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羚羊木雕读后感
闲暇之余,随手捧起妹妹放在桌角的一本语文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下子就翻到了《羚羊木雕》这一课。细细读来,发现眼前一亮,这是一篇多么好的写事文章啊!不禁幻想:要是我的学生也能写出这样生动的、具体的,故事曲折的文章该多好。
仔细品读,发现这篇文章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首先说题目,看似写物,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件物来写事。简洁,明了,却能吸引读者眼球,乍一看来,读者可能会想: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怎样制作,有没有插图啊等等。通过读文,才知道作者是写童年时期的一件往事。相信我的同学们身边也会发生这样的小事:小孩子们经常会为一个小物品“夺”来“夺”去,关系好的时候送给别人,关系不好的时候就要回来。而文中的小主人公却是一个讲义气、讲信用的孩子。单说课文中的这件事,我相信如果我们同学来写,肯定不会想到用物品名称来做题目,题目大概会想到《难忘的一件事》、《伤心的一件事》、《对不起,某某》,相比而言,本文的题目就更能吸引读者,尽管文章中并没有谈及木雕的样子,顶多用了一个词“珍贵”来形容它。
其次,说说布局。这篇课文采用倒叙的写法,先说木雕不见了,引起妈妈的责问,然后写和好朋友之间的友谊,接着写木雕被当作礼品送给好朋友小芳,最后写被逼无奈硬着头皮去要回来,却得到了小芳妈妈的谅解,归还了木雕。故事情节可谓一波三折,木雕不见———妈妈责骂——送木雕——要回木雕。在课文开头,一句妈妈责问的话“那只羚羊木雕哪儿去啦?”就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课文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对话,直到小主人公伤心地说“送人了”,引起妈妈的责骂“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接下来插叙一段小主人公和小芳的深厚情谊:小芳曾经在上体育课时,给他调换划破的裤子从而避免了妈妈的责骂,帮助他躲过一劫,后来又送了小刀给他。看到这么仗义,友好的朋友,作为礼尚往来,他毫不犹豫地送出了自己家的木雕。但最后,因为妈妈的执意要求,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小芳家要回自己的木雕,并带去了小芳送给自己的小刀。不料小芳妈妈发现了原委,狠狠的批评了小芳。小芳也迅速还了木雕,并马上跑开,留下了小主人公一个人伤心流泪。
最后,谈谈这篇文章中的人情味。谁说小孩子就不懂人情啊。本来形影不离,非常要好的一对好朋友,却因一根木雕引起了波折,友谊的小船瞬间被掀翻。如果不是大人的一句“这么贵重的物品,怎么能随随便便送人了”?小主人公也不会被逼无奈,伤心地拿着朋友送的小刀,去到小芳的家里要回自己已经送出去的木雕。小芳也不会无缘无故地遭到了妈妈的责骂,我相信孩童的内心也是极其脆弱和敏感的。本来这件事就跟他们无关,在孩子的眼中,哪有贵重不贵重之说,有的只是纯洁的友谊。不过文章最后,小芳还是把之前送出去的小刀又送给小主人公,展现出人性的光辉。小主人公也在最后仰天长叹一句:可是,这能全怪我吗?是的,我认为这件事不能责怪孩子,尽管最后由于小芳的大度他们又重归于好,但文中的小主人公却感到了深深的自责。两个家庭,两个孩子,两位母亲,今后该怎样交往了?留给我们读者深深的思考。(王琳)
第2篇:羚羊木雕续写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但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了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中看出了羚羊的贵重,我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心想:我都把羚羊送给万芳了,要是再把它要回来,万芳还会和我做好朋友吗?肯定不会了。不!我和万芳的友谊不能这样就被破坏!万芳这么仗义,我怎么能向她要回木雕呢?那她该有多难过呀!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猛地抬起头看着妈妈,坚定地说:“妈妈,我不能向万芳要回羚羊!如果我这么做了,她以后就不会和我好了!羚羊木雕是很贵重,可是友谊是不能用金钱换来的呀!”妈妈张了张嘴,看了看爸爸,皱起眉头说:“友谊固然重要,可是我们要回木雕,也可以保证友谊不被破坏啊!而且,它那么贵重……”看着妈妈一脸坚持,眼神中透着坚定和绝对,我的心一颤,看来,妈妈是一定要让我把羚羊要回来的了。我难过极了,想到万芳以后就不会和我好了,泪水顺着脸流了下来。妈妈看着我,又说:“你跟万芳好好说,她会原谅你的。”我看着妈妈,咬着嘴唇说:“也只好这样了,希望她能原谅我。”妈妈塞给我糖盒,和我一起走出了院子。
月光很冷清,洒在我身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影子。我紧攥着那一铁盒糖,慢慢地走向万芳家。“万芳……”我小声地说着,递给她那把小藏刀,“那只羚羊很珍贵,而且是我爸爸给我的,你能不能还我?我可以给你其他东西……”万芳看着我,失望中带着责怪和愤怒,“昨天说得好好的,怎么能这样呢?”她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我”,忽然转身跑回屋去,不一会儿就拿着木雕,红着眼跑了出来。“万芳,这羚羊木雕很贵重,不适合给你们做礼物。你别难过,喏给你!”妈妈说着,把那一铁盒糖递到了万芳手中。万芳看了看低着头的我,又看了看妈妈,抹了抹眼泪,又叹了口气,明白了什么。她看出了我的不情愿,也看出了我想让她原谅我。万芳拉起我的手,握紧说:“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永远!”我心里的大石头一下子放了下来,抬起头对她说:“谢谢你原谅我……”
我拿着木雕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有一股成功感和莫名的喜悦感,同时,也有一些愧疚。月光不再冷清,夜空中也有了几颗明亮的星星,柔和的光线下照映出了我跳跃着的影子。万芳在她家门口,默默地看着我……
第3篇:羚羊木雕主要内容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羚羊木雕》这篇课文说的是,“我”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后逼“我”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木雕还给“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世界,少年朋友的交往,他们如此充满友情,如此珍惜友情。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里,许多人却重财轻义,他们也疼爱子女,但并不尊重子女的友谊,也不懂得孩子最渴望最珍惜的友情。本文所写的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