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背包十年》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关于《背包十年》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6:00:34

《背包十年》_旅行读书笔记600字

在中午一点午睡休息醒后,如果还没到二点,我就拿起《背包十年》看两三篇,看完之后打开电脑写一点体会,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看完此书的。

超喜欢书文开头小鹏的摄影作品,特别是那幅手持莲花的女孩。如果小鹏把每到一个地方的图片也放在书中就更好了,更能让读者了解当地的文化风情。只可惜往后他到的旅行地点都是以文字描述,缺少图片有力的介绍。

在我脑海中编辑评价作者有两本印象最深:一本是梁子的《我的非洲部落》,编辑描述梁子时说:“在饭桌时她那粗言也常常令人捧腹”,很直率地说出了梁子真性格!另一本就是小鹏的《背包十年》,小鹏那种大大咧咧的性格和对旅行那种执着的热爱。

阅读这本游记,确实不是看攻略,而是看小鹏旅程行走的苦与乐。在书中小鹏分享了他十年来旅行中的一些事儿。包括:瑞士裸体搜身的不快、进藏时高反、在纳木措拍裸照、印度奸商、在加尔各答做义工、克服心理时差的沈从文故乡、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高更笔下的大溪地女人、伊尔库思科收获的一份纯真友谊…

我在卓越、当当、豆瓣分别看了别人的评语,当然肯定是有煲和贬。有的说是文字内容介绍小,即便如此,但我却能从中了解了不少知识,比如:

1、在加尔各答仁爱之家做义工,以前也看过其它人写过仁爱之家,这使我更加了解纳兰修女;

2、梵高的画令我震撼,但只是从这书中我才了解到梵高与高更的关系,也因为这样我才更了解高更与他的大溪地女人;

3、我听贝加尔湖这个名字是从眭澔平写的《三毛的最后一封信》,,而能够让我更进一步了解贝加尔湖有2500万年的历史,有1600米深却是在此书中。

所以,随着小鹏的脚步,我的眼界开阔到世界各个角落。

最后引用作者一句话结尾:人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去走走,只是不要忘了回家的路。

背包十年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写下这个标题才发现,上次写所谓读后感,已经是中学时代语文作业了。月初读完了小鹏的《背包十年》,颇受背包客们推崇的一本书,几乎在同时看见了某人的一条微博,突然感触良多,很想写点儿什么,然而,却一直太懒,直到拖到今天下午,没什么心思干活儿,才想起写下来。

读这本书,流连于世界各地的美景自然少不了,但它最不同于普通游记的一点,便是那份对梦想的执着。曾经为了旅行打打工,攒了一点儿钱就辞职上路,也曾露宿街头,最后终于实现了成为职业旅行者的梦想。现在有人羡慕嫉妒恨,甚至批判他的奢华享乐,却看不到他十年来经历的艰辛。

梦想,是一个美好的东西,然而,有多少人能够这样的坚持梦想,不甘平凡呢?实现梦想的代价,又是多少人可以支付的呢?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太多的牵绊,许许多多的人都流于平凡,不过是社会潮流中不起眼的一粒沙子。然而,我却突然觉得,没有梦想甘于平凡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可悲,真正可悲的,却是那些将梦想挂在嘴边,却将梦想活成了空想的人。

引用作者的一句话:“任何事坚持了10年,那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而生活本身,何尝不是一个值得坚持和经营的梦想?伟大的人毕竟是少数,但平凡的人却有千奇百怪不一样的生活,归根结底,不过是一种态度。有人认为生活只是底层的必须品,需要的时候自然会有,总认为自己应该再干出点儿什么别的,才对得起来世上走一遭,直到累了困了想要“妥协”,终会发现生活已经高昂起他的头,幸福不是想象中那么唾手可得。

能够坚持梦想,缔造不凡的人,固然令人钦佩不已。但懂得珍惜平凡,经营生活的人,同样会发现生活带来的丰厚回报。

【第2篇】

我觉得人长大了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随心所欲的买书,每当想到这个世界有读不完的好书,就觉得生命充满美好。

记得上高中时,校门口有个书店,总是进去转了又转,要攒蛮久的钱才能买本心仪的书。高中毕业,兜里有个几十块钱,在书店里看上一套三毛散文合集和鲁迅全集,钱只够买一套书的,纠结啊纠结,最后把三毛抱回了家。现在回头看时,我隐隐觉得那时选择哪套书,可能影响的是我关于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大学时,攒一个学期的钱,然后在考完试以后,骑车到城市的各个书店去买书,实在是人生乐事……,有好友同去,她主要的工作是……拦着我点儿,不然所有的钱钱都变成书了。

现在再回头去看当年买的书,从名家散文集到林清玄的菩提散文系列,其中很多是盗版书,书的印刷质量实在不怎么样,纸张又很粗糙,幸好字是不错的,排版也还好。回想起来,都是捧着书本,满心欢喜的日子……可能收藏也是这么回事吧,回头看去,才能看出当年的眼光不咋样:)

回想我最近一年的书单,实用性的书占了很多,从《餐巾纸的背面》到《excel图表之道》,从《时间的玫瑰》到《笑着离开惠普》,《拆掉思维力的墙》、《把时间当做朋友》。最近读的是稻盛和夫和大前研一的书。当然这些也都是非常好的书,只是我突然发现,他们都太有用了,关于励志、关于职场,关于技巧……

于是当我看这本《背包十年》,蓦地……很感动……

我们都想要去旅行,看这世间的繁华,看这尘世的美丽,看造物的神奇,看历史的足迹……可是,我们说,没有时间啊,不够钱啊,工作很多啊……,有这么一个人,他也有我们这份挣扎,但是他听从了心底的那份召唤,背包上路……,这一走,就是十年……

《背包十年》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背包十年》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职业旅行者周游世界的经历,书的作者是小鹏,也就是那个职业旅行者,他一连辞掉十份工作,借了一个背包就出发了,一走就是十年,他的足迹布满全世界。

人应该趁着年轻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人人都有梦想,只要坚持就一定会实现。小鹏去过的地方中我最喜欢丽江,因为我也去过那。那里的人过得十分清闲,比如:早市里老人们正在买菜,早市旁有一家咖啡馆,老人们买完了菜,点杯咖啡,点两份糕点,遇见熟悉的人,几句家常话。丽江人过得清闲,是因为他们过得简单。

这本书让我知道,人生不 止 房 子车子,应该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自由与梦想,虽然看以遥不可及,但只要坚持,就不是空中楼阁。我们未必需要成为职业者,但只要有梦想,肯为此坚持努力,就一定会在自己的天空中看见彩虹。

【第2篇】

很想去旅行,很想去世界各地旅行,所以很羡慕那些可以到处飞的人们。上次去同事家玩,从那一摞书中看到这个书名《背包十年》,就知道肯定是跟旅行有关的,就借过来看完了。

作者是叫小鹏,因为热爱旅游而变成了一个职业旅行家,把自己的梦想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活。通过他的眼,自己也像是走在亚非欧美的土地上一样,幻想着如果是我又会发生怎样精彩的故事。

想去阿姆斯特丹,看看梵高先生为什么用剃须刀割下一只耳朵送给一个妓女。虽然梵高先生画里面的艺术品味至今就没懂。

安徒生的故乡奥登赛,就因为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有就是丑小鸭。

青藏高原一直就是梦想,只不过很担心高原反应。

因为三毛,对撒哈拉沙漠有了一种浪漫的情愫。

凤凰古城很出名,居然是沈从文先?的故乡,这个我还真是第一次知道,《边城》《湘行散记》就列入下一批的书单中。

在之前也是看过余老师写的散文式的旅游笔记,余老师是学者,关注点可能更多的是过往辉煌的文明留在现代的痕迹。小鹏的呢就更生活,身边的点点滴滴。

我们一生就只有这么长,如果就只蜷缩在一个角落一辈子,那么意义何在呢。可能我们做不了什么大事,掀不起什么波浪,小如尘埃一般,没关系,就算是尘埃,我也是一粒有见识的尘埃,闪耀着光辉的尘埃。

【第3篇】

这是我读过的一本,在历史之外、名著之外、获奖之外的一本非常不错的小书。绝对可以跻身于我最喜爱的书架之内。一本游记,没有浮华的风景描写,堆砌的形容词,风光只是其一,更多的是人文,是路上的故事,随手翻翻,一篇短文足以让我的心之所动。有趣的是《我的尼泊尔兄弟》一篇,早前我在哪读过,而且是很久以前的事,现在已经不记得出处,但随着字里行间的游走,模糊的记忆,好像是在一个午后,某路公交车上,随手翻阅的一本杂志。

这本《背包十年》,是我去塞罕坝的时候,带上的,坐在后排驾驶座翻阅,跟着作者张金鹏的脚步,就好像我也去了沙漠、森林、海洋、古堡、……,甚至我也在搜索,我记忆中的丽江,是不是在大磨盘的后面有那些店铺。

看着车窗外,蓝蓝的天、泛黄的草。首先,我不可避免的拿我游历过的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与现在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相比,后者实在是落俗了。虽一眼可望山上层层的松树,却显然是人工种植,不及普达措原始、天然。然后是《背包十年》的那张《我漫步在爱丽丝梦游过的仙境……》的照片,是那么的神秘、童话。这是我们在游览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时,没有过的感觉。然后,我就在想,哎,塞罕坝也不过如此了,不知道西藏是怎样的,我多么多么想去看看西藏那片天是如何印染的蓝,但读到张金鹏去西藏,我怯步了。他写到进藏强烈的高远反应,在客栈投宿时,听来往驻足的大车司机,谈论成都的游客进藏以后,一夜没醒过来,……,他迫使自己必须保持一定清醒。到第二天,强烈的高原反应依然存在,他却还可以醒过来,看见天边的一缕阳光,听着韩红的《青藏高远》,为了不让同车的人发现,他扭头看向窗外,哭得泪流满面。我也被感动了,随之转头看向我的窗外,好像我正在与张金鹏同路,我理解那类似于死而复生的感动。过了两天,这个短篇游记,我不费吃灰之力,就给王佳讲了一遍,因为实在是印象深刻。

书里的一切对于我是那么的新奇。确如作者所料,他展现给我的是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使我又敬又畏。张金鹏吃过的苦,是我不敢尝试的,所以张金鹏见过的世面,极有可能我这一生都不能身临其境。一个人背包行走了十年!十年!

而且要稍微提一下,作者虽然在书中没有刻意强调,但明显欧洲人的生活要惬意,文化修养、生活品味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再比如印度,到处都是宰客的印度商人,看了让人啼笑皆非,又很生气!看看吧,这本书值得一看!

【第4篇】

前几天,经同学推荐,我从书店借来一本《背包十年》。这是一本关于作者十年旅游生涯的自传书籍,一个自由流浪的游者,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将世界都装进的背包。

这本书之所能够吸引我,是因为小鹏(作者)身处我这个年龄时却做着我望尘莫及的事。那种魄力,那种折腾劲,那种卸下沉重包袱背起行囊自由无缚说走就走的生活姿态让我无比的钦佩羡慕。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思绪也随着小鹏的脚印旅行。我也幻想着有一天,趁着年轻,背起背包,到一个未知的世界里旅行和探索,用脚步丈量生命的价值。可当思想回到现实中后,发现理想世界与我恍若隔世,我根本无法放下一切远行,不管是财力、时间还是能力都不允许我做这些事,即使良辰美景当道,我也只能望而却步。或许当我有钱有时间有能力时,可能已错过了折腾的年龄,旅行就没有了最初的价值,而花棚石凳,小坐微醺也许会成为最好的归宿。

小鹏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洒脱的人。他说“以前当过白领,每天出入城市里最好的写字楼,代步要搭的士,上班要穿黑色的西装,白色的衬衣。知道领带的多种打法,还有西装扣子几个要开着几个要扣上。生活精致到每分每秒,而每分每秒都是无聊。”所以他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旅行。“于是他选择流浪,拿起背包,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这时发现衣食住行只是最低层次的需要,牛仔裤可以一个月不洗,粗茶淡饭只要能吃饱也不会嫌弃。”有人说,小鹏的“背包”生活受追捧的原因就在于许多和他有一样心境的人却不敢去付诸行动。也许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小鹏是一个平凡的人,露宿街头,迷失在路途中,更有大街乞讨的事他都经历过;同时他也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拥有和各种人打交道的能力和技巧,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一份工作,甚至随便写一份策划书都能赚到几百上千。也许只有这种有魄力有实力的人才能独自旅行,才能通过旅行的方式让心灵和精神得到升华和洗礼。

我很喜欢小鹏的一句话:“人都应该趁着年轻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人可以为了理想放弃金钱和事业,但不能忘记那个哺育我们成长的地方。人的一生中总会有那么几个人默默关注和守候着你。所以小鹏说:“我知道,在妈妈心中一定有一张世界地图。那地图上没有国家,没有城市,只有我走过的每一步路。我也知道,我的每一步都踏着她的担心。”

看着小鹏随心所欲的行走于各个城市之间,甚至街头露宿、裸体搜身、抢劫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这种放荡不羁对于我们这种只追求一份稳定工作的人来说无法追随,别人在大世界体验生命的价值,自己却呆在圈子里混口饭吃。生活就是这样充满羁绊,有些被束缚太紧的人很难逃脱出来,只有大毅力大无畏者才能跟命运挣上一挣。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小鹏也只是想告诉我们:趁着年轻,有活力,有时间,折腾折腾。

背包十年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在网上书店闲逛的时候,看到排行榜上赫然列着这本书《背包十年》,一看标题就让我内心悸动不已。04年起的2、3年时间里,便很喜欢一个人背着包到处去流浪。虽然没去过什么风景名胜,但周边的城市基本都去过,有时候还是一个人骑着车上路的。那种独自上路的感觉,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清晰。仿若自己是个生活的旁观者,看着身边的人为着生活奔波,为着情感伤痛,为着未来茫然。虽然现在很少再出门,可流浪的心一直存在,只是被岁月的重担压缩在内心的某个角落,很难再照耀到阳光而已。而这本书的标题毫不客气地将尘封多年的颤动再次激发起来,于是毫不犹豫地下了单。

不久,拿到书,封面很是素净。背景是一副沙漠风景,一个背着大背包的人独自行走,身后留下一串脚印,正前方的阳光照射下来,形成一道强烈的逆光。那个孤独的背影,面对烈日的炙烤,毫不犹豫地迈步前行。孤独旅行者,都是坚毅的,他们把心灵留洒在经过的每一条路过的小路上,把思绪铺洒在每一片迷人的风景中,把精神浇洒在每一个悸动的心灵里。独自去流浪,体会那种天地之大的广袤,忍受那种孤独寂寞的煎熬,欣赏那种路边风景的感动。你看过的风景,你遇见的路人,你经历的事件,都会变成人生的点滴回忆。那些让你伤心难过的记忆会在旅途中慢慢消解,宽容;那些让你温暖如春的细节会在生命中慢慢升华。你不知道下一刻会遇到什么人,会发生什么事,但那颗悸动的心,总是对下一刻的未知充满期待。因为我们始终相信,一丝的关怀足以感动一生。旅行,不是为了去往一个地方,而是为了欣赏去往那个地方的路上风景。旅行,不仅为了欣赏那迷人的风景,更是为了邂逅一两个友好的微笑,遇见一两个难以忘怀的人。

随手翻开书本,虽然有趣的事情不多,但作者并未如流水帐那般记述旅行的枯燥,而是挑出那些动人之处,写成短文,每篇短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你不必从第一页翻看到最后一页,完全可以随手翻开任何一页阅读,因为每篇短文都是独立的。我很喜欢这样的写作方式,原本游记阅读起来就应该是轻松的。在午后的闲暇,在睡前的空闲,在厕所的无聊中,随手翻开,跟随作者去见闻旅途的天马行空,去感受身边的滴滴温暖。

最喜欢的是作者在比利牛斯山顶的酒吧里遇见的阿根廷青年,每到一个地方,就在那里呆几个月,打工挣钱,一边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然后又换一个地方。一直觉得这样的旅行才是真正的旅行方式!最讨厌的就是国人那种跟团的方式,到了景点拍照,走人!路上在大巴里打牌,睡觉;晚上到了酒店还是打牌睡觉。这也叫旅行?

最让我深有同感的是作者在丽江阿丹家的火塘边的经历。每到夜晚,来自不同地方的年轻人围着火塘,听香港人阿良唱歌,那首名为《知己》的歌歌词写得真好:

知己带给人生很多回忆像镜子一样没有秘密但乌云遮蔽大地但天空下起大雨仿佛提醒我珍惜珍惜人生难得有你让我更认识自己分享我宝贵的小小经历人生难得有你常常带给我刺激陪我堆积一片天地

……

很想把旅行当作生命的延续,可多少人整日奔波于生活的琐碎,始终放不下这个,放不下那个。作者在去往日内瓦的列车上遇见的那个老人说:“人只能活一次,有太多的地方你没去过,太多的风景你没见过。一定要多走走看看,才不算白活!”人生苦短,经历才是最大的财富!我一直相信,多尝试,多努力,多经历!

【第2篇】

本来以为《背包十年》仅仅是一本游记汇总,在阅读的过程中才慢慢注意到“我的职业是旅行”这个副标题,也渐渐意识到重点是在“职业”二字。

职业不同于工作,职业是一个远比工作严肃得多也庄重得多的词。职业,是我们愿意为之付出整个青壮年不断去做的事,时间是宝贵的,一个人的青壮年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而工作,除了是维持生计的手段,不代表任何事情。

整本书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是:“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在某个领域是块黄金。这是我们战胜生活磨难的底牌。”出自《生在养鸭场也没有关系》,2003年6月小鹏在安徒生的故乡——丹麦奥登赛的游记。

我愿意相信每个人都有或者都曾有过自己的理想职业。这件我们能将其视之为职业的事,可能是我们的兴趣或者爱好,不过必须承认,任何事一旦需要日复一日地去做都会变得面目可憎。但是职业,我们日复一日地去做它而不会厌烦。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胜任它。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在行或不在行,发现它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坚守它,不管遇到多少险阻。

有多难?但凡说到“流浪”这个话题,所有人都会说出一大堆的现实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难处,各自的不得已,这本在情理之中,旁人无权评价。只不过这一大堆的现实问题实在都是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只能在于自己,真正能把自己关起来的只有我们自己。

小鹏的《背包十年》不同于其他的旅游文学的地方同时也是最让我耳目一新的地方就在于,没有唠唠叨叨反反复复无休无止的心理纠结。小鹏跃向他的海阔天空时是卸除了多余的不必要的负担的,这并不代表他没有顾虑,也许,在他踏上行程的最初时刻,他只是面对了自己的内心,听从了海阔天空的召唤。

从小鹏背包十年的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他发现了自己的职业,他努力去坚持这份职业。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如果旅行是一份职业,我能做得很好。”这十年里,他一定落寞过,沮丧过,怀疑过,他一定遇到过千千万万的困难,幸好他坚持了下来。他在黑暗中专注地守住心中梦想的小火苗不让它熄灭,他坚信这颗小火苗总有一天会成为燎原大火。我们可以想象这个过程有多艰难,没准儿他克服过的艰难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同时,这些跨度十年的小文章,也反映了他在职业旅行者的行业里摸索的过程,反映了他为了做好这份职业所付出的努力。毫无疑问小鹏是做过几份工作的,目的是赚旅费。后来他摸到了门道,他开辟了自己的路,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职业旅行者。

在全书接近尾声的《如何成为职业旅行者》一文中小鹏说“所谓最幸福的工作就是不用朝九晚五,既没有领导也没有员工,每天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能从中获益。”我并不是很认同这个说法,不能否定有些人就是享受有规律有约束的生活,或许他们自律性差,只有是在管束下才能最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我认为,所谓最幸福的工作就是能够把自我实现和创造社会财富结合起来。不仅有能力把工作做好,还能从中获得成就感。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最高的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一类人俯拾皆是,他们有一份体面地工作,生活富足,上戏院下馆子买名牌,他们苦大仇深,不断抱怨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这是为什么?我想这就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创造了可观的社会财富,帮助他们实现了财富的增值,但是就是无法让他们觉得他们所做的事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

《背包十年》不是一本鼓励年轻人一股脑儿出去流浪的书,而是告诉年轻人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们都能从事自己所爱所擅长的行业——我们的职业。同时这种可能性只有在我们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前提下才能成为现实性。我们的职业,爱它,坚持它。为它努力,为了实现它奋斗。

正如小鹏所说的:“我们未必都要成为职业旅行者,但只要还有梦想,肯为此坚持为此努力,就一定会在自己的天空中看到彩虹。”

是的,我们未必都喜欢旅行,我们未必都要成为职业旅行者,但是我们应该选定属于自己的职业,找对属于自己的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推荐信息

  • 关于《死亡线上的新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8:08:07

    在革命战争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的英雄人物。无论是士兵还是首长,他们不仅作战英勇、舍生忘死,而且互相照顾、关爱战友,用坚强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敌人无法逾越的战壕。一个个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中。今天我读了一篇感人的长征故事《死亡线上的新生》:红军在过草地时,谭政委得了伤寒,因为过于劳累

  • 《长袜子皮皮》读后感4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8:07:37

    暑假的一天,我读了一本书《长袜子皮皮》里面写着,从前有一家有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皮皮,她的妈妈在她的小时候就死了,她的爸爸是个船长,被一次雷雨天变成了黑人王国的国王。所以这个家只剩下皮皮一个人,她脸上有几个黑点,头上绑着小辫子,黄黄的头发,穿着自己的连衣裙。第一章写的是皮皮搬进了维拉维落古拉的家,那

  •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大全【20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8:10:07

    我看了一本叫《绿山墙的安妮》的书,是加拿大一位非常出色的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玛利写的。《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已经在全世界风靡了近一百年了,它征服了五千万个天真、善良的心灵。然而今天,它也深深征服了我的心灵。马修与玛丽拉兄妹俩在绿山墙过着平淡从容的生活。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

  • 关于《自信》的读后感大全(精选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8:10:37

    《自信》读后感优选作文15班 孙逸增今天,我们做了一篇名为《自信》的阅读。主人公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医生基恩博士,讲述的是他小时候的一段故事。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玩耍,过来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小孩每人买一个,并相互追逐着气球继续玩。不远处的角落里有个黑人小孩,怯怯地看着这边,不敢和他们一起,因为他很自

  • 关于阿q正传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8:17:07

    鲁迅,作为一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批判性作家,在小说中毫无保留的对阿Q所处的那个“吃人”的社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他把一切人都描写成可怕的恶魔:赵秀才、假洋鬼子、吴妈,哪个不是在间接或直接地吞噬着阿Q的灵魂?读完以后我所感到的是内心无限的寒冷阴森。而在电影中却还尚存着一丝温情,像那么一缕阳光,透射如黑

  • 《俗世奇人》读后感4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8:15:37

    《俗世奇人》一书以清末民初的天津卫为背景,讲述了三十六个身怀绝技并且独具风骨的传奇人物。张大力丢下石锁大笑离去,北地豪气跃然纸上;苏七块挥起袖子接筋续骨,规矩不改中隐藏的是妙手仁心;刷子李、风筝魏、泥人张凭借精湛的手艺博得满堂彩;好嘴杨巴叩头佯罪,巧妙化解不识芝麻粒的李中堂的尴尬……想来世事洞明皆学

  • 《茶馆》读后感(共2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8:22:07

    “这部书使我们始而发笑,继而感动,终于悲愤了。”这是朱自清作为同代人的感同身受。“屋子非常高大,摆着长桌与方桌,长凳与小凳,都是茶座儿。屋里和凉棚下都有挂鸟笼的地方,棚下也有茶座儿。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我们现在看见的就是这样的一座茶馆。这里是皇城根儿下八旗子弟遛鸟吃茶的地方,也是说媒拉纤

  •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共1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8:24:37

    在当下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们经常谈到关于学生和教师成长的话题。那么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成长呢?阅读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的著作《论人的成长》给了我新的认识和理解。罗杰斯在这本书中主要讲述了他的个人成长经历以及他的“个人中心取向”理论。这是一本外国的心理学著作,它的语言表达形式跟我

  •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8:28:07

    暑假里,我读了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安徒生童话》,有许多篇目深受感染和启发,尤其是《丑小鸭》,感悟颇深,启迪很大。丑小鸭出生时,由于他的体积太过庞大,很特别,一生下来便很丑,父母都讨厌他,兄弟姊嘲笑他,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鸭儿啄他,鸡儿打他,森林里的动物都看不起他。在寒冷的冬天,别的动

  • 《骆驼祥子》读后感2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8:33:37

    在读完《骆驼祥子》这部老舍笔下具有杯具色彩的名著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梦想与现实的不相符。祥子一生梦寐以求的洋车终在无数次巅簸坎坷中碎了,散了.的确,梦想与现实的不相符造就了无数的遗憾。多少莘莘学子由于家境原因不能升入梦想的大学;多少各方面的人才由于内外在的原因不能进入各自专长的领域。光靠幻想,梦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