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有感700字

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有感7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20:14:52

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有感07吴子悠

耶路撒冷上空的空气/浸泡在祷告和梦幻里/就像工业城市上空的空气/难以呼吸。

时代变换/新装载的历史抵达/房屋和塔楼是它打包的材料/旋即被丢弃堆在垃圾场。

有时蜡烛代人群而来/静默无声/有时人群代蜡烛而来/喧扰不休而在封闭的花园中。

茉莉花沉重地垂压/外国领事馆像被抛弃的无德新娘/守候着属于它们的时刻。

耶路撒冷是人们心目中的圣城,庄严的,美丽的,古老的,宗教的,但那真只是人们心中的,天上的耶路撒冷。真正的耶路撒冷在地上,在三千年,无数代王朝的遗骸上。现在的耶路撒冷,保留着零星十字军时的印记,其余地方则混杂者奥斯曼时代至欧洲文明侵袭时的痕迹。

耶路撒冷因其宗教而神圣,因其人民而肮脏。看完这本三千年,我不记得很多,独独给我留下印象的,是犹太民族的悲欢离合。

犹太民族近乎是最早在耶路撒冷地带定居的民族,那是犹太教已经有了雏形,第一任国王来自迦南,有了一位后世在基督教中扬名的人物亚伯拉罕。后来大卫建立起了王朝,他的儿子所罗门建造了第二圣殿(现在早已化为灰烬),这两位伟大的君王将犹太的版图不断扩张,称霸中东,再一次,犹太人在几百年后的死对头基督徒,的传说中成为了圣人。再后来马卡比家族掌权,“铁锤”犹大,西门大帝也青史留名。再往后罗马帝国占领了耶路撒冷,希律家族掌权,依旧,保有一定自主权和一大片土地。

犹太人这一自强不息的,智慧的民族本将长盛不衰。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甚至于在相当一部分时间内两大教相处得很融洽。直到,基督教一跃成为拜占庭的国教,主教们开始对犹太教实行打压,犹太人的处境一度很艰难,逐渐衰落了下来。更不用说后来伊斯兰教出现,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和伊斯兰教马穆鲁克统治时的血腥残暴了。

历史是怪异的,匪夷所思和歪曲事实不胜枚举,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基督教原来只是犹太教的一个派系,只不过自立门户,发展壮大,无论是教义,传说,甚至连基督教的《圣经》本也是犹太教徒编辑的。但,尽管如此,基督教徒对犹太教徒任然横加迫害,两家至今势不两立。虽说这是那个时代的事,可能不只是教派之争,还有政治原因,但这样看来,依旧是不公的,对犹太民族而言,对整个大时代而言。同样的事情,伊斯兰教也干了。伊斯兰教脱胎于基督教和犹太教,《古兰经》起初以《圣经》做了参考,但依然,穆斯林和基督徒和犹太教徒不对付。

站在宏观上来看,历史未免有点可笑,但夹杂着许多必然。宗教天然的排异性,见多怪而不怪。一个民族的牺牲,可惜固然可惜,伤痛固然伤痛,但见多怪而不怪。

真正怪的是,耶路撒冷在三大教中都是圣城,光明的源地,夜夜笙歌,快乐无比,但那是天国的耶路撒冷。人世的耶路撒冷,物欲横流,流血冲突不断,黄金的圣殿残骸深埋在地下某一处,人们在地上为了金钱和利益尔虞我诈。

无法说也不可说,无怪乎只能叫做“三千年”了。

推荐信息

  • 读《围城》有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2

    读《围城》有感刘思佳40钱钟书在《围城》中写到“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方鸿渐在没有结婚前,总想着,结婚后却有另有一番感悟。人性总是贪婪的,永不满足的。就像女人买衣服一样,当她逛街看到一件非常喜

  • 读《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2

    读《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有感我是在《南方周末特稿手册》上看到这篇文章的。李蜀仁和孙庆生是两个年届50的男人,到今他们整整在一起生活了20年,他们把在一起的生活称为“婚姻”。“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白头偕老挑战传统”是的。他们是同

  • 读《匆匆》有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3

    读《匆匆》有感刘正霖31号前不久,我又重读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它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其中:“但这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记得《匆匆》里有一句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在开的时候。”

  •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3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直是自己所不擅长的,甚至连这是怎样的形式也都不太清晰。无论如何,还是尝试一下。这几日读的书便是《明朝那些事儿》。这一系列在一段时间内被流传开来,好评不断,因为它的语言轻松活泼,以故事的叙述方法来写历史,读起来愉悦身心,雅俗共赏。并且作者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也有一定的批

  • 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有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3

    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有感17徐雅婷湘西茶峒,渺远的歌声滑过山脊,酝着对山那边女子的祈盼,牵动着一颗为这情意颤动着的心。这是一座边城,城边有一条小溪,溪上泊着几艘渡船,船头站着一个诗般的少女,正侧耳听着远山传来的淡远的歌声。这是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留给我最深的印象。边城里的风景是沉静古老的,岁月顺着

  • 读《飘》有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3

    读《飘》有感18梁铭轩“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则从一本《飘》之中看到了美国内战的各种纷争与人性的丑陋,也参悟了一点道理。战争是生命的摧残,也像一种催化剂,逼人去做一些无法想象的是,锤炼人,改造人。国家可以在战争中兴亡,种族也可以在战争中存灭,大大小小的人更是如变色龙一般

  • 读《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有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3

    读《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有感23韩亦菲1975~2010,阿富汗。“战乱”“死亡”“杀戮”“塔利班”……提起阿富汗,这一个个名词不禁浮现在脑海中,当然还有一个,那就是&ldq

  • 《知识不是力量》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3

    《知识不是力量》读后感《知识不是力量》这本书主要介绍:网络时代,知识容易得到,见识却未必容易产生。如何分辨两者,还需回归教育本身。作者南桥身兼双重身份美国基础教育里的家长和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教职工,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师生与课程,将中美教育的对比拆解为点点滴滴的日常记录,以朴素通俗的文字破解了当下教育的沉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3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本平淡而又真挚的书,让从事教育的我们重拾了教育的激情,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书的主人公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在洛杉矶一个充斥着贫穷与暴力的地区的小学霍巴特大道小学里任教,教育着一群又穷又淘气的孩子,很多孩子的家庭都有问题,他们的母语甚至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3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人们常说,书是人类灵魂最好的伴侣,书中所蕴含的知识与道理,让我们走向成功,走向巅峰。古往今来,描述书籍的好处的诗句、名句数不胜数,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难道不是吗?书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