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哭鬼小隼》读后感500字
小时候我特别爱哭。小朋友不和我玩了,我哭;妈妈教育我了,我哭;玩具坏了,我还是哭。为此我特别苦恼,也特别自卑,因为别的小朋友总是嘲笑我。妈妈为了帮我改掉爱哭的坏毛病没少想办法,可是都受益甚微。直到一本书的出现,它深深的改变了我。它就是——《爱哭鬼小隼》。其实说来也是挺有缘的,这本书好像就是在写我“爱哭鬼小孙”。
这本书特别有意思,大家想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它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遗作。我为什么会特别喜欢这本书呢,因为里面有许多鲜活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其中的一段让我难忘,在自己喜欢的幼儿园老师被调走之后,小隼又像女孩子一样哭了起来,他很不好意思。一个因为敏感爱哭而自卑的男孩,父母如何去教育?妈妈充满爱心与智慧的一句话就让小隼方向了沉重的心灵包袱:“小隼,真正悲伤的时候,男孩子也可以哭的呀”。
这本书使我懂得了,男孩子哭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男孩也可以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悲伤之情。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当中我得改掉爱哭的习惯,勇敢面对人生的困难!
读《爱哭鬼小隼》有感500字
小隼是位爱哭鬼,难过的事,悲伤的事,甚至是一点点不愉快,就能让他热泪盈眶。小隼的童年,和普通孩子一样,有着和蔼的爸妈,有着调皮的伙伴,有着体贴的老师。
小隼的一年级,一样也是害羞腼腆。小隼的同学,一样也是捣蛋有趣。小隼的父母,一样也是通情达理。小隼的兄弟,一家也是相亲相爱。一样的生活,可能你会觉得枯燥乏味,但这样的童年,很让人怀念。
小隼是爱哭,但他的哭不是无理取闹,是他敏感。上课答题错误,受到了同学的嘲笑,他难受,哭。上课罚站被妈妈看到,他心里不舒服,哭。打架后要和好,互相道歉后,他心生愧疚,哭。好朋友小周要离开了,他伤心,哭。长大后的小隼也哭,但他不让别人发现他在哭,就在心里默默的难过。
和伙伴打打闹闹,和父母说说笑笑,和哥哥一起抓蝴蝶,小隼的童年如此美好,却又如此短暂,慢慢的流逝。
小隼是幸运的,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有许多天真烂漫的朋友,这种童年是快乐的。哭,有很多种:有讨人同情的哭,有悲痛不已的哭,有幸福快乐的哭,有难过的哭。哭是一种发泄,哭不一定代表幼稚。
小隼的童年里,有不少的哭泣,但同样的快乐。生活中少不了哭笑,它们如同兄弟,形影不离,若隐若现的出现在我们身边。
借用迟毓凯教授的一句话:“爱哭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爱哭的孩子,是敏感的孩子;爱哭的孩子,需要爱也珍惜爱。”
《爱哭鬼小隼》读后感600字
《 爱哭鬼小隼》的作者河合隼雄先生是一位优秀的临床心理学家,《爱哭鬼小隼》是他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蓝本的心血之作,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走进我们孩子的心灵世界。
小隼自小是个爱哭鬼。在当时,男孩子哭是件丢脸的事,所以小隼由此变得自卑,妈妈充满爱心与智慧的一句话,就让小隼放下沉重的心灵包袱:“小隼,真正悲伤的时候,男孩子也可以哭的呀!”,因为妈妈的一句话,小隼不再讨厌自己了,而努力去寻找自己爱哭的原因,他勇敢地说:“就算哭了又有什么!……反倒是哭的孩子更了不起呢!”小隼接纳了自己的情绪,由自卑转向了自信。
读了这本书,除了有趣,还能给我们带来启示,特别是爸爸妈妈们也要看看这本书。
那些温情脉脉的文字,唤醒了沉睡在我们心底的童年记忆,瓦蓝瓦蓝的天空、记忆中那格外茂密的树林、一望无际的田野、潺潺的溪水,还有那些飘落在风中的串串笑声和点点泪水……童年永远是每个人珍藏在心底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离我们渐去渐远却又让人不忍放手。《爱哭鬼小隼》里面有我们共同的童年。
玩也是成长。孩子们总是在大人看不见的地方以孩子的方式干着坏事成长。
玩也是学习。如小隼的父亲认为,孩子们的本分就是玩,只要尽兴玩就好。他还为此给孩子们立下规矩:只能星期六在家看书,其余时间必须出去尽兴的玩耍。在父亲的影响下,一家人看重的是生活的实质和快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不是拼命学习以求出人头地。有趣的是,兄弟六人长大后都事业有成——一家人用结果证明,玩也是学习。
《爱哭鬼小隼》就是这样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自己,也让大人在找回童年记忆的同时更贴近孩子的心灵。希望大家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希望读到这本书的家长更了解我们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