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呼啸山庄》的读后感200字大全(14篇)

关于《呼啸山庄》的读后感200字大全(14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8:24:26

看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

是在暑假期间读完了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复杂感受,或许出自于对艾米莉的深佩、或许也就是如同小说本身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结构一般多元而耐人寻味,由此写下初次步入理解的读后感。

应该是在大约1847年左右,至今家喻户晓,世界文坛的勃朗特三姐妹中,年长的夏洛蒂·勃朗特和二姐艾米莉·勃朗特同时推出了各自不同寻常的小说。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亲姐妹的杰作问世之后,命运却大相径庭。《简·爱》立刻受到热情地欢呼,是作者在一夜间留名于发展迅速的英国文坛,而《呼啸山庄》一开始就遭到评论界猛烈谴责。‘这部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应改名为《枯萎山庄》’

将近半个世纪,《呼啸山庄》一直不为世人所理解,除了个别有见地的评论家外,一致认为小说的作者比起她姐姐夏洛蒂来说,差的太过于远。就连夏洛蒂本人对于艾米莉的非凡天才也不能说已有充分理解,1850年,在艾米莉依旧带着不被理解的寡言去世之时,她为妹妹辩护,语气中,仍略带歉意。

“在这么安静的土地下,怎么会有长眠者不得安睡呢?”这样,挺立在风中的山庄,它取得了象征性的意义,像诗篇一样在你心中唤起了分至杳来的想象。这跟故事的真实性没有冲突,只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极端,苏醒,堕落,冻结和爱存在的意义。

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

黑色的风灌满了整个山丘,暗色的雨击打着脆弱的土地,吞噬了一切光明与美好,吱呀作响的木质地板,空空荡荡的房间,希斯克利夫独掌烛台,眼神游移于窗外无边无垠的黑暗,黯然绝望空洞,似一只无底的黑洞,忘记了守望的理由……看《呼啸山庄》,始终是很压抑的,那个山庄,那些遥远的爱恨情仇,犹如一阵阴云在我心头不时下着苦雨。

看了书,也看了电影,虽然电影没有书中那样细腻深刻的传情与控诉,但很真实,特别是那种独特的眼神,一经触碰就似乎扎进了心里永远挥之不去。那是由于疯狂的爱的侵蚀,却更是由于受了爱的背叛而生恨的绵绵无期的折磨而造成的,总是生活在回忆的爱里,却用复仇来面对现实,从此这恨再无绝期。

“我爱他脚下的土地,他头上的天空,我爱他碰过的一切东西,他说的每一句话,我爱他所有的表情,他的一举一动,爱他的整个人,爱他的一切。”

这段话是当凯瑟琳.肖恩被丁太太问及为什么要答应埃德加.林敦的求婚时的表白,这看似感人的誓言却蕴含着所有罪恶的源泉,凯瑟琳无法克服的虚荣心使她自己得到了报应也害得身边无数的无辜者倍受煎熬。这便是她可怜可恨之处了。

“我活着的最大目的,就是他。即使别的一切全部消亡了,只要他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而要是别的一切都留下来,只要他给毁灭了,那整个世界就成了一个极其陌生的地方,我就不再像是他的一部分了。我对林敦的爱,就像林中的树叶。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树叶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会使叶子发生变化。而我对希刺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它虽然给你的欢乐看起来很少,可是必不可少。”

这是凯瑟琳对丁恩太太说她对希思克利夫的爱时的表述,这一次我们可以相信她的话,这的确是她的真实想法,但为了物质上的虚荣她放弃了背叛了,那么她就只能在自己编织的'苦网中挣扎着死去,在死之前,希刺克利夫悲愤的责备她:“你为什么欺骗你自己的心呢……你害死了你自己。……悲惨,耻辱和死亡,以及上帝或撒旦所能给的一切打击和痛苦都不能分开我们,而你,却出于你自己的心意,这样做了。”又说:“我爱害了我的人―――可是害了你的人呢?我又怎么能够爱他?”这就导致了他的悲剧的发生,只怪他的痴情与执着,他爱错了人,他开始承担自己的失误所带来的代价,又把它转嫁到别人头上,他是可怜的,也是可恨的。命运弄人,他为了他的爱情经历了人生百难,换来的只是孤独的灵魂和在那旷野上一口无人会去祭奠的苦坟而已。

只有荒野,田庄,嶙峋的石,在旷野上飞奔的爱,扑朔迷离的眷恋,交杂无续的恨。《呼啸山庄》,是那埋葬爱与恨的地方。

看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

最近,我无意中翻开了一本名叫《呼啸山住》的书。

它讲述了在一座山上的一个山庄里的故事。弃婴赫斯克莱夫在山庄里长大,却因为心爱的人要出嫁而远走他乡。三年后,赫斯克莱夫再度出现,展开了一系列的复仇计划。

初读这本书时。里面的内容很吸引我,但我还是觉得这本书有些丑陋。因为它涉及了太多的憎恶。可隐约中,我还是感到了它的美丽。尽管我这是在细细品味后发现的。这本书,这本十分吸引我的书。它的美体现在赫斯克莱夫那对爱情的不渝,体现在凯撒琳那段维美的爱情与凯撒琳的身世的不幸。

赫斯克莱夫尽管在报仇时显得那么凶恶,但他也是因为爱。是因为当年他没有听完那半段话。他认为爱人违背了他,他悲痛欲绝才会这样。

凯撒琳是那么不幸,而又是那么幸运。她不幸的是,在自己刚出生的时候,母亲就因为难产死了。她的母亲也就是赫斯克莱夫的恋人。凯撒琳难逃魔掌,在一次偶然中撞倒了赫斯克莱夫,她被抢走了财产,被迫嫁给表弟,那个病得半死的人。幸运的是她碰到了赫斯克莱夫收养的,自己那个不争气的舅舅的孩子。比她大四岁的表哥——哈东。她和哈东坠入情网。后来,赫斯克莱夫也因过度思念凯撒琳的母亲——凯蒂而去世。凯撒琳收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并和表哥结了婚,带上老仆人耐莉回到了画眉鸟山庄,再也没有去过呼啸山庄。

这本书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

这是一个关于爱、恨的故事,这是一次魔鬼的复仇,这是一场跨越生死的激情,这是一段无法获得宽恕的人生。

呼啸山庄作为一部英国古典文学名著,很多人会认为像其它十九世纪初女作家的作品一样,充满了温文尔雅的贵族气派,弥漫着浪漫的庄园气息,带着典雅和小资品味,展示着俊男靓女的谈情说爱。这是绅士和淑女应该遵循的爱情原则,像奥斯丁一样都是美好的,幽雅的。

但是人生从来都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时残酷的现实会突然降临到你面前,就像呼啸山庄里面,你看不到浪漫的品味和高尚的生活,看不到阳光、草坪、洋伞和咖啡,看不到值得效仿的得体举止,也无法领略英国贵族特有的典雅气质。相反,你只看到狂风肆虐下的荒凉原野,只看到因压迫和虐

待导致的刻骨仇恨,只看到跨越生死、超越天地的激情,只看到人性的撕裂、堕落和冰冻。

我们已经可以理解女作家为什么被称为超越时代的天才,她笔下的克里夫在被所有人唾弃的同时,永恒的爱和至深的恨赋予他独特的魅力,一种散发着狂野欲望、不受约束的个性魅力。正如小说开头所描写的荒野之树,它是扭曲变

态的,却是不加修饰、自然生成的。克里夫的一切都是环境造成的,他就是那荒野之树,努力地生存,抗拒着狂风暴雨,在变成这样的丑态之后,用丑恶对抗、报复这制造丑恶的严酷环境。

一个遵循传统、保守道德规范的英国淑女,以此独特、敏锐的视角揭示了人性,探讨了人性,理解了人性。在她笔下,爱与恨以一种本质、自由的状态释放出来,她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美也是丑的一面,让我们探讨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善与恶

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

在埃尔。格里科的那幅画上是一片乌云下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让人感觉雷声隆隆。画中拖长了的憔悴的人影东歪西倒,被一种不属于尘世间的情绪弄得恍恍惚惚,他们屏息着。铅色的天空掠过一闪电,给这一情景加上一笔,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

幼年的希刺克厉夫:一个肮脏的,穿得破破烂烂的黑头发的孩子。看上去比凯瑟琳还显得年龄大些,可是让他站在地上的时候,他只会四下呆望,叽里咕噜地说一些没有人能懂的话。

或许因为我太过年少,我想我从理智上是不相信爱情的,或者说不相信一生一世的爱情,至少生活中我还没有看到。当一方去世,另一方依然能让感情保持深厚。时间是可以淡化一切的。刻骨铭心的爱让我对希刺克历夫的同情又多了几分。

十几年来,凯瑟琳的孤魂在旷野上彷徨哭泣,等待着希刺克厉夫。希刺克厉夫终于离开了人世,他们的灵魂不再孤独,而在黑夜的旷野上,山岩下散步……

看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

《呼啸山庄》,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湮没的杰出作品,《呼啸山庄》,一部有着永久艺术魅力的光辉作品。

我用了一个星期多的时间看完了《呼啸山庄》。我合上书,不禁惊叹,这个久居深山,几乎从不和外界接触的未婚女子怎么能写出爱的如此深刻,恨的如此入骨的小说呢?这个一生都活在不幸的世界中,孤独凄凉,没有笑声,没有朋友的女子,怎么能写成这样一部富有独创性和超前性的伟大作品呢?其实不管怎么样,不管是因为什么这部极其富有内涵的奇书,已经可以让我们领悟到很多很多人生的真谛了!

《呼啸山庄》到底凭借什么成为了一部不朽之作呢?首先它没有受到城市里大众化的影响和控制,完全描绘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山村荒野的景象。使人们领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故事中的主人公都保留着原始的性格:爱起来不顾一切,恨起来不计后果。这一切的一切在我们这些长期受到传统礼仪的约束的人们看来就显得非常特别,非常有新鲜感。有人说《呼啸山庄》是“人间情爱最宏伟的史诗”要我说这都要归功于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极丰富想象力;极强烈的激情;极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她那把主题升华的才华和能力。我认为这些也就是为什么《呼啸山庄》能如此畅销的原因了。

当我回味着这本书的深刻内涵和本质时,我发现在《呼啸山庄》中我学到了许许多多,其中另我感触最深的是它教会了我保持人性的尊严和心灵的自由。无论我们面临着多么严峻的挑战或是多么残酷的考验,我们都应该向往自由。

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

当爱与恨交织,结局如何?当纯真的爱情面临金钱,名利的的诱惑,为何转眼变成背叛与恶狠狠的报复?

他希斯克利夫,不过是山庄主人带回来的身份不明的孩子,可她凯瑟琳·恩萧却是山庄主人宠爱的小女儿。他们亲密无间,他们青梅竹马。本该是一段佳话,但命运总是在最幸福的时候,拿起锤子敲下去,剩下的只有满地的悲凉与心寒。他,失去宠爱后,她,嫁给了别人,他心中那么爱意被满满的仇恨蒙蔽了,禁不住想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幸福来的快,去的也那么快?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暂时的离开,选择了报复,选择了地狱。三年过去了,他,带着满腔仇恨,带着满身财富回来了,他,狠狠地报复了,但心中却没有一丝报复了后的爽快,只有满心的难过和惆怅。当爱与恨交织在一起,结局谁人知晓?

看完整本书,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不禁想问,有什么东西能毁灭一段最美的爱情?金钱?利益?这些不过是表面的推辞,的凶手就是那颗被当时封建社会毒害的虚荣心。虚荣心是可怕的隐形敌人,它无处不在,它悄悄地藏在每个人的心中。人们潜意识认为,它一点也不可怕,就忽视了它的存在,但事实很坚定地告诉我们,它,不容忽视。

同许多名着一样,这篇故事同样发生在19世纪,我发现,那个世纪的人们,或多或少地有着很腐朽的封建思想和等级观念,那个时期的婚姻,大多为政治的婚姻?换句话说就是,有情人有多少能终成眷属呢?那时,有谁能很肯定地说,自己可以为了爱情抛弃名和利?

事实说,在封建的社会,在名与利面前,爱情不过是过眼云烟,不过是可以肆意挥霍的一样物品罢了,在这个年代,爱与恨的交织,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结局或许本来就早已注定,悲剧收尾。

看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

在埃尔。格里科的那幅画上是一片乌云下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让人感觉雷声隆隆。画中拖长了的憔悴的人影东歪西倒,被一种不属于尘世间的情绪弄得恍恍惚惚,他们屏息着。铅色的天空掠过一闪电,给这一情景加上一笔,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

幼年的希刺克厉夫:一个肮脏的,穿得破破烂烂的黑头发的孩子。看上去比凯瑟琳还显得年龄大些,可是让他站在地上的时候,他只会四下呆望,叽里咕噜地说一些没有人能懂的话。

或许因为我太过年少,我想我从理智上是不相信爱情的,或者说不相信一生一世的爱情,至少生活中我还没有看到。当一方去世,另一方依然能让感情保持深厚。时间是可以淡化一切的。刻骨铭心的爱让我对希刺克历夫的同情又多了几分。

十几年来,凯瑟琳的孤魂在旷野上彷徨哭泣,等待着希刺克厉夫。希刺克厉夫终于离开了人世,他们的灵魂不再孤独,而在黑夜的旷野上,山岩下散步……

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

书,一向是我的最爱,这不,寒假期间,我一下子把十大名着全买来了。其中,《呼啸山庄》给我的启示。

文中死亡希刺克厉夫既让人同情,又让人气恼。他爱凯瑟琳,为了她不顾一切,可因为凯瑟琳的虚荣最终使希刺克里夫成为魔鬼。他报复她,到头来痛苦的是他自己。

上一代的恩怨使无辜的孩子受到牵连,林顿因为父亲的不管不问,最终走向死亡。而哈里顿和凯蒂心中有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希刺克里夫不知为何,死于非命。故事的结局令人感慨万千,它使我明白,处心积虑地报复别人,不但会使自己身心疲惫,还会伤害到许多人。可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甚至是讽刺的。所以,应该宽容的对待别人。

合上书,心里思潮起伏。我站起身,眺望远方,思绪飞走了好远……

看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

呼啸山庄是一部爱情和复仇的故事。

不受教育是一种悲哀,话没有听完整造成的误会使得希斯克利夫离开了他爱的人,他以为他爱的凯瑟琳由于瞧不起他等原因背叛了他,并且在凯瑟琳死后,他把复仇的火焰燃烧到了下一代。最后看着下一代中发生着与他和凯瑟琳极为相似的爱情,最终年老,无心再报复,跟随凯瑟琳而去了。

故事有一种玄幻氛围,凯瑟琳明明死了,可是山庄的客人,还有希斯克利夫都看到过,这点给读者留下了幻想的空间。

故事充满了互相折磨,外国人因为受到的教育不同,所以,很以自己为中心,都觉得自己是对的,错误也有原因,值得被原谅,这可能是和我们国家受到的谦虚教育有所不同。

故事最后结局还算不错,大家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了,下一代并没有做错什么的两个人,也终于自由的在一起了。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还算给了一个不错的结局吧。虽然这个故事中,没有我喜欢的角色,但是我还是耐心的把他读完了,读书,是缓解寂寞,打发时间,也是一种气质的培养。

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

如果问,在《呼啸山庄》中谁是给你印象最深的角色?我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希刺克利夫。

在书中,他一直深爱着呼啸山庄主人的女儿凯瑟琳·恩萧,无论她是否改名为凯瑟琳·林惇,还是能否署上他的姓,变为凯瑟琳·希刺克利夫。虽说,最终一系列的报复都在凯瑟琳未死之前便开始了,但他始终没有变过。只是爱终究化为了恨。

记得第一次看书的时候,被书中那些惊悚的场景给吓到了。黑黑的长廊,若隐若现的灯光,还有一本字迹古怪的日记和一个古怪的老头。那个老头从来不赞美人,尽是些粗口与骂人的话,他总是拿恶狠狠的目光盯着他人,仿佛每一个人都与他有着深仇大恨。最惊悚的画面是一只干瘦的绿色的手伸进了窗口,伴随着在寒风中打颤的焰光,一个略带着嘶哑的声音喊着:“让我回家,让我回家……我已经在草原上流荡了15年了……”那个声音在草原上回荡着,那只手卡在窗口里。每当提起《呼啸山庄》的时候,我都会不自觉地往窗口望一眼。于是,小时的我便是十分的讨厌那个怪老头。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头。

接着作者以一个局外人的口吻,以倒叙的手法,向我们刻画了这呼啸山庄的百年呼啸,希刺克利夫是如何在爱与恨的边缘徘徊,最终又是如何走向了复仇,走向了饶恕。

希刺克利夫算是这里面最可怜的人了吧。他本是一个孤儿,遭辛德雷的虐待,因为自己的出身,凯瑟琳也只能远嫁画眉山庄。于是便由爱生恨。他报复画眉山庄,他报复辛德雷,他恨里面的每一个人。

可是,这报复能解决这些年来的一切问题么?

很多时候报复是为了出这样一口气,可是依旧伤害了自己爱的的人,这又何必呢?最后由于凯蒂的眼神让他想起了凯瑟琳,他终于放弃了,自己结束了这一切,在最后的饶恕中,结束了这两代人的仇恨。

中国有一句古话“冤冤相报何时了”,无止境的复仇不过是让悲剧再一次的重演。饶恕他人,便是也让这一系列的多米诺效应的停止,也是饶恕自己。

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

在埃尔。格里科的那幅画上是一片乌云下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让人感觉雷声隆隆。画中拖长了的憔悴的人影东歪西倒,被一种不属于尘世间的情绪弄得恍恍惚惚,他们屏息着。铅色的天空掠过一闪电,给这一情景加上一笔,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

幼年的希刺克厉夫:一个肮脏的,穿得破破烂烂的黑头发的孩子。看上去比凯瑟琳还显得年龄大些,可是让他站在地上的时候,他只会四下呆望,叽里咕噜地说一些没有人能懂的话。

或许因为我太过年少,我想我从理智上是不相信爱情的,或者说不相信一生一世的爱情,至少生活中我还没有看到。当一方去世,另一方依然能让感情保持深厚。时间是可以淡化一切的。刻骨铭心的爱让我对希刺克历夫的同情又多了几分。

十几年来,凯瑟琳的孤魂在旷野上彷徨哭泣,等待着希刺克厉夫。希刺克厉夫终于离开了人世,他们的灵魂不再孤独,而在黑夜的旷野上,山岩下散步……

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

最近,我无意中翻开了一本名叫《呼啸山住》的书。

它讲述了在一座山上的一个山庄里的故事。弃婴赫斯克莱夫在山庄里长大,却因为心爱的人要出嫁而远走他乡。三年后,赫斯克莱夫再度出现,展开了一系列的复仇计划。

初读这本书时。里面的内容很吸引我,但我还是觉得这本书有些丑陋。因为它涉及了太多的憎恶。可隐约中,我还是感到了它的美丽。尽管我这是在细细品味后发现的。这本书,这本十分吸引我的书。它的美体现在赫斯克莱夫那对爱情的不渝,体现在凯撒琳那段维美的爱情与凯撒琳的身世的不幸。

赫斯克莱夫尽管在报仇时显得那么凶恶,但他也是因为爱。是因为当年他没有听完那半段话。他认为爱人违背了他,他悲痛欲绝才会这样。

凯撒琳是那么不幸,而又是那么幸运。她不幸的是,在自己刚出生的时候,母亲就因为难产死了。她的母亲也就是赫斯克莱夫的恋人。凯撒琳难逃魔掌,在一次偶然中撞倒了赫斯克莱夫,她被抢走了财产,被迫嫁给表弟,那个病得半死的人。幸运的是她碰到了赫斯克莱夫收养的,自己那个不争气的舅舅的孩子。比她大四岁的表哥——哈东。她和哈东坠入情网。后来,赫斯克莱夫也因过度思念凯撒琳的母亲——凯蒂而去世。凯撒琳收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并和表哥结了婚,带上老仆人耐莉回到了画眉鸟山庄,再也没有去过呼啸山庄。

这本书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

《呼啸山庄》,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湮没的杰出作品,《呼啸山庄》,一部有着永久艺术魅力的光辉作品。

我用了一个星期多的时间看完了《呼啸山庄》。我合上书,不禁惊叹,这个久居深山,几乎从不和外界接触的未婚女子怎么能写出爱的如此深刻,恨的如此入骨的小说呢?这个一生都活在不幸的世界中,孤独凄凉,没有笑声,没有朋友的女子,怎么能写成这样一部富有独创性和超前性的伟大作品呢?其实不管怎么样,不管是因为什么这部极其富有内涵的奇书,已经可以让我们领悟到很多很多人生的真谛了!

《呼啸山庄》到底凭借什么成为了一部不朽之作呢?首先它没有受到城市里大众化的影响和控制,完全描绘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山村荒野的景象。使人们领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故事中的主人公都保留着原始的性格:爱起来不顾一切,恨起来不计后果。这一切的一切在我们这些长期受到传统礼仪的约束的人们看来就显得非常特别,非常有新鲜感。有人说《呼啸山庄》是“人间情爱最宏伟的史诗”要我说这都要归功于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极丰富想象力;极强烈的激情;极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她那把主题升华的才华和能力。我认为这些也就是为什么《呼啸山庄》能如此畅销的原因了。

当我回味着这本书的深刻内涵和本质时,我发现在《呼啸山庄》中我学到了许许多多,其中另我感触最深的是它教会了我保持人性的尊严和心灵的自由。无论我们面临着多么严峻的挑战或是多么残酷的考验,我们都应该向往自由。

推荐信息

  •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共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9:46:09

    我余文森阅读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从中能学到很多,了解了自身的缺陷,发现了自身的问题。通过阅读《有效教学十讲》这本书,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使自己能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生活中去。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的教学、优质教学,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会了才有乐趣这三条教学规律是绕不开的

  • 《在人间》读后感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9:45:39

    【 导语】读书不但可以提升人生境界,还可以强化人文精神,真善美广植人心。课外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读者的生活,滋润了读者的心灵......无忧考网为您推荐以下内容。更多相关精彩,不要错过,尽在无忧考网,欢迎关注!【篇一】在人间读后感1500字这个国庆假期,我读了高尔基的着作《在人间》。《在人间》是俄

  • 《西游记》100字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9:54:09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讲的是孙悟空在花果山出生,因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来,唐僧去西天取经,它便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它们师徒一路降妖除魔的故事。降妖除魔的故事有:三打白骨精、琵琶洞斩女妖、大战红孩儿等等。书中讲的是师徒四人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修成正果。我觉得这

  • 《文章》读后感8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9:50:39

    屈原是中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生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楚国,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时期,秦、楚、赵、魏、燕、韩、齐七大诸侯国割据称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战国七雄之中,秦国最强,而对秦国的军事压力和楚国的政治腐败,屈原极力主张对外联齐,对内变法图强,进而统一中国。屈原的政治主张

  • 《呼兰河传》读后感(共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9:58:09

    作者萧红,一代才女,红颜薄命,爱情生活可谓是一本糊涂账。可是她真的是一位天才作家,对生活的观察视角独特、细致入微,文笔细腻舒缓,文字既一板一眼,又生动诱人。《呼兰河传》其实很像一部散文,熔铸了萧红丰富的情感。呼兰河在她笔下活了起来,呼兰河的风景在她笔下摇曳起来,呼兰河的民风民俗在她笔下灵动起来,呼兰

  •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共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0:02:39

    假如有一天,一觉醒来,你发现你回到了高中时代,父母师长仍然年轻,你和你的朋友依然有梦,此时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谁都知道不能回到过去,但,假如呢?作者穿越回到了高中时代,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帮助年轻时代的“我”建立自信,和朋友化解矛盾,理解父母的难处,最后向自己喜欢的女孩子表白。内容很简单,有些内

  • 《三国演义》读后感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0:01:09

    《罪与罚》这本书已经在书橱里摆放了两年多,这次最后能够在寒假里去细细地品味它了。书的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八二一年出生在一个俄国贵族家庭,是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充满传奇,28岁时因参与农奴解放运动而获刑,出狱后重返文坛继续写作,被人们公认为是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驾齐驱的俄国文学巨匠。

  • 关于呼啸山庄读后感的范文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0:03:39

    读完《呼啸山庄》,合上书本,心生一种感慨:心怀仇恨的人是永远得不到快乐的。对于希刺克厉夫,到底是应该怀着一颗怎样的心来读他呢?是可怜,可恶,还是可气?可怜的是他这样一个吉卜赛的弃儿在呼啸山庄里备受冷眼和唾弃,就连唯一和他相恋的凯瑟琳最后也要离他而去。我觉得,造成希刺克厉夫那种阴险、冷峻性格的原因,和

  • 关于《抗战英雄》的读后感大全(精选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0:07:09

    抗战英雄这个让人耳熟的词,每当想到它就觉得五比神圣。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一次又一次的事变,无数无辜的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更有无数先烈在枪林弹雨中成了抗战英雄。《抗战英雄》这本书就淬取了他们的精华.每一次洗耳恭听,都是一次神圣的洗礼。每段故事都只是冰山一角。更加庞大的是他们坚贞的热血。狼牙山五壮士是最震

  • 《摆渡人》读后感500字大全(1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10:05:39

    摆渡人崔斯坦在向15岁的女孩迪伦介绍自己时说,“我是摆渡人,我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毒手。我告诉他们真相,然后把他们送到他们要去的地方。”摆渡人,这是一本关于爱的书。15岁女孩迪伦在去看望多年未见的父亲的路上,火车发生事故。“迪伦,你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你是唯一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