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共5篇)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共5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2:00:39

第1篇:《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读后感

曾国藩这个人的名字都不陌生,关于他的书也是多的数不胜数,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人性的魅力值得我们学习?他的为官之道,教育之道为什么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这本书。

了解曾国藩的生平,这个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足以我们毕生修炼。可以说他是一个天生愚笨的人,他的成功就是勤奋,坚持。

一个人可以活成什么样?能活成什么样?透过曾国藩的传奇人生,有力的证明了,只有你多努力,够勤奋,肯坚持。我们也可以拥有我们自己的完美人生。

下面,带着对曾国藩的敬仰,我整理了对我触动很大的五点:

一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中进士,还是以倒数第二的成绩。很多书说他是个有点愚笨的人,有一定的道理,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韧性,很多人估计两三次考不中就放弃了,但他没有,反而由越挫越勇。所以他后面扶摇直上。也说明他有非常扎实的功底。

二这个人超乎常人的执拗和不服输,不懂的就学到懂,不会的就学到会,认定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去。做人如此,打仗如此。他要求他下面的士兵,每天早起一起吃早餐,读书学习,其中做不到的,他坚持让整个队伍的人一起等,只有在全员到齐的情况下,才肯用餐。在他以身作则的带领下,全队都严格执行,当时,他手下的队伍是唯一能上战场杀敌的。其他官员的领导的团练,都是做做样子。他坚持要做就做最好。

在打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超常的耐心。挖深深的壕沟,没有很高深的战略,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耗死敌人。他一直强调,我们眼光要看的长远,不要贪图眼前的小利。

三及时总结反思,他真正做到了每日三省,每天都对自己当天的所作所为进行总结,发现做的不对的地方,马上改正。前期他因为性格上的弱点,树敌无数,很多想法都很难执行。当他40岁后,他马上意识到必须改正自己的为人处世,提醒自己谦逊,低调做人。当他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后,很快在官场就游刃有余。

初入官场的时候,看到皇帝、官员不作为,他态度就很激烈。语言慷慨激扬,不留余地。得罪了很多人,很多次都差点小命不保。在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一意孤行,后面,经过了一系列的打击后,他深刻反思。很快就做出了调整。

四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保持自己的原则,恪守底线。当他的官做的很大的时候,很多达官贵人想拉拢他,他都一律不见,自觉跟他们划清界限。不给其他人抓自己小辫子的机会。

五一辈子都在学习,即使在死前,依然在读书。他已经把读书学习当做人生的乐趣,他会及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书信的方式寄给自己的家人,在军营里,他要求士兵每天都要读书学习。大胆提拔文人做官。

第2篇:《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

曾国藩,一个出现在历史书上的著名人物,也是近些年来各种畅销书的主角。历史课本上的曾国藩建“大团”、创湘军、平太平天国、剿捻军、办洋务,立下赫赫功勋,功臣伟人形象,令人遥不可及。市面上关于曾国藩的书,要么晦涩难懂,要么云山雾罩,抑或是不知所云的厚黑学。

但是张宏杰先生经过严密地考证,运用别样的视角来审视曾国藩的一生。《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曾国藩:他资质不高,年轻时还非常激进暴躁,骂同僚、骂皇帝,被众人排挤,最终却华丽转身,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书中用非常细致,甚至琐碎的日常材料,构造出拙诚、勤勉、务实、自律的曾国藩,多了真实的味道。

我觉得,曾国藩身上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勤和恒。一个人短期勤奋是能够做到的,但像他这样一辈子勤奋,达到了恒常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我们有时候总以为能者无所不能,伟人小时候就是天才。但事实上,曾国藩小时候读书天分并不高,科举连续考了七次,一直到二十三岁的时候才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秀才。李鸿章评价自己的老师“儒缓”,曾国藩自己也常说:吾生平短于才。但是曾国藩极其勤奋,酷爱读书,为官一生没有其他财物,除了衣物就是书。在他二十六岁的时候,不惜花光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一百两回家路费、典当自己的衣服,只为购买一套《二十三史》。回家后闭门不出,每天圈点十页,发奋苦读一年方止。到晚年的时候,他也不忘读书,认为书才是治疗病痛的药,写下“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来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忘记读书。在去世的前一天,曾国藩还在阅读《理学宗传》,批阅本日文件,一直读书,一直办公。

曾国藩一生坚持写作,笔耕不辍。他从三十一岁起,每日一记,从起床到睡觉,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检查一举一动,记录自己的各种糗事、不足,有了错就深刻剖析,在曾国藩家书中,随处能看到这样的字眼:“未能改得一过”,“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忽忽已过十日”。其实,曾国藩的身体特别糟糕,三十二岁开始害眼病,三十六岁的时候已经完全看不清人影了,晚年有一只眼睛彻底失明。大概四十八岁的时候,写日记说自己的身体已经像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一样,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就是这样一个常年被病痛缠身的人,作为国家之重臣,工作繁重,又要带兵打仗,一生还写下了两千万字的著作。一件事情,做一天不难,做三年五年也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

想想我们自己有多久没有扎扎实实地做一件事情,并坚持下去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总说自己没时间、没精力,但是每天用了大部分时间看手机,虚度光阴。我们究竟是活了三百六十五天,还是只活了一天,又重复了三百六十四次。在这样一个步履匆匆的时代,稍不留神就会被人抛在后面,大家都在焦虑,却不知如何缓解。其实早在二百年前,那个资质平平、疾病缠身、多次跌入谷底的曾国藩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

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第3篇: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400字

昨天听了《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本书,真真是被震撼到了。

曾国藩一生中能够被保留下来的文字,就有2000万之多。

一个人或许能够做到一时勤奋,但是如果能将勤奋贯彻终生,是该有多么了不起!

而曾国藩就是一个将勤奋持续了一生,他笔耕不辍,时时勤勉,虽然天资不算太好,但是他足够勤奋,也不自傲,会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比如他创建了湘军,并亲自培训,以思想教育加强管控的同时,开展技术性训练。在曾国藩的训练下,成为一只纪律严明和战斗力强的队伍,并一举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其实曾国藩的资历并不太好,甚至可以说不太聪明,他考秀才考了7次,在他23岁那年才考中了秀才。

但他的成就是值得我们恭敬仰望的,他不仅是出色的政治家、战略家,平定太平天国,还在文学上有所造诣,是晚清散文“湘乡派”的创立人。

读书可以明理,读史可以明智,曾国藩的经历或许需要我们用一生来读,来践行~

时时勤勉励,岁月不待人。

第4篇: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1000字

曾国藩这个人的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关于他的书也是多的数不胜数,他有哪些人性的魅力值得我们学习?

他的为官之道,教育之道为什么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这本书。

了解曾国藩的生平,就是一个现实版的成功学典范,天生有些愚笨的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恒心,走上了人生的巅峰,立下千古大业,挽救国家于危难之,被世人敬仰。

一个人可以活成什么样?能活成什么样?透过曾国藩的传奇人生,有力的证明了,人生的主导权在自己手里。勤奋,坚持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下面,带着我对他的崇敬,总结一下本书对我感悟最深的点:

第一点: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还是以倒数第二的成绩。很多书说他是愚笨之人,是有出处的,但也说明他是一个有着超凡韧性的人,大多是人估计两三次考不中就放弃了,但他没有,反而越挫越勇。这也为他后面扶摇直上打下基础,有志者事竟成,当你的努力到可以感动自己时,老天都会为你开路。

第二点:这个人超乎常人的执拗和不服输,不懂的就学到懂,不会的就学到会,认定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去。做人如此,打仗如此。他要求他下面的士兵,每天早起一起吃早餐,读书学习,其中做不到的,他坚持让整个队伍的人一起等,只有在全员到齐的情况下,才肯用餐,他的队伍除了练功就是学习,硬是用这种方法,把他的队伍练就成了精兵强将,当时,他手下的士兵是唯一能上战场杀敌的。其他官员的领导的团练,都是做做样子。

在打仗的过程中,他也表现出了非常执拗的一面,到哪都挖深深的壕沟,当时很多士兵都不理解,可就是用这种战略,他屡战屡胜。看似很笨的方法,他却用活了。

第三点:及时总结反思,他真正做到了每日三省,每天都对自己当天的所作所为进行总结,发现做的不对的地方,马上改正。前期他因为性格偏激,树敌无数,空有一番抱负,却得不到施展。后面经人指点,马上意识到必须改正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提醒自己谦逊,低调做人。当他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后,很快在官场就游刃有余。

初入官场的时候,看到皇帝、官员不作为,他他就上书指责。言辞犀利,不留余地。腹背受敌,多次危及性命。后面知道问题所在,他马上改正,可见,他有超强的执行力。

及时总结反思帮他改掉了很多不好是习惯,一个能做到每天都写日记总结,一辈子都在学习提升,始终都觉得学不够,他已经把学习当成了工作,当成了乐趣,乐此不疲。

第四点: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保持自己的原则,恪守底线。当他的官做的很大的时候,很多达官贵人想拉拢他,他都一律不见,自觉跟他们划清界限。不给其他人抓自己小辫子的机会。这也是他晚年虽位居高位,手握兵权,但没有遭到皇帝排挤的原因。用现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很有分寸感,进退有度。

第五点:一辈子都在学习,即使在死前,依然在读书。他对知识的追求已经超越生命了,他当时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仍然在看书,给家人写信汇报。

听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被感动着,一个人在怎么能有如此的勤奋和毅力?但曾国藩一生都在身体力行,回望我们的人生,多的是为失败找借口,贴标签。真的非常有必要好好学习曾国藩,多给自己一些力量,去活好我们的人生。

第5篇: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从另一个人开始---王阳明。中国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个不朽标准的有两个半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只能算半个。孔子,孔圣人无可厚非。王阳明从小就树立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决心。而经常和王阳明比较的有一个人物,就是曾国藩。他们两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没有可比性的。为什么要把他们放在一起作比较呢?这个点让我内心极度渴望的想要了解曾国藩,借着公司的借阅机会,我阅读了《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翻开了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

曾国藩参加了7次考试才中了进士。年轻时的他愤世嫉俗,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这些导致了他的仕途特别不坦荡。40岁时开始转变,变得虚伪、麻木、圆滑、机诈,也就有了之后“老奸巨猾”的骂名。曾国藩一生最伟大的功绩是建立了湘军,期间经历很多次挫败,最后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在此期间,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了多次失败,终于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他的用人之道也为异于常人,他用人的宗旨:“有操守,没官气,多条理,少大言”,宁可领山农,不肯用官卒。他信奉的“拙诚”:“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巧”,这一点正好推翻了后人对他“谋权”的误解。

看完曾国藩,感觉我的性格跟他很相似,既然是相似,肯定还有不同的之处。小时候的我成绩非常好,年年是学习委员,就从那时候开始慢慢的有了内心无比强烈的优越感。刚步入深社会工作时,这种优越感莫名的带动我看不惯身边很多的人和事,经常用现在很流行的网络词“怼”来用于和别人的沟通,可以说是“怼天、怼地、怼父母、对朋友、怼同事、怼领导”。我不善于倾听,我喜欢别人听我说,我也不想改变自己固步自封的想法,我跟别人说这是专一,其实是自己不想接受新事物的拖辞罢了。那时候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说不来几句就要吵架的,观念不和就互不理睬。用难听一点的话叫不会为人处事,用好听一点的话叫想法很多。所以之前的工作都是自己认为很优秀,但是业绩平平的那种。跟那些我曾经极度看不上他们的人相比最后我还混的不如他们。随着年岁的增长,吃的亏越来越多,性格变得温和很多,也领会了谨言慎行的道理。愿意倾听了,在倾听的过程中,会发现别人传递的信息可能是一份不一样的精彩,别人的问题的表述也可能是另一种意境,以至于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不一样的潜质,其实我的表达能力很有逻辑性,很有感染力。以至于到后来成就了我成了一名客服主管。我要感谢这份工作,因为我收获了很多新知识,接触了很多新领域。每天在客户的抱怨及暴怒中,处理了很多棘手的个案。我可以坚持听完客户的谩骂,从中得知他的诉求,然后快速找到问题的根源,及时的解决问题,赢得很多赞赏,我的很多“经典语录”被用于专业的话术,让我对自己倍感骄傲!

曾国藩身上的“坚持”难能可贵,很多例子证明:学习、工作、生活都是离不开坚持的。每个孩子在学习上所付诸的坚持直接影响到他将来的升学;每个大人在工作中所付诸的坚持直接影响到他未来的升迁;每个人在生活中所付诸的坚持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所得。今年3月底我有幸加入了盛阳食品城,这里的工作氛围,领导风格,企业文化和我之前接触的不太一样。还记得我来的那周,正好赶上水产行业换届选举,所有的流程都是那么的井井有条,我也有幸参加其中,接触到了很多以前接触不到的词汇:“工会,党支部,全委会……”当时给我的感觉我像是来到了市政府工作。盛阳食品城的品牌影响力很不错,没有到这里工作前,一提到海鲜脑海里就会像导航一样过滤一遍到此的路径,然后就会浮现一幕幕大闸蟹、小龙虾、带鱼、鲫鱼、清江鱼、河虾、基围虾……被做成美味后令人垂涎欲滴的场景,这样的口碑和影响力离不开盛阳每位工作者的多年来坚持与付出,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和所有的盛阳人一起为品牌建设添砖加瓦,在工作挑战中给自己带来一份别样的惊喜。

推荐信息

  • 关于《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59:06

    【第1篇】中华文化瑰宝——唐诗——读《唐诗三百首》后感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高峰。在唐代优秀诗人大批涌现,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成为中国诗歌的全盛时期。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唐诗约为四万八千九百余首。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

  • 《活着》读后感大全【20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0:02:36

    人生难以一帆风顺,定会跌宕起伏。这起伏,可能对生命的旅途无关痛痒,诸如作业被批,小考失利;亦可能改变你的人生轨迹,诸如高考、从业……但是,无论大喜,亦或大悲,只有活着,你才能感知这一切,才有机会去细品人间甘甜,才能去遍尝人间疾苦。书中,春生,书里一个自杀而不是为外界因素而死亡的人,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

  • 关于《夸父追日》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0:11:06

    《夸父追日》读后感 《夸父追日》读后感200字 我们刚刚学习了《夸父追日》一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夸父的巨人,见太阳天天东升西落,接着就是漫长的黑夜。因为夸父喜爱光明,讨厌黑夜,所以想抓住太阳,把太阳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于是他就去追太阳,他很快就追上了太阳,正要抓住太阳时,却因体力不支而死

  • 《今日说法》读后感6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0:07:36

    《今日说法》节目主持人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法制故事:湖南省雷锋的故乡发生了一件事,今年放暑假期间,有三位小朋友一起到村庄边的水库抓鱼,其中一位不慎滑进了深水区。生命危险时,另外一位大约12岁小朋友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把落入深水的小伙伴推上了岸边,而自己由于精疲力竭沉入水底,溺水身亡。奇怪的是被救的人和另一

  •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共2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0:10:06

    第一次捧起这本书是因为参加了后亭、民主、东唐和沙四这四个村委共同主办的读书会。也是因为我在育儿的路上遇到了困难,促使我捧起了这本书。在我没有读过《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语言也会存在暴力,由于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我肤浅地认为只有行动才是暴力的行为,从来都不知道生活中我们的语言也存在暴

  • 关于《跑吧孩子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0:18:36

    【第1篇】今天看了这部影片以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他们为了能够拥有一双鞋而费尽周折。妹妹的鞋子烂了,哥哥阿坤帮妹妹补好了鞋,可是一不小心鞋丢一了。鞋子丢一了以后,他们也没有告诉爸一妈一,而是自己独自承担后果。他们每天都是穿哥哥的一双鞋子去上学,妹妹放学了,把鞋子脱一下来给哥哥,可是由于妹妹穿

  • 《红楼梦》600字读后感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0:17:06

    【 导语】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楼梦》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吹总,美丽可爱的啊笨。实不相瞒,我穿越到了红楼梦里,此时你应该还疑惑不解吧?别急,请听老夫慢慢道来。话说,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忙了一天的我,正准备刷牙睡觉,于是我便对

  • 关于读后感的优秀范文大全(精选20篇合集)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0:20:36

    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海底两万里》,首先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不像一本科幻小说,倒像是纪录片,描写的事物都栩栩如生,神人感到如身临其境,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我最佩服的是儒勒·凡尔纳笔下的尼摩船长。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秘密建造了一艘无人能及的潜水艇。那时,人们还没听说过这玩意。他有

  • 有关读后感1500字的范文精选(20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0:18:06

    “当一个人对一个处于逆境中的人产生扶持、援助之欲望,并实施了自己的高尚的行为之后,他的心里一定回感到有一种温热的的暖流富有炽感地流过,从而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净化”————曹文轩心中的大峡谷遥远而美丽,心中的女孩儿飘渺而迷人,根鸟放弃过、坚持过、体验过、享受过……他经历的一切一切由一个梦而起,小说归根

  • 有关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的范文赏析(20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10:28:36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样带“悲”的作品,但在长长的叹息之后,我却感受到了无比的震撼,那只飘荡着的风筝线也悠悠晃晃地系在我的心上。在书中,阿米尔追寻着的似乎是他与哈桑的友谊,是他不再内疚的,变得勇敢起来的心。原本的阿米尔是懦弱的,无法保护也无法面对自己的伙伴,好在追寻中他还是找回了失去了的心。可是,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