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富兰克林传》的读后感大全(精选5篇)

关于《富兰克林传》的读后感大全(精选5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9:34:47

读《富兰克林传》有感500字

我在语文书《天火之谜》首次接触富兰克林这个大人物。暑假里,我又读了陶笑红的《富兰克林传》,对富兰克林这个传奇人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本杰明. 富兰克林1706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10岁便辍学回家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他刻苦好学在掌握印刷技术余,还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只有两年小学的学历的他被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六七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真的让人惊叹不已!

每一个领域,相信你都会说出一二个杰出人物代表,但是,没有哪一个人能够象本杰明. 富兰克林在这么众多的领域中身兼数职,并且都对这些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他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外交家。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太深刻了。富兰克林有许多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勤奋、好学、热心、博爱,我们只要拥有他的十分之一,我想就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了。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大人把我们保护的太好了,生活中磕磕碰碰,他们都十分紧张,要是出了点血更是不得了,是的,我们都太娇气吧。战争的血腥只是在电视、电影、书中看到,可富兰克林生活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是不是乱世出英雄呢!我也想成为英雄,和蜘蛛侠、钢铁侠一样保护地球。

读《富兰克林传》有感400字

富兰克林,这位波士顿清教移民的后代,从十七岁时到去世,完成了不知多少次试验。揭开了不知多少条真理。

18世纪50年代,富兰克林带着疑惑——闪电是什么,手持风筝,走出简陋的家,朝着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外面奔去,放起了风筝。风筝顶上有一根铁丝,风筝线是麻绳。麻绳上系了一根铜钥匙。他将手指靠近钥匙,顿时,一束火花闪过,他感到一阵眩晕,几乎失去了知觉,后来,富兰克林根据这种原理,发明了避雷针,让电流通过这一根针(铁棒)到地面去,保证房屋安全。

富兰克林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从17岁那年起,他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不相信“天生惩罚人类制造闪电”的传说,首先发命令可以蓄电德莱顿瓶,为了进一步探索,他抛开人们的评价,凭着个人的勇气和永不言败、顽强探索的钻研精神,宁愿付出生命,也要揭开真理的面纱。风筝试验的成功,不仅是科学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还能反映出富兰克林不怕死的精神,他知道闪电强大的破坏力,也知道有生命危险,但他就是不想让世人再迷信于传说,他让人们知道:闪电,就是人们常见的放电现象。

这种实验的死亡率极高,多少科学家就葬身在这项实验中。不可否认,富兰克林还是有着伟大的钻研精神,值得学习。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5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富兰克林传】,以前我不喜欢看这种传记类的,喜欢看枪炮之类的。但是,不知为什么,这【富兰克林】我竟一口气从头读到尾。

富兰克林一直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美洲人之一。他在政治、外交、科研、出版、文学和音乐等领域的成就引人瞩目。人们这样评价他“他从天空中抓住了闪电,从暴君手中夺回了权杖。他通过不断完善自我,由出生贫寒的印刷工成为杰出领袖人物的神话,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渴望成功的人们。杰出的那个时代的他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了北美殖民地逐渐成长,最终独立的历程。

我认为富兰克林取得成功的一个因素是他勤奋刻苦,争分夺秒的习惯。只接受过初等教育的富兰克林在许多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全靠自学。与许多成功人士一样,富兰克林从小就对书籍爱不释手,通过读书掌握了写作的能力。初看富兰克林的身份和辉煌成就,我们会以为他是18世纪的奇迹,但是从他的传记中,从他的事迹中,我分明觉的富兰克林并不是天生在各方面优别人一等,他的成就归功于他的自强,自律。自强:富兰克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印刷,几经磨难之后选择出门闯荡。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来说跋山涉水到离家万里的地方谋生实属不易。但他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地工作,终于在印刷的激烈斗争中站稳了脚跟。自律:在读到富兰克林在追求崇高品德这一段里,我完全被折服了。

富兰克林一生忙碌,取得了胜利。只要人们专心工作,充实生活,也会迎来胜利的。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1000字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

富兰克林这个名字,听的很早,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齐名:牛顿、培根、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等。知道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但是有“多么了不起”,不甚了了。

受罗胖的“得到”和吴军老师的推荐,最近读了美国艾萨克森著的《富兰克林传》。同时还看了一些有关富兰克林的视频节目,对富兰克林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原来,富兰克林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避雷针”、“电池”“正负电”的发明和发现,只是他获得的科学上的成就。他更伟大的地方,应该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他参与缔造了美国,影响着美国文化。是美国成功独立和独立后运行二百年仍然生命力旺盛的“美国政治体制模式一府二院,新闻自由、司法自由”。第二,他给新型的资产阶级活出了一个榜样美国梦(有道德和宗教内核的全新的生活方式)。是一位“能学习”的楷模。类似于我国王阳明、曾国藩一样的人物,但是又高过王阳明。第三,富林克林不是完人,不是圣人,不是神,而一个普普通通的活着的人。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实际的人,有优点、有缺点;有长处、有短处。可学,能学,可触摸的身边的人。

第一、他缔造了美国,设计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富兰克林参与了美国独立运动过程中的许多重大活动。1765年的反《印花税案》;1771年去伦敦游说;1775年费城的大陆会议,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写下了“我们认为以下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这句铿锵有力的名言,至今为大家传诵。在大陆会议如何贯彻《邦联条例》中,折中了大州小州之间的矛盾,创造性的设计出了“两院制”的方案,调和了美国13个州的各种利益,最终使得13个大小不一、意见难以调和的各个方面能走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其作用,就是缔造了美国,他是唯一在4份美国建国都署上自己名字的人:《独立宣言》、《美法条约》、《美英条约》、《美国宪法》。唯一的一位!1776-1785年,又出使法国,与法国结盟,避免新生的、弱小的美国扼杀在摇篮中。富兰克林充分发挥了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的优势,在巴黎游说各方,结起了美法同盟,对抵抗英国、确保美国能够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富兰克林在缔造美国的过程中居功至伟!

第二、富林克林是一个成功的新型商人,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最有代表性的新型商人。富林克林是一个典型的从社会底层依靠自己的个人努力,一步一步起向成功的。他的每一步脚印,都踩的实实在在,可学可复制。富兰克林1706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本人才上了二年的学。12岁就开始给哥哥的印刷厂当工人,21岁就开始独立创办自己的印刷厂。一生奉行“勤奋、节俭、诚实”,一生热心于公益事业。办报纸、创办图书馆、组建自愿消防队、建立保险互助会。在他的推动下,美国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朴素幽默的风格和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同时,他还很谦虚,从不张扬。在行为处事上,很少树立敌人,对于敌视自己的战友,都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化解矛盾。

第三,富兰克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有着一个普通人有的许多特点。比如,他的起点不高,家族就是铁匠出身,没有远大的目标,终生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他渴望发财,但又不被财富绑架。他直接说“勤勉是发财和成名的手段”,同时他也认为“勤勉和节俭是培养品德的方式”。没有从高尚的道德层面去谈“美德”,很实用,也很好使。为了获得更多的印刷生意,他主动争取当邮政局长。为了离开哥哥的印刷厂,他搞了一个阴阳协议,成功地离开了哥哥的约束,独立的开始了自己的生意。另外,他家有连续有私生子的情况出现,说明富兰克林在这一方面,要求并不高。在国际外交方面,富兰克林更注重实效,存在不存在“圆滑世故”的手腕,应该是存在的。还有,他在法国时,暗中与英国谈判,是不是算一个“不守誓言”的人呢?这种情况,是不是让我们能把这个伟大的人拉回到现实中来呢?

最后,我感觉认为富兰克林的“谦虚”和“平实”的发自内心的。1790年4月17日富林克林84岁去世,他给自己亲自书写的墓志铭是“印刷工富兰克林的尸体安放于此!”没有对自己那么多贡献的追忆、没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骄傲、没有让世人记住自己的愿望。只是表达自己是一个印刷工的自豪。这句话里想要表达的是:富兰克林对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印刷工人而自豪呢,还是对自己一生的伟大杰出的贡献不在乎呢?至少,我能感觉到他内心对自己是踏实和满意的!

读《富兰克林传》有感600字

今年暑假,我看了非常多的书,其中,有本书令我印象深刻,这本书就是《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小时候,出身贫穷,但从他记事起,就热爱探索,喜爱学习,宽宏大量,给别人改过自新的机会,为别人着想,他还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长大以后,富兰克林原本在他哥哥的印刷厂里工作,但是,因为他和他哥哥闹了矛盾,所以,他撕毁学徒契约,独自到费城里去生活。在那里,富兰克林先创办了费城图书馆,然后,开始自学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被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授予硕士学位,真是厉害啊!

富兰克林在费城的那一段时间里,他交到了许多有文学的朋友,还和他们友好往来,互相交换自己写的文章并互相批改,交换条件,让自己写的文章更加好。所以,富兰克林在别人面前十分谦虚有理,懂得听取别人的意见。而我在某些时候,也会很骄傲,所以,应该像富兰克林学习他那种谦虚的品质。

富兰克林的成就简直是功不科莫啊!他做了费城电风筝实验,还发明了富兰克林开炉,创办了费城医院、费城图书馆。富兰克林还认印第安商贸委员会,费城国民自卫军指挥官。

读完了这本书,我至今难忘,它对我的印象太深了。富兰克林这种热爱探索、喜爱学习、宽宏大量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虽然,我们出生的时候并不贫穷,没有那种艰苦朴素的环境,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像富兰克林一样,有着那种高尚的精神。

推荐信息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赏析【11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9 16:34:22

    格列佛以海上医生的身份登上了一艘船出海航行,很不幸遇到了风暴,船上的人除了格列佛全部遇难。因为这一次九死一生的磨难,他来到了一个神秘国。当他发现自己被小人们绑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置身于小人国,而自己就像一座大山。接着,他又穿越到了大人国。大人国的居民身材高大,他只有巨人们的一个拇指那么大。然后,格列

  • 关于高中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9 17:17:52

    读完《项链》后,实在不禁慨叹,人生实在是变化多端,令人意想不到啊!小说家莫泊桑笔下的《项链》描述了一个经常哀叹生活困苦的漂亮女子玛蒂尔德为了和丈夫一起参加一个舞会,向朋友佛来思节太太借了一条钻石项链,并赢得在场众多男宾的青睐。但是舞会过后却发现项链遗失了,他们不得不买回一条新的项链给佛来思节太太。为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9 17:57:22

    读后最大的感悟有两点,第一佩服海伦凯勒在自身缺陷情况下战胜苦难活出精彩,第二就是羡慕在那个年代有那么多人帮助她。海伦是不幸的,一场病剥夺了他的视力听力以及说话,她愤懑,性格变得暴躁,但是在家人老师关怀下渐渐开始学习用触觉感受世界,学会了认盲文,读唇语,他用知识武装自己,身体的缺陷没有阻止她精神世界的

  • 关于《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9 18:28:52

    【第1篇】暑假里,我观看了推荐的电一影,其中《烛光里的微笑》这部影片对我的感受最深。王双玲老师用自己纯洁的心、宽大的心、一温一柔的心默默地给每一位同学送去一温一暖;在平时教学中热一爱一并尊重后进后,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她有着一心只为孩子的忘我一精一神,她用自己最真挚、最炙热的一爱一温一暖着孩子的心

  • 关于《居里夫人传》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0 7:12:23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600字   我读了《居里夫人自传》节选后,合上书,居里夫人那高尚品质使我深有感触,久久不能平复激动的心情。   这个节选主要讲述了居里夫人在简陋、潮湿的工作室里研究科学物质的故事。这个故事完全颠覆了居里夫人以前留给我的印象。以前我对居里夫人颇有了解:她是一个科学家、物理家、化

  •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0 7:54:53

    看傅雷家书,觉得收获很多。我总想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奉献那是一件多么崇高而伟大的事情,同时也会让自己的人生得到更加丰富和更加充实的经历。我现在似乎已经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标,虽然以前是盲目的。其实爱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的内心空虚。只要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就会有所收获,我也

  •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0 8:32:23

    对敬老院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高中时期,那时候每个周末从学校回家,都会路过镇上的敬老院,位置偏远,透过唯一能进出的大铁门,看到老人们稀稀拉拉地坐在小房间的门口,好像一副静止的画。那时,只觉得这些老人可怜,毕竟不能在家里终老。受中国的孝文化的影响,家庭的主要模式仍在于几代同堂,老人往往是家里的一家之长,大

  • 关于《草房子》的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0 9:06:53

    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垂暮老人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中体验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这是男孩桑桑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小学生活,是《草房子》中一串串看似寻常却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打开《草房子》,曹文轩老师用简单纯美的文字塑造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

  • 关于《月牙儿》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0 9:44:23

    几年前,我曾拜读过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月牙儿》,为老舍先生笔下的痛苦地挣扎在旧社会中母女二人的悲惨命运而痛惜不已,更为老舍先生出色细腻的心理描写所折服,我深深地为多次出现的月牙儿笼罩着的的清冷暗淡的氛围所吸引,每次抬头看见天空中悬挂着的月牙儿,就会想起那为生活所迫而沉沦堕落的母女俩。古代的女人向来都

  • 关于《城南旧事》的读后感8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0 10:22:53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作者以这样的一句话给《城南旧事》画上了一个句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作者英子的爸爸去世了,小学刚毕业的英子从此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从此满欢声笑语的童年生活就此结束了。《城南旧事》就是作者回忆在老北京城(南面)度过的童年生活的一篇短篇小说集,由《惠安馆》、《我们看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