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心里那一片天地》读后感1200字

《心里那一片天地》读后感12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10:51:09

《心里那一片天地》读后感

2017年10月6日,在太原得一图书市场购得季羡林老先生《心里那一片天地》,断断续续的拿起放下拿起放下。至2018年12月25日网上购全了季羡林点灯系列丛书,才下定决心,全套书一定要好好读完,现在终于看完第一本《心里那一片天地》。

季老先生一生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笔耕不掇,写日记是季先生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一件小小的事都会把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编者在《心里那一片天地》中,编录季先生从1933年1月到2002年10月共计收集53篇,记录下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关爱。如《晨趣》,早晨朝阳升起,一缕晨光钻入书房时,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季老先生是这样写的:“一抬头,眼前一片金光,朝阳正跳跃在书架顶上玻璃盒内日本玩偶藤娘身上,一身和服,花团锦簇,手里拿着淡紫色的藤萝花,都熠熠发光,而且闪烁不定。”“我开始工作的时候,窗外暗夜正在向前走动。不知怎样一来,暗夜已逝,旭日东升”“朝阳越升越高。透过浓密的枝叶,一直照到我的心头。我心中一动,阳光好像有了生命,它启迪着什么,它暗示着什么。”“窗外的太阳升得更高了,梧桐树椭圆的叶子和垂枊的尖长的叶子,交织在一起,椭圆与细长交相映趣。”“那么可爱的清晨,多么宁静的清晨!我真觉得,人生毕竟是非常可爱的,大地毕竟是非常可爱的。”很简单,太阳一进书房,映出外面的环境,世界外物感觉对人生的感受。一个最直接的感受一切都那么可爱!

在第三组《火车上观日出》游记中,季老先生对游览祖国各地大好河山,游览佛教圣地,反思一种怎样的感情呢?譬如《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阿格拉是有名的地方,有名就有在泰姬陵。世界舆论说泰姬陵是不朽的,它是世界上多少多少奇之一。谁要是来到印度而不去看泰姬陵,那么就是等于没有来。”“这里既无绣户,也无雕梁,这陵墓是用一块白色大理石堆砌起来的。但是无论从远处看,还是从近处看,却丝毫看不出堆砌的痕迹,它浑然一体,好像是一块完整的大理石。”“陵墓是白色的大理石。反正我自己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自己仿佛已经离开了人间,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泰姬陵是美的,不朽的。然而人们心里的真挚感情不是比泰姬陵更美更不朽吗?中间插有一个小故事,印证了印度人民对中国友人友好感情。有一个印度青年,但却从来没有机会接触一个中国人,但听说有中国友好访问团,他便带一个小盒来看望中国友人,当青年打开小盒,里面铺放着一粒大米,当把装有大米的小盒别送到作者眼底下,大米上写着“印中友谊万岁”几个字,只能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他告诉作者,他是一个学徒工,最热爱中国。以前根本没有机会见到中现在终于见到中国朋友了,他是多么兴奋了。作者为这个淳朴的印度青年深深感动了。几十年过去了,中间沧海桑田,世事多变。然而人们心里的真挚感情是不变的,中印人民的友谊是不会变的。这才是真正的美,真正的不朽。是美的,不朽的泰姬陵无法比拟的美,无法比拟的不朽。

季羡林先生,每次游览一处胜地,游走的每一个地方,每到一处都会看得很仔细,都会用心记录下来。所看到的一切,用心体会,用朴素言来描述,使读者读来津津有味,如身临其境。每篇文章都会体现一种热爱大自然、爱国爱民的热情。《在敦煌》里体现尤甚,在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中描述:我们就在这样一仿佛远离尘世的弥漫着古代和异域气氛的沙漠中的绿洲中生活了六天。天天忙于到洞子里去观看。天天脑海里塞满了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印象,塞得是这样满,似乎连透气的空隙都没有,我虽局促于斗室中,却神驰于万里之外,虽局限于眼前的时刻内,却恍若回到千年之前。浮想联翩,幻影沓来,是我平生最想最活跃的几天,我曾想到,当年的艺术家们在这样阴暗的洞子里画画,是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啊。。。。。。我曾想到在洞子里工作,他们大概只能躺在架在空中的木板上,仰面手执小蜡烛,一笔一笔地细描细画。前不见古人,我无法见到那些艺术家了,我不知道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给我们留下这样优美的杰作,惊人的艺术瑰宝。我们真应该向这些艺术家们致敬啊。我曾想到当年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在这一带共同劳动共同生活。。。。。。这些人今天当然已经不在了,人们的生存是暂时折,民族之间的友爱是长久的,这一个简单朴素的真理,一部中国历史可以提供证明。我们生活在现代,一旦到了敦煌,就又仿佛回到了古代。民族友爱是人心所向,古今之所同,看了这里的壁画,内心里真不禁涌起一股温暖的幸福之感了。

季老生生从小离开了故乡,与叔父生活在城市,为了求学不断的辗转,后又远赴国外,这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有着怎样的家国情怀。《月是故乡明》体现作者对家乡的月亮有着深深的情感。在文中这样写到: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在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的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推荐信息

  •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8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读后感优选作文12班张铭洋今天在马老师的课上。我们阅读了《时光老人和流浪汉》这篇文章,文章内容不长,但是寓意却很深刻,让我深受教育。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后悔年少时虚度时光。乞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他一定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时光老人真的把流浪汉变成了一个十一二岁

  • 读《论语》有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8

    读《论语》有感海燕班汪茗卓《论语》是凝聚我们中国人智慧的一本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就给我买了一本孔子的论著《论语》,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论语》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能够教给我们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听后迫不及待的翻开《论语》,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做个有道德修养

  • 《我的爱与你无关》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8

    《我的爱与你无关》读后感其实只是书名吸引了我,几个月前我曾发过一条瞬间,内容是---喜欢你,与你何干?!于是,这本书就进入我的待读区,但发现这本小说内容一般,为了提醒自己已阅,于是还是愿意码字,就如同景区里的某某某到此一游,呵呵。。。几句话交代下内容,某30岁单身心理学教授女的爱恨情仇,里面大概有师

  • 《二十四气节志》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8

    《二十四气节志》读后感这次寒假,我迈进了北京图书大厦的大门,去寻找我需要的知识。来到四层科普图书专栏,寻得一本《二十四节气志》科普书籍,通过阅读,学到了好多曾经经历但不懂的东西。我国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周而复始,沿用至今。气节歌谣“

  • 读昆虫记有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8

    读《昆虫记》有感读完昆虫记一书我的心犹如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久久不能平静。这本昆虫记曾经被113位哈佛大学教授推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普巨作。昆虫记是部卷帙浩繁的巨著著,不但在自然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是法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传世之作。法布尔以毕生的经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

  •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8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暑假闲行,从书店购得一本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茶余饭后,捧在手里细细的读。或许是因为职业相同,因而心灵相通吧,抚卷沉思,对李镇西老师的“爱心教育”充满感想,而对自己以后的职业道路,也有了新的期望。《爱心与教育》讲述了一个“爱心天

  • 道德经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9

    《道德经》读后感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每个民族都有智者。他们站在思想的顶端,把他们感受到的世界告诉世人,我们怎样才能活得更美好,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才能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中不被别人,尤其不被自己毁灭。老子就是这样一位智者。卢瑟说:“有些人读过《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观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9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观后感这个充实,有趣的寒假里,我读完了《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这部似乎附有魔力的科幻小说。这部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阿不思.邓布利多”所说的:“当你找到那最后一块拼图,我希望,一切都会明白的……”

  • 《淘气包马小跳》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9

    《淘气包马小跳》读后感今年寒假假期里我读了很多的书,仅仅杨红缨写的书我就读了五本,每本都让我爱不释手。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书了。这本书主要讲了在城里上学的时候,马小跳总嫌时间过得太慢太慢;到山区奶奶家度暑假时,马小跳却总嫌时间过得太快太快,因为还没有玩够,天就黑了。马小跳与小伙伴们教黑

  • 《只为做一个良师》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9

    《只为做一个良师》读后感寒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孙明霞老师撰写的《只为做一个良师》这本书。孙老师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何为良师以及如何成为一名良师。孙老师的文章朴实无华但直击心灵,她是生命化教育的榜样,探究生命化课堂,读了她的书之后我不由得惊叹生物课还能这样上!孙老师在生命化教育上不断探索,比如她的创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