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孤独,王者姿态》读后感

《孤独,王者姿态》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8:08:48

《孤独,王者姿态》读后感

张霞这篇文章诗意行文,情感跳跃大,古今中外浮想联翩。我又觉得有点像诗话体,缘情度理的感悟,字里行间容量大,可以给读者补充想象的空间。我就不自量力地瞎说几句了。

其实她的这篇文章诗意的抽绎出了中国古代文豪们几种孤独寄托的方式,又联想到国外文人的独居生活。

我们历史上许多大文豪们,他们做学问做到一定的时候都走向了孤独寂寞,走向隐者,走向老庄和禅境。那是绝世的才华凡尘中无人能匹配,“孤标傲世偕谁隐?”李白就是如此,他一生旷世的孤独与寂寞一是:怀才不遇的怨气;二是:豪迈洒脱的侠气;三是:清苍飘逸的仙气。我想这几点都是源自他绝世孤独的傲气吧?正因为有这样的傲气他才任侠登仙,高标难酬。王维也是如此,他的风雅才华举世无双,只有寄托在禅意的山水里妙悟陶醉。陶渊明的傲骨与淡雅不屑于浊世,走入了隐士之林,开启了中国田园诗之路,在诗里感悟消遣着自己的情怀,表面上虽然豁达淡然,骨子里却沉痛严肃。最感叹现代文艺全才李叔同大师了,干脆了断红尘,想在佛理中得到求证与解脱。最后从他的“悲欣交集”的绝笔来看,大师并没有证得佛理“色空”,“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又何有“悲欣交集”呢?因此他临终也没有得到解脱。“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觉得这几个字真实地道出了李叔同的内在心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游仙诗派,他们的游仙也是在徘徊着、孤独的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为什么这些大诗人们彷徨如此就不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呢?那可能要从我们民族文化之根哲学思想说起。因为哲学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精神的体现、上升,反过来又指导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我们历史上小农经济社会产生不了大哲学家、思想家。我们的哲学是实用人本主义思想,只是在凭着经验和学识本能的、零星的感悟随笔,只言片语,没有宏篇大论的逻辑求证的科学思考方法。他们在“天人合一”的思想里面依赖着自然环境而自我安慰着,缺少了一种探索与改造自然的精神。所以我们文人们的作品也就在以上所说的个人情怀的境界里消遣、徘徊着。是一种“从淑世到厌世,因厌世而求超世,超世又不可能,于是又落到玩世,而玩世亦不能无忧苦。”朱光潜在《诗论》里就阐述了这个问题,我们的诗人们为何如此呢?那是我们哲学思想的平易以及宗教理想精神的淡薄,所以中国的诗人们找不到精神寄托的理想家园,我们也就产生不了像国外的那些大作品如:《天国》,《浮士德》《失乐园》《十日谈》等诸多名作,那是作者的一种探索、追求的奋斗精神。虽然我们也有极个别的诗人在探索,如:屈原、李白等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毕竟我们民族性的负重太累,路漫漫其修远又没有光焰的指路明灯(我们精神哲学上的明灯是烛光油灯),所以他们在半路上停下来了,纵然想游仙飞越可“刚飞到半空就落下地了”(朱光潜《诗论》)。由此也可以推导出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停滞不前。《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就比陶渊明境界要高些,因为他是向外崇尚着自然之美而去解析人类的心灵。陶渊明呢?只是想在自己构筑的虚妄的桃花源里找寄托。

我们民族的这些文学高人,就是如此般的孤独寂寞着,如此地消遣彷徨着,自我安慰着。张霞的这篇文章点到中国大文豪们的精神世界里了。不过她是诗意的评述着,我是画蛇添足的求证着,少了她的情趣与灵动。

推荐信息

  • 《当命运来敲门》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28

    《当命运来敲门》读后感朱迪思.克莱儿.米切尔[美]第一次读以“我们”为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的小说,说实话刚开始还真是有点别扭,总觉得哪里不对,明明主角是三个人(姐妹),可是这个“我们”一出来讲述的时候,我总想判断一下,这个“我们”

  •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28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朱广博这个故事讲解的是三毛流浪记。我来给你介绍一下里面的人物。有三毛,老渔夫,大兵,有钱人,大妈,丝丝,老板,女人,女孩等人物。我最喜欢里面的三毛,三毛是个孤儿到处流浪,他没有爸爸妈妈,没人关爱,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擦过皮鞋,做过伙计,忙得不可开交,稍微慢一点,就要挨打挨骂。在

  •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29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袁朵儿暑假期间,我看了任溶溶爷爷写的《没头脑和不高兴》这篇童话故事。我认识了“没头脑”,他是一个平时做事丢三落四,做什么事都做不完整的人,而“不高兴”呢,他则是个很任性、凡事都不合作的人。我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对我的照顾太细心周到

  • 《你好,我是费曼》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29

    《你好,我是费曼》读后感今天刚刚读完一本书《你好,我是费曼》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另类,没有人认同,与众不同觉得自己孤独,与周围格格不入如果在别人严重你是一个“bug”如果你想认真做事,认真生活大墨看了以后,简短的做了几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话分享给没时间看书的人,希望有人会产生共鸣

  • 《菊与刀》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29

    《菊与刀》读后感我怀对日本文化的好奇读完了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本尼迪克特于1944年6月受美国政府委托研究日本,她自此研究了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风俗习惯。她以一个美国人的角度比较了日本人与美国人对相同事情的不同看法以及两种文化的区别。与此同时她又以人类学家的身份深刻的

  • 《一粒种子的旅行》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29

    《一粒种子的旅行》读后感丁紫茹今天和女儿看了《一粒种子的旅行》这本书,作者是德国的安妮·默勒,这是一本关于种子旅行的书,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的旅行方式。人类可以借助各种交通工具去旅行,而植物想要去旅行就得靠种子,种子没有脚,但它却可以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是如何做到的呢?例如:凤仙

  • 《摆渡人》读后感6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29

    《摆渡人》读后感你好迪伦,我叫崔斯坦,邀请你去改变世界好像现在的小说总要塑造几个问题少年出来。《麦田里的守望者》是这样,《偷影子的人》是这样,《摆渡人》也是这样。这个故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迪伦和崔斯坦两个角色让人永远不会有读《百年孤独》那样辨别人物的苦恼。巧的是,这两个角色都是问题角色。迪伦是一个

  •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30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周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感触很深。大致内容是告诉人们:当人们面对刻苦铭心的伤痛,面对漫无目地的茫然无措,面对焦躁不安的情绪时,我们应该怎么办?交给阅读。阅读可以让我们忘记时间,忘记悲痛。沉浸在书里,让书中的世界带走我们的思考,把我们的所想撇去,让我们的思维去跟着别人的一生,看

  • 《如何高效学习》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30

    《如何高效学习》读书笔记朱璐瑶我很少看介绍学习方法之类的书籍,这是第一本。学校的杨老师把它推荐给了我,让我好好学习。看完之后觉得有必要写个读书笔记,用作者的话说,检验学习成果的最好办法是能够学以致用。我写个读书总结,就当是读书效果检验吧。书中,作者首先提出了“整体性学习策略”

  • 《只有岁月不我欺》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30

    《只有岁月不我欺》读后感为什么她是知名作家?因为她写的文章确实好玩儿让人第一次读就会上瘾的感觉。之前看过她写的心术电视剧,老妈看过她的蜗居等~一位文字工作者,一位编剧。有幸的是,在前年,我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蹭课的时候,亲眼目睹真容。特别激动的一次讲座。所以这次再图书馆看到,一顺手就拿回来了。结果缘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