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都挺好》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关于《都挺好》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17:45:25

《都挺好》读后感600字

《都挺好》读后感

无意之中看到了阿耐的小说《都挺好》,深深的被小说情节吸引,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这部长篇小说。

不得不说,虽然同名电视剧正在热播,但是我更倾向原著小说。近几年习惯爱看视频的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才知道,几千年历史的文字更能准确的表述人的思想,文字就是让人思考的,而视频只是无脑的被动输入,只是肤浅的娱乐,演员的表演差异和不确定度更加偏离了描述的本质。

结合现实,我在小说中的两位主要人物苏明成和苏明哲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苏明哲愚忠、古板,老式的公平、孝义被现实嘲笑,这不就是我码?在工作中,一味的呆板不灵活,自以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却在被人际关系搞的焦头烂额。而苏明成是个典型的巨婴,一个没断奶的孩子,思想上极端不成熟,在苏母去世后,失去了主心骨和生活及经济支柱,遭遇投资被骗、离婚、失业、颓废。。。。,和30岁之前的风光判若两人,而我呢?在父亲2010年去世后,我的思想支柱坍塌,一心的思念父亲,企求父亲在天之灵保佑我,干什么事仿佛背后失去了那个有力的依靠。每次回老家都去父亲的坟前,这和书中的苏明成是多么的相像。都快10年了,我仍然没有脱离父亲的影子,我想父亲在天国也会对我失望。

我最倚重的工作是否也会面临苏明成一样的结局呢?苏明成在得罪了他的上司后,不理智、不聪明的处理方式,被周经理设下圈套,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渐逼的苏明成干不成工作而失业,甚至失业后被封杀,无法再次找到工作。我呢?在工作上是否也是这样?眼前看着还不错,但是一旦处于那种环境,我还不是会面临同样的结局,自己有没有危机感?

说实话,姚晨饰演苏明玉很不合适,和我心目中对苏明玉的形象构想完全不符。苏明玉是一个高超的领导,做事简明扼要,说话直中要害,头脑清晰灵慧,说话之前十分明白自己的目的和对方的死穴,该简洁的很简洁,该繁琐的繁琐,对苏父是如此,报警验伤处理苏明成更是淋漓尽致,对蒙总儿子处理工人的时候也是如此,事情做的滴水不漏合情合理,和周经理的谈话堪称经典,不露声色的威胁,娓娓道来的道理,故事的映射,比真刀真枪的千军万马强过十万八千里,而且风轻云淡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而我,一定要在读这本小说,虽然我已不再年轻,经常感觉到自己已经和社会脱节,我要反思苏明哲和苏明成的失败,学习苏明玉的睿智,把自己人生的下半场走好。

读《都挺好》有感

读《都挺好》有感

4月4号早上7点下订单,晚上当当就送货上门了。紧跟着清明3天的小假期:扫墓一天、单位值班一天(准备一份重要的发言材料,各种工作收尾)、陪佳佳课外班一天。此书在零星时间得到我的眷顾。周一去封闭培训到周五,才开始挑灯夜读,一直到佳佳去拓展训练4月18号的凌晨2:46,我才算是读完。

厚厚的两本书,这个速度,当然都是牺牲了我的睡眠时间。读书,读小说,确实是两件事。记得我的“长线书籍”总是读一阵、歇一阵。这《都挺好》最后一夜几乎是手捧书睡着了,被书砸醒接着看的。

情节比较简单,平铺直叙也没有一波三折,没有力挽狂澜,絮絮叨叨一家人的故事。好在,不是悲剧,甚至不是正剧,多少属于正能量。话题既然是家庭,就是女人的主战场了,所以主人公应该是苏明玉,故事梗概也可以是苏明玉成长史。

不知道作者在构思之初也没有画个思维导图,我想在心理学普及至今的成果下,这套书就想描述这样的关系吧。(我感觉,小说都是在讲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居多,爱情是主旋律哦;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更为打动人,比如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

一是原生家庭。主要是苏家父母与苏明哲、苏明成、苏明玉兄妹,较多提到了朱丽及朱父朱母,一笔带过了吴非与吴父吴母,借石天冬之口提及石父石母继父,穿插着蒙总与小蒙。

原生家庭中有居于父母位置上的亲密关系,更主要体现的是亲子关系。

掩卷而思,除了自发长得浑身挂满蜂蜜的石天冬之外,除了苏明玉优秀到高不可攀的地步之外,有几个男人(女人)愿意主动啃苦瓜女人(男人),愿意自讨苦吃还甘之若饴呢?所以,中国那句古话是对滴:门当户对!正所谓,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儿,结婚是两家人的事儿。可你侬我侬恋爱中的一对人儿怎么会理会他们眼中“中毒的父母”提出的世俗的阻隔呢?那一刻,他们眼中飘过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

佳佳拓展训练回来,叨叨了一个细节。“班里有人每天刷不上一次牙,她们宿舍四个女娃中只有她自己每天洗脸、早晚刷牙、洗PP、换小内内、换袜子。男生睡觉有的连校服都不脱,甚至红领巾都还系着。”(当然,佳佳所有的换下的衣服都打包带回,不需要自己洗干净。)别的不好说,这是个有趣的现象。00后的自主自立和自我管理,堪忧;这样的集体生活让佳佳知道自己良好习惯带给自己的舒适感,很好。

最近佳佳明显长大了,身高长了,心智也长了。特别表现在,不会在我生气的时候故意和我作对,惹得我越说越气,而是一看风向不对,小家伙就开始卖萌、拍马屁,想方设法化解我的怒气,我也能意识到这一点,顺着平平自己的情绪,语重心长起来。

我和佳佳的相处越来越和谐了哦。

其实,说到底,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还是父母辈的亲密关系。反思自己,在我身心俱疲的加班情况下,回家仍然坚持家务,操持早餐,但看到亲密关系的另一半的置身事外,往往怒火中烧,当即脸色不好看,情绪一览无余,有时会让家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其实,想做就做嘛,管人家干嘛,人家不是经常出差的嘛,当做不在家好了。

二是亲密关系。苏明哲与吴非,苏明成与朱丽,苏明玉与石天冬,苏大强与苏母,其实还有蒙总与蒙家母老虎。

世间哪有十全十美的亲密关系啊。在前三对的苏家子女的亲密关系中,女人都是在成长中的,吴非从独立拼搏到小鸟依人再回到婚内独立拼搏状态,朱丽直接就发生了质变从第一世界直接奔赴了第三世界,明玉跟上翻身解放了自己。男人呢?苏明哲只是学会了珍惜,苏明成的断奶期还在继续,石天冬倒是凭真力气抱得美人归了。苏大强与苏母的变态婚姻,一直是个迷,好吧,可以用来写论文的。

三是家庭子女排序。苏家三子的情况,基本符合家庭排序力量,只是明玉一个奇葩其实从根子上也是贴的。

四是自我成长。明玉的成长,应该是作者想发掘并引导读者关注的,而且从明玉的爱情生活方面作为一个突破口来鞭辟入里。只是我们应该看到,明玉自信和自卑的相辅相成,明玉社会成就的巨大,都让明玉可以“放下”。问世间真心能“放下”的几人哉?!苏母根深蒂固的千年寒冰能被石天冬的暖在短期内融化?我倒是感觉作者在这一点上偏于牵强,好在我喜欢看皆大欢喜的结局。

竟然有工作追到家里,先写上面的字吧。

据说电视比书好看。这一点,在我看完书才搜演职员表的时候就发现了。女主并非我的最爱,我还没正经看过姚晨的影视剧,不好妄加评论;苏家男人包括石天冬一概不入我的法眼(究其原因,是我基本不认识这些个演员)。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李念和“苏大强”。呵呵!

对了,最近巴黎圣母院,让这句“大都好物不坚固,彩云易散琉璃脆”进入了我的视野,放在这篇小文的最后也颇有点禅意。

《都挺好》原著读后感

《都挺好》原著读后感

苏家的亲情因强权苏妈的猝死开始分崩离析,失去掣肘束缚的几人向冲出牢笼的怪兽开始纵情狂欢,可见人被桎梏的越久性情越会出现扭曲和变形,苏父想余生逍遥自在,大哥想立位尽孝,二哥想继续啃老度日,明玉想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只是苦了两个媳妇,一个带娃苦撑,一个汗颜愧疚,就在这样畸形的亲缘纠葛下,一场场闹剧纷至沓来……

苏家几人更像布帐后的皮质人偶,一根根钢线由其背后掣肘着他们全身的关节,线的另一边牢牢的攥在苏母的手里,苏母就这样以上帝之姿操纵着苏家几人的命运,时时左右着他们的生命进程,直到有一天紧绷的钢线突然松弛,原本桎梏的几人被迅速缓释的压力冲击的东倒西歪,于是代表着亲情.迂腐.自私.啃老.愚孝.疏离.欺骗等感情的丝线开始在几人间互相倾轧缠绕扭结,越勒越紧,当彼此都被戕害窒息的时候却见一人拿起剪刀开始梳理繁乱如麻的绳结,当被束缚的手脚再次能自由活动时,几人回头再看都眼含惊惧,原本由苏母牵引的最致命的几根钢线正在明玉手里被一点点捋直,只见明玉向苏家几人嘲讽的笑了一下,慢慢的放了手(我不“复仇”你们,你们也别来烦我,各自安好)……

《都挺好》真实的结局:

明玉与小石领证结婚,恰逢新年将至,受蒙总之邀,二人除夕当晚与蒙家三口共度,年夜过半,明玉接到大哥来电,因保姆回家过年,父亲大强独食残羹冷炙导致肠胃不适,腹痛难耐,明成一直失联,遂请明玉帮忙送医,明玉无奈,便与小石一同前往父家,在送医治疗期间,所有事物均有小石料理,明玉冷眼旁观,除夕夜后半程在忙碌的急诊室里度过,而明玉是否亲生,她也在自己心中打上问号……

这就是结局,既没有什么老年痴呆,没有公布遗产分配的桥段,也没有明成道歉的一幕,一切都平淡如水,波澜不惊。

《都挺好》人物性格特点小结如下:

1.苏父苏大强:个性胆小懦弱,自私自利,半生都在苏母的阴影之下苟活,亲情扭曲,有悖人伦。苏母死后,大强拿出精心制作的马甲套在身上,其上熨帖着几个鎏金大字“你们得管我”,时时刺激着兄弟几个的神经。

2.大哥明哲:传承了苏父自私的个性,为强化“大哥”地位,一意孤行,逞强独断,愚孝至极,在“好孝子”“好大哥”两种人设间疲于奔命,累及妻女。

3.二哥明成:处事幼稚莽撞,不讲道理,像皇宫深处和太监玩斗蝈蝈的儿皇帝,一旦失去了垂帘听政的皇太后苏母的庇护,行为渐渐失控,妈宝男坐实。

4.小妹明玉:精明干练,事业上挥斥方遒,意气风发的她却在亲情上背道而驰,重男轻女观念过度投射在其成长之路上,成就了今天的“委屈体”,做梦都想把戕害其志的苏家骨血从身体里置换出去,其不惧余生亲情反噬,疏离之甚,可见一斑。

5.大嫂吴非,通情达理,大气隐忍,为家庭权益据理力争,为家庭和睦忍辱负重,“好老公”人设在内心崩塌下还能宽慰明哲,贤妻良母典范。

6.二嫂朱丽,大家闺秀,个性要强,明辨是非,知错愿改,被啃老的明成拉下深坑,背负对苏家的深深愧疚小心前行,奈何老公难立,果断离婚止损。

写在最后:

但丁的《神曲》里有一段话出现在原著小说里,是对苏大强的人设有个精妙绝伦的诠释:“地狱之走廊,懦夫受刑之地,这些都是无声无臭的懦夫,他们对于上帝即不反叛,也不忠实;他们是只知自私自利的骑墙派。这一班幽灵既为天国所摈弃,因为天国要保持他的纯洁,又不为地狱所收容,因为罪恶之徒尚有自夸之点,他们既没有寂灭的希望,只是活着盲目的平庸生活,也没有改进的可能,世界上对于他们没有记载,正义和慈悲都轻视他们……”

推荐信息

  • 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读后感400字大全(1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2 16:19:10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我喜欢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一个叫鲁滨逊的人27年来在荒岛上的生活的经历和过程以及鲁滨逊怎样来到荒岛上和获救的。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才能成功。 鲁滨逊能面对困难,没有像别人一样屈服而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造就了勇敢的他。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

  • 关于《面包男孩》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2 16:19:40

    【第1篇】面包男孩是谁?他很爱吃面包吗? 面包男孩啊,就是诞生于烤箱中的小男孩――小面包。他有着面包一样的香气,他的脸摸起来和面包一样有质感,他调皮捣蛋可又惹人喜爱。他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他能用魔法做很多很多事情,也能变成各种事物。他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面包男孩》是李姗姗创作的童话小说,讲述

  • 《白雪公主》读后感3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2 16:26:10

    今天我读了一篇《白雪公主》这个童话故事。我喜欢白雪公主的美丽、善良,温柔大方。憎恨后妈的恶毒。文章中后妈把她赶出了家门,还派很多人去杀她,最终一个猎人不忍心杀死她,她来到了一片森林遇到了七个小矮人,在七个的小矮人的照看下白雪公主快乐的生活着。白雪公主还是被后妈给毒死,最后有一个王子亲了白雪公主一口,

  • 《淘气包马小跳》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2 16:26:40

    《淘气包马小跳》是我最爱看的一套书,书中的马小跳真幸福,因为他有一个贪玩老爸和天真妈妈,他们能够理解他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并且接受他出人意料的行为,给了他一个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前几天,我读完《淘气包马小跳之丁克舅舅》后,完全被丁克舅舅迷倒了。丁克舅舅与众不同:他好头发染来染去,头上常常五颜六色,五

  • 《恶意》读后感(共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2 16:28:10

    《恶意》是日本推理作家东野圭吾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96年首次出版。《恶意》讲述的是作家在出国前一晚被杀,警方很快锁定了凶手,但事情的真相绝非如此。其主体部分表现为第一人称不定内聚焦型叙述,并充分体现了内聚焦叙述的特点。故事在结尾戛然而止,使得读者不能迅速从叙事语篇的指示中心中抽离出来,这种抽离的缺

  • 《我不是药神》读后感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2 16:25:40

    看完了《我不是药神》,我深有感触。生活不是电影,有时候却比电影更残酷一点,但电影可以反映生活,感受我们的生活。《我不是药神》说的是主人翁程勇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印度抗癌药的中国区代理。通过买印度仿制药发家致富。最后在正版药公司的强烈诉求下退出了。可后来发现,曾经在他这儿买药的患者已经陷入了困境,很多因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2 16:30:10

    读完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深有感触,书中的小姑娘是多么坚强!1880年,海伦出生在美国。不幸的她在生了一场大病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从此,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迎接她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的脾气也越来越坏。这时,她的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来到了她身边,教她摸

  • 有关苏东坡传读后感的范文大全(18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2 16:38:40

    在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谓是几千年来才一出的奇人,他曾这样评价文坛的巨子:“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在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似。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虽然饱经

  • 《大国工匠》读后感(共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2 16:40:10

    《大国工匠》中,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内。他们对卓越不懈的追求和完美的技术创造了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令我十分敬佩。我几度思考,是何等钻石般的信仰成为了他们动力。热爱本职、敬业奉献,抑或传承钻研、专注磨砺?那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为了

  • 《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2 16:38:40

    中国人在评论曹操、刘备以及另外一位君主孙权的时候,总喜欢使用天时地利人和(RightTiming,RightPlace,Rightpeople)来形容各自的风格。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则被公认是笼络人心的高手。他的团队几乎荟萃了同时代的精英人物,除去诸葛亮,还短时间拥有智商与诸葛亮不相上下的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