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白洋淀纪事》读后感(共12篇)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共12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21:47:26

第1篇:白洋淀纪事读书笔记

在看《白洋淀纪事》之前,我认为英雄必定是一个人为国家亦或为正义牺牲,做出贡献。可在读了《白洋淀纪事》这部朴实的,用真情实感描写出的书籍后,我的想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叫白洋淀的不起眼的小村庄,那里的芦花做席子格外的好。就在这么个小村庄里,抗日的烽火正在悄悄蔓延……”

读完《白洋淀纪事》我发现里面并没有什么伟大的,轰轰烈烈的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平凡凡的农民抗日的强烈意志,普通人民互助互利的平淡生活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平静的日子却掩盖不住人民解放前生活的苦难与凄凉,以及解放后的艰辛与欢乐。

读完《白洋淀纪事》我才明白,革命的胜利并不仅仅是建立在黄继光这些可歌可泣的大英雄身上的,更多的是建立在千千万万的人民子弟兵身上的,是建立在我们沸腾的热血上的,是建立在对革命有着满腔热忱的人民战士身上的!

再来说说孙犁塑造的女性形象吧,阅读《白洋淀纪事》的时候,你会发现,孙犁描写了一大批具有真、善、美品质的普通劳动妇女。虽然孙犁并没有对她们的外貌进行细致的刻画,但他把这些女性形象的个性刻画的淋漓尽致,让我们身临其境。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想象出她们年轻、健康、美丽的形象。

就拿《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中的水生嫂来说吧。水生嫂不仅仅是勤劳能干的,也是多愁善感的,乐观坚强的。水生嫂面对既要一个人照顾家里的长辈和孩子,又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的情况,仍然支持丈夫参加抗日,勇敢的挑起了“千斤重的担子”。水生嫂和妇女们摇着小船去看望丈夫们,却不幸遇到了日本鬼子。但水生嫂他们毫不胆怯,机智的将船往荷花淀力揺,并下定了“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河里去死吧”的视死如归的决心,荷花淀这一章让我体会到了水生嫂和妇女们的机智勇敢,她们的重情义,她们的顽强和她们的保卫家乡,捍卫尊严的勇气和决心。

水生嫂等妇女们的成长,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卫战争中的巨大变化。作者通过塑造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像,歌颂了冀中地区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革命斗志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孙犁用他诗意盎然的笔触,描绘了许多让我们读了或许心酸,但必定体现了人性之美的美好故事。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叫白洋淀的不起眼的小村庄,那里的芦花做席子格外的好。就在这么个小村庄里,抗日的烽火正在悄悄蔓延……”水生嫂和日本鬼子们战斗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符夏霖)

第2篇:白洋淀纪事读后感400字

《白洋淀纪事》主要反映的是在白洋淀地区,冀中和晋察冀边区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生活,在当时,老百姓日日夜夜受着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与折磨。

白洋淀这个地方极其不引人注目,白洋淀里的人也是不为人知。但,正是因为有这些普普通通,不为人知的老百姓,才有如今的和平生活!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书中,老百姓们对祖国的热爱是最令我震惊的。他们有些人主动参军,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有些老百姓不能参战,但是他们仍各自想办法,与敌人斗争!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平了,我们再也不用因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怎样来的呢?是老百姓用鲜血用泪水换来的,是老百姓凭着那一颗颗坚定的爱国之心换来的!可是我们现在的生活之中,爱国之人又有多少呢?同学们,想想老百姓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一定要做个爱国之人!

我们虽然处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祖国,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那些老百姓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让我们对祖国充满热爱,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3篇:《白洋淀纪事》读后感

《白洋淀纪事》的作者是孙犁,描写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雄抗日,并与当地地主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

《白洋淀纪事》收入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山地回忆》,《王香菊》。

文中充分表现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写,从而用无邪的文字勾画出时代的未来,用文字之美来表达普通人的心愿。

《白洋淀纪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为背景,用乐观从容的态度描写时代的风云变幻,以亲切轻柔的笔调表现战争严酷和生活的艰难,以丰富多彩的笔触描绘人物,尤其是女性们的勤劳,善良,聪明,勇敢的美好品质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与折磨,困苦的年代中,人们日子十分凄苦,但却依然保持对祖国和民族的忠诚,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的好日子,都是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马千子)

第4篇:白洋淀纪事读后感500字

荷花淀,是一个一听名字就能想象出它美丽容貌的地方。可是,又有谁会知道或记得,在白洋淀也有千千万万个热血青年,他们为革命参军,他们为土改与地主斗争,他们为生产帮助他人。

《荷花淀》是孙犁最得意的作品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善良、贤惠、通情达理,虽然没有文化,但是绝不落后的水生嫂的形象。男人们才走了几天,她们就每人找了一个理由去探望丈夫,表现出她们对丈夫深深的爱。虽然没有如愿见到,有点小情绪,但很快就又说笑起来,可见水生嫂和其他女人都很乐观、多情。

这些情感丰富、爱说爱笑的女人们在遇到敌船时,虽然也心跳加快,但是不胆怯,不手软。她们机智的将船往荷花淀里摇,并下定决心,“假如敌人追上来,就跳到水里去死!”表现出了她们坚定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回村后,她们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也纷纷拿起了枪杆子,当上花木兰,成立了属于自己的队伍。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万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她们是那么的平凡和普通,但又是那么的英勇和伟大!对待爱人和同胞,她们有着无限的爱和包容;对待敌人和地主,她们是爱憎分明、毫不手软。我不禁对这些“水生嫂”们肃然起敬!(王鹏睿)

第5篇:《白洋淀纪事》读后感400字

《白洋淀纪事》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易风易俗的相关情景。

《白洋淀纪事》孙犁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小说,散文选集,曾被评为“百年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在《山地回忆》中写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用自家仅有的一点“”白布”给我做袜子的事,当“我”穿上那双结实的袜子时。妞儿自豪的说:“保你穿三年,能打败日本不?”一个普通的山村女孩,一双普通的白布袜子,却折射出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采蒲台的苇》,“没有”两个字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却说的铿锵有力,宁死不屈的品质在这两个再普通不过的字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在采蒲台的时候,村民和干部被鬼子包围,妇女和男人们宁愿死去也不愿出卖抗日队伍。

白洋淀最富有特色的便是苇,作者借物喻人,把这些坚贞的人比作其坚毅顽强誓死不屈的一个形象。

她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受日本鬼子的摧残与折磨。人们日子过得十分凄惨悲苦,但却任然保持着对中国有着忠诚,丝毫不怨恨国家没有给他们幸福的日子,这让我感到很感动。(聂馨茹)

第6篇:白洋淀纪事读后感1000字

“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白洋淀记事》是孙犁在白洋淀一带抗日斗争时所写下的小说,作品主要反映了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进行战争、劳动生产、互助合作的生活情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根据地的人们是多么的顽强:淀被围困,但人们还在捕鱼,月亮虽然是凄清的,可还依旧照亮着人们的道路。这本书中并没有看到多少描写日本人恶行的言语,可字里行间皆流露出了当时人民的艰难。

《白洋淀记事》这本书通过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故事分别描写了60多个妇女的形象。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村歌》中的双眉了。书中也有一段对她外貌的描写:“这姑娘的脸上擦着粉,两道眉毛虽然弯弯的,左边的一道却只有一半,在眼睛上面,秃秃的断了”。

《村歌》主要讲述了双眉被王同志分到“流氓组”做组长,最后双眉当选了秋收大队长并重回戏班的故事。

故事中,双眉因为和王同志有矛盾,所以一直不被分组,体现了当时领导的黑暗,将私人恩怨带到社会中去,导致双眉只好天天在家里纺线。后来,邴同志介入,帮助双眉解决了问题。双眉成为组长后,并没有就此自甘堕落,反而更加努力,担起了一个组长的责任,还在大会上公然向互助组组长——李三发起挑战,还调解了小黄犁儿和大顺义的矛盾,真令人佩服。要知道,双眉只是一个未满二十岁的小丫头啊,可见女子的强势。

我之所以喜欢双眉,是因为她的精神感动到了我,既不服输,又知错能改,谁不喜欢呢?我也敬佩着她,是因为她在小组开会时说的那句话:“怎么着,就是组织起来呗!”短短几个字,却充分体现出了双眉的豪爽和对未来的幢憬与信心。

其实这样的人物不止双眉一个,还有吴召儿、邢兰、香菊等。她们都是一个人抗起了一大家子的重担,天天起早贪黑,照顾老的,抚养小的,我认为,她们的精神早已超过了我们男性,这一点上,我自愧不如。

她们是十分平凡的,但是,她们也在平凡中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我们也要学习她们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意志,从平凡的人群中脱颖而出。

“孙犁的作品不煽情、不造势、不媚俗,看似很淡,而实际很深。”冯骥才先生说的这句话,也许就是对《白洋淀记事》这本书最好的诠释。

“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绵……”,谁说女子不如男?那些脏活累活是谁干?她们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整天面对着凶狠的日本鬼子,受他们的凌辱与折磨。“要是让鬼子捉了去,就是跳河也不能被他们糟蹋了。”这就是中国妇女的决心和斗志,她们没有怨恨旧中国没有给她们幸福的日子,而是相信未来一定会改变,会幸福。(戴子淳)

第7篇:《白洋淀纪事》读后感700字

有位著名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可以一天不读书。可见,读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这个寒假,我又认识了一位“朋友”,他叫做‘白洋淀纪事’。在作者出神入化的描写下,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是一本描写游击队抗日故事的一本书,书中介绍了许多抗日英雄的传奇故事。其中,给我印响最深的是原生,他17岁时就参加六年了村里组织的抗日游击队,跟着部队去抗日,这一走就是8年,家里留着年迈的父母和自己的妻子,自己一走就是8年,家里没有任何原生的消息,所以,原生那不争气的妻子开始故意刁难原生的父母,最后跟着一个有钱人跑了。幸好一位善良而又勤劳的姑娘帮助原生的父母干家务!没错,她就是秀梅,原生小时候的玩伴!她每天准时到原生家干活,任劳任怨。一直坚持了许多年!在原生的妻子与原生的父母争吵时,秀梅和小五赌气说不嫁人!这8年里,原生拼尽全力打鬼子,到最后,别人家的抗日队员回来了,只有原生没回来。过了几日,秀梅与原生的父母耕地,远远地望到一个八路军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原来是原生!

第二天,就有人来报,说原生在战场上活捉了蒋介石的旅长,要在全村里表扬。

场面十分壮观。全村老老少少全部都来了,都为原生而高兴和骄傲!

第三天,原生就要回部队里,原生的父母将家里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原生!后来,原生就又走了,又回到部队里,为人民而战,为新中国而战!

当然,自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大家舍小家的人数不胜数,为了新中国而披荆斩棘、在所不辞,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五星红旗,用自己的脊梁为中国撑起一片天地,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有条件去用知识武装自己,去回报社会!所以,从此刻开始,让我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为最好的自己去奋斗!让时代的接力棒在我们的手中更加熠熠生辉!

第8篇:白洋淀纪事读后感600字三篇1

这是一本记录抗战故事的红色小说集,它用纯朴的文字和平直的叙述向我们展现了近八十年前那狼烟四起的年代所发生的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它并没有着重突出或刻意塑造英雄大人物和事迹,因为在这本书里的英雄实在太多,让我们一起来重温故事中的精彩片段。

书中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以下两个章节:《吴召儿》和《荷花淀》。

《荷花淀》里那群青年妇女从一开始对抗日活动与丈夫参加工作的抱怨,转变到后来她们成为了战士,积极参与战斗,进而实现了精神上的成长与蜕变;她们即使要照顾家人,承担繁重的劳动,还依然支持丈夫参军抗日。“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尽管知道儿子此行凶险异常,有可能一去不返,水生的父亲依然支持儿子抗击敌人,可见白洋淀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和保卫家乡的决心。

《吴召儿》则是我从小便耳熟能详的抗战故事,过去的我只把它当作普通故事来听,如今重读一遍,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一个活泼干练的少年战士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脑海里。吴召儿作为向导中唯一的一个女性,她对工作的负责态度和自身的能力并不比男人逊色。责任心让她变得勇敢、干练;她领着同志们上山,要保证每一个人-包括她自己的安全,还要防止被鬼子兵发现,否则别人的努力和自己的准备便付诸东流。她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甚至还为掩护同志们的转移,单枪匹马地去截鬼子兵。若换作是我,能否将人周全平安地带上山都是未知数,更别提独个去阻拦敌人、拖住敌军。

当然,她和《荷花淀》里的妇女,还有书中参与战斗的广大民众和战士,一起构筑起当年中国抗战时的缩影-当时的人们万众一心、共同御敌,最终取得了胜利,驱逐了侵略者,真是大快人心。

第9篇:白洋淀纪事读后感

记得小学时在语文书中读过《采蒲台的苇》,只觉得那个时代十分混乱。这个寒假,当我读完整本《白洋淀纪事》,我对《采蒲台的苇》有了不同的感受,对那个时代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白洋淀的苇是最有名的,一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但在采蒲台的苇塘里,苇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记忆。八路和妇女,虽然素不相识,但凭借着他们保卫祖国的决心,整个苇塘上回响着有力的“没有!没有!”,这声音,是多么掷地有声、刚强不屈!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芦苇,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可就是人民的斗争才保持了它们的生存,才有了白洋淀如画一般的风景,才成就了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

可能小时候因为不明白时代背景,只觉得场面有些暴力,八路军十分勇敢,却忽视了蕴藏在普通老百姓中的力量,他们虽不是驰骋沙场的战士,但他们正是依靠自己的团结、顽强,帮助八路军渡过难关,打败日寇。

当时的妇女在家也就是织布、烧饭,男人们都外出打工或打仗,水生就是其中的一员,是游击组长,为了不让敌人安上据点,他报名参加了地区队,水生嫂知道,她劝不动水生,只能简短叮嘱几句,但可以看出她的难过与不舍。过了几天,几个妇女聚在一起,嘴上说着不想去看他们,可还是准备了衣服。她们偷偷划着一艘小船到了马庄,可并没有找到他们,于是失望地回去了,其实,更多的是担心,怕他们已经牺牲了。这时,她们看到了一艘大船,是日本人的。她们拼命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炮。她们害怕进了敌人的老巢,可再仔细一看,是她们的丈夫。等战士们击败敌人后,去打捞着战利品。

一开始的水生嫂是不愿让水生参加游击队的,可经历了这次,她们几个妇女好像不服气似的,于是在那年冬天,她们配合子弟兵,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孙犁从一开始描写的农家妇女的形象,到后面妇女机智掩护,再到最后上战场,所有细节处理到位。荷花淀美轮美奂的意境,既让人见识到了当时妇女们的辛勤劳作,也凸显了女性的纯洁、宁静、深沉、温柔。

读完《白洋淀纪事》,发现里面完全没有什么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凡的农民与村级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与积极分子的矛盾,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即使在平静的日子也掩盖不住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的苦难与凄凉,当然还有解放后的奋斗与欢乐。硝烟四起的时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而就是这些英勇抗战的前辈,赶走了侵略者。如今,岁月流逝,但请记住他们平凡又伟大的事迹!(张熙嫒)

第10篇:白洋淀纪事读后感600字三篇3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小村庄,叫白洋淀,那里的芦花做席子格外的好。就在这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抗日的烽火正悄悄蔓延。

《白洋淀纪事》里面没有什么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凡的农民与村级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与积极分子的矛盾,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平静的日子却掩盖不住人民解放前生活的苦难与凄凉,以及解放后艰辛与欢乐。

董存瑞炸碉堡固然可歌可泣,黄继光堵枪眼也的确让人感动;狼牙山五壮士的奉献自然更让人深受震撼。可是,革命的胜利,绝不是单单建立在这些英雄身上的,而是建立在数百万人民子弟兵身上的,是建立在艰苦奋斗,对革命有着不灭热忱的游击队员身上的,更是建立在成千上万的因帮助解放军而受苦受难却依旧热爱共产党的人民身上的。

如果说英雄们是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驱散了四周的阴霾;那么觉悟了的人民群众就是缓缓升起的朝阳,更是让黑暗无所循形。他们固然微不足道,思想也未必那么进步,但千千万万的群众,就能对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白洋淀纪事》,就是讲述了千千万万小人物事迹的一本书。没有人描述他们,也没有人想到要去记载他们,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怡然自乐。但是,一到山河破碎,硝烟四起时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就是这些英勇抗战的前辈,还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祖国。

革命也走过弯路,根据地也被扫平过,但是在幕后的人民却从不会放弃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台上演员的表演如此精彩,是因为幕后众多的群众支撑这帷幕;我们记住了演员的名字,难道就该忘记群众的艰辛吗?

如今,百岁老人们都挡不住时间的流逝。但是,请不要让他们平凡又伟大的事迹,胆怯又英勇的精神,随着时间一同逝去!请记住他们,这些给了我们新生活的伟大的老前辈!

第11篇:读《白洋淀纪事》有感800字

之前想起战争,脑海中满是一片杀喊声,一片血腥的场景;但现在想到战争,却是一片欢声笑语。正因为我阅读了《白洋淀纪事》。

七七事变不久后,敌人的铁蹄就踏进了白洋淀。硝烟与战火在河网密布、物产丰富的冀中平原上蔓延开来,敌人在白洋淀修起炮楼,安上据点,抢光白洋淀的粮食和人们赖以生存的苇,杀吃了鹅鸭和鱼鹰,白洋淀的人民无以为生。即使是这样,白洋淀的人们还不放弃,他们奋起反抗。青年积极响应号召奔赴前方参军抗战,年轻的妇女在后方积极投入生产,支持丈夫抗战。白洋淀处处都唱起了冀中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之歌。

我十分佩服他们的乐观精神,《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里的老头子悠闲地撑着船,自己设计陷阱打鬼子,让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鬼子们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这样的场景实在有几分滑稽。还有《纪念》中,纪同志一边与敌人打仗,还一边和小鸭聊天……

阅读时,我不由得想起一件事。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黄昏,我骑着自行车从兴趣班赶回家,“哗当”一声,我感觉脚下一片轻松,抱怨道:“怎么回事啊!我本来就很累了,还给我来这一出,真是的!烦死了啊……”我仰起头准备大哭一场时,一睁眼,发现那黄昏时的天空是那么灿烂:耀眼的阳光透过洁白的云朵,光芒四射……我愣住了,缓缓起身,扶起自行车,一步步朝家走去。

快乐的机会不是每时每刻都会遇到的,不快乐却可能会随时来临。面对如此多的不快乐,还不如乐观的去面对它。《白洋淀纪事》中的战争是残酷的,但白洋淀的人们互帮互助的场景是温馨的,是乐观精神的表现。乐观的人会苦中作乐,即使在绝望境遇下也要探求出希望之路;悲观的人,即使锦衣玉食,也会忧心忡忡,让愁苦的阴云笼罩明亮的天空。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人的一生不快乐的事有很多,关键是看你怎样去面对它,去改变它,将它变成人生成长的绊脚石还是垫脚石。拥有阳光心态的人会将它当成一段锻炼自己的小插曲或一次磨炼自己的机会。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战争虽然残酷,但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也会感到温馨;生活虽然忙碌,但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也会感到美好!(王嘉欣)

第12篇:白洋淀纪事读后感600字三篇2

读过《白洋淀纪事》一书,纯朴坚强的老百姓们的笑脸与壮美秀丽的祖国山河,仿佛在我眼前展开,书中文笔清新,用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抗战时期冀中人民的生活,在这本书中,不仅男人英勇善战,女人也顶了半边天,有淳朴、勇敢的二梅、张秀玲,有开朗乐观的刘兰,有坚持斗争的香菊母亲,有独立坚强的张秋阁……在众多优美的文章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名为《光荣》。

在饶阳县城北的一个村庄,有一个十五岁的叫原生的少年,他在秀梅的帮助下卡了一支枪,又在秀梅的鼓励下,原生背着枪,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随后的几年里,秀梅也在村里做了干部,领着大家积极抗战,原生的媳妇小五,是个没见识的落后分子,大家让秀梅劝她,她却抱怨当兵光荣有何用?光荣又不能当饭吃,当衣穿!

于是小五离开了婆家,秀梅就去原生家为阿公阿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们打场扫院,她一直坚信,战争一定会胜利,所以她等着原生回来。

终于,原生活捉了蒋介石的旅长,光荣回乡,在庆功会上,秀梅讲了一段话,她说,有人认为“光荣”不能当衣穿,不能当饭吃,但是就是因为有人把光荣看的比性命还要紧,所以大家才有了饭吃!一位农村妇女,都有着如此高的觉悟。

故事的结尾,勇敢的原生与贤惠的秀梅,自然也结下良缘。《光荣》这个故事,语言优美,像是三月的土地,散发迷人的清香,作者孙犁用浪漫的笔调写下了这个故事,主人公秀梅,勇敢、乐观、坚强,也是《白洋淀纪事》中许多女性所拥有的品格。

读过《光荣》,我对“光荣”的理解有了提升,读了《白洋淀纪事》,我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敬佩!冀中的英雄们,让我感受到了抗日时代的铮铮爱国情!我们新一代年轻人,更要将老一辈的精神传承下去,爱我中华,荣我祖国!

推荐信息

  •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共1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1 13:49:31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

  • 关于《穹顶之下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1 14:23:01

    【第1篇】最近柴静的《穹顶之下》纪录片很火,我看了完整的片子:从中我们知道了很多我们应该知道而不知道的知识,知道后为自己生活在这样毒恶的环境中而感到恐惧。非常佩服柴静这个女人,之前都有拜读过她的《看见》这本书,通过她的媒体人的视角看待问题,很客观、真实!这部片子引起的反响很强烈,因为内容已经触及到某

  • 关于《范爱农》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1 15:02:31

    世间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时间了,因为它可以酝酿出切。酝酿出友谊,时间是醇香的美酒。酝酿出残暴,时间是阴森的小路。酝酿出寂寥,时间是孤独的岁月。在范爱农这篇深动的文章中,“我”与范爱农的初次认识是在一次发电报的争辩上,那时“我”觉得他十分可恨与冷酷。但随着时间的潜移默化,一次在酒店里竟然碰上了范爱农,我

  • 《灿烂千阳》读后感(共1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1 15:40:01

    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们,可以自由地呼吸,自在的生长,行走,就像萧红回忆童年作品里描写的生命样,恣肆地生长。你想象不到,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里生长着所想象不到的,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生命……《灿烂千阳》告诉你的就是这样不一样的人生,不样的生命。作品用和缓而不动声色的语言为我们记叙了一个让人心痛的故事,描绘了一个

  • 《稻草人》读后感2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1 16:14:31

    读了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后,我想到了很多。书中描写了好多人物形象:有调皮的猴子,温顺的老牛,也有善良的稻草人和诈的飞蛾。我最喜欢稻草人了!因为他尽职尽责、乐于助人。稻草人虽说是农民亲手造出来的,可他努力保卫庄稼的精神实在让我倍感佩服。他不吃饭,不睡觉,不管烈日怎样暴晒,无论狂风肆意吹打,他总是直挺

  • 有关《高中》的读后感500字大全(1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1 16:55:01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祥子是北京旧三十年代一位青年车夫,善良,正直,他的理想是车,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于是,他省吃俭用,起早摸黑。三年之后终于得偿所愿,但是那时

  • 关于《一片叶子落下来》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1 17:30:31

    今天,无意中翻到小时候看过的一个绘本是一本关于生命的故事,让我感触颇深。这本书讲的是一片叫弗雷迪的叶子从一点小小的嫩芽慢慢长大成绿油油,又大又厚的大叶子,又在秋天变得金黄,最后在冬天悠悠的落下。在这个过程中,弗雷迪发现他的好多叶子朋友不断地在掉落,看到有些叶子在掉落前和风挣扎撕打,有的只是静静飘落,

  •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1 18:15:01

    寒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一本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从中感悟了许多启示。大卫,一名普通的男孩。在他出生前父亲便已去世,留下年轻的母亲和保姆来照顾这个小家伙。虽然没得到过父爱,但在大人们的精心呵护下,大卫拥有了一段美好的童年。直到一天,母亲与一位男士相爱,大卫有了一个继父,一切都改变了。继父象魔

  • 《山中访友》读后感大全赏析(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1 18:44:31

    今天妈妈给我了一本书,第一篇文章是《山中访友》,我立刻被这一篇文章吸引住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名已经长大的人回到家乡的山中,见到了许多老朋友有古桥、鸟儿、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峡谷、白云、落花、落叶、石头。刚开始我认为他的老朋友可能是一位老者,而让我惊讶的是作者的老朋友竟然使一些物。文中“

  • 关于《八十天环游地球》的读后感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2 7:28:46

    读了《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我被书中福格先生善良、勇敢、机智的精神所折服。这本书主要内容是讲绅士福格与俱乐部的朋友们打赌,用两万英镑做赌注,赌福格先生能不能在八十天之内环游地球一周。于是福格先生就和仆人路路通从伦敦出发,开始了这个决定命运的环球旅行。一路上,他们主仆二人历尽了重重困难,遭遇了种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