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故事读后感400字500字
【第1篇】
周恩来,我们慈祥和蔼的周总理,那你知道周总理的少年时代吗?有一本书告诉了我,书名叫《少年周恩来》。这本书讲述了周恩来青少年时期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周恩来少年时代很爱读书,只要一有时间就奔向图书馆,他尤其喜欢爱国的人写的书。有一个故事更是我对他刮目相看:有一天,老师问同学们了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一个同学说:“为光宗耀祖而读书!”另一个同学说:“为名利而读书!”老师对他们的回答都不满意,又来到周恩来身边,问周恩来:你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说:“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小小年纪竟能说出如此惊人的话,不得不让老师对他刮目相看。
12岁的周恩来接连失去了亲生母亲和养母,生活的重担早早地压在他的肩膀。在伯父的帮助下,他才获得进入学校学习求知的机会,他刻苦钻研、努力认真,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取了著名的南开大学,毕业后,为了寻找拯救祖国的良方,为了寻找中华崛起的真理,他东渡日本,艰苦求学。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时时刻刻都想着为国家办事情,为老百姓办事情。
周恩来时刻想着国家,为国家办事,我们要向周总理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第2篇】
在我们中国,有一位伟人,他受各民族的爱戴。
他从小学习认真,有礼貌,守纪律,各门功课都学得很好,是老师的骄傲。他年轻时分别到过日本、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后来还学了俄文。所以加上中文,他一共会六种语言。
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到这儿,激动的对妈妈说:“周总理真了不起,我要向他学习。”当我读到周总理一生无儿无女,他却说有十个儿女的时候,我的心更是感动得流泪。他说,每位烈士的遗孤都是他的儿女,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1946年1月,周总理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去的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突然,飞机遇到了一股强寒流,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长叫大家背上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这时,周总理听到小扬眉的哭声,原来她的座位上没有伞包,周总理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还亲切地鼓励她,要像爸爸一样勇敢、坚强。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脱险了。
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已被周总理无私无畏的崇高品质深深感动。我想对周总理说,您的名字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您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今天,我作为跨世纪的儿童,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第3篇】
我读了周恩来后,我知道了周恩来爷爷的故事,周恩来爷爷的故事,周恩来爷爷有三个母亲,他是周家的第一个男孩,他出身在淮安。
出身以后父亲给他取了个浮名大鸾。大鸾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就像凤凰一样。三个母亲来历是这样的:大鸾还不满周岁的时小叔父得了重病,当时小叔父新婚不久,还没孩子父亲就做主把大鸾过继给小叔父做儿子,小叔父和婶婶高兴的收养了大鸾,可没过多久小叔父去世了。
养母没有奶水为了更好的地照顾大鸾,她急忙叫了一位乳母也叫奶娘。这样一来大鸾就有了三个母亲了。
5岁时,陈妈妈把大鸾送去上学,上学了该有个大名了,陈妈妈想了想叫﹕"恩来吧!"妈妈什么是恩来啊大鸾问"就是恩来惠来的意思〃。我就叫周―恩―来。
周恩来爷爷好幸福啊有三个母亲。
【第4篇】
大家都知道周恩来是一个好总理,理所当然,他也是一个大孝子。
周恩来孝顺还有一个故事呢:周恩来小时候有一年和他的妈妈回到了他大运河边的老家。
当时正是雨季,不知什么时候,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此时,周恩来正在一户有着大量藏书的人家里看书。
妈妈知道周恩来还没有回来,忙穿衣打伞去接他。
瓢泼大雨中,妈妈说:“儿子,雨下得太大了,路非常滑,我背着你回家吧!”
周恩来懂事地说:“还是我扶您回去吧,您背我更容易摔倒的。”
风雨中这对母子俩互相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了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前方的路多么难走,我们都不要让妈妈爸爸受累,而且还要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他们。长大以后我要像周恩来总理一样,做个伟人、做个大孝子。
读周恩来的故事有感作文350字
本文《读周恩来的故事有感作文350字》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周恩来很爱学习,平时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还天天练大字,每天坚持写一百个大字。有一天,周恩来和陈妈妈到远房亲戚家,回到家时已经深夜,幼小的周恩来早已困乏,陈妈妈让他休息,他却坚持要写完,他洗了个冷水脸,又写了起来。长大后,周恩来写了一手好字。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只要坚持就会成功。读了周恩来的故事我懂得了坚持。有一次,学校开冬季运动会,拔河比赛开始了,我们班一连赢了几次,最后和五(1)班进行决赛,开始我们一直是势均力敌,后来他们使劲一拉,我们不由自主的被他们拉过去,我使劲往后退,可是似乎没用。我有点坚持不住了,这时我想起周恩来坚持连大字,可以写出一手好字,我也要坚持啊!我不再想其他事,不管怎样,一定要坚持。作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赢了!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下来,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去做好一件事,就会有个大收获。 董海腾
周恩来的故事读后感300字350字
【第1篇】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少年周恩来》,这里面讲了周总理小时候的生活。
周恩来有三个妈妈,生母万氏,养母陈氏,乳母蒋江氏。这三位妈妈在周恩来小时候都很爱他,周恩来很幸福。生母照顾他,养母教他写字,乳母教他植物的知识。可是有一天,一场厄运袭击了周恩来家,生母病倒了,于是周恩来连忙照顾母亲,还得照顾他的弟弟。他从小就担负起了大人的义务。只可惜万氏病故了。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养母陈氏也病倒了,病故了。坚强的周恩来并没有因此事而放弃人生。他坚持一个信念:长大一定要报效祖国,做个有用的人,那是正是日本占领中国土地的时候。他经受过无数次考验,也失败过无数次,但他没有放弃,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经过无数次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我觉得周恩来从小就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像那些富家子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过,最令我感动的是周恩来的爱国精神,那时,中国还在清王朝的统治中,周恩来积极参加宣传活动,让大家团结起来,推翻清王朝。清王朝灭了以后,周恩来还是第一个在学校剪辫子的人。他还说:“朝廷都被推翻了,我们不是清朝的子民了,我们再也不会做他们的奴仆了,为什么还要留着他们的辫子呢?”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学习。我发誓一定要像周恩来那样,认真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第2篇】
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的生活,对我的触动很大。
“他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少年。他是一位独立自强的少年。他志向高远,从小就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看到这儿,我想大家就会说到一个人——周恩来总理。周恩来,这个名字光芒四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
周恩来总理小时候生活在帝国主义侵略的阴影下,他的生母和养母虽然去世了,但它却用双手撑起了这个残缺的家。每天,他要洗衣、做饭……除了这些,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
一次,魏校长给同志学们上,讲着讲着,魏校长突然停了下来,问大家:“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魏校长一个一个的问同学们,轮到周恩来的时候,他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非常吃惊,眼里散着奇光,一个普通的孩子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校长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激动的说:“好!有你这句话,国家就有救了!”这孩子将来有出息。
周总理他志向高远,独立、自强、勤奋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第3篇】
这个暑假,我拜读了《少年周恩来》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周恩来出生到他东渡日本求学这一段人生经历。他生在乱世之中,当时的中国内外交困,国内朝廷腐败无能,国外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长在这个年代,周恩来从小对百姓生活的困苦感受很深。他独立自强,勤奋好学,少年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我们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中国今天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现在虽然是一个小学生,但是我们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中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学习。
周恩来从小就全面发展,不管是国文、算术,还是英语,成绩都很不错。当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时,四年的学业总平均分很高,成绩非常优秀。我也要象周恩来那样,努力学习,不偏科,学校安排的每一门科都要学好,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周恩来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身体也非常棒,他刚到沈阳读书的时候,身体比较瘦弱,加之他从南方到东北地区读书,难免有些不适应,可他坚持锻炼,不分春夏秋冬,后来,他的身体越来越强壮了。我现在也要坚持做到每天都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上好体育课,养成每天锻炼身体的习惯。
我从《少年周恩来》这本书中了解到周恩来还有很多的优点,值得我学习,比如他的组织能力、演讲能力、学习勤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