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共20篇)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共20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4-05-10 06:39:23

第1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可是真的不重要吗?作者却认为中国在万历十五年前后东西方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万历十五年讲述了一个事实,中国从万历十五年开始走了下坡路,文人从此越来越迂腐,封建统治给人民带来的伤害逐步加深。也许万历十五年并不是真正的转折点,但作者敢于设定这一时刻,并结合东西方历史,这种高度确实令人欣赏。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作者虽然是一个美国人,但是作为华裔的他十分关心中国的发展,内心里希望中国走向强大,万历十五年也好像在告诉我们,历史可能相似,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充满了诱惑,如何完善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作者以一斑而窥全豹的方式,一丝一缕的分析,视野直指上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国从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中华民族的历史,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来统治天下。历朝历代,都是经过庞大的文官集团,实行郡县制,来统治全国。隋代以后,经过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吏,这些文官从小就饱读经书,满脑子的孔孟思想,都以仁政爱民为基本的做官准则,时刻要体恤民情,以民为本。这些封建社会的官吏,薪俸很低,要维持自我家庭的生计,享受锦衣玉食,根本无法实现。然后就形成了一套官场的历史潜规则。一方面道貌岸然的宣扬孔孟之道,一方面又鱼肉百姓,实现自我小团体和大团体的利益最大化,为自我的贪污腐败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在封建社会,历代帝王,都是宣传以德治国,没有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即使有相关的法律制度,也被历史潜规则打破。同时官员为官的行为,又缺少及时的监督和制约,这就造成了官员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完全为自我的小九九做打算。官员的脸只会向上看,只对上级负责,又怎样会对百姓负责?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的尴尬和不安,也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必须理解的官场潜规则。当文官们在扪心自问和尴尬之后,聪明的大脑很快就会适应这样的官场潜规则,搜刮起民脂民膏,哪里还会有怜悯之心?

最后我想说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掌握我们的人生,经常自省,以史为鉴。(匡立丞)

第2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1587——在这看似普通的的一年,悲剧揭开了序幕。

通读《万历十五年》,颠覆了历史一贯给我的刻板印象,打破那些课本中给历史人物赋予的标签化特点,所谓的忠奸善恶、智愚清浊早已不再那么重要。

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在《万历十五年》中一一出现,看这本书,就仿佛在亲历他们的处境,感受他们的苦恼,他们的雄心,他们的无奈......

万历是一个可悲的皇帝。初看时不懂为什么一个年少时励精图治的皇帝,会在正值壮年时开始懒散怠惰,背负上使明朝覆灭的骂名。现在却越来越明白,当一个充满希望的人开始发现自己的努力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现状时,自然会渐渐失去努力的动力。万历虽然是王朝名义上的统治者,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权威的象征,制度的产物。真正掌控帝国的是历时两百年发展成熟的文官集团,他们化道德为牢笼,力求将皇帝控制在四书五经的框架中。虽以孔孟圣徒自我标榜,实则大部分是虚伪论道者,以道德为工具,操纵着国家的命运,任何与文官集团利益相左的改革,注定要以失败告终。文官集团的内部又有分化,一部分人纯粹将四书五经当做升官发财的工具;一部分人严格要求自己践行儒家的宗旨(海瑞);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官员。老乡、同窗、师徒……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将他们捆绑在一起,使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审慎。这种分化使得文官集团内部也斗争不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每况愈下。党争逐渐激烈,帝国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万历是看到这一点的,他就是在文官集团的教育下长大的,他没有权威和能力来使得整个文官集团对他绝对服从,他纵使可以掌控任何一个官员的生杀大权,但他没办法应对整个文官集团。为此他所采取的策略是消极应对,不上早朝,在其御宇的某些时期,六部尚书一度无法凑齐,高级官员的职位空缺严重,这无可避免使帝国陷入更深的危机。

当一个系统无法进行自我革新和修复时,形势已不可逆转,大厦将倾成为必然;而努尔哈赤崛起于白山黑水中,则是偶然。必然催生偶然,偶然促进必然。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和唯物史观是相近的,都认为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是有限的,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更为主要的因素。之所以说这本书写的不是“巧合”而是“必然”,是因为作者通过万历十五年前后几个典型人物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明朝错过16世纪末改革机会的原因,不是官员阳奉阴违,不是皇帝昏庸无道,不是首辅无德无能,更不是将军守土无方,而是明朝以“仁”治天下的立国精神,已经耗尽了生命力,这种单纯以意识形态来约束子民,以道德代替法律的制度,已经无法实现矛盾的调和,不但将庞大的帝国拽入了深渊,还使万历御宇之下的每一个改革者,不是身败名裂就是壮志未酬。这是历史的必然,儒家文化和其背后历时两百年成熟的文官集团,推动着冗杂而效率低下的明朝,走向毫无光明可言的道路,即使是它势若千钧的惯性,这足以碾过每一个想稍稍改变它路线的人。

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四海升平,而实际上,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更是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军事、思想的书籍,介于学术和商业的历史著作。作者取一个特别的年份,串起所有的事情,用一个个历史人物的传记式章节,展现一幅历史的画卷,给与读者多维度的思考与启示。

《万历十五年》里描述了几个关键人物—万历、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阴阳两面,一方面他们可能在做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且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另一面却是内心对权力利益的贪婪,这种矛盾存在于每个人的人性之中。这告诉我们,要想使一个体制稳定,协调规则边界与在任者内心诉求是必不可少的课题。

在书中戚继光能抗倭成功启发我很多,这是很多将才都没能做到的事情,这都源于戚继光能认清政治局势。他明白体制是不可能因为个人而改变的,他能做的就是尽量遵守“游戏规则”,妥协一些东西以换取当权者的支持。当体制无力撼动时,我们应当做的事情就是认清形势,做自己能做的,把能做的做到极致。过刚易折,有舍才能有得。

多年来,明朝依靠儒家学说培养读书人进而形成文官阶级,用统一的价值观约束政治,统治阶级被道德宗法约束,下级通过模仿和服从士大夫阶级来取得晋升机会。缺乏灵活有效的法律规则,社会运作完全依靠所谓的道德掌控,从皇帝到首辅都被制度操纵,人的意志被压制,组织不能高效运作,除旧革新更是难以实现。这种制度惯性令人警醒,小到个人、公司大到一个国家,必须通过制定实质的规则去运行,并且需要给予谋事者适当的空间去发挥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最终在个人的欲望和组织的需求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同时,要想一个组织与时俱进,就要赋予制度能可以改变制度的空间,不能将它过度神化,否者就会制度僵化形成惯性,这种惯性力量很大,个人根本无力抵抗。

可能这就是中国历朝历代历史人物的悲哀,看过这本书以后,心中止不住的回想唏嘘,这些为国家献策为民族进步而穷尽心血与努力,最终却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变成尘埃的人们,他们的遗憾与痛苦,挣扎与不屈,坚持与正气,良知与智慧,在这数千年的星空闪烁。中国半封建的社会把他们禁锢,如果体制本身就存在不可更改的问题,那么穷尽其力的改革又能改变多少帝国终究走向灭亡的命运?

个人之于历史,永远是螳臂当车,蚍蜉撼树,但即便如此,也要坚持自己的坚持,不只是为了问心无愧,更是因为历史这条河太长,哪怕发出荧荧之光,在黑暗中照亮的,也许是千百年后无数后继者的心。我想那些带着遗憾死在信仰与坚持里的人,也会这么想。(徐天睿)

第3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500字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以前,屡次在书摊上和那本书擦肩而过,直觉固执地认为《万历十五年》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其实该书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

书,特别是一本沉淀了历史精髓的书,是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解读。拿到书的时候,装帧显得很朴素。相对其他小说类读物,淡淡的封面不禁渗透出深邃的历史。于是就一天看一点,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从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模范官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到活祖宗万历皇帝,无不叙述了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饱受煎熬,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这些人最终都没有功德圆满,甚至身败名裂。张居正最终被查没,万历自己死后也无法同最爱的郑氏同陵,海瑞则在大家的摒弃中挣扎.....

也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读法,每一个人都自己的《万历十五年》。

第4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是由黄仁宇先生编撰细写的史书,全书虽仅仅细写了万历十五年中各大人物以及大大小小发生的杂事,却上升到了整个中华历史的思考高度,与中华文明精神紧密相连,读来令人眼界开阔,受益匪浅。

万历十五年一书,其并未明确对各人物评价好坏,而是多角度剖析各个人物。在这里,我能明确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好坏,他们的所言所行确乎是受到历史的影响。明朝开国以后,洪武皇帝确立了整套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其主要的着眼点在于保存一个农业社会的俭朴风气,并且推行了一系列农村政策及一整套措施,这导致了明朝在全国的广大农村中遏止了法制的成长教育,而以抽象的道德取代了法律。上自官僚下至村民其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善”和“恶”,而不是“合法”或“非法”。所以,在这个时代,实行的是“人治”而非“法制”,是非善恶,全凭主观臆断、口才言论、权贵势力……并且,到了万历年间,此种“人治”已经在官僚人员、百姓当中根深蒂固了,要想改变,确乎困难。其实,制度的建立在开国之时最为顺利,洪武皇帝汲取前人经验建立了这一套制度,但是这一项制度是全新的,未曾经过实验的制度,换句话说,如果这项制度在推行中符合历史发展趋势,那么本王朝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制定有误,那么其很可能招致王朝的灭亡,就好像是一个人从一开始努力的方向就错了一样,再如何努力也是于事无补,只能重头再来,改过自新。而明朝那是一个朝代,根本就没有重头再来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臣以及世民早已习惯此种制度,并且许多官僚从此制度中获取许多暴利,其生活安逸,怎可放弃?大多数臣民披着道德的外衣,做着非法的事,仅凭四书五经就可把在今天看来是罪行的事掩盖过去。在此期间,的确有人想要改变,可是一个人不能与一群人相抗争,哪怕是皇帝也不行,更何况申时行等人?虽然申时行心里早已对本朝制度看得通透,但也只能实行折中的做法,他被历史所压迫,包括万历、戚继光、海瑞等人,都是如此,因为此种有局限的制度早已生成,并且定型已久。洪武皇帝开国就像我们今日的创业,他所制定的制度就好比创业的内容,结果创业失败了。但是我认为,这不完全是他的问题,因为此种弊端在他之前的朝代就有了,每一个朝代都是一代一代吸取前代的教训,但还是存在许多弊病,洪武只是借鉴然后创新,虽说又失败了。按照道理来说,一个朝代出现了问题,应该不断整改不断调试以达最优,可事与愿违,中国一个朝代的改革内容极少,要改革还得等到此朝代灭亡才有机会进行。我们今天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历经了五千多年,实属不易。其实,如果按照正常发展,中国至少可以提前一千年脱离封建制度,但是,中国从几千年前一开始制定的目标就错了(虽然是历史的产物),所以曲曲折折发展了五千多年,并在十八世纪被历史远没有中国悠久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反超。五千多年的历史,除去原始时代以及新石器时代,从夏朝开始算起,中国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时间都在原地踏步,甚至背道而驰!比如万历等皇帝幻想回到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的状态,而“无为而治”形容的是原始社会,曾经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出“克己复礼”也提倡回到商周社会。美国1776年建国,在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历时118年。美国制定了正确的目标,并且矢志不渝地实现了,而中国却自蒙双眼,毫无目标可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都还未快速地改变目标,可想而知中国的封建制度是有多么迂腐顽固,直到1911年清帝退位中国才勉强正式朝着正确的路径开始迈步。

万历有错吗?申时行有错吗?海瑞有错吗?戚继光有错吗?李贽有错吗?对他们进行批判的人有错吗?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上一代所埋下的种子,他们的上一代的所作所为又是上上一代所埋下的种子。在此朝代,已经越来越无法与社会的丑恶抗衡了,官员成群结队,互相扶持获利。舆论是个可怕的东西,哪怕它是错的,但是大多数人说它是对的,导致少数人本来正确的结论却沦为了“歪门邪道”;在官场,胜利者占据着道德的一方,即使失败者多么高尚,也会被扣上一顶十恶不赦的帽子;四书五经貌似是这些人颐指气使的工具,就像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被应用到了社会学说中一样不合理。我真正体会到了“人治”的可怕,由此我想到了文革时期的动乱,想到了现在网络上的“带节奏”的舆论,一个动作,一句话,就会将一个人拖入无尽深渊。申时行曾只不过与张居正有很少的接触,甚至申时行对张居正避而远之,但最后在清算张居正时,申时行却受到了波及,并且有人声称其与张居正交好,想必也是反派党羽。此种论述,甚是险恶,其以结党同盟违背道德纲常为由,以道德之名去陷害一个处事平和之人,并且还获得了成功。由此看来,在明朝,即使不干人事,只要披着道德的外衣,就有成为人的资本,至于其是不是人,完全看统治者(人)如何判断,而不经法律(标准)判断。文革时期,比如巴金、傅雷、彭德怀等正直之士,也是被仅凭几纸空文,一些不切实际的联系(比如江青等人将《海瑞罢官》一文视作封建主义的东西,并质控此文歪曲了工农兵的形象,随后带起了文化大革命的节奏)所迫害,在当时,法律犹如一纸空文,毫无法律可言。在现代看来,此类描述与杠精式描述一致,这是为了带节奏、为了迫害他人而夸大、扭曲其词。皇帝的触怒,帝国的覆灭,往往就在小人的一面之词之间,万历年间,就是充斥着这样的言论,连戚继光练兵强国、为国发展都被说是有起兵造反之意图,这样的朝代,有何生存意义呢?这样的朝代已经形成了固态化的制度了,改革与发展极其困难,晚一点灭亡确实不如早一点灭亡。早一点灭亡就意味着改革的时间提前,大国的步伐又迈出了一步。试想,当初如果文化大革命没有错误发动,那么现在的生活又是如何呢?

纵观全书人物,每个人都可称作是失败的封建道德社会的产物。“存在即是合理的。”的确,我们应该肯定这种制度曾经给中国带来的种种荣光,但是静下来深思,它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对政治的警示。有了前车之鉴,当今社会需要法治便变得理所当然起来。当然,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美德不可一并丢弃,不过,人们也开始明白,道德的背后如果没有法律给予支撑,便像没有双脚的人一般无法立足,最终只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在漫漫黄沙之中。我庆幸现身处法治社会,我庆幸中国现正朝着正确的方向一步一步向前走,我们要以史为鉴,牢记历史。

第5篇: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1000字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作者选取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分界线,介绍了神宗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挖掘出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的悲剧,从中看出他们所处的大明王朝表面繁荣下的无奈。

关于明朝,说句惭愧的话,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是写的万历年间的事情,我对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万历是明朝的一个皇帝,明朝有段时间是万历年间而已。至于戚继光,李贽,海瑞,张居正这些人在看这本书之前也只是知道他们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们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实中国古代对于社会机制的设计已经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动作。下面的文官机制也能基本上照常运行,它已经将自身内部的人训练成了它自己的齿轮,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不合作就乱了套,哪怕这个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万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认识到里面几个真实的人。在黄仁宇先生夹叙夹议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印象最深的是万历皇帝,书里虽没有万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作者对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还是把万历个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现出来了,虽贵为天子,但他终其一生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他企图用个人的力量和传统习俗做抗争,但强大的阻力将他推回。

万历在十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张居正的协助。他曾经励志做一个圣明的皇帝,但得知张居正的真实面目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师蒙骗了这么久,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在随后数次与朝廷文官的争斗中,也让他心灰意冷。他发现了自己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实质上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为了保护其所有权而创造的符号象征。

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者尚且如此,这个王朝还能走多远呢?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死,死后被大清算,家产抄了,儿子革职,所有的荣耀都被剥夺,甚至差点开棺戮尸。一个厉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举国的重大决策的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荣耀多尊贵,现在就有多卑微,多惨淡。

其实张居正所厉行的改革,总的来说,对明朝还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权重和锋芒毕露,威胁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迁,于是反张派必除之而后快,张居正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他亲手为大明帝国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

读史思今,时至今日,凡有争议之事发生,道德就时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却是陌生的,我们很少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道德却成了人们口中的舆论导向和判断是非的标准,由此观之,这和几百年前的万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却有教化之处。然而,受过教育的人应有独立之思想,能够明辨是非。愿你我能以史为鉴,审视自身和社会,不做随波逐流的跳蚤。

第6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这是一本相较于其他历史读物来说,更有个性和作者独到见解的书,作者在论述事实的同时也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刻画一个个鲜明的形象,全书共七章:“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和“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虽然每个章节主要讲的是人物,但从这些人物身上却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状况。

每一位人物都有着自己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作者深刻的刻画使每位人物都跃然纸上,张居正、海瑞、戚继光、万历皇帝......这些在历史课本中出现的角色,在《万历十五年》中一一出现,看这本书,就仿佛在亲历他们的处境、他们的苦恼,他们的梦想,他们的野心,他们的无奈。

万历皇帝,9岁登基,但是国政大权却掌握在母后支持的老师兼内阁首辅的张居正手中。他原本聪明敏感、乐于上进,也曾经励精图治、喜欢读书,他本不是暮气沉沉、消极厌世的人,但大臣们却剥夺了万历作为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应有的个性、思想和活力。张居正不让他练习书法,申时行不让他练兵,所有人都不让他立三皇子为太子,甚至生前与他形影不离的爱妃都不能与自己埋在一个坟墓里。失去了自由,就算做着皇上,又有什么趣味?这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许许多多的人们的命运,上到皇帝,下到老百姓,无一不是被主宰的人生。皇帝被条条框框的规矩,明争暗斗的朝廷所束缚,老百姓则是在数个不安稳的苦日子里找不到出路。

鲁迅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便就是不动声色地把这句话反复描绘罢了。黑二代、官二代、富二代、为了权力人们总不疲于你争我斗。或许是出于潜意识中对孔子的崇敬罢,《万历十五年》里所讲述的儒学,让我意外不已。那是一个形式、道德高于一切,道貌岸然的儒教。它用道德堆砌了一个“完美世界”。大家在潜规则下继续尔虞我诈贪污受、贿结党私营,一套儒教理论,一套潜规则,两者互不干涉的组成了这个封建王朝。“讪君卖直”是我在本书中所学到的新词汇,意思是装作一副忠臣的样子,用所谓“道德”去做一次投资,成,则一代功臣;败,则以命偿还。而那些真正追求自由的个人,有志于改革创造,却为时代扼止。作者从一个个人物的悲剧中揭露了这个时代的真相。单独的人物,并不能代表整个时代,但剥茧抽丝,却可以发现,左右他们的,无疑就是这个时代。

回顾这三十年,借作者的话,便是“两声欢呼和一声倒彩”。或许很多读者都在感慨当时那无人醒悟的国家悲剧,但我认为,晚清的衰落,或许也不只是一朝一代的问题,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使我感同身受地了解了古代王朝的覆灭之灾历程,而其背后的原因,还等待着更多有志的学者,去一一探寻。(孔亦凡)

第7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00字

看完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后,让我又重新认识了历史。

全书共分七章,分别写了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大学士申时行、首辅张居正、模范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抗倭英雄戚继光等。同时,也写了他们之间存在的重重矛盾,如皇帝与群臣的矛盾,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矛盾,官员与官员之间的矛盾等等。

《万历十五年》从“大历史观”的研究视角出发,选取了明朝万历十五年作为考察切入点,运用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式和传记体式的章节,通过对关键历史人物悲惨命运的描述,探析了晚明帝国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大历史观,即宏观的、系统的历史,也即“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历史”。

《万历十五年》以1587年为关节点,在历史的脉络中延伸,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大事与人物着手,记叙了明朝中晚期的种种社会矛盾和开始走向衰败的迹象。作者指出,“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正是从这些细枝末节的中,作者认识到,万历十五年是明朝甚至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转折点,是历史的关节点。

第8篇: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第一次是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那时候看的是电子版的。当时因为“久仰大名”就去找了电子版的资源读。结果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不忍卒读”。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本书像百年孤独一样难看,常常的篇幅,堆叠的术语,还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叙述的风格让我望而生畏;加上我本人也比较急功近利,静不下心来看这种难看的书,所以那时候的我看了十几页就失去了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然后到了这学期,由于我参加了读书分享会,加之有前车之鉴,我下定决心要把这本书读下去。于是花了差不多4天的时间,每天阅读四五十页,终于把这本书啃完了。期间为了能更加了解其中历史,我还在B站上找了关于张居正的百家讲坛。看完这一遍之后,对本书有了一些了解,对明朝的历史也是,甚至对于整个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都有了一些思索。也算是读了这本书的一些收获吧。

这本书之所以难读,我觉得正是它的优点吧——正经、堆料十足。里面所叙述都有章可循,大量引用史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而且言辞中肯,极少有不正经,片面的言辞。这是一本畅销的学术性著作——欠缺畅销书的通俗易懂,不能像畅销书那样一目十行那样就能懂得其中所写,反之你应该一行一行地认真去读;但是这本书又比其他的学术性著作容易读的多,像看小说一样。我觉得书名也取得不错——万历十五年。取一个年份来当书名,里面有什么奥秘吗?说实话我也是被这个书名吸引的。

说到书名,就要提到书的内容了。我觉得,万历十五年是一个引子,引出了书中故事的前因后果。书中所讲的人物,有六个,分别是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出来万历皇帝做两章来论,其他五人各做一章。但是每章并不是脱节的,相反,者些人只是相应章节里的主角,其他人充当配角。书中讲述了这些人,这些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宿命般的结尾,余韵悠长。

作为一部历史性著作,它的写作是成功的。作者考究了很多史料,详实得记叙了当时的情况,然后又由此引发出自己的历史观,即是:“中国官僚体制以道德代替法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人们理智上的自由被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宗教上善良也无法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这便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大失败的主要原因。”且不论这种观点对不对。不过这本书确实试图提出一个理论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做一个原因。历史上也不止他一个人试图提出一个理论可以全面笼统地对中国历史做一个适用的法则。如金观涛在《兴盛与危机》中根据系统的控制论得到的“超稳定结构”社会说。

说实在,我这次很认真地看这部书,还因为我想找找这部书到底有没有明显地参杂个人的观点。历史学家罗克齐就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在我读历史,都要很小心、很谨慎地去读了,半信半疑,生怕中了圈套。

后来还去知网上查了相关的文献,确实,发现了这本书中的不足之处。一下我来简要说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非虚构性的历史小说

作者在这本书小心翼翼地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和一般的历史著作不同,由于作者试图通过他的“大历史观”来描绘历史,所以这本书的叙事风格与小说非常接近。作者给读者娓娓道来地讲述了一个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故事,书中充满着文学性与小说性的色彩。怪不得喜欢历史的我看不下这本书,因为这是一部“非虚构性的历史小说”,而我看不下小说。

比如书中开篇这一句:

“这一年阳历的三月二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

与二月河开篇:

“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檐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

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书中描写人物的心理环境、夹叙夹议等等,都有小说的色彩。

强烈的宿命感

我在阅读过程中就感到了一股压抑的气息。作者这种尽量还原历史的叙事风格、多种故事、人物关系的交错描写,在我看来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必然的结局。特别是张居正改革又被废除、海瑞不得志、戚继光晚年凄凉等悲剧性结局,另我感到满满的宿命。又如文末叙事的戛然而止:“当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四海升,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他发展的尽头。”有种余韵悠长的感觉,就好比我看《百年孤独》的时候那种感觉一样,一瞬间《万历十五年》书中的场景在我脑海中重现,有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感觉。

隐喻与现实

作者所写如此悲剧性结局的故事,有他的目的。正如前文所说,作者认为古代中国以儒家的道德原则代替法律,所产生的悲剧结局便是必然的。他主张否定文人治国,推动法治、经济、商业与科技的发展。

但是现实如何呢?当今中国的法治、经济、商业与科技相比于数十年前已然有巨大进步,但是当今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与之相比却是缺失的。而且作者对儒家的批判与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其的批判是相同的,否认儒家,强调摒弃。但是现在学者对儒家的态度已经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所以还是有偏颇的。

对李贽的误读

我只选出其中几条。

一、书中写道李贽对海瑞的评论:尊重海瑞,但是指出海瑞过分拘泥于传统的道德,只是“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栋梁者。”,其实,李贽对海瑞是夸赞的态度。原文如下:

“夫青松翠柏,在在常有。经历岁时,栋梁遂就。噫!安可以其常有而忽之!与果木斗春,则花不如;与草木斗秋,则实不如。吁!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世有清节之士,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任栋梁者,如世之万年青草,何其滔滔也。吁!又安可以其滔滔而拟之!此海刚峰之徒也,是亦一物也。”

二、作者认为李贽没有从根本上放弃以伦理道德为标准的价值理念,因此自相矛盾的言论随时会在李贽的笔下出现。比如他赞成寡妇守节殉夫,但对卓文君的私奔,又说是“归凤求凰,安可诬也”。其实李贽是肯定寡妇改嫁、还有为爱情私奔的女孩;但是他也认为守节与否是一个人的价值选择,表示尊重。

三、李贽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祸。然而祸来又不即来,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叹尘世之苦海难逃也。可如何!”作者便以为李贽是消极悲观的,但是事实上李贽是一个乐观主义的人。

以上一些观点我看完之后似懂非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之后才恍然大悟。特别是对于李贽,像我这样的一般读者,不会特意地去考察史料,很容易会误以为李贽是消极之人。

历史已经发生,我们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以前听到老师说学历史的用处就说借鉴,但是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历史的最大悲剧在于历史悲剧的不断重演。”细细想想,确实如此,令人感慨。

历史就像一头望不到边的大象,我们这些回顾历史的人是盲人。在不同的位置摸它,感知它为何如此,会得到不同的解释,却总是难以窥见它的全貌。高尔吉亚曾提出下面命题:

1、无物存在;

2、即使有某物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它;

3、即使我们可以认识某物,我们也不能告诉别人。

乍一看明显就说唯心了。但是我觉得有很有道理,妙不可言。特别是如果你把“某物”换成“客观的历史”,变成:

1、无客观的历史存在;

2、即使有客观的历史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它;

3、即使我们可以认识客观的历史,我们也不能告诉别人。

最后还是推荐一下《万历十五年》吧,感觉挺有特色的,当然,反正我不敢全信了。

第9篇:读万历十五年有感600字

前些日子笔者认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在刚看到书名的时候,自然而然我把《万历十五年》当作一本常规的历史书来读。但其实,真正读过了之后猛然发现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历史书,更不仅仅只有这一种读法。

纵览本书,在万历十五年,这个春寒料峭的1587年里发生的林林总总,一切看似平淡无奇,却已为大明王朝的衰颓埋下了伏线。怠政罢工的万历皇帝、厉行却悲剧收场的张居正、尽心帷幄的首辅申时行、孤独的将领戚继光、清高矛盾的哲人李贽……某一年,某一人,这种切入笔法细微得很,但牵动全文的是一条张驰自如的线:牵出这高拱、郑贵妃、邹元标,牵出耕织伍旅、财贷制度、民德风俗,牵出官场的阴与阳,皇尊的欲和权。合上书后我鲜明地感受到这里边里承外合、互文相应的妙处。

此外,这本书最让我意外和印象深刻的有两点。第一是没想到历史书竟然可以这样写,作者取一个特定的年份,然后串起所有的事情,用一个人传记式的描述,串联展现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其次,在大家的思维中,总觉得王朝中皇帝最大,皇帝说了算;在任何一个组织中,第一把手说了算。但是这本书却告诉你了另外一种规则:一个组织一旦形成,同时也会形成一种独有的惯性。这种惯性力量很大,个人有时根本不能抗拒,甚至皇帝都不例外。因此,从一个组织的惯性就可以窥探一个组织的生死存亡。

所以说,这本书不是一个书斋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经历和深刻感受的作品。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心理学上的,政治学上,组织学上的,管理学上的,很多现象和道理都可以触类旁通。而这正是本书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

我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读法,每一个人都能读出属于自己的《万历十五年》。

第10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000字

《万历十五年》严谨的讲了明朝的一些历史外,还揭露了问题的症结——以道德代替法制。在这个制度下,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甚至,冯宝、郑贵妃都没有一个好结果。也就是说,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是制度的牺牲品。

万人敬仰的天子也没想象中的自由,并不能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道德凌驾于皇权之上。道德约束着皇帝的种种言行的作为,比如各种场合需要配套的衣服,皇冠冕前后来回晃动的珍珠也是提醒他保持端庄的仪态,皇帝也必须去学习书法、阅读史书。道德标准约束社会行为的准则,同时也可以成为武器。文官们都追求青史留名,为了这个目的便有人去攻击别人,检举别人甚至去诬陷别人。为了出名去骂皇帝的文人也不少,作死这么做的目的只是想捞个骂皇帝而死的美名,成为忠臣。

明朝基本都是贪官,原因之一就是工资低。皇帝的开支都来自税收,而且不受限制,但官员们不行,正一品,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级别,一年俸禄只有32万,县令一级的大概只有3.2万了。皇帝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但让手下过勤俭节约的生活,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官员们并不指望俸禄过日子。大明的金融也是够乱的,它也发行了大明宝钞,但这个东西太坏了,不能兑换,不能交赋税,相当于一种白条,政府还用这种白条去发工资;铸造的铜钱质量差,不美观,还没啥防伪技术,就这样劣质铜钱也就越来越多,所以人们也就不使用铜钱了,紧接着进入了严重的通货紧缩,失业人口越来越多,政府金融改革失败,又回到金银交易上,金银对老百姓挺好的,但对政府就太坏了,金银就那么多,没办法调节,想多造点也没有。老百姓习惯性的把银子埋到地底下,于是钱越来越少,也就越来越贵,放高利贷的也就越来越有油水可赚,你借了高利贷,还不上就只能用土地去抵债,久而久之就变成大规模的土地兼并了。

明朝的官员都乐于结成小集团,无论是同乡会还是同学关系,有个组织别人就不敢轻视你,为了晋升为了前途,也为了自保,否则会被别人当成软柿子捏。而作为官员的管理部门,是否公正并不重要,大家别惹事才是真的。其实这个跟现在的问题也一样一样的,干得多错的多,所以做好就是什么也不干,别总找麻烦就好。以结案率考察司法的结果就是法官到处和稀泥进行调节,绝不宣判,因为宣判之后还有可能被驳回,这个就没完没了了,必然影响结案率。明朝你当官,别给领导惹事,平平安安的税收也不少,这就算很难得的政绩了。而当时的考核叫做官察,相当于北京的考察,如果官察不合格就会被辞退,政治前途就没有了,所以大家如果没有深仇大恨,基本不会故意为难,所谓官官相护就此形成,因为得罪一个人,你可能得罪他身后的一片势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万历皇帝—一个有梦想的混子

万历10岁便成为皇帝,他也有过青春年少,也有过励精图强,也曾想成为一个好皇帝,甚至为百姓祈雨走了20多公里,对于一个缺乏运动的人来说,大热天走这么多的路是很不容易的。

但事实上,皇帝这个职位只是制度下的一个产物,他奏折的批注是被人规定好了的,他想封他心爱的女人为贵妃被朝臣所拒,想出去走走还要和官员大吵一架,而且吵完架后还不一定出的去,想要立皇三子为太子,却遭到群臣的反对,因为当时废长立幼是亡国之兆,也因此造成日后几十年的君臣对立。

万历看透了这样的生活,他想做的事都做不了,只能做群臣们同意的事。这时的万历更像个坏小孩,消极怠工,找各种理由拒绝上朝处理朝政。

张居正—生不逢时的改革家

在万历登基后,其实一直是张居正在把持朝政,也管着小皇帝的一切事情。

他是个实干主义者,他清楚土地问题严重,丈量土地加大力度去改革。他的想法是好的,想去解决这个问题,但集权制度下的信息严重缺失,并不能完全展开他的改革,而且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制度问题不解决,只去修补漏洞,就相当于在厕所里打苍蝇,根本无济于事,最终改革没成功,倒成了反他的一个理由。

他提倡廉政节约,但他自己却极度奢侈,他回家的轿子,是一室一厅,堪称车房,家里的银子也就不多说了。但在明朝这不是个事,除了海瑞不贪,怕是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他可能因为权力过大,不把文人看在眼里,加上被他贬责的人,这些人在他死后,反他的声音越来越大,死后半年内,他便从一个治世之能臣,变成了欺君毒民,接受贿赂,卖官鬻爵,任人唯私,祸国殃民的典型。

申时行—被明理学说毒害的老好人

申时行看到张居正的悲剧后,清楚知道张扬过度是没啥好结果的,于是乎本能的从张居正的状态往回收,回到了更加典型传统的官吏的位置上。

老好人申时行天天和稀泥,像是官场的润滑剂,也协调着皇上和文官集团。皇帝要侧缝郑贵妃,申时行帮搞定群臣,郑妃变成了郑贵妃,这也给后面的立储埋下了隐患,万历一心想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群臣不同意废长立幼,就这样,万历对整个文官集团不满,申时行在这件事情上,不愿得罪皇帝,也不愿和整个文官为敌,但一不小心,还是被文官集团当成了叛徒,小心翼翼的申时行还是没落下一个好名声,辞职结束了首辅的工作。

在蒙古问题上,申时行和稀泥还是很高明的,他坚决反战,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因为打赢了蒙古,追到沙漠草原,也没用,最终还是要退回来,但打输了就有亡国的风险。但在建州反叛部落的和稀泥处理上,却给日后埋下了隐患,他没有派兵去征讨,而放任其发展,这个部落发展壮大,改名为后金,后来改名为清。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员

海瑞是个清官,但在明朝却像个异类,很多人歌颂他,却没有人按照他的方法做。

海瑞之所以能成为文人墨客的最爱,还是因为他愣头青的性格和道德的符号作用,并不是大家有多喜欢海瑞,而是实在太讨厌大明的这种官场制度,所以找了个对立面当镜子,好方便骂街。

海瑞神化了朱元璋,他觉得朱元璋当年的政策是美好的,想着遵循古制,但时移世易,不朝着前发展,还要搞倒退,看起来很理想化,却没政策支持。

戚继光—被时代抛弃的将领

戚继光是本朝不可多得的将领,他的鸳鸯阵在东南沿海所向披靡,基本场场完胜,死伤一两个,歼敌数千,打仗跟游戏一样简单。在北方,他搞军备改革,要入侵的俺答看见他的部署,果断回家,这么一套战术系统没咋用上,还是有些遗憾。

在明朝,其实武将不好混,没人重视,还被文官排挤。文官和武将是天生的敌人,如果文官的活干好了,武将就没有什么事了,也捞不上好处,而如果武将立功了,则说明文官是一群废物造成了名不聊生,生灵涂炭。所以文官通常会说武将的坏话,压制武将。而统治者,一般也会更愿意更文官亲近,因为文官听话好管理,万一武将造反,这事最难办。所以从宋朝后,开始重文抑武,用文官来制约武将。

戚继光的成功之处也在于他熟悉官场制度,他依附谭纶,背后还有张居正的支持,所以他的才能有机会施展,军备改革得以实施,职位得以升迁。但也是不幸的,张居正死后,戚继光也被反攻倒算,只能申请退休。

李贽—标新立异的思想

李贽是个生错时代的哲学家,他的思想过于先进,悖于当时的价值观。那个时代,人们看他为疯子,而现在,人们认同他的观点。

当时社会的文化思想基本都是儒教和理学,儒教讲究孔孟之道,坚信人性本善。孟子说人性的善良就跟水往地处留一样,没什么好争辩的。理学家则认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才是你内心最深层次的东西,而你的欲望都是妖魔,所以要克制,回复到人性本善。但李贽觉得这些玩意都挺扯淡的,人性就是开心就好,道德的东西不过都是精神枷锁。

李贽无疑是进步的,他已能跳出当时的礼法道德来重新审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对社会有益,什么对社会有害,其实好处不光金钱,还有名声。很多人虽然没有捞到金钱,但却捞到一辈子的好名声,从这点来看,无疑也是一种贪腐,但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为向导,你这个人到底对国家对人民有没有好处,如果有大好处,那么就不必拘泥于小节。

李贽最终在狱中自杀,他的思想是时代的异类,也不能被时代接受。随着李贽的死去,明朝的进步思想也被扼杀。

《万历十五年》的故事就讲完了。第一次看懵懵懂懂,第二次看略知皮毛,把自己了解的写下来。看完之后发现,以前了解的故事和历史是不一样的,差入还挺大。

第11篇: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1000字

初次知道《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几年前《人民的名义》热播的时候,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把此书加进了微信读书书单,之后却一直没读,近日因疫情被困家中方才将此书读完。之前我还以为写的是万历年间十五来年可能与官场斗争有关的事,读完以后才发现相去甚远。看来犹如待人不可以貌取人,读书亦不可以名识书。

万历十五年是一个具体的年份,即公元1587年,属明朝中晚期。如作者开篇所言,这一年并没有发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然而从发生的诸多小事中却可以见微知著。全书不是只讲述了1587年这一年间发生的事情,而是讲述了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前首辅张居正、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五人的生平事迹和矛盾纠葛,从不同人物的角色和关系出发再现了明朝万历时期的政治病态。

《万历十五年》算是我读的第一本历史方面的闲书,我本就对中国古代史知之甚少,因此也就不敢妄加评论,不过将书中所述与当下社会进行对比,还是可以谈一点感受的。

明朝在万历时期由盛转衰,最终在公元1644年覆灭,其最大的问题就出在政治体制上。开国皇帝采用传统伦理道德作为治国理政的依据,以首辅为首的文官集团作为统治阶级将其视为金科玉律矢志不渝的照此执行。随着社会的发展,陈旧的道德标准不再适用,文官集团开始分化为改革派和保守派两大阵营,进而展开残酷的明争暗斗,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发展遭到破坏。斗争结果往往是失败方身败名裂,而获胜方开始采取一定积极措施再次发展社会,以巩固其统治地位,但所用措施都很难触及问题症结,最终获胜方又不可避免的发展成为以新的首辅为首的文官集团权倾朝野,而在不久的未来等待他们的又将是新一轮的斗争。于是,统治集团在这样的循环中一代一代的更迭,社会也随之跌宕式循环发展。正如书中所言: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

返观近现代史,我由衷佩服中国共产党,这是发自内心不黑不吹的真实感受。首先近代以来无数仁人义士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而共产党人用事实证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历经磨难到如今仍是面临各种挑战,但善于自我革新的党总能化腐朽为神奇。遵义会议、延安整风运动、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等,这一项项举措无不体现着共产党卓绝的政治智慧,也无不体现了共产党人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张居正、申时行等文官不缺乏政治智慧,恰恰缺乏这样的勇气和决心,而这又是文官集团普遍的人格缺陷,戚继光将军是不缺乏勇气和决心的,但在明朝的政治体制下,他等武官的性命可能不系在对敌前线上而是系在文官奏章里,这又使我不得不感慨如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伟大。因此,政治制度是国之根本,内因外因均可腐之,腐而不治,则大树将倾。

我知道将历史明朝及其文化集团与今日中国及其共产党做横向对比是不太恰当的,因为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具有天壤之别。但是将其放到人类历史长河中做纵向对比,从长远的视角来看,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绝对是前无古人,但是否是后无来者就得交给后人来评判了。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部豆瓣评分9.7的高分神剧《大明王朝1566》,该剧讲述了嘉靖时期的政治风云,是一部骨灰级的“人民的名义”。嘉靖皇帝是万历皇帝的祖父,该剧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万历十五年》书中的人物和机构,二者结合又有助于深刻的思考一些问题。

第12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00字

一直以来,我就对中国历史特别感兴趣,尤其是中国古代史。通过文字记载,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今的差距。但有一样东西是贯穿古今中外的,就是人的智慧。古代有令人惊叹不已的各种手工艺,现代有叹为观止的高新技术,这都是人的智慧的结晶。而人的智慧也体现在治国理政上,尤其是帝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一句话就很明显地道出了历史的重要性。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我在阅读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进而阅读了一点明朝的历史著作。明代的皇帝,除了世人比较熟悉的朱元璋和朱棣以外,其他的了解的并不算多。对于明朝,总体的印象就是皇帝比较荒唐,宦官比较势大。看了这本书后,我对历史人物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观。无论是哪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除了官方定位,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并不是教科书上描写的那么不堪,或那么完美,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历史巨轮下的拼搏者。

统观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采取传记体铺叙方式展开了对明朝万历年间的六位重要历史人物故事的描述,全书共讲述了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这些人物都个性鲜明,作者之所以以他们为故事主线,大概也是因为他们在明朝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又显得是那么渺小,在时代面前他们都是芸芸众生,自身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限定了发展轨道,他们试图打破它,却发现到头来一场空,因为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

万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个时代的中心,是那段历史的主宰者,因为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权,然而事实上,他是最可怜的人,他所处的时代是文官集团势力庞大的时代,他所处的时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学深刻影响的时代,所以他有“人欲”则不达,一是受文官集团势力的牵制,二是受他内心思想的羁绊。他从小所有的教育与文官集团集体认同的道德标准如出一辙,这些从始至终束缚着他。他试图打破这个无形的牢笼,以至于在张居正死后要那般绝情的清算他,但最后这种种在后人看来竟像个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气而已,这种报复行为对于他自身获得真正的自由没有任何裨益。身为皇帝又怎样,时代决定了他的命运。

张居正想要中兴明朝,整顿税收,大权独揽时尚能推动少量地区执行,却触动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所以他一死,所有改革全部恢复原样,自己也身败名裂。

申时行吸取了张居正的教训,不再强力推动,改成和稀泥,努力在协调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做好事情,却只是小修小补,还被文官集团骂道德不够。

海瑞选择相信德,过的一贫如洗。但受时代所限,他判案仍然是根据德,而非法律。同时他太扎眼,为整个文官集团所不容。

戚继光非常现实,从小兵用的武器、战术,到治军方略,战略战术,都按照实际情况来。该送礼送礼,该送美女送美女。即使这样,在他的靠山张居正倒台后,他也被迅速罢官。

李贽的悲剧,不在于最后的自杀,而在于他从来没有圆融一体,自身思想前后矛盾。他希望能弥合文官集团的私欲和道德,这几乎不可能。

《万历十五年》里的每个人,就这样在激荡和反抗中走完了一声,迎来最终的大失败。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提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可以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从简单的、看似毫不相干历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个明朝社会所遭遇的空前危机,引起人的深思。(胡红道)

第13篇: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早在两年前,朋友便送了我这本书,但最近我才刚刚开始翻阅,本书一共有七章,我一口气看完了第一章——万历皇帝。

万历(1573年-1620年7月),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10岁就早早登基,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皇帝,在元辅张居正的辅佐之下,迅速成长起来,张居正在职期间,万历皇帝对他十分信任,认为张居正“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在万历刚登基时,先皇的元老重臣高拱认为他只是小孩儿,不能担此大任,让万历的处境十分为难,而这时张居正建言献策,建议直接罢免其官职,解决了登基以来的第一个危机,由此保障了皇室的安全。

此后,张居正又监管了万历的教育事务,对其非常严厉,小万历时刻把敬天法祖(作为皇帝最重要的任务)放在心上,在他登基还不满4个月的时候,天上出现了类似流星的天文现象,那是被认为这是上天降灾的警告,因此小万历为了让消除天心的不快,保证国泰民安,修省(时刻检讨自己的行为、思想)两年之久。之后物力的节约也在进行,张居正教导万历,为人主者,应该注意天下臣民的衣食,而不是珠宝玉器是否充足等等,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已经不仅仅是信任了,到后来已经成为了依赖,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按照惯例,张应该返乡守孝两年,但是万历认为他自己不能离开张居正的辅佐,不顾群臣的反对,让张居正留京守孝。

在张居正父亲去世后的第五年,张居正也去世了,享年58岁,万历皇帝加封他为太师衔,这是文臣中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这个荣誉并没有持续多久,张去世之后,百官们纷纷投诉张居正,认为张是个巨贪之人,在其位不谋其职,四处敛财,仿佛张居正是一个穷凶极恶之人,之后,万历收缴了张居正的所有财产,并狠狠地惩罚了他的家族。

身前无限光荣,死后凄惨无比。张居正也没办法再出口解释,身为臣,那么必然懂得君心难测。

第14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第一次读这本书已经是好多年以前了,因为疫情时间充裕,又把这一部书下载下来重新读一读,看看过了这么多年的自己有没有新的感悟。

作者选取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分界线,介绍了神宗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挖掘出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悲剧,从中看出他们所处的大明王朝表面繁荣下的无奈。

万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认识到里面几个真实的人。在作者黄仁宇先生夹叙夹议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印象最深的是万历皇帝,书里虽没有万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作者对一件件事情原因的分析,还是把万历个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现出来了,虽贵为天子,但他终其一生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他企图用个人的力量和传统习俗做抗争,但强大的阻力将他推回。

万历在十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张居正的协助。他曾经励志做一个圣明的皇帝,但得知张居正的真实面目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师蒙骗了这么久,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在随后数次与朝廷文官的争斗中,也让他心灰意冷。他发现了自己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实质上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字集团为了保护其所有权而创造的符号象征。既然无法使自己的意愿实现,他便也不会采纳文官的意见。于是他采取了一种奇特的态度:不搭理。不对提出的问题做任何指示,把国家长期置于一种莫名其妙的状态中。由于他从小受的教育及成长环境,这可能已经是他能做出的最叛逆的选择了。

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者尚且如此,这个王朝还能走多远呢?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死,死后被大清算,家产抄了,儿子革职,所有的荣耀都被剥夺,甚至差点开棺戮尸。一个厉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举国的重大决策的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荣耀多尊贵,现在就有多卑微,多惨淡。

其实张居正所厉行的改革,总的来说,对明朝还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权重和锋芒毕露,威胁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迁,于是反张派必除之而后快,张居正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他亲手为大明帝国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由于王朝制度尚未健全,一切皆以道德和礼法代替法律和制度,这正是一切问题的来源。其实万历只是明朝建国以来矛盾冲突的爆发点,而王朝的根本矛盾早已埋下。

读史思今,时至今日,凡有争议之事发生,道德就时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却是陌生的,我们很少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道德却成了人们口中的舆论导向和判断是非的标准,由此观之,这和几百年前的万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却有教化之处。然而。受过教育的人应有独立之思想,能够明辨是非。

愿我能以史为鉴,审视自身和社会,不做随波逐流的跳蚤。(吕霖)

第15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00字

非常有幸能够在公司倡议读书的条件下,读到了《人民的名义》电视剧当中多次提到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由于时间关系我也是只看了个大概。

本书是由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著作的,讲的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事,通过皇帝(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文官(海瑞)、武官(戚继光)、及思想家(李贽)六个人物讲述万历朝各阶层的人生轨迹中的理想和局限。

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历史是一条时间的大河,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铜镜,我们如何来建设我们的国家,确立制度的思想、树立规则观念,摆脱人为干扰是我们社会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制度理念贯穿于心中将带我们远行。(袁鹏)

第16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15年,论干支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区域五六月,届时易流行疫,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因降水过多而患水灾,入秋之后山东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难免,故不以为特别,只要未曾酿成大祸,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15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1587年的5年间张居正去世;

1587年离申时行,离开内阁还有4年;

1587年底,海瑞离世;

1588年1月17日,戚继光西陨;

1586年,李贽出家,开始离经叛道。

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浓缩了整个明朝历史的兴衰成败,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将整个明朝历史映照映照在平淡却不普通的一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以知一叶而现全秋的写法,将整个明朝历史映耀于文字之中。

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官兵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都身败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高拱,郑贵妃,福王常洵,俞大猷,也通通没有好的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能够得以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一不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站在历史的高处俯视,此时此刻,无论是皇帝的励精图治或是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是调私,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苟安于世,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腐朽,思想家的极端开放或是绝对保守,对于这个帝国都已经无济于事了,

这不仅仅是明朝的悲剧,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剧。

悲剧在于传统中国的政治整合,以控制民生经济命脉和利出一孔的政策设计实现利益整合,与体制化的科举选官和基层宗法治理实现组织整合,以家国同构和尊君民本相统一的儒家政治理论实现文化整合,与存在严重结构性缺陷且法律实现薄弱的法制整合,以始终贯之的强权和暴力实现阶段性改革的强制整合。

看似维持着农业帝国超稳定的金字塔结构秩序,却不善异新,而不善异新势必导致抱残守缺,在文化上表现在将程朱理学一贯奉为真理,其经济支柱是道德管理的方法,即依靠文牍,但是技术层面却发现效率极低,整个明朝在历史上都难有重大历史成就。

在这个生态系统影响下,就不难去推测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了,也不能难理解在面对英国使臣时,乾隆也是以天下天朝大国的身份拒绝,甚至是西方列强的隆隆炮声惊破了古老中国天朝大梦,中国面临一个前古未有之变局时,却仍是过了近20年第2次鸦片战争后才开始推行洋务运动,哪怕是在封建帝国,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也就是在袁世凯死后不久,中国社会竟又沦为了军阀统治。

传统中国的政治整合的走向,究其根本还是以官僚集团的文武势力为导向的。重文轻武,则政治偏礼制;重武轻文,则政治偏法制。而一方势力过于猖獗,势必会让政治走向腐朽,亦或是破败。如元朝重武废科举,则让中国文明在政治上趋于野蛮;而宋朝过于尚文,则屡遭外敌践踏。在万历年间虽让风平浪静,实则官僚集团内暗藏波涛,文官集团早因为明朝一贯的重文轻武与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而占据了朝廷的统治地位。

在明朝,这一庞大的,冗长的体系变成了天下独大的整体,无论张居正或是申时行都无法凭一人之力来改革,文官集团势力盘根错枝,早就在帝国根深蒂固。他们有一套自己战无不胜的办法,国家政策无法解决的问题,经过文官集团用传统道德加以粉饰,最后往往归结于美学或神学问题,再也不是错综复杂的经济或社会问题。百姓们在这些真实与假象之间,很难分辨清是非。一部分文官如东林党人:一方面是这些饱读四书的人以祖宗留传的仁义道德相标榜,以发挥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为国家服务,他们的思想与行为都十分传统和僵硬;另一个方面是明朝帝国的体制上存在着许多漏洞,给文官们以可乘之机。权力与地位的诱惑腐蚀着他们的大脑,使得文官们的私欲不断膨胀。因此,明朝文官们虽然弘扬无我精神,无法掩盖他们为了私人,一旦他们的利益被破坏就会拿出老祖宗的话来教育社会的人心不古。

思想土壤没有被更新掉,又怎么会生出不同性质的果实呢?封建伦理道德支配着法制,那么天下永远是一小部分人的天下,天下也永远充斥着压迫,永远不会太平。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意识到封建糟粕思想这个毒瘤对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多大禁锢。此后的人民开展了一次次思想解放运动,付出极大代价才最终将思想的源头活水打通,走向民主与科学。

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很短时间内尚不能看清,而需要在长期的时间内大开眼界才能看出独上高楼,纵目远眺才可望尽天涯之路,或许黄仁宇老先生就是希望以这大历史观来警醒我们吧。(朱华强)

第17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1587年,一年中并无特别的大事,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一年,在作者看来却隐含了很多后来诸多历史事件的伏笔。

《万历十五年》全书选取了6个人,6个主要故事,多声部手法,犹如历史的长镜头,探讨一个深刻而尖锐的问题:中国是如何从唐、宋强盛后,逐渐地失去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机会。这6个人,是历史剖面,一系列的象征,他们是:作为皇帝的万历;两位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古怪的模范官员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和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

在当时的体制皇帝也不过只是一个象征符号,万历从小即位,却在母后、张首辅和宦官的包围中成长。当他独自执掌朝纲时,他既不能摆脱不了烦人的经筵,也改变不了国家的运行机制。当他明白,事实上,他活在死去的祖宗的限制时,于是他对自己的地位迅速失去了兴趣。他把自己的在位变成了漫长的怠政年代。

张居正为改变政府作风,增强效率,防止贪官污吏,不遗余力。但他没有明白,他想改变的是落后的生产力和现实政治的平衡。在信息不发达和行政管理手段落后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抑制先进生产力,保护落后经济的方式,来达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综观中国历史,这样的历史场景,不胜枚举。在经历了漫长的十年改革后,伴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改革的努力最终化为乌有,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诽谤和复辟,中国社会的现代商业元素和经济元素,最终覆灭在强大的文官体制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即使是在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后,相似的历史选择,再次重演。历史既是分时的,又是共时的,何其让人感叹!在大多数关于好人和坏人的情景剧中,无论怎么说,清官海瑞,还有爱国将领戚继光都是百姓喜欢的人物。但如果抛开忠孝节义的道德评判,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热血沸腾的激情,而是冰冷的现实。

看《万历十五年》,让你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看: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你不能把某个时间指定为封建社会,现在也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投射在我们的现实之中,根本无法剥离或回避。你也不能用唯一的道德审判来让大家闭嘴,不妨让我们放眼400年前,抽丝剥茧,从各个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这才是用历史认识现实的价值。(小铝)

第18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00字

读史使人明智,初读《万历十五年》,心中总是愤慨万千,直至读完才明白一些其中内容,说懂只能是贻笑大方,如下只能称为一些个人心得。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间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雨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从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再到万历皇帝、戚继光、海瑞到最后的李贽,这一段几乎在每章都有写到。本书以六个历史人物的失败来起笔,然后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入点,来映照整个明朝的命运。帝国的灭亡在这一些已经注定好了结局,失去了最后扭转乾坤的最后机会。

此时,帝国经历了200多年的统治,文官集团已经达到了统治的巅峰,制度已经僵化,朝廷的管理已经失去了控制,而作为帝国的主宰万历皇帝也成为朝廷所需的一个吉祥物,以致帝国在缺少早朝的25年都能顺利运转下去。这一年万历皇帝即位已经15年,从9岁孩童,到如今正值盛年,终于有了清晰地感受,无能为力。这一年,张居正逝世已有5年,在这一个不需要丞相的时代,其人也是无可奈何。这一年申时行任首甫已有五年,依然用自己的“阴阳”之法来维持整个朝政的平衡。这一年万历皇帝才值24岁就已经成为了活着的祖宗。这一年一代清官海瑞溘然离世,坚守一生,却始终游离世界之外。这一年,一代名将戚继光也走了,文武双全,却也逃不过这时代的轨迹。

第19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我以为的历史从来只有气势如虹,不想还能以如此细腻的方式诉诸笔端。

《万历十五年》置于历史上一普通年份,择代表性人物,描其心路历程,绘彼时社会情境,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多方面深刻揭露了明朝时期国家治理的缺憾不足,全书行文流畅优美,文采卓然。

本书通过描写皇帝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官员海瑞,将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的人生,管窥一隅,展现了当时朝政社会的方方面面。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这些富于社会影响力的人物,纵然贵为天子、能臣,又或是满腔抱负之道德标杆,在历史进程中都无法实现自己施政谋事的理想,亦无法运用权力及精神力量之长,补救一朝组织、制度及技术之短。

遇到社会集体中无法调和的矛盾,他们曾尝试发掘聪明才智,寻求破解之法,然而建朝初期即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日益凸显,非凭一人之力可以力挽。

01帝王与文官政治

明朝的帝国发展至万历十五年,重文轻武的风气业已形成,文官集团势力逐渐稳固,文官派系错综复杂,“这一帝国无崇尚武功的趋向,也无改造社会的宏愿,它的宗旨只在于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维持长治久安”,本朝以抽象的道德为施政的根基,以促进文官集团上下通力合作为朝廷最大的任务。然而,皇帝与文官有意的不合作,逐渐使帝国陷于深渊。

少年登基的皇帝万历,在臣僚的教育之下长大,被迫纳入朝臣设置的规范之中,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可以说,“其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实际上所能控制的至为微薄。”即使首辅张居正被清算,大伴冯保被驱逐出京,万历皇帝所获的政府大权仍受到种种约束,文官集团的强大力量,强迫其处理政务时摒斥个人意志。在与朝臣旷日持久的博弈中,立储问题迟迟无法解决,看清真相的万历皇帝逐渐心灰意懒,对这个操纵实际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最终放弃了励精图治的政治理想,采取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

自此,虽有首辅申时行运用人事手腕,居中调和折衷解决问题,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却难以维系,利益冲突时常爆发。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引诱的官僚腐败,使文官们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02百姓与财经法制

显然,海瑞在官员群体中属于前者,他注重法律且执法不阿,极端廉洁诚实,然而行事却颇受争议,甚至有“志大才疏”的批评——这集中体现在他试图一一裁定解决民间高利贷诉讼一事上。海瑞出于对农民群体的同情,一心想要办好手头的高利贷诉讼案件,鞠躬尽瘁处理各种琐碎事宜,却未能窥及本朝立法的本质精神,即“法制仅为一种行政工具,而非被统治者的保障”。

本朝缺乏有效的财政货币制度和商业法律,财政上实行地方自给,致使上级机关无法统一管理,总揽收支;税率长期凝固;缺乏货币调节机制。以上种种使得政府缺乏资金,农民无法从政府借贷,民间借贷自然愈演愈烈。

实则,立法出发点自“治理百姓”开始,便无暇顾及社会民事的细枝末节,失去了统一的裁度标准,此类经济案件也就只好根据社会习惯加以调停解决,百姓的得失,往往决定于审判官的一念之间。因此,海瑞的个人努力无法撼动问题的根本,达到理想中的公正,反因多方利益的弹劾被迫退休,离开他为国尽忠的岗位。

03将帅与军备力量

前面我们所说的政治经济局势,指向了本朝国家治理的特点,即是一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

武力的冲突与文人的中庸本就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特性,“帝国的文官一贯以保持平衡作为施政的前提,如果事情弄到动用武力的地步,对他们来说就是失败的象征”。在军政方面,总督巡抚由文官担任(可指挥各级武官),军方人事的任免以及补给、交通也统统由文官主持。在此种大背景下,武备废弛,军事制度设计粗陋,军事科学发展停滞,军事人才装备配给不足,军事组织不断衰退。

直到倭寇势力大涨,统治集团穷则思变,一代将领戚继光才得以发挥其光热。戚继光组建新军,根据倭寇的进攻特点设计了团队配合的战术,树立铁一般的纪律,通过刻苦训练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加以周密部署指挥,“胜利记录无出其右”,此支新军也因其独有的色彩,被誉为“戚家军”。

戚继光与他的这支个人部队功勋卓著,在当时长期抑止的军事领域过于突出,以致在文官的心目中演变为国家的威胁。加上,戚继光的成功离不开张居正的大力支持,于是,在文官集团清算张居正的浪潮中,他被参劾斥退。

英雄末路,晚景悲凉,戚继光的一生辉煌依然。在无法改变的时局背景下,戚继光发挥人事、政治才能,在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求真务实,抓好一点一滴、一招一式、一战一局,聚沙成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可惜,这种成功也仅是局部且暂时的。

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万历十五年》的种种分析显示,明朝国家治理体系自洪武皇帝创立沿用至万历十五年,未能与新的社会态势相适应,以道德为指导的施政原则,无法弥补制度和技术上的缺漏。它太过陈旧,太过简单,太过僵化,致使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趋于凝固。

自然,在停滞的惯性面前,改弦更张就变得十分困难;在庞大的社会机器面前,个人的力量亦显得十分渺小。

第20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本书介绍了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的故事,全书从道德的视角,解读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而我由于明史比较匮乏,又是一个资深伸手党——习惯了读文献时全都摆出来的论证过程,所以读这本书好像走马观花一样。作者单单从道德方面为主,以儒学、正统、传统、文官集团等的方面为辅,解构人物和大明王朝的社会。尤其最初介绍的万历皇帝,对繁琐的形式厌烦。以及最后的李贽,和王阳明、朱熹的思想直接对比。这种需要一定历史基础的论述,看得我云里雾里。

如果解构道德,尤其是封建王朝的道德,我认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该王朝是如何由来,对合法性的解释是道德的开端,例如晋代的孝而不是忠。然后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例如李贽的思想就受到江南商品经济的影响。再者还有社会政治生态,如同本书提及的,孔子的仁和孟子的性善论,分别是洛克体系和霍布斯体系的产物。还有就是我想不到的。

但是当把这些都弄明白了以后,直接讨论道德思想,应该会很有趣。很明显,作者就是在做这件事。很遗憾,我就跟不上思路了。

简单记录一下本书:

万历皇帝希望有一番作为,终于熬到张居正去世,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张居正那样同官僚集团对抗的能力。于是他选择消极应对。他讨厌的早朝等形式,看似繁琐无聊,实际上是对君主地位的形式上的尊崇。既然万历皇帝在实际的权威上受制于文官集团,那么就在形式上给足面子。

申时行接替张居正,他需要平衡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的矛盾,(我猜还有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之间的矛盾,本书没提),作为一个求稳的首辅,他没有自己太明显的主张,而是在人事任命上微妙的打太极。最后的失败仿佛在说,既然矛盾无法调和,不如像张居正那样创造新的矛盾。当然,他的失意最后也很少被人提起。他写文章替自己辩解。我想,对于政治家来说,最差的结局是被人遗忘吧。

海瑞的道德观既不容于文官集团,也不容于万历皇帝。他希望执行洪武年间的制度,以一种静止的观点看社会的变化。他的司法观念,虽然现在看来有很大的局限性,当时收到当时的治理成本限制,还是很先进的。至于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对“孝”的特殊理解,也造成对妻子的伤害。

戚继光懂得官场的规则,严格训练南兵,但是懂得自己按规矩享受其职位应有的待遇——不像海瑞一样克制。同时,他知道该讨好张居正,于私,这是人之常情。于公,这个男人能让他壮大自己的军队。他的失意,是大明王朝的问题。

李贽敢于打破旧的思想束缚,却无法创建一个新的思想。他是一个落寞的地主阶级,生活仰仗其他地主阶级。他厌烦理学的僵化,骨子里却依然是儒家思想。这样看来,确实是一个矛盾的人。质疑旧观点,所以被官方反对。提不出新的观点,所以支持者不多。

作者希望讨论中国用道德取代法律所带来的一些列问题。总体来说,阅读体验是不过瘾——论证太少了,当然这是我的问题。也许,以后会重读这本书,应该是对明代有更深的了解的时候吧。(汤姆猫杨某)

推荐信息

  • 《深度工作》读后感(共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30 14:04:09

    你有没有在等公交、等餐时候频繁的刷手机?你有没有因为自己更新了一条朋友圈、一条微博或抖音而频繁的查看点赞数和评论?你有没有下班后为犒劳忙碌的一天而在手机上挥霍好几小时?恭喜你,你成功被电子设备俘获。在我们当今社会专心做一件事情,变得越来越困难,生活与工作被切割成一个个碎片,时间在碎片中迷失。听了樊登

  • 《森林报》读后感6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30 14:45:39

    在寒假里,我有幸读到了《森林报》这套科普读物。这套书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森林之门,让我在有趣的森林王国里游历了一番,让我受益良多。《森林报》这个题目看起来有点特别,你可别以为它是份报纸,它是一套描写动物一年四季是怎样生活的书,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分为四本书。普通报纸上,尽刊登人的消息,人的事情

  • 关于《金蟒蛇》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30 15:21:09

    假期里我不经意地读到了沈石溪的小说《金蟒蛇》。小说引人入胜,读到后来,我简直是爱不释手,读完这本书很长的一段时间,书中的一幅幅精彩画面还依旧会在我眼前浮现,怎么也挥之不去。这本小说讲述了云南衰牢山野生动物救助站的员工们救助野生动物的事情,将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刻画的入目三分,救护站的每位员工付出的不懈

  • 《细菌世界历险记》读后感(共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30 16:02:39

    细菌是一个大家都再熟悉不过的词。可是却没有人真正的去看过细菌的世界。《细菌世界历险记》就弥补了这个遗憾。它使我感受到了细菌世界的真实面貌。细菌世界历险记是高士琪的作品。它通过细菌的视角讲述了细菌的衣食住行,一些生活现状。这本书很有趣,像是一本童话吸引着我往下读;又像是一本科普类的书,使我了解了细菌。

  • 有关《凡卡》的读后感3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30 16:40:09

    我为凡卡和像凡卡一样苦命的孩子感到由衷的同情与不平:为什么他们小小的年纪,就要过这样的生活?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就要被受虐待?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孩子。我们的生活和凡卡的生活相比实在是相差得太大了!可是过着这么幸福的生活,很多人却还不懂得珍惜。凡卡才九岁就离开了爷爷,来到陌生的莫斯科。他每天都期盼

  •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30 17:11:39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非常的愤怒和惋惜。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用了一百五十多年才修建成。全园占地面积三百五十多公顷,是中华民族历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世界上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可悲的是在1860年10月6日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并在10月18日一把大火焚烧一空,昔日金碧

  •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30 17:55:09

    这几天,我在家看了张天翼写的《宝葫芦的秘密》,对我感触很深,想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叫王葆的孩子,他关心集体,热爱同学。就是有点懒,不爱动脑筋,什么都想要现成的,遇到麻烦的事,就幻想有个宝葫芦,可以帮他做好多事情,他不用费什么劲,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那该多好呀。后来,他真的有了一个

  • 关于《阳光大姐的故事》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30 18:30:39

    《阳光大姐的故事》读后感800字我是x服务员xx,当我拿到这本《阳光大姐的故事》时,就感到很亲切,就想马上去看。书的封面一朵朵向日葵代表着阳光大姐的姐妹;城市的高楼大厦,代表着千家万户。这本我们自已的书,让我爱不释手,逢人就讲。打开书的第一部分就能看到卓总当年创业的艰辛。从蘑菇房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一

  • 关于《查理九世》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2/1 7:17:09

    《查理九世》这本书是讲述了一个关于探险的故事。这本书一个有二十四册,这次我读的是第一册,这一册里面的查理、墨多多、尧婷婷…………发生在黑贝街的事情。黑贝街里面有着许多可拍的传说,一天晚上一个小孩子走过黑贝街看见了一颗颗发光的眼睛在看着他。一天墨多多和等人一起找到了墨多多也要的日记,发现了里面画着一个

  •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2/1 7:52:39

    在4月15日的上午,我借来了同学的《雷锋的故事》这一本书,下课时一翻开这本书,就再也舍不得合上了。我被雷锋叔叔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雷锋叔叔在帮助乡亲父老时,从来不拿乡亲们的一针一线,除了用部队上发的补贴来买必须的生活用品,其他的都为老百姓买米、油了。他的一生为人民、为党、为祖国做了许许多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