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
《当下的力量》是德国心灵导师Eckhart TOlle所著。从一个焦虑到想自杀的人,到成为现在的心灵导师,他是如何摆脱内心的痛苦,找到心灵的平静呢?答案就在《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里。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还蕴含着活生生的能量。这种能量已经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轨迹。
一、痛苦的创造者——思维
我们为什么会痛苦?作者指出,人类受苦的根源来自于我们大脑中的思维。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反而一直处在“思维”的控制下。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沦为“强迫性思维”的奴隶。可能有人会对作者的观点有疑问,认为“大脑是我的,当然是我在控制大脑呀!”如果是我们在利用大脑来处理问题,那问题解决后它的任务就应该结束了,可是,你能找到让大脑停止思考的方法吗?你注意过你脑中那个一刻不停息的声音吗?
我发现,我根本就没有能控制过我的大脑。我的烦恼都是源于大脑的思维。白天某个人惹恼了我,到了晚上躺在床上,我还在翻来覆去气得睡不着。记得之前学生上课跟我顶嘴,朝我发脾气,我失眠了一个星期,每天躺在床上就想到这个学生的行为,心烦意乱。现在我发现,真正让我心烦的不是那件事和那个人,因为那件事已经过去了。是我的思维在反复的重现,把我带到那件事情里去,当我不想那件事的时候,我是不烦的。我明白了痛苦都是“想”出来的。
我们以为是自己在思考,并在无意识中认同了大脑中的声音。这个声音总是不停地在批判、比较、抱怨、指责、懊悔,它让你不断地回忆起过去的经历,陷在痛苦的泥沼里不能自拔;也经常想象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使你被恐惧笼罩:它喋喋不休,使我们的心里难有片刻的安宁。
二、怎么摆脱思维的控制——进入当下
问题是思维创造的,思维只能存活在过去或未来中。思维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通过向当下臣服,我们才能找到力量的源泉,发现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便放下焦虑和压力,获得内在的智慧和真正的喜悦。作者还指出,实际上,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只有当下。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幻象。我感觉这句话像一把利剑直击我的心灵深处。我明白了幸福的生活是过好每一个当下。
当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当下时,我的生活有了两个明显的改变。第一个是我的拖延症大大的缓解了。以前,面对几项事情要做的时候,比如要备课,要做迎检的资料,要安排课表,我就感觉头皮发涨,心里很烦。知道自己有这么多事要做,但就是没有心力去做。一边玩手机,一边焦虑着。等到实在拖不下去的那一刻,才不得不匆忙去做。我也知道拖延不好,但就是没有力量去做。因为我大脑中背负着很多件在未来将会或必须做的事情的重担,却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我现在就能做的事情上。我最烦恼的时候,是在我想到要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而当我专注于做一件事的时候,我是感受不到烦恼的。于是当我再想到做一件事情有压力的时候,我就会去做。因为专注当下做的时候,我不烦,做完就更加不烦了。第二个改变是我更容易入睡了。以前,尽管劳累了一整天,可是一躺在床上,脑子里的想法就特别活跃,一会想到明天的工作怎么做,一会又想到怎么策划一个方案。在床上躺一个小时,都睡不着。现在,我会意识到,我又在被思维利用了,我现在并不需要思维。然后我会通过关注呼吸的方式临在当下。当我停止思维的时候,很快就睡着了。
因为我们被思维利用惯了,进入当下是需要练习的。作者在书中有很详尽的冥想方法,教我们进入当下,培养更多的觉察力。我认为最简单又有效的方式是关注呼吸。观察我们呼吸的节奏,感觉空气的流入流出。每次当我的思维又喋喋不休时,我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内心就会平静下来。
三、为什么进入当下会有力量?
为什么把注意力放在当下会有解决烦恼的力量?我想给大家分享这本书开篇的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乞丐坐在路边乞讨了三十年。一天一个陌生人经过,这位乞丐依旧向他乞讨,陌生人没有施舍任何东西,而是问起乞丐坐着的是什么。乞丐说只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旧箱子。陌生人继续追问,“你打开过箱子吗?”乞丐说没有。然后陌生人坚持让乞丐打开箱子,奇迹发生了,箱子里竟然装满了金子。
作者说,那些没找到他们真正财富,也就是本体的喜悦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就是乞丐,即使他们有很多物质上的财富。他们四处寻找成就,安全感,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不仅已经拥有了所有的这些东西,而且还拥有了比这些更为珍贵的东西。
我发现原来自己和乞丐一样,看不见自己已拥有的价值,而在拼命向外寻求认同感。比如我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我努力变得优秀,更多时候不是我享受做这件事,而是我觉得我做了,会得到一个好的评价。
作者通过乞丐的故事,向我们展示存在于我们体内的道路、真理和光明。我们内在本身就是平和,喜悦,有价值的,我们不用向外寻求真理,我们只要走进我们内在已经拥有的东西。我们不用向外寻找力量,关注当下能让我们停止向外的追求,让生命本身的力量流露出来。(蒋炘芳)
第2篇:《当下的力量》读后感1500字
我们需要用意识做为主导,去观察我们的那些未被观察的思维,并能够创造思维空白,如果有需要就运用我们刻意练习过的思维工具,去处理那些特殊任务。
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想要活在当下,体验当下的力量,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意识?了解什么是思维?如何达到开悟的状态?接下来分享一下,我的认知。
01、意识觉醒,时刻保持觉察力
我是先阅读的《新世界,灵性觉醒》,第一次看到思维认同这个词的时候,很震惊,但也是懵懂的状态,并没有一个清晰认知。
后来学习鼓励咨询,不断的练习觉察力,才知道“哦,我的意识觉醒了!”我能够看见我的私人逻辑了,原来那个观察者就是我的意识,我的本体。
接下来的日子里,希望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去增强意识的力量,慢慢的从思维认同中解放出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持自己的觉察力,以情绪为线索,关注自己的内在。
02、发现思维,并深入了解其形态
在这次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思维会有三种形态,接下来分享一下我对这三种形态的理解。
1.思维空白,东方称之为无念。
在这种形态下我们会有创造力、智力,它带给人的感受有宁静、平和、喜悦等。
2.未被观察的思维,称之为小我。
书中说到,所有的欲望都来源于此,它的运作方式是以过去的眼光看待当下,或者它把当下作为达成目的的手段,而这个目的始终存在于思维所投射出来的未来。对于小我来说,当下几乎不存在。
因生命的无常和循环,小我会进行抗拒,从而产生痛苦。这种痛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过于关注未来造成的,引起焦虑、紧张、不安、压力、烦恼等所有形式的恐惧;另一类是过于关注过去造成的,引起愤怒、愧疚、后悔、悲伤、怨恨、痛苦以及所有形式的不宽恕。
3.有效的思维工具,刻意练习后的思维模式。
作者告诉我们,我们的思维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会发挥很强大的力量,并用于完成特殊任务。现在我大概能够用意识将这些思维工具区分出来。
比如,我们常说的成长型思维、逻辑思维、结构化思维、系统思维、业务思维、游戏化思维、精益思维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不断刻意练习获得的思维工具,它们中有一些可以成为品格和技能锻炼的基础。
03、用意识管理思维,达到开悟的状态
当我们了解了意识,了解了思维,我们就可以用意识去管理我们的思维,达到开悟状态。我目前理解的开悟状态,就是作者说到的一段话“无论何时,当你想从思维中解放出来的时候,你能做到吗?你找到了停止思考的按钮吗?如果做不到,大脑就在利用你,你无意识地认同了它”。
我们需要用意识做为主导,去观察我们的那些未被观察的思维,并能够创造思维空白,如果有需要就运用我们刻意练习过的思维工具,去处理那些特殊任务。这是我活在当下为之努力的方向。
另外,开悟状态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所谓的过程,就是有时候可以做到,有时候无法做到。意识强的人,可能做到的时间就长一些,意识弱可能容易被小我或者痛苦之身占据,然后做到的时间就短一些。
关于这点,能让我联系到鼓励咨询中的一小步一小步的做,慢慢意识就会变得更强,能够做到的时候越来越多,就变成了先知先觉,而不再是后知后学,或者无知无觉。
所以,不要因为预期更高,然后认为难,就放弃了,最后还是没有跳出我们的私人逻辑,回到了老模式当中。
04、臣服当下,并在生活中做功课
意识觉醒,我暂时理解的就是觉察。臣服当下,就是接纳。不去抗拒当下,永远对当下的客观事实说“是”,慢慢去找到这种感觉。
接下来想说的就是行动了,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到活在当下呢?书中也有给予指导“除了‘观察思考者’之外,你还可以通过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这一刻,从而思维中创造那种空白,全神贯注于当下的时刻。在这种空白中,你高度警惕,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你没有在思考。这就是冥想的本质。”
读了好多本书都有提到冥想是必须要做的功课,但我好像很难特意的想要去做,而在这本书中找到了行为动机,促使我在生活中去做冥想,去体验思维空白。
透过《心流》、《日日是好日》,我还看到了作者们都在告诉我们,无念的做事状态是怎样的,如何就专注这一刻。所以,我也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修行的一件事,能够让我不用过多思考,然后身心合一的激发我的创意,现在我暂时找到了,就是画插画。
最后,我希望在生活中不断的运用这些学习来的理念,去体验当下的力量,让自己活在当下。
第3篇:《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最近读了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这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但如果踏下心来真正用心体会其中的文字,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的专注度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专注于当下,是专注于当下的时间和空间,是专注于当下的事情。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快乐?我们想想是否身边的人常常会说:这件事本不该发生……如果……早知道……,等等,甚至有人一直生活在过去的悔恨当中,影响了现在的生活。
著名网球运动员德约科维奇曾说:“我想多活在当下,少活在过去和未来。”网球这项运动不仅仅需要良好的体力,更需要平静坚定的内心力量来支持。而德约科维奇就可以做到专注于当下,发好每一个球,找好每一个球的击球点。不为上一局的输球而沮丧,也不为未知的结果而感到压力,只要做好当下,就赢了全局。
这让我想到了大学期间,在大一结尾的那段时间里,我报名参加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但同时又有英语四级考试、大一各学科期末考试和文艺汇演的彩排。当时各种事情加在一起让我焦头烂额。当我复习英语的时候脑子想着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该怎样着手,可做职业生涯规划PPT的时候又去想文艺汇演的彩排。过了几天后,我发现哪件事情都没有进展。于是我调整心态,专注当下,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去想别的事,一件事一件事地有条不紊地进行。慢慢地,我发现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工作中亦是如此,当我入路之后,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想学好业务,参加背规比赛,又想每天锻炼,读书充实自己,于是我给自己列了一个计划表,每一个时段专注于一件事情,慢慢地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很多事情便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看书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生活,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让我感受到专注当下的重要性。张德芬曾说过:我们所能拥有的,就是当下这一刻,未来就算一定会来临,它也一定是以“当下”的方式出现的,不是吗?
所以,不为过去的事情感到悔恨、自责、愧疚,也不为将来的事情感到忧虑、惶恐、压力。专注当下,创造更好的未来!
首先,学会专注当下,对曾经和未来不必计较太多,我们对曾经和未来要明白几点:一要总结曾经的经验,二要坚定的对未来的信念,这个信念是我现在的努力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有所收获。其次,学会聆听这个世界,不能妄加自己的联想,要以事实说话。学会包容,有一个良好心态。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必须立足当下,给自己一个目标,专注的做好一件事情,其实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李孟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