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叶圣陶文集》有感600字

读《叶圣陶文集》有感6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17:02:58

读《叶圣陶文集》有感黄玉蕾

最近读了《叶圣陶文集》,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便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也是我们姑苏区提倡的教学方法。读完,我就思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1.创设“自然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课堂导入是课堂活动开始的引子,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情感,启发、引导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进入课堂活动的最佳状态。导入环节应该简洁明了,不至于使孩子们进入迷茫,兴趣、情绪减弱。因此,“自然有趣”的导入,是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前提。导入活动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以新闻视频导入;通过谜语、儿歌、故事等趣味性活动导入;以问题情景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科学现象导入。如: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不说话的“朋友”》一课时,可以以四则不同的谜语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而且自然地引出了我们生活中的路灯、邮筒、长椅、红绿灯这些公共设施,很快进入了课题的学习。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地球在“发低烧”》一课时,可以选取了“北极熊变瘦了”的新闻视频导入,很自然地引出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即地球在“发低烧”。

2.创设“融于生活”的情境,提高学生自主性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创设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又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中自然地消除对新知的陌生感。小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和生活经验的匮乏,极易受到当前社会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生活和越来越多元的价值观念,时代呼唤思想教育要承担起培养学生正确做出道德判断和选择的职责。而学会正确做出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必须依赖于对具体情境的积极思考,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如: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时,可以出示了一张行李箱的图片,让学生看看这些物品是否都可以带上飞机。接着,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一课时,可以设置了“融于生活”的情境,“上学路上遇到红灯,但你要迟到了,你会怎么做?”“如果你的爸爸妈妈拉着你一起闯红灯,你会怎么做?”再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相信课堂上真实的生活情境有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法治意识,在生活中实践。

推荐信息

  •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25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着名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玛丽的成名作。绿山墙,是一个农庄名字,书中的主人公安妮被领养后就生活在这里。至于安妮呢,自幼失去了父母双亲,是一个没有任何亲戚的孤女。但经过她自己的努力,拥有了许多朋友,并拥有了幸福的生活。安妮十分喜

  • 读《话说八达岭与长城》有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25

    读《话说八达岭与长城》有感近来,我仔细阅读了《话说八达岭与长城》这本书,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多少年来对家乡的热爱,对八达岭长城的热爱。在集邮过程中挖掘新鲜的视角来解读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厚谊。关于八达岭、关沟和长城的老明信片、老照片。每一幅照片都是摄影者用心拍摄的

  • 读白夜行有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25

    读《白夜行》共生模式有感《白夜行》算是给近期看的小说拉下了谢幕,之后会看几本关于哲学思考的书,从书中找找对自己疑惑的解答,或者是交流吧。现在姑且对《白夜行》做一个简单的读后感。共生。雪穗和桐原共生,雪穗说桐原是她的“光”,她在没有太阳的白天行走,但是凭借着一点点光,她便可以一

  • 读《儒林外史》有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25

    读《儒林外史》有感吴敬梓先生的著作《儒林外史》引首词:“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如何处”。这词中抒发了作者功名富贵谁能看破的一种感慨。在《儒林外史》一书中,作者入木三分地刻划了一些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ldquo

  • 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25

    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感从下册的语文书里看到了一篇臧克家先生所写的一篇回忆录。写的是闻一多先生。文中写到“在30年代国力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臧克家先生在写此作文时已是75岁高龄,但面对这些往事,他仍然历历在目。闻一多先生总是头发零乱,但他是无暇及

  • 读《教师花传书》有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25

    读《教师花传书》有感《教师花传书》不像一般的理论书籍那么枯燥乏味,书中有很多具体的案例来佐证理论,而不是简单的说教。这本书最鲜明的特色就在于反复地阐述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教师必须是“工匠性”与“专业性”兼备的专家。作为匠人,教师的世界是由&l

  • 读《教师花传书》有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25

    读《教师花传书》有感“教师的工作既有匠人的一面,也有专家的一面。作为匠人,教师的世界是由‘熟练的技能、‘经验、‘直觉或秘诀构成的;而作为专家,教师的世界则是由‘科学的专业知识、‘技术、‘反思与创造性探究构成的。另外,

  • 读《教师花传书》有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26

    读《教师花传书》有感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书籍是教师的第一呼吸,作为教师,既要为自己读书,也要为学生读书。日本作家佐藤学先生的《教师花传书》随着叙事者6月共读走进了我的视野。初读此书时,我其实并不能理解

  • 读《教师花传书》有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26

    读《教师花传书》有感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习。”日本作家佐藤学先生的《教师花传书》走进了我六月的阅读生活。这本《教师花传书》最鲜明的特色就在于,反复地阐述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一一教师必须是&ldqu

  • 读《教师花传书》有感5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26

    读佐藤学《教师花传书》有感初拿此书,便爱不释手。理论深度、案例探讨、语言精辟,在阅读、反思的过程中,我颇有收获。从匠人到专家,也许就是一个扎根成长的过程。许多时候,我们以教书匠自称,专家,那是一个太过遥远的过程,而教育是为了成就人才,若只为自己难免功利。但是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懂得扎根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