包括和陌生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第二个核心真相是积极情绪让我们变得更好,为我们构筑最美好的未来。通过开放我们的心灵和思想,使我们能够发现和构建新的技能、新的关系和新的生存方式。从构建心理优势、良好的心智习惯,联系、健康的身体来帮助我们做一个成功的自己。所以有积极情绪特别重要。它可以预示你的生活轨迹将给你带向衰落失败还是欣欣向荣。

要提高自己的积极情绪,自然而然地积极情绪就会抑制消极情绪。当然也可以直接从消极情绪方面入手,直接减少它。顺理成章地我们就达到这两者的最佳配比,也就是积极率。从而迈向作者所说的欣欣向荣的大门。肚子饿了我们本能地会去找东西吃,情绪也一样。感觉积极情绪短暂而少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去追求它。这也是追求幸福的方式,但这规则并不是简单就能遵循的。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说些积极的话或者常带微笑当成是追求积极情绪,但这是错误的,前面我们提到了由衷的积极情绪就是关键。试问皮笑肉不笑的方式能带来什么,更多的也许是悲哀吧。所以简单的说出更多的积极话语或挤出微笑实际上可能弊大于利。

积极情绪的表现除了喜悦与感激之外还有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与爱十种形式。这些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只是奔波于现实生活的我们很少细细咀嚼它们的美妙之处。体验积极情绪,我们所需要的不只是想或者简单的说:“要开心,相信自己”这听起来很空洞,它仅仅是一个愿望。还要去做去减少消极情绪,增加积极情绪,提高自己的积极率。就像书中所介绍的方法-也许对于我们是适用的,反驳消极思维、打破思维反刍的桎梏、真诚、找到生命意义、品味美好等等。

可见,积极情绪的力量对生活工作的重要。让我们每天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从内心深处由衷的表现出积极情绪,用它去思考生活中的每件事的意义,不仅在这过程中享受了在这个世上的美好,更为自己积极情绪的成长铺平了道路。(魏张红)

第3篇:积极情绪的力量读后感

在老师的推荐下,近期我读了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积极情绪的力量》,作者用实验证明了积极情绪对人类的积极影响,这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在这本书的开头作者写到:“我写作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关于这些常常被人忽视的心理状态的迷人事实,以激发读者在它们自己的生活中开始尝试产生积极情绪”。这本书分为积极情绪的神奇作用和达到最佳情绪配比这两大部分。接下来谈谈我的心得。

在我看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是做成一件事情的推动剂。比如说不同的人在面临相同的事或者做同一件事情时,想法做法都会有所不同,而有积极情绪的人要比有消极情绪的人要更容易做成这件事。积极情绪,是那种轻微短暂且愉悦的心理状态。在书中,作者指出,这种心理状态,让人放松,进而能让我们健康长寿、能让自己的思维更有创造力,并且能在遇到困难时保持韧性。但是生活中的威胁和挑战当然也不会完全消失,生活中的美好是客观存在的,威胁和挑战带来消极情绪,消极情绪让我们防御戒备,生活中的美好带来积极情绪,积极情绪让我们成长,所以说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积极情绪多一些,我们才能成长得更快更好。我们对积极情绪的渴望就像植物对阳光的渴望一样。

在书中芭芭拉认为快乐是个太宽泛的词语,所以她总结并列举了十种具体的积极情绪,分别是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以及爱。另外,芭芭拉认为身体上的快感不同于积极情绪,它们在身体出现需求并被满足时才会被感知,更像是消极情绪,会让人的视野变得狭窄。与消极情绪不同的是,这种感知让人走进某种情境而不是逃离。将人类活动分为维持性活动和生产性活动、休闲性活动,所以可以看出:快感起到的是维持作用,而积极情绪是在维持性活动之后出现,通常与休闲活动有关。她还提到:积极情绪微弱短促却能让人愉悦舒畅,由衷的积极情绪总是无法持续很长时间,所以,要想让生活更美好,不要试图抓住积极情绪不放手,而要想办法增加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的力量》这本书告诉我:解除痛最好的方法,是付出比痛更多的爱,从而实现“从负到零,从零到正”的突破。这本书的意义终是为了有美好的生活,有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就让我们每天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从内心深处由衷的表现出积极情绪,用它去思考生活中的每件事的意义,不仅在这过程中享受了在这个世上的美好,更为自己积极情绪的成长铺平了道路。我要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运用书中的方法,积极地打造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王宁)

第4篇:积极情绪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

本书的作者弗雷德里克森,是积极情绪研究方面的先驱,被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称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天才。

既然提到的是“积极情绪的力量”,那么我们就要必须提到消极情绪。消极情绪是上帝赋予我们的礼物,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中,我们很容易就被它控制、受其奴役、被其驱使,并且越陷越深。它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个念头、一个行为、一个侧目等等都会让消极情绪立刻围拢过来,赶都赶不走。

但没必要害怕它,相反,消极情绪对我们还是必须的,正如我们在房间里跳跃,如果没有重力影响,会立刻撞到天花板。在某些时候,消极的情绪正如把我们拽回地面的地球引力,不让我们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让我们归于现实,接地气。

无论如何,太多的消极情绪都是无益的,我们必须努力降低它对我们的影响,多去创造、迎接积极情绪,并让积极情绪主导我们的精神世界、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激发我们去拥抱这个世界。而作者也通过一些比较严谨的科学研究,充分论证了积极情绪的力量之所在。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积极情绪呢?

作者提出了10个名词作为积极情绪的代表,分别是: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和爱。我们可以尝试着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找寻上一次让我们感到喜悦、感激等各个积极情绪带给我们的影响,那种感觉正是积极情绪的力量。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强化这种力量。不过,作者也提出积极率的概念,即一个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最佳配比是3:1,最高不应超过11:1,如此我们便会让积极情绪正确的、健康的主导人生过程。

至于如何增加积极情绪,作者提出了11种方法,概述如下:

1、真诚。2、找到生命的意义。3、品味美好。4、数数你的福气。5、计算善意。6、追随你的激情。7、梦想你的未来。8、利用你的优势。9、与他人在一起。10、享受自然的美好。11、打开你的心灵。

对于如上11种方法,作者介绍的比较详细,主要是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来介绍,让人比较感慨和信服。同时,作者也提出了降低消极情绪影响的7个方法,概述如下:

1、反驳消极思维。2、打破消极思维反刍的桎梏。3、变得更有觉知力。4、拆除你的消极情绪地雷。5、调整你对媒体信息的摄入。6、为嚼舌和嘲讽找替代品。7、应付周围的消极源。我个人感觉,就是要及时发觉消极情绪正在袭来,不要任其为所欲为,学会转换心境,积极面对,及时转身。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所谓的积极情绪档案袋的妙用,个人感觉就是要随时监测自己的消极、积极情绪,去科学的管理它们,通过一些具有较强仪式感的行为强化积极情绪的引导。

总之,稍微改一下作者的话,就是:生活给了我们消极情绪,我们却要利用它去种下积极情绪的种子,收获欣欣向荣的人生。

第5篇:积极情绪的力量读书心得体会

同样是春天,有人感慨“寂寞空庭春欲晚”,有人赞美“满园春色关不住”;同样是秋天,有人书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也有人抒怀“我言秋日胜春朝”。不论春天还是秋天,只是一个自然的季节,只所以产生不同的感受都是个人的情绪在其中。

什么是情绪?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这些都是人的本能性情的释放。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或者说作为一个职场人必须要学会管理情绪。

最近单位推荐阅读《积极情绪的力量》,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不是当成任务而读,确实是当成一本著作来读。该书作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被称为积极心理学领军人,国际积极心理协会前任主席。我以前也读哲学和心理学的书,主要读叔本华和尼采的著作,以及一些能够应用于商业谈判的心理技巧,但确实没做深入学习,在心理学阅读上还比较粗浅,并不知道积极心理学也成为了一个领域。

该书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积极情绪的神奇作用。不言而喻,积极情绪是生活中的一束光:当它照进你的生活,你的生活便是充满喜悦、爱和希望的早晨;当它照进你的事业,你对工作将充满兴趣、感激和自豪;当它照进你的生命,你的人生将是宁静、逗趣和让人敬佩的。是的,激发和运用积极情绪成为了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方法和时间来培养的。

就像我曾经说的获得幸福是一种能力,这个世界上或许有更多的人比你成功,比你有钱,但他不一定比你幸福。积极情绪和幸福感一样,并不和人的地位和金钱成正比。但是长期的积极情绪运用,确实能让人百折不挠,给人更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还能拓展人的思维,让人变得聪慧和善于解决问题,所以久而久之,积极情绪定会为人构建更美好的未来。

那是不是积极情绪越多越好?该书的第二部分重点阐述,积极情绪不是百分即好,心理学家通过长期研究实践,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配比3:1是最佳数值。

这个观点我举双手赞成,水至清则无鱼。任何事务过于追求极致,将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生活中如果有一个人每日情绪过于饱满也是令人生厌的事,人生酸甜苦辣都是要品味的,尼采也说大树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越要扎根于黑暗的地层。

人生只有积极情绪,没有畏惧、没有悲伤、没有失败……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人生就像画油画,不管你用了多少暖色,最后终要有一笔两笔的冷色来压压暖色的漂,油画整体看上去才会和谐。人生也像航行,人们只称赞风帆,其实没有船身龙骨的重压将会失去航向,航行将成了漂浮,有趣的是有人量过风帆与船身龙骨的高度比正好是3:1,所以适当的消极情绪是我们调剂生活的良方。

愿每个人都能驾驭好自己的情绪,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配比,尝遍人间冷暖,做到荣辱不惊!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第6篇:《积极情绪的力量》读后感800字

情绪是有能量的,就像钢琴和长笛的声波是不同的,每一种情绪的能量感应也是不同的。如果你正在感受喜悦,你送出的就是喜悦的感应,你的言语会充满愉悦,嘴角会绽放阳光,你身边的人也会以相同的声波和你呼应,分享彼此的喜悦。如果你正在体验沮丧,那你散发的就是沮丧的感应,你的眉头会紧锁着阴霾,声音中回荡着叹息,会吸引悲观的人和沮丧的事情一起。这对于改善我们的心情和处境并无益处。良好的情绪状态无声无息的陪伴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始终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强大的,甚至我有时候坚信,物质的存在,真的是你的内心所想,而到底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思想,这还是交给哲学家们去解决把,我们接着来说情绪的力量。在这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是苏轼和佛印的故事,苏轼和佛印打坐,苏轼说佛印,我怎么看你怎么像一坨屎,而佛印却说,我怎么看你怎么像一尊佛。苏轼大笑,心想我骂他,他还夸我。但是苏小妹的一番解读,苏轼才恍然大悟。原来佛印心中有佛,看谁都是佛。这就好比我们的情绪传递。我们常说微笑治愈。你的笑容可以传递给周围人很多的开心,但是你的沮丧,同样会直接的影响到周围人的心情。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同一件事情也会引发不同的心情,然后倒是不同的结果。你会因为清晨的闹铃晚十分钟,而焦虑上班或者上课迟到,你也可以因为清晨的闹铃晚十分钟而看作是对自己今天的挑战,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甚至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一天。这就是情绪的力量。我打开这本书第一章,,就举了这个例子,而且当时我很清晰的记得,第一个反应,我读着读着就开始焦虑。但是当我读到第二种情绪反应的时候,我的情绪又开始明朗。心情也变的好起来。我当时感觉到了真正的积极情绪的力量。就在我身边,而且那么的清晰可可见。

所以,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情绪的力量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甚至我觉得情绪可以作为我们生活的根本出发点,来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你满心欢喜的工作和你垂头丧气的工作导致了工作效率的截然不同。甚至你的消极情绪,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学习,甚至你的考试成绩。好的情绪会带来好的反应结果,而消极的情绪很显然会让结果变的糟糕,让我们整个人变的糟糕。最后我想说的就是我们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或者说是学着管理自己的情绪,让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变得明朗起来。(吴昊昊)

推荐信息

  • 《在人间》读后感6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 15:47:34

    在人间,最幸福是家人团聚;在人间,最快乐是收获成功后的喜悦;在人间,最美是有一颗诚信,友善的心……《在人间》阿廖沙有正直勇敢的品质,外祖母的待人和蔼,而我们……诚信,是诚实守信。诚信是一朵鲜花,在五彩缤纷的花园里绽放;诚信是一阵和熙的风,拂过脸颊,令人神清气爽;诚信是一股暖流,淌过你的心田,滋润你的

  • 《水浒传》读后感400字大全(20篇汇总)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 16:28:04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读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

  • 关于《红岩》的读后感800字大全(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 17:00:34

    读完了《红岩》这本书,我热血沸腾。《红岩》,是一本经典革命小说,它讲了一个1948年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和白公馆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等各种计谋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的故事。这本书中描写了众多的英雄

  • 《海的女儿》读后感(共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 17:40:03

    《海的女儿》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是最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广为流传。也被译为《人鱼公主》。该童话被多次改编为电影、木偶剧、儿童剧。《海的女儿》主要讲了:在美丽的海底住着一些美人鱼。海王的女儿——小海公主,一直在海底无忧无虑的生活着,整天在王宫里玩耍,非常开心。她们一直让祖母给她们讲上面世界的故事,她

  • 《怦然心动》读后感(共1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 18:21:34

    刚刚阅读完一本书,名字叫《怦然心动》,这本书也被拍成了同名电影。纯真年代的单纯小美好,真的让人觉得世界真的很美好。很喜欢朱莉,是个很勇敢很能干很善良很单纯的小女孩。小孩子的世界,对金钱没什么概念,当她发现她的家是租回来的时候,除了惊讶之外,她还做出了个惊人的举动,动手把自己的院子的大整改。然而她的父

  • 《我与地坛》读后感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 6:53:49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文章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间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惨痛的灾难降临到了他头上,对

  • 有关《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大全(1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 7:30:19

    本书描述了三个人的奇幻探险,作者凡尔纳以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向大家介绍了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的海底,和其妙的海底生物,能让读者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清澈透明的的海底世界之中,观看着五彩斑斓的鱼类。让我们能够陶醉其中……这本书着重描述了一向平静的大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些列骇人听闻的怪事儿——一只巨大

  • 《怀念母亲》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 8:10:49

    学习了《怀念母亲》这一篇课文,使我的心深深的被触动了。这篇课文作者季羡林是我国学者、国学大师,他曾经有过长达10年的留学生涯,在多年的求学过程中,他远离故乡,远离祖国母亲。对母亲的思念,对故土的眷恋,对祖国的期盼,一直伴随他走过在异国的孤独岁月。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如

  • 《母亲》读后感(共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 8:48:19

    这几天,我拜读了高尔基的《母亲》,心中五味杂陈。《母亲》中的巴威尔·符拉索夫是工人区中钳工的儿子,但他走了一条跟自己父亲不一样的路:他从母亲的遭遇逐渐认识到穷苦人之所以劳累,但又贫穷的根本原因。于是他偷偷地学习(因为在当时,这是工人所不能拥有的权利),从而也带动一些工人和他一起读书,讨论问题,书让他

  • 《五猖会》读后感400字大全(1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 9:22:49

    读到《五猖会》一篇时,好奇心喷涌而出。五猖会,一个活动,总该着重写写五猖会的情景吧,可是,作者却把很多的笔墨放在了描述父亲让“我”背《鉴略》以及记忆中五猖会的情景上。“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这是鲁迅的抗议之声,看似是对父亲的不理解,其实更深成次的,是经过自我的亲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