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4:49:09

《美的历程》读后感

曾单纯的以为,美只不过是一种客观存在;曾天真的以为,自己早已明白了美的真题;曾可笑的以为,美是遥不可及的;曾简单的以为,美就是秋日梧桐静静洒落的身影,就是金黄的银杏叶缓缓飘落的画面。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

看着喧闹的人群,浮华的城市,阑珊的灯火,斑驳的光影,如昼的黑夜,我十分迷茫、困惑而又矛盾。美到底是什么,美究竟在哪里?美是柳永的杨柳岸,还是李白的杯中酒?是如水宁静的月光,还是午夜梦回,故乡依旧的悠然?于是,走进《美的历程》,走进美的记忆,感受美给予心灵的寸寸温暖,完成了心灵一次矛盾挣扎而充实圆融的洗礼……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动。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动。《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浮躁的世界,看着人们对美的理解在世俗的海洋里一点点堕落与沉沦,那欢笑过后的苍凉,幻灭,空虚,虚妄,在黑夜里,在月光下一点点发酵,破碎。美在这个世界似乎是混沌的,是迷惘的,忧虑如影相随,面对着那残阳之下渐渐升腾的喧嚣……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世事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感动,绚烂,美的尊严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感动,从古至今。”《美的历程》低语着。

从先秦百家对自我精神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觉醒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走向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崇拜到对自我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感悟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佛经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感动。在美的感召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平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火花的凝聚,美她永存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感动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水乳交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肉体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永恒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自我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感动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大彻大悟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间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推荐信息

  • 《小杂记》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3

    《小杂记》读后感找不到一首适合夜晚听的歌,觉得写字还是要有一点音乐伴着才舒服。但歌单里的任何一首都嫌太吵。突然想到昨天老覃放的那首《你瞒我瞒》,去音乐里搜,只能在线听,没有付费不能下载。昨天突然听到陈柏宇唱,其实挺怀念的,想起了高中很多人和事。今晚上了计算机课,周六就要过级考试了。因此大家一改常态,

  •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3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刚看到《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心平气和”四个字。心平气和──该是怎样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教一年级还能心平气和?薛老师在书中讲述了她的的教学体会,从九月开学到一月期末的来临,薛老师在孩子们初入学的五个月里,从开始的“闹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3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用了整整四十天时间,今天终于把这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了。海伦.凯勒,生于1880年,出生后仅十九个月就被一场大病造成双目失明,而且听力丧失。成了一个盲聋人。随着她的长大,她渐渐发现她与其他人的不同。从而脾气变得暴躁起来。7岁那年,家里给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

  • 《好的孤独》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3

    《好的孤独》读后感曾经看过复旦大学副教授陈果的一段关于孤独和寂寞的上课视频,感觉这位老师讲的十分精彩,深刻剖析了孤独和寂寞。最近她把十年的教学心得整理出书,用哲学的方式告诉你孤独的自己有多强大!关于《朋友是“无用”的。》这个观点,听了她的讲解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之所以交朋友、之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3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今天要分享的书叫做《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讲述了作者高铭与不同类型的精神病人交流的过程。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也像接触到了这些人,加上自身的想象力,这些人还挺鲜活。书里的一些精神病医师说过,不要去深究精神病患者的言论,听听就过,不然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精神病患者。但当我看

  • 阅读不是苦读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3

    阅读不是苦读关于阅读,最响亮的名句当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了。书,是最神奇的启蒙老师,每个父母都乐见自己的孩子读书破万卷。但是,英明神武的父母大人们,可千万不要“逼”你的孩子看书!悦读,而不是苦读一位美国校长曾不解地问我,在中国,读书为什叫&ld

  • 《雪孩子》教学反思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4

    《雪孩子》教学反思因为这是首篇不注拼音的课文,上这节课之前,已经和学生一起把生字用习惯的方法识记掌握了,课文也通过多种方式读得比较通顺,流利了。这篇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我在课件的制作上努力呈现得像一本图画书,力求课件的演示能像绘本一样展现,如大量的简单的黑色背景上仅仅出现一句话或一个字,一个词,

  • 活着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4

    《活着》读后感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余华《活着》《活着》这本书采用插叙的方式,由“我”看到富贵和一头牛从而引出富贵,然后由“我”与富贵的对话引发富贵回忆起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主人公用平淡口吻为我们

  •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4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

  • 《敬畏当道》读后感——我们的2.0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04

    《敬畏当道》读后感我们的2.0导语:期待已久的《敬畏当道》出版了,早在出这本书之前我们就已经不断向外界做了宣传,相信有很多人也是非常的期待,人都有好奇之心,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能让你们说的神乎其神,当说到你们要出一本属于华誓控股的企业传记的时候,眼睛都是放着光芒。说实话就连我们自己也是非常的期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