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品《资治通鉴》——曹操的君子气度

读品《资治通鉴》——曹操的君子气度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23:10:57

读品《资治通鉴》之55曹操的君子气度

这一周表现不好,没有按计划读书,没有如期写读后感。主要原因还是工学矛盾,但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感觉不对,我家洗碗的那块海绵,晒干了真的是挤不出水来;我倒是认同网上的段子:时间就像什么什么沟沟,挤一挤,还真的有。)这不,到办公室静静地坐着,修复一下说了一天话的喉咙,在书香中寻找人生的真谛,亦是休息也是享受。

小时候跟着大人看晋剧,或者在中学时代听小说连播《三国演义》,或者上班后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曹操一直是那种白脸奸臣的印象。后来看《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才发现了曹操的正面形象所谓“可爱的奸雄”。现在看《资治通鉴》,一件件、一桩桩关于曹操的历史事件,勾勒出他的形象。有他对汉王朝的忠诚,也有因手拥重权而对皇帝的不肖一顾;有年轻时代的正义,也有为了维护权力的邪恶;有礼贤下士的用人胸襟,也有不用君子而用小人的心机;有建安风骨的道德文章,也有自我标榜的俏色辞令……他曹操就是一个人,也没有坏透,也没有好到成为模范。但我还是喜欢他身上那份让人感动、叫好的君子气度。

君子的气度何在?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吧。

读品《资治通鉴》之55曹操的君子气度

读品《资治通鉴》之55曹操的君子气度“君子怀德”可以解释为“君子思念其固有之善”,就是不忘初心的意思。在天下好汉起兵征讨董卓的时候,“关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表明了他的态度:“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大意是,“我们这些人所以起兵,而且远近之人无不响应的原因,正由于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如今皇帝幼弱,虽为奸臣所控制,但没有昌邑王刘贺那样的可以导致亡国的过失,一旦你们改立别人,天下谁能接受!”曹操不仅仅表明他坚定的初心,而且有“诸君北面,我自西向”的行动,你们向北边迎立刘虞,我自尊奉西边的皇帝!

读品《资治通鉴》之55曹操的君子气度君子成人之美,已经是中国人甄别君子的一条公理。刘备在早些年间,也曾经很是落魄。《资治通鉴》第六十二卷记载:刘备集合起一万余人的部队,吕布认为受到了威胁,就亲自出兵攻打刘备。刘备败走,投奔曹操。曹操对他的待遇十分优厚,又让朝廷任命他为豫州牧。有人对曹操说:“刘备有英雄大志,如今不趁早除掉他,必然会有后患。”但曹操在征求郭嘉的意见后,不但没有趁机杀了刘备,却积极主动帮助刘备对抗吕布,拨给刘备不少军队,给他供应很多粮草,让他往东到小沛一带,集合被击溃的残部,做好与吕布对抗的准备。

读品《资治通鉴》之55曹操的君子气度男儿有泪不轻弹,曹操也是有情有义的大丈夫。曾经迎接曹操兼任兖州刺史的鲍信,在一次与黄巾军作战时不幸战死,曹操悬赏寻找他的尸体,但终究没有找到,于是就雕刻了一个鲍信的木像。下葬时,曹操亲去祭奠,放声大哭。还有一段与张邈的故事:当年,张邈年轻时,行侠仗义,袁绍、曹操都与他友善。及至袁绍当上讨伐董卓联军的盟主,待人接物态度傲慢,张邈义正辞严地责备袁绍。袁绍恼羞成怒,让曹操去杀张邈。曹操不肯听从,说:“张邈是亲近的朋友,即使他有不对的地方,也该宽容。如今天下尚未安定,怎么能自相残杀呢?”曹操第一次进攻陶谦时,决心战死,曾命令家中妻小说:“我如果不能生还,他们就去投靠张邈。”后来曹操回来见到张邈,两人相对流下眼泪。这可是革命的友谊啊!

读品《资治通鉴》之55曹操的君子气度曹操的容人的胸襟在他与张绣的故事上可见一斑。建安二年,曹操率军南征宛城张绣,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投降曹操。后来张绣举兵谋反,曹操不知其会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逃跑途中被乱箭重伤,自己的长子曹昂被杀,大将典韦也因护主而死。建安四年,张绣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再次向曹操归降。曹操在中箭丧子损将之仇和联绣抗袁的大形势进行抉择,最终还是将仇恨搁置在一边,接受了张绣的投降,并宴请张绣,与张绣结为儿女亲家,拜其为扬武将军。还有非常著名《为袁绍檄豫州文》的故事:在官渡之战爆发时,陈琳当时在袁绍门下,写了著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曹操,说曹操愚昧短见、放纵专横、篡夺皇位等,连曹操的祖宗都一起骂了。袁绍败后,陈琳被抓于曹操面前,曹操质问他:“你骂我就骂,为什么连我祖宗也骂?”陈琳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笑而不语,遂让其在自己门下,为自己效力。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是很短的,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和太多可以参照的东西。也许,世间没有真正的君子,也没有真正的小人。也许,我们都有君子的一面,也有小人的情形。但是,还是让我们去发现人性的美好吧,带着一颗君子之心行走江湖吧,或者,在我们的言行中多一些君子的气度吧!

推荐信息

  • 《小狐狸买手套》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8

    《小狐狸买手套》读后感《小狐狸买手套》这本书是新美南吉,小川未明,宫汉贤治编著的,拿到这本书小宝被被书里面可爱的卡通形象吸引住了,看到狐狸妈妈和狐狸宝宝一起玩耍的图片,小宝会心的笑了,我也被狐狸妈妈伟大的母爱触动了心弦,做为母亲,我又何尝不对孩子紧张有加呢!故事内容能深深打动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从这场

  • 《正能量》读后感9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8

    《正能量》读后感借此机会我与大家分享《正能量》读后感,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工作之余,怀着激动的心情抓紧拜读完这本鲍耶所著,从苏格拉底到乔布斯一直受用的六度空间,心中感慨无限。阅读这本书,是从疑惑、好奇和心中无限的期待中开始的,还没开卷,便被书名所打动《正能量》,到底什么是正能量?怎样获得正能量?又怎

  • 《别和自己过不去》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8

    《别和自己过不去》读后感《别和自己过不去》一看书名,便有一股想一口气将这本书看完的想法。于是便用了几天的时间,好好读了下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这本书是李可欣写的,这本书书从88个方面分析人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是某些你所不能或者不愿意意识到的人生侧面的反应机制。它们囚禁了你,使你感到恐惧。

  •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9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应该说这是一部很有名的书,作者,村上春树,日本人,书名《挪威的森林》,取自一首同名乐曲。很久没读小说了,准确地说,是很久没读书了。离开家的时候,怕路上无聊,从儿子的书柜中找出,没想到,飞机上读了一半,到喀什后,分两次,竟然读完了,而且,没有想象地那么难看。书的代入感很强,读着读着

  • 《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9

    《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本书。读到“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

  • 小学生如何写好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9

    小学生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对于小学生来说,读书笔记是强化记忆,加深文章理解的习作练笔。那么,小学生应该怎样写好读书笔记呢?今天把一些技巧整理成文,推荐老师、家长让需要的孩子们参考。初识读书笔记1.

  •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心得体会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9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心得体会新桥吉庆小学王静作为教师,我们似乎总是在慨叹生活的平淡无奇,总是在抱怨日子的单调无趣,总是在唏嘘工作的琐碎无绪。然而,看了周春梅老师的《一间辽阔的教室》之后,所有的不满转为了动力。教师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的生活中不是没有浪花,而是我们总是放眼水天

  • 《恋爱的贡多拉》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9

    《恋爱的贡多拉》读后感过程中有推理,但是真的不如之前的《白夜行》、《解忧杂货店》、《时生》那么好看,但是作为一本书的终结,还是写写读书笔记吧。实在也是没什么可写的,把知乎上两个人的读后感借鉴一下吧。贡多拉,威尼斯的水上法拉利,第一次接触是在朱自清的走吧,去欧洲这本书里听到了,据说威尼斯的叹息桥下有很

  • 《非洲三万里》读书笔记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9

    《非洲三万里》读书笔记毕淑敏2016年开山之作,25万文字从未发表。收录百余张独家珍贵彩照,非洲土著手绘彩图,全彩印刷。一张价值2万美金的单程车票,一场直面饥民、皇帝、僧侣、狮子和荒野的迷之旅行。走了这许多路途,耗费这许多心力,不过是想要成为真正的自己。这是毕淑敏乘坐“非洲之傲&rdqu

  •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30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樱花飘落的速度大概是每秒五厘米。贵树和明里在小学交换的知识,成了一种融入身体的记忆的索引。电影中没有交代的是两个默契的人都有的举动,那积攒8页被烈风带走的情书,和那随身携带的信纸写下的纯真情愫。关于这个故事更多的给我的感觉是两个缺少归属感的人在相识相知后从对方那里找到了认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