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一间辽阔的教室》心得体会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心得体会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3:56:23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心得体会

新桥吉庆小学王静

作为教师,我们似乎总是在慨叹生活的平淡无奇,总是在抱怨日子的单调无趣,总是在唏嘘工作的琐碎无绪。然而,看了周春梅老师的《一间辽阔的教室》之后,所有的不满转为了动力。教师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的生活中不是没有浪花,而是我们总是放眼水天交接的寥廓,而忽略了眼皮子底下涌动的小小的波澜。

翻开《一间辽阔的教室》,我不禁震惊了。书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一个个平平常常的小故事,一段段波澜不惊的阐述,一句句耐人寻味的思索。周春梅老师将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娓娓道来,读后却有一种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感觉。

监考时,周老师仔细地观察学生,浮想联翩。看学生的神情,想他们的爱好、性格,想象他们或平静,或丰富,或激情涌动的内心世界。

下雪了,周老师应时应景,与学生一起整理关于雪的诗词,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从而使这节有意义的语文课留在了单纯热忱的孩子们的心中。

老师让学生对着一张图片练习看图说话,这是教学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周老师却由此想到现在的学生囿于教室与书本的束缚,远离了自然,远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远离了真实的观察、感受与表达,只能写出模板式的语句,本应充满好奇的天真儿童,却变成了“闭目塞听”的“塑料儿童”。

章同学因为换了一位像孩子一样调皮的语文老师,由原来的抱怨、厌学,变得爱上了学校,爱上了课堂。周老师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有童心的老师能带孩子们重回天真快乐的世界,重获童年,并且呼吁老师们“但愿我们不要辜负孩子们的理想”。

......

瞬间。周老师抓住了转瞬即逝的灵感,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把生活变成文字。她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了自己的理性思考,给平平常常的小事染上了属于自己的色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课堂活了,生活亮了,人生也精彩了。

教师的视野应该是开阔的,开阔的视野才能捕捉到生活的闪光;教师的思想应该是丰富的,丰富的思想才能对生活有深远的感悟。教师的思想深远了,课堂才能多姿多彩,教室才能被无限放大。

教室因学生思维的开阔而辽阔

“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教室里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思想。周老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体验黑暗的感觉,看看能看见什么。有的说,看见了月亮,圆圆的,带着浅浅的黄;有的说,看见了黑色的三叶草;有的说,看见了蓝色的老虎在草地上;有的说,看见红色的蛇长了翅膀,在红色的天空里飞翔......孩子们的世界如梦如幻,他们的想像可能与现实世界大相径庭,甚至相背而驰,但这就是童心,是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我们又何必用成人的认知模式去限制他们的思维呢?

记得一次上课,我让学生读出文中自己认为好的语句,并说出为什么好。学生踊跃发言,声情并茂地朗读,并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等角度进行了赏析。我向发言的学生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为他们几近完美的回答暗暗叫好。谁料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吕舒畅同学在我期许的目光中站了起来,流利地读完句子,然后开始赏析:“我感觉这个句子好,就是一种感觉,况且书上的句子怎么能不好呢?”他的回答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在读《一间辽阔的教室》这本书的过程中,周春梅老师如水般的语言和深厚的文字功底令我折服,而这与长期的阅读积累是分不开的。她和学生一起逐句朗读长诗《星云》,诵读“摇曳无穷,情味愈出”的古乐府,传阅绘本,读童话故事,读小说......就像她自己说的:“与学生一起认真阅读原著,真诚交流,是最好的语文教育。”设想一下,一位热爱阅读的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广阔无垠的阅读世界。而学生的少年视角、不同观点,又会给教师许多新的启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学相长的愉快,尽在其中。

一位喜欢读课外书的学生曾经告诉周老师初中时的经历:王小波、柏杨、龙应台教给他的,远远超过初中老师讲授的那些议论文写作技巧;而那些收到老师称赞的作文,无一不源于课后“翻闲书”“乱读”得来的灵感。看来,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课堂,学生才能学好语文,是狭隘和可笑的。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对人生有了深入的、独特的思考,“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河”,日积月累,等量变达到了质变,创作起来就可以有“下笔如有神”、“才思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

学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关注的只是试题的答题模式是什么,句型掌握住没有,公式背过了没有。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因此,学生的思想被封闭起来,生活单调无色,一写起作文来就胡编乱造,哀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有米”,只能通过阅读来无限放大自己的生活空间,不出校门也可知天下事,识天下人。在阅读中,学生可以认识保尔、龙应台、鲁迅、李清照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和作者一起思考人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在阅读中,学生可以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放飞思绪。

生活将激起美丽的浪花,课堂能引发无尽的想像,思绪会飞往遥远的未来。身为教师,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课堂的引领者,做思绪的放飞者,将我们有限的教室无限放大。以上是我对这本著作的一点浅薄的读后感,正所谓学无止境,我的教学生涯还有很多年的路要走,自己也希望能汲取更多一点的知识,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素养也是一种促进。

推荐信息

  • 《恋爱的贡多拉》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9

    《恋爱的贡多拉》读后感过程中有推理,但是真的不如之前的《白夜行》、《解忧杂货店》、《时生》那么好看,但是作为一本书的终结,还是写写读书笔记吧。实在也是没什么可写的,把知乎上两个人的读后感借鉴一下吧。贡多拉,威尼斯的水上法拉利,第一次接触是在朱自清的走吧,去欧洲这本书里听到了,据说威尼斯的叹息桥下有很

  • 《非洲三万里》读书笔记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9

    《非洲三万里》读书笔记毕淑敏2016年开山之作,25万文字从未发表。收录百余张独家珍贵彩照,非洲土著手绘彩图,全彩印刷。一张价值2万美金的单程车票,一场直面饥民、皇帝、僧侣、狮子和荒野的迷之旅行。走了这许多路途,耗费这许多心力,不过是想要成为真正的自己。这是毕淑敏乘坐“非洲之傲&rdqu

  •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30

    《秒速五厘米》读后感樱花飘落的速度大概是每秒五厘米。贵树和明里在小学交换的知识,成了一种融入身体的记忆的索引。电影中没有交代的是两个默契的人都有的举动,那积攒8页被烈风带走的情书,和那随身携带的信纸写下的纯真情愫。关于这个故事更多的给我的感觉是两个缺少归属感的人在相识相知后从对方那里找到了认同、支持

  •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30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六年级张怡凡我第一次翻开杰克·伦敦的巨著《荒野的呼唤》时,那首凄凉而极富哲理的诗便深深震撼了我:“昔日流浪的渴望在沸腾,奋力挣脱现世的枷锁;野性在严寒的冬日里苏醒,再一次发出醒的欢呼。”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只狗,叫巴克。故事以阿拉斯加淘金热为背景

  •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30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我在这几假期周,阅读了老师推荐的《居里夫人传》。这本书使我被居里夫人所震撼。当我看了一点的时候,就激动不已,感觉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样。我很少敬佩什么人,但是居里夫人,把我折服了。她的一生,对于我,有着太多太多的启示。居里夫人具有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给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

  • 读《水浒传》有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30

    读《水浒传》有感《水浒传》是一部十分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着”。《水浒传》它真实地描述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述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

  • 读《朝花夕拾》有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30

    读《朝花夕拾》有感这两天读完了朝花夕拾,逼自己一定写点什么。犀利的鲁迅也有温情的一面,很是喜欢。估计之后今天要继续看我的林肯,然后再继续鲁迅,顺便把读后感再扩充一下。这篇主要写的是阿长与《山海经》有感,确切尔说。“带露折花,色相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

  • 《得未曾有》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30

    《得未曾有》读后感金屏小学李畅(一)走进书名还记得两年前,在新华书店,把这本书看了又看,不为别的书本名字我读不准,读不好。“得未曾有”,字字易懂,排列组合起来却暗含深意。从得到之前,都没有真正拥有过。从来没有过。是这样吗?什么他从未曾拥有过?为何如是说?翻开书的扉页,写着&l

  • 《昆虫记》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31

    《昆虫记》读后感陈语彤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他研究昆虫的地方叫荒石园,那是一块荒地。法布尔说;“荒石园是我的“钟情宝地”,周围有围墙围着,与公路上的熙来攘往、喧闹沸扬相隔绝,虽说是偏僻荒芜的不毛之地,无人问津,又遭日头的

  • 《季札挂剑》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31

    《季札挂剑》读后感故事里讲的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国君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季札,因为和徐国的国君意气相投,谈古论今,而且徐国国君十分喜欢季札的佩剑,而这佩剑要做为季札出使鲁国的信物,不能把佩剑送化石徐国国君,于是心里暗暗许下承诺,等自己出使完鲁国,便把佩剑送给得徐国国君。但当他出使完以后再次拜访徐国国君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