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高手》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关于《高手》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22:58:48

《高手》读后感400字

《高手》读后感

文 毛毛虫妈妈

亚当斯画画的例子中,我最受启发的是,必须要发展自己的系统,也就是要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开始,坚持大量做,并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改善,才能一步步使自己得以提升。

延伸:

1.

具体可以借鉴《这样读书就够了》里由问题出发,由点到网,由网到点等方法。

2.

关于开始,正如本书《决策》一节所述,越来越体会到,事前的各种所谓决策,纠结,都是左脑人的通病。相比,右脑人的做法其实更舒服些。他们想做就做,马上开始,在做的过程中小步试错,不断调整,一步步完成拟合。

3.

亚当斯也说自己把博客作为一个研发平台,用不同声音测试自己的产品,直至其写作系统一步步走向成熟。这里,能客观地接收外界的反馈,并合理利用它们为自己的作品照镜子,这是关键。那么,这和取悦用户是一回事吗?不是,不是舍弃自己产品的基本底线,无原则的取悦用户。

4.

用户千千万,如果取悦用户,注定会累死自己,而且不能保全自己产品的基本风格。我们要明白我们的产品,只能服务于一类人。这样,主格调是固定的。我们听取反馈,调整的只能是服务越我们主旋律的东西,而不是轻易被别人左右核心部分。

关于素材选择,亚当斯说,你不应该听从大脑的判断,应该听从身体的判断。

这个应该是,典型的感知力应用吧。

回想我们的生活,大多数时候,都是大脑冲在前面,准确的说,应该是左脑。

技能方面,如亚当斯所说,如果不能把某项技能练到世界上最好,就同时选择两项每项练到前25%。李笑来也是这么说的。如果实在不知道加什么,就加演讲。

《高手》读后感1400字

《高手》读后感1400字

我想没有什么比写一篇读后感更能让人记忆一本书的精彩内容了,作为知识付费时代的幸运儿,我们能花十多个小时就将他人几年的思想结晶悉数收编,这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自己的方式。方文山在《奇葩大会》亦如是说。

整本书,从我的角度来认识,算是围绕着“重新定义成功”这一主题讲述各种精英人士的故事,幸运的、刻苦的、爆发的、累积的、科学的、宏观的。以下,自己选取了读书过程中勾注,事后亦认为有趣的句子分享。当然,在这之前,我从不认为我们能被颠覆的、被绝对新奇的观点打动,能让我们有所感知、感动的应该称作共鸣,那个理论日积月累埋在我们心里,只是恰在此时此刻被提炼,与我们邂逅,然后我们认同它。首先,我们即是这样的人。能被轻易颠覆的,都是摇摆不定的自我怀疑者。

“人们特别容易记住自己逆风前行时付出的努力,而忘记顺风时的幸运”,文中提到成功者也更多仰仗运气时这样写到,我理解的本意是,达成心中所愿,实力与努力都必不可少,当画龙点睛的“运气”也难以或缺。故不必为了一直在路上而急躁。

“事实上,就连哲学在内,今天欧美的哲学家也没有人把康德、罗素、维特恩斯坦当圣人对待,一切理论都要被发展和超越”,深深的认同感,我们需要先驱,需要偶像,但尊重他们最好的方式,超越他们甚至颠覆他们。当然不是为了颠覆而故意找茬,我想你明白我在说什么。

“所以读书到底有啥用,这个问题,是每个读书人都得面对的问题,不能因为我们痴迷于读书就不问有没有用。想明白这个问题,爱读书的才能读得心安理得,不读书的也是理性选择”。很多事情,初期都凭借着感觉在进行,但最终,也需要说服自己,我为何要继续前行,风雨无阻,爱,是否值得。

“环境也没有目的......环境只是冷漠地看则这些生物有时候气候剧烈变化,就可能有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有时候气候温暖,就可能有五种爆发——“环境根本不在意””。之前也写过相应内容的文章,说我们只是上帝腿毛上的有生命的灰尘,但对上帝而言,这一切无关紧要,不比在意。无人对我们负责,我们却该对短暂的人生承担使命。

“晚睡晚起和早睡早起的实际清醒时间不是一样的吗?早起有什么了不起呢?”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提问的角度,即“凭什么”。在打破生鸡蛋前,我们无法将它立起来。绝大多数事情都非常容易,例如自律。

“当你给人铺路的时候,你实际上也在左右他的前进方向”。这就有些厚黑了,但不可否认,是对的。有时候我们总抱怨自己承担得多了,当决定我们地位和收入的标准不是能力,而是不可替代性。替代我们的成本越高,我们就越有价值,那么,后面的就不用我来解释了。“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区别以上两者”。这简直像一道闪电,直接将人击倒。

“当你看到一位老人,每天见同一个人,去同一家餐馆,坐在同一个座位,点同样的饭菜,你可能会以为他的生活很无聊——殊不知,这才是最浪漫的事,他是在享受自己用一辈子的时间所探索出来的成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担心有人误解自己,我们也偶尔用臆想去描绘他人。

“你有时候没有万全之策,只能去尝试和冒险——依我之见,这样的生活更有意思”。

“我们多一个视角,就多一个自由度,就不容易把自己限制在一个情景之中”。在关于宇宙内容的文段里,出现了这一句话,的确如果看过宏大的《三体》,如果知晓宇宙的浩瀚,即使不能宽广心胸,也能让人多个安抚自我的角度。

最后,用菲茨杰拉德的这句话来结束文章,也是书中引用过的: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读《高手》有感400字

这个星期我看了很多小说,其中的一篇小说《高手》让我记忆深刻。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孔老。孔老是一名处长,平时生活中爱好并不多。唯一的癖好是茶余饭后到街心花园观棋,观而不弈。时间久了,棋盘上的各种高招绝技、阴谋杀机、圈套陷阱,了然于胸。有时看双方棋艺悬殊太大,便给失利者指点几步,失利者无不茅塞顿开,反败为胜。于是孔老就有了“高手”这个称号。

一天,孔老继续来看棋,看到本土棋王老钟正和一面生的中年汉子对弈。老钟的红旗已经危在旦夕,但孔老指点一步,变反败为胜。中年汉子邀请孔老下棋,刚下几步,便破绽屡出,一败涂地,众人还以为孔老故意让棋,孔老却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回到家大病了一场,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从此以后,孔老只观棋,不下棋。

文中,孔老观棋时的神机妙算与下棋时的一败涂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孔老经常看人下棋,不知不觉成为高手,但从不与人对弈。在一次与人对弈中失败后的他彻悟,绝不与人对弈。但文中并没有说悟出的道理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人置身事外时没有功利之心,所以更容易心平气和取得胜利,一旦计较得失成败就不能对结果等闲视之,所以反而落得败局。

标签: 《高手》读后感

推荐信息

  • 《格林童话》读后感8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1 8:30:05

    《格林童话》是一本十分好看的童话,这本书是由德国大名鼎鼎的雅各·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俩写的,他们从小就对德国文化、语言有着浓厚的兴趣,出于对德国民间的热爱,从1806年开始深入民间,走访童话讲述着,在1814年到1822年之间连续出了三卷《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俗称——格林童话。这本书中,我最喜欢

  • 《童年》读后感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1 9:07:35

    暑假的一天,我读了一本叫《童年》的书,这本书是的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写的。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阿列克谢的悲惨的童年,也反映了俄罗斯当时残酷、压迫的社会现实。阿列克谢出生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家里非常贫穷。更不幸的是阿列克谢不到五岁的时候,他的爸爸就被他的两个舅舅害死了。他的妈妈、姥姥就带他坐船去了姥

  • 关于《乱世佳人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1 9:42:05

    【第1篇】再一次看了《乱世佳人》这部电一影,脑子里充斥的全是影片中的内容,连晚上做梦都类似于《乱世佳人》的剧情了,战争,政治,经济,道德,女强人...几点感想,随便说说。题目乱世佳人:乱世顾名思义与战争有关,整个的背景肯定是战争了。佳人者,漂亮女人也。呵呵,我自己想的。乍看题目肯定就知道记录了一个佳

  • 《文化苦旅》读后感(共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1 10:16:35

    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1在这次短暂的节假日里,我读完了文化苦旅这本书,阅读时间虽短,但她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中国文化在最高层面上是一种做减法的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余先生在《文化苦旅》一书《鱼尾山屋》中如是说。当我的灵魂跟随先生的文字从解冻了的乡村走出,心里还徘徊着那些被冰封在贞

  • 关于《小猪和曲奇饼干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1 11:00:05

    【第1篇】今天,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看了一个幽默有趣的动画短片,讲了一只小猪和曲奇饼干之间发生的故事。一只快乐的小猪,昂首挺胸地从一个大冰箱旁走过。突然,他被一阵奇异的香气所吸引。顺着那诱人的香气,小猪惊奇地发现在冰箱顶上放着满满的一罐巧克力曲奇饼。这个发现让小猪欣喜若狂,他立刻就蹦跳着伸手去够这只瓶

  • 《瓦尔登湖》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1 11:32:35

    很惭愧,对于这本璀璨的不朽之作,过去我只是从有关的书刊上看过一些介绍。在老师的推荐下,暑假里我的手中就有了这一本徐迟先生翻译的最新修订本。正如徐迟先生在序中所说,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我引以为容的是,有一来客用黄 色胡桃叶当作名片,并在上面写下了几首斯宾塞的诗,我把它当做我的陋室铭:‘人们

  • 《红与黑》读后感(共2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1 12:17:05

    《红与黑》是一部反映法国复辟时期了社会现实的作品。其中“红”代表穿红色军服的士兵,“黑”代表了穿黑色衣服的教士,这是当时社会上青年人出人头地的两条捷径,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特征。同时,小说对主人公于连的双重人格、矛盾性格和悲剧命运的描写,客观上揭露了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残酷现实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对

  • 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1 12:54:35

    长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7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

  • 《三傻大闹宝莱坞》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1 13:26:05

    第一次观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在入职第一年。当时的我,经历了一波三折,刚刚安稳下来。大三时决定跨专业考研,选择了我最爱的现当代文学。凭借着一腔孤勇,就那么义无反顾地替自己决定了未来的人生走向。考研初试顺利通过,却又毅然决然地放弃面试,踏上了应聘语文教师的漫漫征途。曾有不少朋友很羡慕我,人生似乎没有

  • 《爱的教育》读后感4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1 14:02:35

    《爱的教育》,这本书一直吸引着我,吸引我的,似乎不是文学的价值,而是那一个个温暖的爱,比如父子之爱、师生之爱、同学之爱……首先,《爱的教育》这个题目让我思考:爱究竟是什么呀?是每一个人身边都有的吗?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吗?这一连串的问题一直困扰在我的脑海中,等我慢慢地去解答。读书的过程,让我慢慢地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