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22:39:53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我是一名湖南信息学院的学生,发这篇博文是突然的有感而发,《追风筝的人》让我感同身受一般,在这个战乱的环境中不仅只有亲情、友情,更是直面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我在阅读时总在假象我若身处其境,当如何自处,难也,难哉。

让我回到书中,让我身临其境。傍晚,空旷的黑色的土地,笼罩在橘黄的夕阳染红了的天空下。一只风筝,一根长线,一个人影,一幅让人捉摸不透的画面,那长长的风筝线后面到底是什么呢?

我翻开华丽的封面,开始走进那一片火红的晚霞,头上风筝猎猎作响,耳畔传来了那句真挚的诺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书的开头,作者那温和轻巧的笔调,描写出了阿米尔记忆中阿富汗,展示了一个少为人知温馨幸福的喀布尔。平日里,我们听到关于阿富汗的,都是跟恐怖主义扯上关系,总以为那是一个人们从出生到死亡都活在枪声中的地方。那份和谐美好,与今日的落魄战乱的鲜明对比,令人震撼!

当然,令人震撼的不仅仅于此。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两个人,是主人公阿米尔的父亲,一个在别人眼中魁梧正直的勇士,还有阿米尔同父异母、从小一起长大的哈桑。

哈桑善良、重情重义,他毫无保留地为阿米尔付出,这种从血液里自然流露出来的对亲人无私的爱,让我们感动、震撼。"为你,千千万万遍。"而如今我所能想到能毫不犹豫地说出这句话的人,那就是我们至亲至爱的父母。亲情这份深沉的爱,从我们出生开始,就默默地再滋润、保护着我们,你可感觉到了?还是像少年的阿米尔一样,习惯到麻木了?哈桑的勇敢无畏,从小时候时时为阿米尔挺身而出,到临死还保护着阿米尔的家园。这份情谊至深至重,让我们看到他遇害时,心像灌了铅一样沉重难受。

阿米尔的父亲,无论在在阿米尔童年、少年还是成年的眼中,他都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在阿富汗时,生意上,他千辛万苦的投入获得了富裕的生活,在公益事业上的呕心沥血,让他成为了众人景仰的人物。在逃往美国的途中,他冒死反对俄国士兵侮辱同行的一位阿富汗妇女;在美国生活,他拒绝救济金,靠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养家糊口……父亲无疑成为了阿米尔心目中的标兵,但是,也许正因为父亲的强势,成为阿米尔一直的依靠,使得他性格柔弱。父母把温室营造得太舒适,也是会让儿女长得太过娇气。而后来阿辛汗揭秘哈桑是阿米尔的父亲与仆人阿里的妻子所生时,我们又会大吃一惊。虽然这样的设计不是无迹可寻,因为阿里提醒过,阿米尔和哈桑吃过同一个奶妈的奶,这就是兄弟……但也许是阿米尔父亲的形象太过光辉,以至于我们想小说中的人一样,难以置信一个把盗窃作为一切罪过源泉的人,也会做出这中事情来。但是,阿米尔的父亲也是人,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总是会有弱点的。他变现出来的硬汉形象,与不敢承认自己的亲骨肉,又成为一个引人深思的对比……在社会中,我们总是为了声誉、利益或者为了生存,而有很多很多的无奈。即使是错,也不敢承认。

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有些痛恨阿米尔,认为他软弱、自私。但是,换个角度想想,阿米尔的性格、行为,都是他生长的环境使然。他年幼失去母爱,在父亲的威严下,渴望得到亲情,得到父亲的认可,所以他选择了牺牲哈桑。阿米尔因为那段风筝往事,一直活在自己的谴责之中。但是,到了美国,我们看到阿米尔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终于冲破世俗的牢笼,真情实意地追求索拉雅,并且得到幸福。尔正当美国平淡的生活拂平了一切如烟如雨的往事时,父亲临终时的一句话,让阿米尔走上了回阿富汗的路--那条赎罪的路。为了祢补心中的缺失,阿米尔费劲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并为此与当年侮辱哈桑的那伙流氓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花尽心思为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的哈桑之子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意义。看着阿米尔的变化,我不禁想到了,人,总会因为被压迫,而拿出那份沉潜着的勇气与真情。在与悍匪的激烈较量中,他找回了当年的勇气;在开导哈桑之子的同时,他也对生命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所有的一切都在哈桑之子放飞的风筝中得到了原谅与补偿。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无法推卸;应该克服的困难,我们无法逃避;应该面对的人生,我们无法选择。

这就是生命,它要求我们在风风雨雨中勇于前进,敢于承担,在点点滴滴中细细回味每一份苦与甜,慢慢体会每一份情与怨。

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胸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

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为你,千千万万遍,你追到你心中的风筝了么?

推荐信息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6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很久以前读过【平凡的世界】,记忆模糊了,记忆中只留下西北漫漫缥缈的尘烟,挥之不去。一连几天,废寝忘食的,又看了【平凡的世界】看到结尾,眼睛里饱含着热泪,看的我激动不已。书中的人物,特别是刘家老二,一口的书面语言,几个人凑一起,长篇大论的理想啊,努力啊,进取啊,一看就是作者&ldq

  • 《亮剑》小说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6

    《亮剑》小说读后感寒假的一天,我无意之间翻开了《亮剑》这本书,便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读完《亮剑》后,我感受颇深,不觉为其中的亮剑精神而翘起了大拇指。文中讲述了一位叱咤风云、百战沙场的职业军人李云龙,是一个一生都在血与火中拼搏的人。“两个剑客碰到一起,狭路相逢勇者胜,就算是对方是天下第一的

  • 写作的重要性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6

    写作的重要性我们在作文点评课上,小作文听出了大学问。也知道了写作输出的重要。今天一上班,班里的语文老师就和我沟通,昨天下午我外出教研了,下午自习课的时间进行了读后感的作文的修改。班级里有很多孩子直到放学也没改对,有近一半的学生不合格。我追问了一下原因,主要是学生读完的书,没有自己的想法,表达不出自己

  • 读《人间失格》有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6

    读《人间失格》有感“我这一生,尽是无耻之事。”日本三大无赖派代表作家之一太宰治在自己生前留下的最后一部巨作《人間失格》第一手札的第一行如是写到。原文的标题,「にんけんしかっく」,直译过来浅显易懂失去作为人的资格。不管怎么看,这似乎都是一部不会令人感到心情愉悦的作品。然而事实也

  • 《傅雷家书》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6

    《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1966年傅雷暨夫人写给儿傅聪、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傅聪的信件。洋洋万言,字字意涌动,阅者无不为傅雷教的精神感动。信中有对过去教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

  • 读《解忧杂货铺》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7

    读《解忧杂货铺》有感读《解忧杂货铺》这书的时候,我原本可以一口气读完,但是因为舍不得,同时也想仔细梳理一下其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所以多读了几天。东野圭吾就算讲离奇的穿越故事也有一种讲述浪漫童话故事的从容和优雅,他用很平淡的文字展现了强大的逻辑能力。他说过这样的话:“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

  • 《解忧杂货铺》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7

    《解忧杂货铺》读后感已经被很多朋友安利过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书也到了很久却一直迟迟没有去看。今天抱着打发小段无聊时光的心情解开了解忧杂货铺的包装,懒洋洋地读完第一章后竟精神起来,兴奋地坐着三个小时把书看完了,竟连烟都忘了抽。开篇就由三个小偷藏身到废弃的杂货铺时遇到的奇遇慢慢展开,随着一封一封三十多

  • 《简爱》读后感:女子如水,至柔至刚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7

    《简爱》读后感:女子如水,至柔至刚文/朱丽华《道德经》中所言“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软的,然而它却能穿透最坚硬的东西,滴水穿石,刚刃斩之亦不为所动,可谓是至刚之物。古往今来,“水”是女子的象征,形容女子往

  • 读《瓦尔登湖》有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7

    生活如粗布,安度余生读《瓦尔登湖》有感我断断乎不会梦想,去雕饰一行诗,唯有住在瓦尔登湖旁,我方可走进上帝和天堂。这是梭罗简居在瓦尔登湖旁题的诗行。我相信,他是满怀虔诚爱意来写这些文字的。无论是对小屋,对山林,对各种动物,还是对当地的居民,他都报以发自肺腑的虔诚爱意。老实讲,读完整本《瓦尔登湖》我只能

  • 《老人与海》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7

    《老人与海》读后感《老人与海》这本书,你可能没有看过,但你一定听过。一个年老无依的渔夫在海上捕鱼,一连84天都没有什么大收获。在第85天,老人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鱼。老人返回时,却与遇到了很多大鲨鱼,与鲨鱼进行了惊险搏斗后,大鱼被吃得只剩下鱼骨。老人没有因为只剩下鱼骨而失去信心,照样回到了岸上。许多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