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严歌苓《芳华》读后感800字

严歌苓《芳华》读后感8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20:29:37

严歌苓《芳华》读后感

她依然是我十多年来最喜爱的一位作家,偶然从她的第一本《陆犯焉识》开始,紧接着从《天浴》、《扶桑》到《小姨多鹤》、《妈阁是座城》,从《霜降》、到《老师好美》、《谁家有女初长成》···一发不可收拾。严歌苓的文字有种与生俱来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她塑造故事总是“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不需要听外面的评价,读着读着你就能感受到她太会写故事了,而她的故事,又几乎都被拍成了电影。第一次好奇去看她的照片,隔着屏幕的第一眼,脑海里跳出来的两个字:优雅。严歌苓从头到尾有一种淡淡的朴实和真诚,那种浸染在文字里,沾染了一身书卷气的平静、宁和掩盖了她本身所经历的的岁月沧桑,可是这种朴实和真诚里又有着一种严歌苓式的犀利。相由心生,大概这也是读她故事给人感觉的热烈与冷静,繁华和苍凉,时而通畅流利,时而曲折揪心般复杂的所在。听严歌苓讲座,她说话的语调总是不急不缓,温和平静,甚至于还有些拖着小女生气息的尾音,这和她的作品又像,又不像。

后来我才知道,严歌苓新作《芳华》的英文名就叫做:Youtouchedme.

那个一贯喜欢塑造边缘化的女性人物的严歌苓在《芳华》里却一反常态,着力刻画了那个年代部队文工团里主人公“老好人”刘峰的形象,刘峰对林丁丁的后背触摸导致“好人”刘峰结束了他的英雄时代,而刘峰对小曼的托举触摸则给了小曼最需要的尊重和信心。他们都因为那一记触摸,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生命轨迹。

面对那人格几乎近乎于完美的老好人刘峰后来众叛亲离,她说,“一旦发现英雄也会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会格外拥挤。我们高不了,我们要靠一个一直高的人低下去来拔高,要靠相互借胆来体味我们的高。”

小说的最后,刘峰罹患癌症,小曼在他病床前照顾了三年,直至去世,这是小曼对刘峰当年touch的回报吗?我想,那远远不止是回报,更多的是在人生际遇不经意的偏离和嘲讽中似冷似热的依恋。

这么多年来依然对严歌苓毫无抵抗力,还是因为她的每一本书读完都能叫人倒吸一口凉气,心塞很久。这种心塞不会给人带来痛苦和不快,而是真正的从作品里迸发的力量让人进入对人物,对时代,对现在的人性的种种思考。

人果然还是自私的动物,面对刘峰“老好人”的完美,人们一边享受着他的善意,又见不得他的出类拔萃,总想从他身上寻出一些蛛丝马迹,好佐证这一类人也有如同他们自己一样的狭隘,卑劣和阴暗的一面。好人往往都是这样,无论在那个时代都是可有可无的,善良总是最廉价,我们从小受着那些“向雷锋学习”的教育,做好事要不留名···可是,一旦被贴上“好人”的标签,那些肆无忌惮地猜疑和背叛随之都来了。而面对这些,你,只能是一个好人,否则你之前的种种,都会是“作秀”,此时那些人就终于可以扬起他们的嘴角,嘲讽道:“看啊,这就是那个好人···”

命运无常,人性多变。书中最后的结局在人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好人没有好报,这个“活雷锋”并没有被时代所包容,落水之后还引来一顿痛打,何小曼又何尝不是呢?所以,严歌苓的作品向来在揭示社会底层的一些罪恶上时毫不留情面的,我们能洞悉平凡中的伟大,却也能窥测到伟大中的丑陋。

人生本就不易,无论是哪个年代,无论大人物还是小角色,平凡或伟大,卑微或高尚,最终都会芳华落尽,或许,我们需要的是那多一点点的慈悲。

推荐信息

  • 《美的历程》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3

    《美的历程》读后感曾单纯的以为,美只不过是一种客观存在;曾天真的以为,自己早已明白了美的真题;曾可笑的以为,美是遥不可及的;曾简单的以为,美就是秋日梧桐静静洒落的身影,就是金黄的银杏叶缓缓飘落的画面。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看着喧闹的人群,浮华的城市,阑珊的灯火

  • 《小杂记》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3

    《小杂记》读后感找不到一首适合夜晚听的歌,觉得写字还是要有一点音乐伴着才舒服。但歌单里的任何一首都嫌太吵。突然想到昨天老覃放的那首《你瞒我瞒》,去音乐里搜,只能在线听,没有付费不能下载。昨天突然听到陈柏宇唱,其实挺怀念的,想起了高中很多人和事。今晚上了计算机课,周六就要过级考试了。因此大家一改常态,

  •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3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刚看到《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心平气和”四个字。心平气和──该是怎样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教一年级还能心平气和?薛老师在书中讲述了她的的教学体会,从九月开学到一月期末的来临,薛老师在孩子们初入学的五个月里,从开始的“闹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3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用了整整四十天时间,今天终于把这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了。海伦.凯勒,生于1880年,出生后仅十九个月就被一场大病造成双目失明,而且听力丧失。成了一个盲聋人。随着她的长大,她渐渐发现她与其他人的不同。从而脾气变得暴躁起来。7岁那年,家里给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

  • 《好的孤独》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3

    《好的孤独》读后感曾经看过复旦大学副教授陈果的一段关于孤独和寂寞的上课视频,感觉这位老师讲的十分精彩,深刻剖析了孤独和寂寞。最近她把十年的教学心得整理出书,用哲学的方式告诉你孤独的自己有多强大!关于《朋友是“无用”的。》这个观点,听了她的讲解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之所以交朋友、之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3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今天要分享的书叫做《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讲述了作者高铭与不同类型的精神病人交流的过程。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也像接触到了这些人,加上自身的想象力,这些人还挺鲜活。书里的一些精神病医师说过,不要去深究精神病患者的言论,听听就过,不然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精神病患者。但当我看

  • 阅读不是苦读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3

    阅读不是苦读关于阅读,最响亮的名句当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了。书,是最神奇的启蒙老师,每个父母都乐见自己的孩子读书破万卷。但是,英明神武的父母大人们,可千万不要“逼”你的孩子看书!悦读,而不是苦读一位美国校长曾不解地问我,在中国,读书为什叫&ld

  • 《雪孩子》教学反思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4

    《雪孩子》教学反思因为这是首篇不注拼音的课文,上这节课之前,已经和学生一起把生字用习惯的方法识记掌握了,课文也通过多种方式读得比较通顺,流利了。这篇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我在课件的制作上努力呈现得像一本图画书,力求课件的演示能像绘本一样展现,如大量的简单的黑色背景上仅仅出现一句话或一个字,一个词,

  • 活着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4

    《活着》读后感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余华《活着》《活着》这本书采用插叙的方式,由“我”看到富贵和一头牛从而引出富贵,然后由“我”与富贵的对话引发富贵回忆起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主人公用平淡口吻为我们

  •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4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