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教育的使命》有感

读《教育的使命》有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3:14:03

读《教育的使命》有感

《教育的使命》能走进我的视野缘于我本身是一个老师,同时也是孩子的妈妈,特别的想看看国外从事教育的人士对教育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教育改革领导者、作家约翰·霍特,他从事教育有二十年的时间。这本书是他1958年至1961年期间,根据其在美国一所小学的教学日志编辑整理而成的。让我惊讶的是,几十年前,书中所指出的美国教育问题正在中国中小学蔓延。

我实际上更喜欢它的英语原文的题目《HOWCHILDRENFAIL》,知道错误的发生点,我们才有可能知道怎么去纠正它,让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

全书的布局从“孩子的策略”、“恐惧与失败”、“真实的学习”、“学校的失败”四个部分去谋篇。从孩子怎样应对和搪塞老师的要求而想出的诡计,到在心灵里恐惧与失败的交互总用下对孩子的学习及策略的影响,然后转而“似乎知道”、“被迫指导”、“真正知道”之间的差异,最后则分析学校不当管理如何助长了不良学习策略的滋生,增加了孩子的恐惧感,而造成无法融会贯通或曲解学习的情况。读来让人明白我们为什么在教育中经常的遭遇失败。

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一厢情愿、自以为是。我们不去探究学生们的所思所想,经常是辛勤准备了的教案、设计了考核、评测的环节,然后动情地在课堂上讲解着能打动自己的课程,陶醉在自己完美的作品中,然而环顾四周,学生们早已神游天外。

不可否认,我们对教材比较了解、我们对教学环节也很熟悉、甚至包括学校对老师的考核环节,唯独对学生不了解,我们很少和他们交流,也根本不认识他们,除了交上来的作业,我们根本说不上他们的喜好。我们只是看起来比较认真负责,实际上我们很少能对学生的学习给到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只知道只要我们勤于考试,他们就会不断的学习、记忆。从而把知识固化下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然而,如果你仔细反思,回顾你多年的学习历程,那些我们当初轻而易举、靠背诵取得的好成绩,那些当年的历史、地理、数学、语文取得高分的好成绩。有多少我们现在还依然记得、依然理解,融成你骨血中的一部分了?没有、一点也没有,我们早已完完全全地还给了老师,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当初没有理解,只是靠着我们的好记忆,应付过了一场场考试,仅此而已。

一本书打开一扇窗,希望这本书,也能让所有的老师反思我们教育上错误和过失,从而让教育之光真正照射到孩子们,启迪他们的智慧。

PS,另附一些本书的精彩文字片段。

1.我们亟待关心的问题,并不是训练学生如何发问,而是让他们认识理解和不理解之间的差异。

2.除了经济学,教育可能是最大的理论和实际脱节的研究领域。

3.后来我才认识到,正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我们,造成了学生错误的学习策略(采用方法应对老师的学习检查),而不是学习数学、阅读、拼写、历史这些课程。

4.怎样设计一个自由的课堂,学生们没有思想负担,对这个世界充满求知欲。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任务,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个世界有趣、令人激动的一面,同时要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是透明的,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5.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让学生遭到连续失败的打击和挫折,更积极的做法是,我们应该让学校了解遭遇失败是值得的,是具有启发性的,而不是丢脸的事。

6.我们应该让他们了解,即使学习不好也无所谓,但必须能善于应用这些知识。相反地,纵使一个人懂得很多,但如果他不会应用,就可能是个呆子。在目前的社会里,确实存在着不少学识渊博的呆子。

7.挖苦人的话可能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为了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我们必须相信这个世界,相信它是有意义的,并且我们还要相信自己可以理解这个世界。我们通过作业向学生展示的世界是无意义的、片段的、与他人分隔开的,并且与学生的真实感受脱节。

8.他们(孩子们)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可是他们也很清楚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他们的判断力会随着成长不断提高。但是那些受到过度关心的孩子要么太胆小而不敢去尝试新东西,要么太鲁莽而不知道自己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9.恐惧足以摧毁学生的智能,影响他们观察事物的层面、思考的方式以及面对生活的态度。因此,目前两项刻不容缓的工作重点就是:消除学生的恐惧,然后帮助他们调整因恐惧心理而形成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

10.我们应该做的是,利用这些教材让学生能够从自己动手的经验和发现中渐渐了解数的观念和数学的运算。我们应该以稳健、循序渐进的脚步,来达到我们教导学生的目标。

11.在科学上发明轮子和发明飞机,同样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事实上,飞机的发明比较伟大。至于针对数学的学习,不管车轮或飞机,我们身为老师的人都应该学习以同样喜悦、兴奋的态度来接受两种不同的发明。我们必须让反应慢的学生感觉到自己能够“发明车轮”,这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突破困难的尝试。唯有如此,才能鼓励他们更快地进行“发明飞机”的研究。

12.学校或者老师,只有他们真的希望学生能够达到真正的学习,而不在乎他们是否得高分,或者能否通过测试,数学可能就会立即成为最受欢迎、最有吸引力的课程,而不是最令人讨厌、头痛的课程。数学也会变成培养实力的来源,而不是肤浅的学习;是增进思考和智慧的滋补剂,而不是摧残的力量。

13.以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不管考试说明什么,在学校教的知识中,学会的很少;学会的知识中,记住的很少;记住的知识中,用到的很少。而那些学会的、记住的、用到的知识还是我们从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学校里得来的。

14.厌倦和反抗可能会和恐惧感一样使孩子变得笨拙。如果环境、教材和问题都引不起孩子的兴趣,他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自己有兴趣的事物上,而且不管你如何规劝或使用什么恐吓的方法,都没有用。当他注意他正在做的事时,他会变得很聪明。

15.学生很容易欺瞒过老师,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他们之所以得逞,正是因为老师们都乐于或有意受骗。

16.如果你有一大堆报告要写,你就不可能浪费时间去思考,然而我们都让小孩养成一种只使用一部分思考能力的习惯。他们觉得学校是一个必须将大部分时间以机械方式做无聊事情的地方,久而久之,他们便深陷低度运用智能的习惯,即使有意愿也无法逃脱。

17.对于一些被认为无可救药的问题少年,让他们回到正常生活和重塑性格的良药,是给他们一个畅谈他们自己和他们生活的机会,而倾诉的对象需要愿意倾听且不会妄加评判,并且倾听时会把他们作为人来看待,而不是当成需要解决或排除的问题。

18.我们既然无法预知哪些知识是未来最需要的,当然也就不可能实现教导。我们目前应该做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渴望知识、追求新知的态度,以便使他们能够学习任何需要的知识。

19.我们不应该认为学校是强迫学生听话做事的地方。如果学校,只是教导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那我们实在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20.学校应该是一个具有多元化性质的地方------有智慧的、艺术的一面,也有创造性的、生动的一面------在这里,每个小孩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参与的项目,或保有不选择的意愿。

21.在很多方面她(作者的一个学生,此时30岁,曾经被学校开除过,老师曾认为她已经无可救药),在很多方面她都达到了世俗所谓的成功。她没有破罐破摔,而是在这个枯燥乏味的世界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以自己的方式让这个世界更好。帮助所有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快乐。

推荐信息

  • 《三剑客》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8

    《三剑客》读后感《三剑客》作者为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一部优秀作品这步作品在法国甚至在世界文学坛上享有盛誉。有人说,大仲马的作品是小说化的历史,也有人说是历史化的小说。还有些评论家说大仲马不过是将史实化为衬底的色布,要把他的幻想绣上去,于是有时漏了光,就映出了历史底色的纹痕来。其实,不管是小说化的历史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8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很早就听说《亲爱的安德烈》值得一看。昨天开始到今天,两天时间把它看完。他不太像一本书,他是一封封信的合集。原本我是以一个母亲的角度去读,可最终结果是我有点人格分裂,我家宝宝才一岁,我无法将他代入到安德烈的角色。而更加本能的是,我轻而易举的将自己的18岁代入了。一方面我是母亲的角

  • 《野风车》读后感1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8

    《野风车》读后感趁着出差的机会,带了一本小说,《野风车》曹文轩的纯美小说。小说写的都是一个个短小而感人的故事。拿起书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封面上的两段文字:“一片旷野,没有树林,没有村庄,没有行人,只有这么一架孤独傲慢的风车。”本书收录中短篇小说14篇,是作者从多年创作的百余篇中

  • 《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8

    《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一个女人的爱情,一场没有结果的单相思。男的很不忠诚,风尘中的浪子。女人将一生的感情都寄托在男的身上。明知道此爱无望,偏偏深深的陷在其中,无可自拔。与男的分开后,唯有在儿子身上找他的影子,作为后半生的寄望。为了让儿子活得像他,不能说让儿子活得像他。我可以理解为她放不下他,为了和

  • 《雾都孤儿》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8

    《雾都孤儿》读后感前不久,读了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今天在这儿跟大家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位孤儿奥立弗因为一出生母亲便去了他天堂,并且没有父亲,遭到了大家的歧视。他在济贫院里受到了理事们的歧视,并且把他对这种歧视的放抗看做罪恶,看做坏。他被卖到了一个棺材铺里当学徒,却被其余学徒

  •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9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神秘的海怪,惊心动魄的冒险,美丽的海底世界,未知的结局。这就是法国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的经典作品《海底两万里》。夕阳下,我轻轻的合上书,太阳的余晖照在《海底两万里》的封面上,是那么明亮,又那么灿烂……《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讲述了在海洋中有一

  • 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9

    《朝花夕拾》读后感《朝花夕拾》这本书向我们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图卷,封建的社会制度,社会对人民的囚禁。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园中淘气天真的小孩子,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和蟋蟀的音乐会,看黄蜂、玩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到在书屋读书习字,三言到五言,再到七言。课上偷偷画画,到书屋的小园玩耍

  •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9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文/慕潇《海底两万里》应该在我的书单上呆很久了,这次趁着工作间隙,把这本书读完,我想说:这本书满足了我对海底世界的好奇,海底的奇观超过我所有的想象。18世纪中期,欧洲各地传言四起,说大海洋里出现了怪物,此外物巨大无比,很多船难的发生就是遭到怪物的攻击所致。科学研究教授Aronna

  • 《红楼梦》情缘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9

    《红楼梦》情缘“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每次听到这首脍炙人口的名曲时,都有一种难掩的心潮澎湃,总会有一种忧郁感从心底涌起,总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代入感,把自己也融进了那个没落家族的荣

  • 《哈姆雷特》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9

    《哈姆雷特》读后感《哈姆雷特》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悲剧杰作,成于1601年,那时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圈地运动”正在进行中,社会中充满矛盾。这本书也表现出了这一点。哈姆雷特因为父亲的死亡放弃了一切,包括他的尊严、爱情甚至于生命。然而这样有没有意义呢?为什么要为死亡而生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