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7:52:56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追风筝的人》是一本轻松流畅的小说,它说的是一个关于赎罪的故事。

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的儿子哈桑一起长大,阿米尔生性懦弱,而哈桑对他绝对忠诚,可为阿米尔牺牲一切。

一次风筝比赛中,哈桑为阿米尔追到了象征荣耀的风筝,在归途中被人欺凌侮辱,阿米尔却不敢出手相助。觉得无法面对哈桑的阿米尔错上加错,栽赃逼走了哈桑父子。

不久,因为爆发战争,阿米尔与父亲逃亡美国。多年后生活安定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罪行”,他带着赎罪之心回到战乱下满目苍夷的故乡。

得知哈桑竟然是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并传来哈桑的死讯时,更是义无反顾地走上赎罪之路,不顾生命危险救回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最后,为了让索拉博脸上重现微笑,为又义不容辞地去追风筝……

故事从风筝中来,又回到风筝中去。多年前,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多年后,阿米尔为哈桑的孩子追风筝,依然是“为你,千千万万遍”。

哈桑是追风筝的能手。所以一开始,我以为哈桑是名副其实的“追风筝的人”,读到最后,才知道阿米尔更是那个“追风筝的人”。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追风筝的人”。

风筝是象征性的,每个人心中,风筝都有其自身的意义。

对哈桑来说,风筝代表着忠诚、忠心、毫无回报的付出;对阿米尔来说,风筝代表着正直、勇敢、诚实等高尚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有着这样那样缺点的孩子来说,它可能代表着那个更好的自己。

所以,追风筝是需要勇气的,这份勇气,或许来自内心,而更多时候,是来于外部的力量。比如本书的作者,比如书中的主人公阿米尔,他们在“追风筝”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突破了自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故事中哈桑的遭遇让人怜悯,他的忠诚和默默付出更令人感动,他愿意为阿米尔做任何事,为他追风筝,甚至发现被阿米尔背叛后也只是默默承受。

阿米尔懦弱与猜忌使他背叛了为自己追风筝的亲密伙伴,不过,最后他终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努力走上一条“成为好人的路”,勇敢地去追那个风筝,找寻回自己二十年前未能拥有的勇气和担当,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书中那令人敬重的、威严的、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父亲,不也曾犯错吗?但他用自己的善行,补救着自己的过错。

从阿米尔身上可以看到,缺点与过错或许并不是可怕的,关键是勇于承认,勇敢面对并努力改变自己。庆幸的是,生性懦弱的主人公有了这样的勇气,走上了救赎之路,使悲怆的故事带上了美丽的色彩。

是的,每个孩子是“未完成”的人,我们只有期待,只有成为这外部的力量,促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如阿米尔的人生经历所反映的一样,每个孩子是“未完成”的人,我们只有期待,只有成为这外部的力量,促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于家长或教师来说,面对着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孩子,面对着犯错的学生,是不是应该保持着信任和宽容?我们也应该明白,有些过错,可能用其一生来挽回。当罪行导致善行时,就能获救。

关注微信公众号:精简书单,加入我们,这里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一起读书,思辨,写作,提高!

同样,面对我们那些似乎“恨铁不成钢”的孩子,我们更应像管家拉辛汗那样,在阿米尔第一次编写的故事后面加上了“太棒了!”的话语,并对他说“我非常喜欢你的故事”“真主赋予你独特的天分”进行鼓励;最后又恰到好处地引导和帮助他坚定地走向“成为好人的路”。

这个拉辛汗,帮助孩子发现、追求更好的自己,他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真正的引路人,是鼓励孩子勇于追风筝并在背后加油的人。

读《追风筝的人》,再次使我感悟到:每个孩子,每一个人,心中有一个风筝,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作为教师,我们不但使自己,还应努力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勇于追风筝的人。

推荐信息

  • 读书笔记实是深度阅读的好工具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1

    读书笔记实是深度阅读的好工具读书笔记实是深度阅读的好工具,欢迎阅读点评!作者:思怀许多人读书如浮光掠影:读过便了,却如过眼云烟,只余下“这本书很好看”的印象,究竟书好在哪里,压根儿说不出来。写“阅读笔记”是一门阅读艺术,也是一帖良方,确保我们不错失书里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2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44孟现文“为你,千千万万遍!”当提及此书时,阅读过的人首先想起的大概就是这句话了。这不是一对情侣之间的山盟海誓,也不是夫妻之间的深情对白,而是两个孩子,两个一起长大的孩子之间的情谊阿米尔和哈桑,后者对前者说的。两人生活在作者的故乡阿富汗,因为种族不同的关

  • 《野草》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2

    《野草》读后感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后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野草》一直都很喜欢鲁迅先生所写的《野草》,因为我感觉这些内容都揭露了人的本性,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的黑暗与虚无。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早已非常熟悉了

  • 《塔埔》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2

    《塔埔》读后感这个社会每一天都会有许多的故事在上演,自然每个故事也会有不相同的结局,或完美,或遗憾。塔铺所讲述的则是一部充满着伤情与悲情的作品。文革十年的动荡终于结束,人们终于在1977年迎来了可以改变命运的高考。当然在1978年,高考对许多人来说依旧有相同的意义。然而故事中的人却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

  • 《一地鸡毛》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2

    《一地鸡毛》读后感初读《一地鸡毛》,便被刘震云那独树一帜的草民化文风所吸引。但最让人不能忘怀的,是这篇小说的内容,以及在它背后所能引发的深思。因为这个发生在八九十年代的故事,依旧可以拿来讲述今天的社会苍生。当我们拿现在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社会时,也会发现我们的社会上到底也生活着许许多多像小林夫妇一样,

  • 学习技巧与方法:怎样做好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2

    学习技巧与方法:怎样做好读书笔记?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读书动笔,能够帮助我们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我们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分析综合能力。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读书笔记的方法:1、批注书。在阅读自

  •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2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38宋中元在十九世纪中叶,大仲马可谓是当时法国叱咤风云的大文豪,而《基督山伯爵》正是在那个时候所被创作,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使其成为大仲马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而吸引我的,也正大仲马笔下塑造出的这样一位如同灵魂般震撼的人物基督山伯爵。

  • 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有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2

    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有感07吴子悠耶路撒冷上空的空气/浸泡在祷告和梦幻里/就像工业城市上空的空气/难以呼吸。时代变换/新装载的历史抵达/房屋和塔楼是它打包的材料/旋即被丢弃堆在垃圾场。有时蜡烛代人群而来/静默无声/有时人群代蜡烛而来/喧扰不休而在封闭的花园中。茉莉花沉重地垂压/外国领事馆像被抛弃的无

  • 读《围城》有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2

    读《围城》有感刘思佳40钱钟书在《围城》中写到“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方鸿渐在没有结婚前,总想着,结婚后却有另有一番感悟。人性总是贪婪的,永不满足的。就像女人买衣服一样,当她逛街看到一件非常喜

  • 读《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32

    读《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有感我是在《南方周末特稿手册》上看到这篇文章的。李蜀仁和孙庆生是两个年届50的男人,到今他们整整在一起生活了20年,他们把在一起的生活称为“婚姻”。“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白头偕老挑战传统”是的。他们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