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简爱》读后感:女子如水,至柔至刚

《简爱》读后感:女子如水,至柔至刚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3:50:24

《简爱》读后感:女子如水,至柔至刚

文/朱丽华

《道德经》中所言“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软的,然而它却能穿透最坚硬的东西,滴水穿石,刚刃斩之亦不为所动,可谓是至刚之物。

古往今来,“水”是女子的象征,形容女子往往有“柔情似水”一词。温柔婉约、娴静端庄、包容博爱,似水柔情的魅力令人折服。同水般的至柔至刚,女子柔弱的身躯里也承载着坚韧之魂,她们独立自主、坚毅不屈、勇敢战斗。“刚柔并济”四字是女子真真切切的写照。

《简爱》的女主人公简爱就是这样一位如水一般顽强激昂却又不失温柔细腻的不凡女子,尽管饱受命运的的捉弄,尝尽生活的煎熬,遭受旁人的误解与欺侮,她却依旧能以她的坚贞不屈、宽容豁达接受这一切的嘲讽与冷眼,并教会世人,人存在的价值是尊严与爱。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她家境贫寒,从小失去母爱又缺少父爱,身材矮小,也没有美丽的容貌,但是却有着一颗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她坚定不移地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我想,简爱某个程度上就是夏洛蒂的写照,柔弱之躯里贮藏着坚韧不拔的灵魂。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里德的嫌弃虐待、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无疑是对一个孩子尊严的无情践踏,但是简爱没有屈就于这个冰冷残酷的世界。

“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确定我们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再这样打人。”简爱的这种说法深深震撼了我,的确,一个有尊严的人才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人。而如此刚强的话语也坚定了简爱勇敢战斗的一生。

后来,简爱被送往一所环境极其恶劣、教育极其严格的“慈善学校”,那里残酷的教育制度践踏了学生的人身尊严,生病感冒也不能及时治疗,因此一大半会传染,斑疹也夺取了许多孩子的生命。

简爱在这样一所学校里,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她仇恨这个学校,尤其仇恨这个学校的创始人布洛赫斯特,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这所学校根本是人间地狱,可简爱依旧没有丧失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关注微信公众号:精简书单,加入我们,这里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一起读书,思辨,写作,提高!

在这所炼狱般的学校里,简爱遇到了一位温顺单纯的女子,海伦彭斯。同样有着悲剧的经历,同样受着非人的压迫与折磨,简爱是一个外表忧郁怯懦却内心大胆的少女。

彭斯比她大几岁,孤僻沉默,内心和简一样充满对知识的渴望,但是不同于简爱的抗争反抗,彭斯短暂的生命里总是默默忍受不公,她向往仁爱、憎恨罪恶,是她教会了简爱隐忍和宽容。

面对爱情,简爱的刚烈背后也藏着一颗温柔的心。作为罗切斯特家的家庭教师,她对罗切斯特的爱是淡淡的关怀,深深的崇拜。

对于简爱来说,只有面对罗切斯特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灵魂的颤抖”,才能从心中涌出无限的柔情。但是在这份身份差距极大的爱情面前,简爱从未放弃过反抗与独立精神,她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会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但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像每个人都将经过坟墓,同样的站在上帝面前。”这是简爱的爱情宣言,也正是这份坚毅,这份正直与高尚,深深吸引了罗切斯特。

在爱情的柔情蜜意里,简爱依旧保持着这份敢于追求独立平等的精神,她从不无故接受罗切斯特赠与的贵重礼物,她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没有沦为爱情和物质的奴隶,也没有陷入感情的漩涡。

在结婚时,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婚的事实,等级鸿沟面前没有丝毫退却的她,在自己的尊严和婚姻的庄严合法面前,选择了忍痛离开,因为理性和自尊战胜了她的感情,她要坚守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

后来发疯的妻子烧毁了一切,跳楼身亡,为救这疯女人,倒塌的房屋夺去了罗切斯特的双眼和手臂,他孤身一人隐居在森林间的小木屋。

此时的简爱却因继承了叔叔的财产从一位平民变成了财主小姐,两人之间的身份戏剧性地发生了转变。但是简爱回来了,即使他破产了,瞎了,瘸了,简爱依旧愿意与他相守一生,在小木屋前,他们平静地却又紧紧地相拥……

比起灰姑娘,简爱更像是丑小鸭。相比于灰姑娘的温和柔顺,简爱更多的是用“如水般的刚柔并济”在逆境中顽强生存。

面对苦难与不幸,她没有绝望沉沦,而是以一种“丑小鸭精神”始终不屈地奋斗着,屡遭厄运,却坚韧不拔,虽处逆境,却不甘平庸。在那个等级观念浓厚的时代里,简爱勇于反抗压迫和社会偏见、力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

反观当今社会,外表美丽,内心怯懦的女性不在少数,对于逆境,她们犹豫徘徊,对于不公,她们害怕反抗,在爱情面前她们也似乎忽视了精神的平等和谐而偏重外在与物质,这样的女性完全偏离了自尊自主,在她们身上显示不出如水般女子的特质,似乎有“柔”,却是片面的柔顺,而“刚”丝毫不见踪影。

如水的女子,懂得爱自己,爱别人,爱生活。年华匆匆,做个如简爱一般似水的女子,自尊、自立。对于生活的不易,可弯而不可折;对于他人的排斥,广博包容地对待;对于命运的不公,坚毅不屈地反抗……如水的女子,清澈坚韧地活着,刚柔并济地活着,终会探寻到生命的价值是尊严与爱。

推荐信息

  • 读《瓦尔登湖》有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7

    生活如粗布,安度余生读《瓦尔登湖》有感我断断乎不会梦想,去雕饰一行诗,唯有住在瓦尔登湖旁,我方可走进上帝和天堂。这是梭罗简居在瓦尔登湖旁题的诗行。我相信,他是满怀虔诚爱意来写这些文字的。无论是对小屋,对山林,对各种动物,还是对当地的居民,他都报以发自肺腑的虔诚爱意。老实讲,读完整本《瓦尔登湖》我只能

  • 《老人与海》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7

    《老人与海》读后感《老人与海》这本书,你可能没有看过,但你一定听过。一个年老无依的渔夫在海上捕鱼,一连84天都没有什么大收获。在第85天,老人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鱼。老人返回时,却与遇到了很多大鲨鱼,与鲨鱼进行了惊险搏斗后,大鱼被吃得只剩下鱼骨。老人没有因为只剩下鱼骨而失去信心,照样回到了岸上。许多人看

  • 安全教育片《血与泪的呼唤》观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7

    安全教育片《血与泪的呼唤》观后感我们观看了安全事故讲述后,现场的情景触动了我们的内心,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幅幅画面映入眼连,内心此起披拂,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真爱生命、关爱幸福、善待自己和他人。事故原因表明我们的职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违章较多但后果是严重的难以挽回的。安全生产的前提

  • 《致教师》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7

    《致教师》读后感最近的空余时间,都是在读《致教师》这本书,书名很吸引人,内容都是解答一线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困惑,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针对性的加以剖析、深究。书中教师的问题、疑惑、故事等都是我们教师身边所遇到的,所思考的,所疑惑的,所发生的,读了之后,收获很大。很喜欢书中的这一句话:“教育

  • 读《青铜葵花》有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8

    读《青铜葵花》有感本书写的是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读《青铜

  • 读《教育的使命》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8

    读《教育的使命》有感《教育的使命》能走进我的视野缘于我本身是一个老师,同时也是孩子的妈妈,特别的想看看国外从事教育的人士对教育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教育改革领导者、作家约翰·霍特,他从事教育有二十年的时间。这本书是他1958年至1961年期间,根据其在美国一所小学的教学日

  • 《三剑客》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8

    《三剑客》读后感《三剑客》作者为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一部优秀作品这步作品在法国甚至在世界文学坛上享有盛誉。有人说,大仲马的作品是小说化的历史,也有人说是历史化的小说。还有些评论家说大仲马不过是将史实化为衬底的色布,要把他的幻想绣上去,于是有时漏了光,就映出了历史底色的纹痕来。其实,不管是小说化的历史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8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很早就听说《亲爱的安德烈》值得一看。昨天开始到今天,两天时间把它看完。他不太像一本书,他是一封封信的合集。原本我是以一个母亲的角度去读,可最终结果是我有点人格分裂,我家宝宝才一岁,我无法将他代入到安德烈的角色。而更加本能的是,我轻而易举的将自己的18岁代入了。一方面我是母亲的角

  • 《野风车》读后感1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8

    《野风车》读后感趁着出差的机会,带了一本小说,《野风车》曹文轩的纯美小说。小说写的都是一个个短小而感人的故事。拿起书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封面上的两段文字:“一片旷野,没有树林,没有村庄,没有行人,只有这么一架孤独傲慢的风车。”本书收录中短篇小说14篇,是作者从多年创作的百余篇中

  • 《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8

    《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一个女人的爱情,一场没有结果的单相思。男的很不忠诚,风尘中的浪子。女人将一生的感情都寄托在男的身上。明知道此爱无望,偏偏深深的陷在其中,无可自拔。与男的分开后,唯有在儿子身上找他的影子,作为后半生的寄望。为了让儿子活得像他,不能说让儿子活得像他。我可以理解为她放不下他,为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