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大清相国》读后感(共9篇)

《大清相国》读后感(共9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3:57:04

第1篇:大清相国读后感1500字

最近单位组织读王跃文的《大清相国》,这本小说我以前看过,再次阅读,感触颇深。下面从陈廷敬的个人境界、修身齐家方面谈一点感受。

陈廷敬,他21岁中进士,晋身官场后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乞归后仍被康熙帝召回,70岁后主动全身而退,安全着陆。在老家颐养天年并发挥余热,编纂了《康熙字典》与《钦定词谱》,康熙评价他“宽大老成,几近完人”。他不参与派系与集团斗争,有自己的道德操守,讲究政治谋略又不去害人,能够更新观念、迅速转变角色,从错误的思想中走出来,识时务、处处小心谨慎、避免锋芒毕露。用自己的方式报效朝廷、造福子民。纵观他的一生,有如下三重境界:沉得住气、低得下头;耐得往寂寞、经得起诱惑;看得透人、想得开事。先修身、齐家,然后再干大事,陈廷敬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重境界:沉得住气、低得下头

陈廷敬年轻时候也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有棱有角,热血沸腾,所幸遇上一个好岳父,书中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官是靠熬出来的,没到那把年纪,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枉然。人若得意早了,众目睽睽之下,没毛病也会叫人盯出毛病来。”“少年得志是可喜,但隐忧亦在,须得时时警醒,盯着你的人多,少不得招来嫉妒,反是祸害。官场上没有一番历练,难成大器。所谓历练,即是经事见世,乍看起来就是熬日子。任劳是不怕的,要紧的是能够任怨,那就是忍功!”凡成大事者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明朝的张居正也是如此,很小时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所幸遇上顾璘这样的好导师,没有让他在年轻时锋芒毕露而得意忘形。这,就是小说中“五字决”中的“等”(要沉得住气)和“忍”(要能经受起磨练)。

第二重境界:耐得往寂寞、经得起诱惑

面对索额图与明珠的争斗,陈廷敬自始至终没有选择站队,两人都想方设法把他拉入自己的阵容,给出了很多诱惑,陈廷敬一直没有动容,甘于寂寞,甚至有很多次皇帝误会他差点断送前程,每每遇到逆境,他总是岿然不动,稳若泰山。“君子有大畏呀,成大事者,必须有所畏。所谓无大畏者流,其实不过莽夫耳。”“稳,一时兴许会吃些亏,但是不会倒大霉。”这,就是小说中“五字决”中的“稳”(要谨慎且低调)

第三重境界:看得透人、想得开事

能将身边的人看透,能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准确判断,迅速作出处理,干净利落,不优柔寡断,事后不贪功,做到功成而退,这是陈廷敬最高的境界。这需要一番历练,一个人没有经历很多事,没有接触很多人,不善于总结和思考,就算有高人指点也不可能达到这层境界的。这就是小说中“五字决”中的“狠”(要坚决彻底),“隐”(要会急流勇退)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递进关系,修身与齐家是基础,若没有做好是不可能做好治国平天下的。近代史上曾国藩、蒋介石是典范,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家书、日记中学到很多很多。修身,包含正己、慎独、贞信、担当、约束、涵养。陈廷敬也有孤寂的时候,也有受委屈的时候,他都是一个人抚琴,静静地思考,反复反省自己,这其实就是一个修身的过程。齐家,俗话说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我们常常看到好多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最后被家里人给害了。汉代霍光就是个典型例子,他功德盖世,因为没有管好自己家里的人,在他死后整个家族遭受灭族之灾。陈廷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的弟弟多次想通过特殊途径,甚至打着哥哥的旗号谋取不正当利益,陈廷敬每次知道后总是苦口婆心地教育,公正严明地处理,用理智的手段维护好亲情。德,永远比才更重要,我们要教育子女先做一个有德之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德才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他把人分为四类:德才兼备的称为圣人,有德无才的称为君子,有才无德的称为小人,无才无德的称为愚人。在找不到圣人与君子的情况下,宁愿用愚人也不可用小人。

第2篇:大清相国读后感800字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就是正的意思,从政就必须“正”,必须坚守正道、主持正义、保持公正。不如此,就不是好官,就不该叫从政。要想有一番作为,就必须扶正自己,良好的作风至关重要。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人们常用莲来赞美一个人的清正廉洁,坚贞不屈,是因为莲中通外直、洁身自爱、淡泊名利,具有坚贞的品格。大清相国陈廷敬就是如此心若磐石,坚守自己最初的品格,认清人生追求,遵守着当时官场的秩序,忠于康熙皇帝,心系着天下百姓,从而驰骋官场五十四载,累计二十八次升迁,并且得到康熙“宽大老成,几近完人”的高度评价。在《大清相国》中,康熙反反复复对陈廷敬说的一句话是:当官,就要吃苦;不想吃苦,就别当官。所以说:要做好干部,首在为人,即“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在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要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

陈廷敬历任康熙帝师,工、吏、户、刑四部尚书,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最后老死相位。清官多酷,他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他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他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他是德官,却不乏铁腕。陈廷敬能得到完人的评价:一是坚持理想,二是清官,三是有能力。试想,在一个人治的封建社会里,陈廷敬尚且能够清正廉明,一心为朝廷;如今在一个讲法制的社会主义时代,我们党员干部更应该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为了突出陈廷敬这个人物,《大清相国》还写了顺治、康熙、明珠、索额图、高士奇、徐乾学等权力官场中的人物作为陪衬,展现了三百年前清代宫廷的官场风云。官场如战场,其诡谲多变,瞬息之间决定一个人的沉浮和生死,却也考验生存于其间的人们,对于人格、道德、行为准则的选择,又何其艰难。“等、稳、忍、狠、隐”是陈廷敬驰骋官场的真经秘诀,他一步步做到了“等、稳、忍、狠、隐”,不参与派系斗争,有自己的道德操守,讲究政治谋略又不去害人,心若磐石,坚守“政”道。我欣赏陈廷敬如莲一样的品格,在当今社会下更需要像他这样的人,像他一样心若磐石,八风不动,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才会梦想成真!

第3篇:《大清相国》读后感

家中书柜有本《大清相国》,是07年自己刚刚踏上村官工作岗位,爱人买来送我的,当时拜读受益匪浅,今日再拾起,仍然感慨良多。

记得大学刚毕业那会,意气风发踏进村委大门,总觉得自己应该受到重用,可眼高手低工作不是很顺畅。接踵而来的虽然不能说是当头棒喝,也是不小的打击。在最迷茫的时候,看了《大清相国》,悟出了一个“熬”字,人生路要“厚积薄发”。

最近再次翻开这本书,扉页名句跃入眼帘:康熙朝名臣辈出,但都大起大落。明珠被罢官,索额图痛死囹圄,高士奇最终被贬回原籍,徐乾学去官早逝,满朝重臣中,但见陈廷敬驰骋官场五十余年,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最终成为文渊阁大学士,乞归后仍被招回,最后老死相位。康熙皇帝称其:“宽大老成,几近完人”。陈廷敬一生主张清廉,为好官善始善终,这成为古代官场的一个奇迹。

作者王跃文这样描述陈廷敬50年的官宦生涯:“当年卫大人告诉他一个等字,岳父告诉他一个忍字,自己悟出一个稳字,最后又被逼出一个狠字,亏得月媛又点醒他一个隐字。若不是这一隐字,他哪能全身而退?”这段话是小说的点睛之笔,也算是全书的文眼。等,要沉得住气;忍,要能经受起磨练;稳,要谨慎且低调;狠,要坚决彻底;隐,要会急流勇退。这“五字诀”就是告诉当下的自己,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总书记说过,“经得起风雨,才能长见识;莫好高骛远,稳健才扎实;做事讲诚信,做人讲良知;你有能力时,决心做大事;没有能力时,快乐做小事。”,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就要尽自己能力,做好分内的事。在思想上,要有执政为民的情怀,站稳群众立场,自觉将执政为民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干劲,深入到问题较多、矛盾突出的地方,俯下身子多听民声,掌握真实情况;在学习上,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学到真本领,练就真功夫,坚决克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在守纪上,以清廉自守为本、律己修身为要,洁身自好,自觉慎初、慎独、慎微、慎行。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所以,心存平和,认清自己所走的路,达观进取最惬意!(蒋柳敏)

第4篇:大清相国读后感1500字

《大清相国》写的是清代名臣陈廷敬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在官场上所作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康熙时代,不乏能力佼佼者,然而与陈廷敬同时代的多数大臣即使曾经叱咤风云,位极人臣,如明珠、索额图、徐乾学、高士奇等辈,然而宦海浮沉,少有善终。书中人物特色鲜明,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乃是本书的主角陈廷敬,如果要我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那会是:清官、能干、智慧。

人说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书中陈廷敬多次因其弟陈廷统的不当行为被人也要挟,妥协随可就其弟,却放弃了自己的原则;不妥协随保全胸中大义,却极易得罪人。然而每每这种情况,他总有办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另辟蹊径。高士奇以陈廷统贿赂之事要挟,陈廷敬暗示他对高士奇以假字画赠康熙欺君犯上;后来陈廷敬所举荐的刘相年得罪众人,又将妓院改为学堂引得皇帝大怒,眼看着就要迁怒于陈廷敬,他却筹划将明珠、索额图、高士奇、徐乾学等人一举推翻。这些之所以使我印象深刻,是因为身边大多数人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不免得罪人而被孤立,像陈廷敬这样一个清官,被康熙皇帝称为“完人”,即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又能把事情办好,必然具有大智慧。

他用了几十年才参透做官的诀窍,“等、忍、稳、狠、隐”。“等”字是陈廷敬的恩师、山西同乡卫向东告老还乡之时送他的,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急则生变,特别是在官场,重要的是等待恰当的时机;“忍”字是他的老丈人李祖旺先生所送,陈廷敬少年得志,处官场时间巨长,不如意事常八九,很多时候忍住了便能少惹事,少得罪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稳”字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他也是这么做的,遇事沉着,处事严谨;“狠”字是他几十年之后总结出来的,却是羞对外人言,最后也是这一个“狠”字让他一举推倒了四位权臣;“隐”字是月媛点醒他的,官场少有大臣能够全身而退,一方面皇帝怕大臣功高盖主,另一方面要考虑权力的制衡。能够急流勇退也是需要大智慧。

明珠一开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印象中他有如鹰一般敏锐的眼睛,后来的他是一个笑面虎。明珠固然是有才干的,且相对于索额图更为沉着冷静,在一开始二人分别从明处、暗处寻找陈廷敬时便已有所显露,他仅凭月媛父女在科场外的表现便已察觉这二人与陈廷敬有关,后来为避免陈廷敬先被索额图寻到,便又派黑衣人去混乱局面。顺治皇帝眼光也是极其敏锐的,曾评价陈廷敬“不为能臣,必为大奸!”,并当面警醒明珠这句话也是送给他的。一语成谶,后来明珠果然独揽大权,表面笑嘻嘻,宽容大度,似乎是一个能臣,背地里却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暗地里操纵地方官的奏章,实为大奸。

索额图与明珠资历相当,在书中一同出场,一同被整倒,然而二人性格相差巨大。相比于明珠的睿智冷静,索额图似乎一开始便有些愚蠢,他被明珠玩弄,不会为人处事,这也是其父索尼所担心的地方。后来权力日益变大,脾气也极为暴躁,这主要体现在其与高士奇的关系之中,他对高士奇经常极尽侮辱,却也会护着他,如同主人护着自家的狗。

高士奇的一生颇为传奇,屡试不第,却被看中入宫当差。后来凭借一手好字被康熙看中,竟也能称为皇上面前的红人,被赐予宅邸在宫内居住。这个人很聪明,但却是一种阴暗的小聪明,他在陪康熙读书之时打听皇上近期在读的书,以便被问到时对答如流;他擅于谋财,与小人同乡一同图谋不义之财,在京城犯天花时以便宜的价格占人宅第;他胆大包天,竟敢多次送皇帝以假字画假古玩;他曲意逢迎,尤其是在索额图面前,奴才嘴脸显现无疑;对待下人,又摆出一副高高居上的姿态,肆意辱骂,或许是把别人对他的不尊重重又复制了一遍。

《大清相国》中陈廷敬一路下来遇鬼杀鬼,遇神杀神,似乎所有困难在他的手中都迎刃而解。暗自搓手叫好之余不免顾虑作者是否有意如此塑造人物?同样纳闷的在于陈廷敬自开场时便一副愤青模样,为同时参加考试的人鸣不平,是一个敢于和官府叫板的人,何以短短时间内就能“等、忍、稳”这般老成?此外,似乎书中提到陈廷敬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人,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都很喜欢“少年老成”的人呢?

我想爱读此书的人该是内心善良正直的人吧,至少也在心中树立了这样一位正直的好榜样。如此甚好!

第5篇:大清相国读后感

终于读完了这厚厚的一本书,长舒一口气。我们常说“官场风云变幻”,还说“伴君如伴虎”,今日风光无限,他日可能就是阶下囚,但是陈廷敬在康熙一朝立于政坛五十年而不倒,靠的是什么?

怎样才算为一个好官?为百姓谋福利,位居高位也依然从善如流。陈廷敬家是山西大户,原名陈敬,因先皇在殿试中赐“廷”,故名为陈廷敬。差一点连中三元,卫向书向皇上进谏“陈廷敬山西乡试中的是解元,本已名声太重。又以会元名分蒙皇上召见,此乃天大的恩宠!如今皇上又点他状元,又是天大的恩宠!臣恐天恩过重,于他不利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后来,陈廷敬才明白卫向书的良苦用心。

陈廷敬为人正直,喜欢抚琴,时常吟诗作对。年轻时侍候幼帝读书,后来皇上常常召他进讲,为皇上除掉奸佞小人,励精图治,查贪官的一件件案子都办的漂亮:其一,有人报山东丰收,百姓自愿把收成的十分之一捐给朝廷,皇上大喜便准了,陈廷敬认为此事尚需斟酌,于是皇上派他去山东查明此事,最后发现的确是贪官在其中做手脚。其二,实地察看阳曲百姓捐建龙亭事宜,拿下阳曲知县戴孟雄。其三,理顺钱法,查清毁钱卖铜之事。其四,修建大观楼一事。其五,先行一步密访皇上西巡地方做派。最后除掉当朝第一贪官一手遮天的首辅大臣明珠以及皇上身边的小人,晚年辞官归乡,全身而退。

亲贤臣,远小人,此朝廷所以兴隆也,朝堂上瞬息万变,他的成功靠什么呢?靠的是自己出色的才干,站稳脚跟,精心侍君,功成身退,安享晚年,更靠着“等·稳·忍·狠·隐”的心机与韬略。

第6篇:大清相国读后感1000字

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小说着重刻画了清代名相陈廷敬曾这个历史人物,陈廷敬原名陈敬,二十一岁中进士,因同科进士中有两个陈敬,顺治皇帝给他赐名廷敬,从此声名鹊起士林。他从晋身官场之日起,就同后来权倾天下的明珠、索额图恩怨难断,又遭遇徐乾学、高士奇等康熙心腹的明争暗斗。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陈廷敬如履薄冰半辈子,慢慢悟透官场秘诀,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他入仕五十三年,历任康熙帝师,工、吏、户、刑四部尚书,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最后老死相位。

这本书让我对清代的科举制度有了进一步认识。“学而优则仕”,陈廷敬是一个靠读书走上仕途之路的典型,小说的前半部分内容也是着重围绕清代一步一步科举制度展开的。首先,是乡试,中了乡试的是举人,乡试的头名被称为解元。在山西乡试中,由于科场腐败,在第一次科考之中,陈廷敬虽然中了举人,但名次远远靠后,头名解元被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朱锡贵花银子买去了。出榜以后,落榜的学子们愤懑不已,上街游行,给孔子像穿上了财神的衣服,陈廷敬本是去劝阻好友,却被卷入其中,最终落狱。顺治皇上大怒,派卫向书彻查山西科场案,按照皇上喻示,原来接受贿赂的考官、行贿的学子和闹事的学子全部杀掉,以儆效尤,但卫向书在重审阅卷后,深深被陈廷敬的才气所吸引,因此在劝说陈廷敬写悔过书未果的情况下,私自替陈廷敬代写了悔过书,救了他一命,并点了陈廷敬的解元。然后,是会试,通过了会试的就是贡士,会试的头名被称为会员。在会试过程中,陈廷敬又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因听到了会试主考官李振邺受贿的事情,而被李家家丁追杀;因同住在快活林的李瑾被杀,而被诬蔑为凶手,幸得山西同乡、前朝名士李祖望父女俩的救助,才幸免遇难。该案又让顺治皇上龙颜大怒,但聪明的皇上知道定有内情,所以一方面拍索尔图明察,一面拍明珠暗访,并在会试的当天亲临考场,下令陈廷敬正常考试。但李振邺岂肯放过陈廷敬,于是就派吴云鹏故意捣乱。但因明珠的帮忙,吴云鹏被抓,供出李振邺,科场案告破,卫向书成为会试总裁,在送呈皇上之后,陈廷敬又被点了会元,并被皇上赐名字“陈廷敬”。最后,是殿试,通过了殿试的就是进士,殿试的头名被称为状元,这个阶段的故事,是皇上本想点陈廷敬为状元,但卫向书联系到东坡兄弟的掌故,担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点了陈廷敬二甲头名。

陈廷敬这个人感觉是个标准的官员,思想正统、努力勤奋、堪透人情和中国官场、慢慢懂得为官之道,晚年知道功成身退,陈廷敬本人没有什么特别令我喜欢的地方,可能我更喜欢高士奇、纪昀那种天才型的人物,而不大喜欢太“适合”社会的人,“功成身退”这一点太难做到了,无数的人败在这上面。对于职场处事有以下几点感受:认真做事。有想法有思路,把领导交办的事情办好;独立思考。你不懂,下面的人就会蒙蔽你,要把工作主干和关键环节理顺想透,见微知著。要善于从小问题看出事情的不寻常处;保持公心。才能够用最简单的道理看透复杂事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被“浮云遮望眼”,例如凡是说老百姓自觉自愿的一般事情并非如此;最重要一点,做事要看势,对的事情在不对的时间做就是不对的,得揣摩透上司、同事、下属的心思。好恶勿显。人在职场不要太情绪化,喜怒挂在脸上,对谁不要太好,对谁也不要太不好。(陈志楠)

第7篇:大清相国好词好句摘抄

1、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

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

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

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2、卫大人在信中激赏陈敬的策论和文采,只道他才华超拔,抱负宏远,他日若得高中,必能辅君安国,匡世济民,倘若逞少年意气,误终生前途,实为不忠不孝。

3、江山易主,革故鼎新,实乃天道轮回,万物苍生只好顺天安命。

4、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5、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种族不分胡汉,戴天载地,共承日月,不分你我。只要当朝者行天道,顺人心,造福苍生,天下人就理应臣服。

6、乱世之乱,祸害有时;太平之乱,国无宁日。

7、覆辙在前,殷鉴不远

8、依你的才华器宇,今后必是辅弼良臣,少不得终老官场。世人只道宦海沉浮难料,可你少年得志,宦海无涯,你慢慢儿熬啊!你且记住老朽说的一个字:等!

9、瑶乃仙草,生于瑶池,长生不老。

10、河之水汤汤,我欲济兮川无梁。岂繄无梁,我褰(qian撩起)我裳。河之水幽幽,我欲济兮波无舟,岂繄无舟,我曳我裾,不可以濡(沾染)兮,吾将焉求?

意思为:你看河水翻滚的厉害,我想要度过他却没有桥,既然没有桥,我只能提起我的衣裳,你看那个河水宽宽的,我想要度过他呀,却没有船,既然没有船,我只能提起我的裤脚。我如果不想把我的衣服打湿,我又该到哪里去追求我的梦想

11、保翊冲主:辅佐年轻的皇帝

13、蒙古人的元朝,饮马西域,扬鞭中原,神鸦社鼓,响彻四海。

14、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天下归心,河清海晏

15、人心如原草,良莠俱生。去莠存良,人皆可为尧舜;良灭莠生,人即为禽兽。

第8篇:大清相国读后感600字

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任中共中央纪委书记时曾推荐阅读《大清相国》一书,本人为此购买一读。

王副主席尊为现任国家领导人,其当年推荐此书之深意不可妄猜,只有仰望。

陈廷敬先生是《大清相国》一书的主角。作为一代名臣,已成历史。其功过是非也不是我等经济学人擅长评介的。他秉承的“等、稳、忍、狠、隐”五字方针把其为官从政的心机与韬略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一代明相的美称千古流传。

因为王岐山副主席和陈廷敬先生都是山西人,由此增加了我的一点研究兴趣并对陈廷敬先生的五字方针精神深刻领会了百分之八十,且用到了股市投资上。

一是等。投资股市买入点很重要。选择好进入点位时,一定要耐心等待。切不可操之过急,在没有等到事先确定的买入点时选择进入。

二是稳。选择好进入点并买入时,如果继续下跌,可分三次等量买入,静待卖出机会。此时一定要稳,不急、不躁、不乱动。

三是忍。任何进入点的选择都可能有失误。如果三次等量买入后还下跌,事不过三,停止买入。此时须选择长期忍受或者择机割肉。

四是狠。要在买入前预先确定盈利目标,一旦达到盈利目标,立即抛出。绝不恋战,一定要狠。

当然要做到以上四点,还须牢固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价值投资理念大师是股神巴菲特,但股神全世界只有一个,股民却有成千上万。这里只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价值投资理念而已。

1、不熟悉的行业和不了解的企业不投;

2、非行业龙头企业不投;

3、业绩不好的企业不投;

4、慎重选择买入点;

5、盈利目标要明确;

6、知错能改错;

7、谨防“黑天鹅”;

8、别想赚大钱;

9、守纪重要,自律更重要;

10、坚持到底,百战不殆。

第9篇:《大清相国》读后感800字

家中书柜有本《大清相国》,是07年自己刚刚踏上村官工作岗位,爱人买来送我的,当时拜读受益匪浅,今日再拾起,仍然感慨良多。

记得大学刚毕业那会,意气风发踏进村委大门,总觉得自己应该受到重用,可眼高手低工作不是很顺畅。接踵而来的虽然不能说是当头棒喝,也是不小的打击。在最迷茫的时候,看了《大清相国》,悟出了一个“熬”字,人生路要“厚积薄发”。

最近再次翻开这本书,扉页名句跃入眼帘:康熙朝名臣辈出,但都大起大落。明珠被罢官,索额图痛死囹圄,高士奇最终被贬回原籍,徐乾学去官早逝,满朝重臣中,但见陈廷敬驰骋官场五十余年,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最终成为文渊阁大学士,乞归后仍被招回,最后老死相位。康熙皇帝称其:“宽大老成,几近完人”。陈廷敬一生主张清廉,为好官善始善终,这成为古代官场的一个奇迹。

作者王跃文这样描述陈廷敬50年的官宦生涯:“当年卫大人告诉他一个等字,岳父告诉他一个忍字,自己悟出一个稳字,最后又被逼出一个狠字,亏得月媛又点醒他一个隐字。若不是这一隐字,他哪能全身而退?”这段话是小说的点睛之笔,也算是全书的文眼。等,要沉得住气;忍,要能经受起磨练;稳,要谨慎且低调;狠,要坚决彻底;隐,要会急流勇退。这“五字诀”就是告诉当下的自己,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总书记说过,“经得起风雨,才能长见识;莫好高骛远,稳健才扎实;做事讲诚信,做人讲良知;你有能力时,决心做大事;没有能力时,快乐做小事。”,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就要尽自己能力,做好分内的事。在思想上,要有执政为民的情怀,站稳群众立场,自觉将执政为民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干劲,深入到问题较多、矛盾突出的地方,俯下身子多听民声,掌握真实情况;在学习上,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学到真本领,练就真功夫,坚决克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在守纪上,以清廉自守为本、律己修身为要,洁身自好,自觉慎初、慎独、慎微、慎行。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所以,心存平和,认清自己所走的路,达观进取最惬意!(蒋柳敏)

推荐信息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4 17:56:24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你们知道为什么?你们知道我读了这本书有什么感受吗?下面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吧!女孩海伦·凯勒在年幼时因生病而发高烧,导致她又聋又盲。但是她在这种环境下却意识到并会出了多于常人无数倍的努力,在老师沙利文的帮助和其他大量的社会关注,打破了无边的黑暗和死寂,掌

  •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共1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4 18:27:54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据说当年福楼拜听说了一位少妇的故事后,便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本书。由于小说涉及婚外情,不等书籍正式出版,福楼拜就被告上了法庭。当然福楼拜胜诉了,而《包法利夫人》也因为这场官司名声大噪,一经出版即告售罄。读完《包法利夫人》后,我也理解了为什么这本书会被奉为福楼拜的

  • 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1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5 7:17:24

    这个暑假,我在家里读了许多课外书,如《爱跳舞的小龙》《雾里青花泥》《人间童话》《海底两万里》。我一页一页地看,一本一本地读,常常被那些精彩的故事弄得废寝忘食。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海底两万里》这本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系列中的一本。它的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它

  • 关于读后感怎么写的优秀范文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5 7:46:54

    《给孩子的诗》这本书里的诗写的非常好,给我印象最深的几首诗有:《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愿意是急流……》、《如果记住就是忘却》、《致橡树》。读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后,我懂得了:任性的孩子,才拥有真正的童年。从小事无巨细循规蹈矩的孩子,他的童年被大人社会剥夺了,当他从小失去

  • 关于《郑义门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5 8:26:24

    【第1篇】待人需诚信,孝义以持家。自古以来,秉持着孝义的郑义门便沿袭着他们良好的家风至今已历时900多年。他们家的家规多达百余条,条条明确。哦,我们的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不以家规治家,何以能治民?。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家家户户的虽有不同,但组织

  • 关于红岩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5 9:07:54

    绿叶虽然凋零了,然而它却绽放了最后的生命,令我们在冬季到来之前,牢牢的记住了红色——记住了它在繁盛之时所积聚的它真正的灵魂的颜色!——题记胜利这个明亮的字眼,是用多少生命换来的?是用多少鲜血染织的?我感动于共产党员们的坚韧不屈,热血激昂的斗志;又悲哀于国民党的执迷不悟,残暴无耻的手段。在渣滓洞和白公

  • 有关《红岩》的读后感5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5 9:43:24

    《红岩》这部作品以惊心动魄的斗争画面和崇高的革命精神震撼了广大读者的心,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被称为具有共产主义精神和革命气节的教科书。《红岩》这本书充满了革命的激情,更让人难以忘怀。刚开始是因为我学过的一篇文章《狱中联欢》就是书中的节选篇目,于是我产生了读这本书的渴望。在找到这本书后,我开始了对这本书

  • 《狼王梦》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5 10:16:54

    一匹名叫紫岚的母狼,它快要分娩。它的小狼崽出生了!紫岚忍住剧疼,生完了五只小狼崽。但来了暴风雨。紫岚必须把它们叼回洞去。它一次只能叼走一只。当它叼最后一只狼崽时,洪水把紫岚冲进河里,最后一只小狼崽死了。它想起自己的丈夫—黑桑。黑桑为了当狼王,磨炼了两年。可惜它死于非命。紫岚决定,一定要实现黑桑的狼王

  • 《无人生还》读后感(共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5 11:01:24

    我们看小说的时候,最怕什么?当然是最怕被剧透了,特别是推理小说。不过我最近看的这一本小说就非常厉害了,因为它的标题就告诉了结局,它的书名叫《无人生还》,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她是当之无愧的推理女王,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所出版的八十部侦

  • 关于《高老头》的读后感8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5 11:33:54

    一个来巴黎求学的穷大学生,原本拥有着热情、才气和至高的理想,却因为社会的“熏陶”,全身扎进了利益与金钱的无底洞。如果有很多人在怜悯高老头的可悲命运,那么应该有更多的人悲泣这个善良热情的穷大学生拉斯蒂涅,他的良心被野心所吞噬的经历。拉斯蒂涅是《高老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是整个故事的线索,与其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