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教师成长的秘密读书笔记
最近有幸拜读了管建刚老师写的《教师成长的秘密》,通过读这本书,走近他的心路历程,领悟他的成功秘密。
看完了这本书的前序,感觉他走过的几十年就像一部励志传奇,都能拍出一部励志电影了,很能启发人,更能影响人。这本书记录了管建刚老师的成长足迹,管老师从一名普通小学教师到特级教师的心路历程。语言朴实,却字字透着智慧。
管建刚老师将这本书分成了五个部分。“2.18%的教育基础”、“120%的教育渴望”、“75%的教育奋斗”、“63%的教育韧劲”和“10%的教育写作”。这五个部分环环相扣,由浅入深。
在《教师成长的秘密》这本书中,管建刚老师在他的笔记本上写着“抬头做人,低头做事”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管建刚老师用了10年在践行着这八个大字。正因为管老师默默的“低头做事”的这10年,才迎来了他的一夜成名。2005年,出版了《魔法作文营》;2006年,出版了《不做教书匠》;2007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革命》;2009年出版《一线教师》;2010年出版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之《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故事》;2011年出版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之《我的作文训练系统》。2012年出版了《我的作文教学课例》……
在这本书中,管建刚老师提到,他很喜欢海尔电器老总张瑞敏先生的话“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做、重复做,直到做好为止。”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每天的平凡的教育教学。我们应该反复做、重复做,做好为止。我们把每天看起来很简单的教育教学,反复做、重复做,做好为止,那就是不简单、不平凡,那就是在做研究,然后就能成功。
读了管老师的《教师成长的秘密》,让我受益颇深,感慨良多!读了这本书,使我心里豁然开朗。感谢这本书点亮了我心里的那盏灯,照亮了我的心房,给我指明了今后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感谢管建刚老师!
第2篇:教师成长的秘密读后感2000字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同读一本书活动,管建刚老师的《教师成长的秘密》,当时对管老师的2.18%的教育基础,120%的教育渴望,75%的教育奋斗,63%的教育韧劲,10%的教育写作,充满了好奇:一个“一年大病,两年养病,三年经商,八年村小”的并不热爱语文的小学语文老师,“十年磨一剑”突然异军突起,成为了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并迅速崛起为中国小语界作文教学的领头羊。在惊叹之余,我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教师成长的秘密》,对他平民化的教书经历和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产生了共鸣,崇拜之情悠然有生。
一、教育的无限渴望
管老师说:一个对成功充满了强烈渴望的人,一个有着强烈的“渴望”,又肯付诸行动的人,上帝也会帮他的;上帝不帮,身边的人也会帮他的;身边的人不帮他,藏在灵魂里的智慧女神也会出来帮他。心里要“想”,不一般地“想”,水中憋了一分钟,想吸气般的“想”,只剩下活命般的“想”,不要100%的想,要120%般地想。这种想就是渴望,在每个阶段渴望的人生目标。
开始,管老师为了与在中心校的老婆平起平坐,他从内心生出渴望,确立了从村小调到中心校的目标,7年半的时间,他从村小走到了中心校;又源于他内心的渴望,又从中心校走到市里学校;1998年至2008年十年时间,35岁他成了特级教师;几年后,他摆脱“昙花一现”,以每年出一本书的速度,真正成为了“有声音”、让大家记得住的特级教师。他的渴望,化成了前进的内在动力,变成了一个个切实的人生目标。
要把目标转化成行动的力量,不是每天想着就有的,而是在每天的工作中,朝着目标的方向一点点前进。管建刚老师在书中提到,一辈子没有活出亮色的人,不是他没有能力,没机遇,往往是他没有真正的渴望过。我们经常“想过”要做什么,却不曾渴望,渴望更能激励我们去付出行动。心“想”未必事成,只有把“想”化成渴望,从内心生出切合实际的目标,认准这个目标,一条道往前走,走到黑还要往前走,这样最终才会见到黎明。
二、教育的非常逼迫
“工作压力好大”这是现代人惯说的话。似乎没有压力的工作,才是幸福的工作。这不现实,也不正确。有的人压在了挣钱上,有的人压在了人情世故上,有的人压在了搞学问上……我们都是一届书生,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把压力放在教书上是最稳妥的。适当的时候逼自己一把,或许会有质的飞跃。管老师说:一个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很多时候我们都贪图安逸,过于溺爱自己,得过且过。或者常以不舒服,精力不济等推脱工作。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数年以后,我们发现,工作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任何变化。然后就会后悔当初没有拼一把,或者也会心生杂念:跳槽、有偿家教、做微商……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更何况为人父母之后的教师精力更是有限,一心几用,定会顾此失彼。所以要做好一件事情,还是一条道上走得比较好。
看看管老师是如何在一条道上、给自己施加压力,逼破自己的。每天下班前逼自己写1000个字,每天利用眼保健操时间逼自己跳1000下绳。天天如此坚持下来,身体好了,写作的语料也有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他办了《班级作文周刊》,一直坚持到现在,办了12年、600多期。虽然这12年间遇到层出不穷的困难,但是每遇到一个困难,他都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在他的语文教育中,与学生斗智斗勇,他的作文奋斗史也成就了学生的作文进步史。管老师就是这样一个有坚持的人,他认准了道,一条道走到黑,就走到了别人望不见的地方。
逼迫自己,喜欢现在的工作。我们当老师的,也总会有很多抱怨。工资少,杂事多,没名堂。但是不喜欢也要逼着自己好好干。因为几乎没有人能找到一个一辈子愿意为之苦,为之累的工作,任何工作做久了都会烦。管老师在书中有这么一个比喻:你和工作的关系,好比两口子一起过日子,你想他的好,他就很好,你想他的坏,那就完蛋了。我们每天的工作都会遇到很多麻烦事,逼自己喜欢现在的工作,投入现在的工作,像陀螺一样围着工作转,让自己没有时间去烦恼,把事情一件一件解决掉,你会觉得一天做了很多事情,就会很有充实感和成就感。现在,适当折磨折磨自己,将来,你会发现,流过汗的日子,吃过苦的日子,回味起来,是如此的美好。
三、教育的不停撰写
管老师在书中提到:每天花48分钟的时间用在记录上,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记上三年,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记5年,你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细想我们身边,不乏教育故事,不乏教育灵感,缺乏的是记录的手。只有记录下来,才会永远保存,记录,不是写文章,它是随意的,一两句,可以,八十句更好。不用构思,不求成篇,只要真实与及时。真实,才有价值。及时,是怕遗忘。遗忘非常可怕,当初的一点感想,第二天就会遗忘掉一大半,过几天就忘得所剩无几。只有记录,才会让你的灵感永远的保存。
记录,不仅仅是记录成功的例子,更要记录失败的。只要你拿起笔来,将你教育中的麻烦与失败写出来,这一件件事,就都会化为一个个曲折的、吸引人的好故事。再回顾这些教育行为,你会发现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需要弥补的地方,然后你就能及时进行教育补救。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后,再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同类合并,异类分项,归纳出你的发现,这就是属于你自己的教育故事,有属于你自己的特点。接着再有针对性的看一些教育理论书,读着读着,你会发现,教育理论和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了相通点,你会发现,教育专著的阅读并不枯燥,这就是写而后读。就如管老师推崇的作文教学写而后评,写后点评远比写前指导有针对性,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给了我们最好的阅读指南。
然而,能激起人不断撰写的源泉是发表。管老师的家世代农民,从小家里没有一本课外书,自念书起语文最差,当初走上教语文的路也是贪图语文做班主任只要教一个班。管老师说:“有个发表的东西,在前面诱惑你、勾引你,写作会有很大动力,很有激情。人最窝囊的,再没有东西勾引他了,他只好去勾引人。”发表意识,对人的写作的成长,非常重要。发表可以让旁人捕捉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有尊严地生活。管老师就是从村小发表《三月》开始,改变他的生活状况和生命质量的。
或许穷尽一生,都跻身不了富足的地位,都进不了丰满的写作。但我们依然要拿起笔来,用一个个记录下来的故事,来印证我们曾经走过的教育人生。正如美国作家罗伯特基挺的话:当你变老了,你的身体越来越短,而你的故事越来越长。
正如管老师的教学经历,自己也是误打误撞地教起了英语,然而读书的时候语文最差,英语一般,最强的是数理化,一直想着有一天自己会是一个敲着键盘的工科女,然而现在也在小学英语这条文科道上走了数十载,现在觉得还不错。做一行爱一行吧,这辈子只能在这条道上混了,别的做起来都是有点晚了,好好把小学英语教好才是王道!我们每个教师不可能像管建刚老师那样,都成为特级教师,成为教育的领衔人物,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成为“特级教师”的野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尽力不后悔,成为每个人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
第3篇:管建刚教师成长的秘密读后感
有幸拜读了管建刚老师《教师成长的秘密》一书,感慨万千,收获颇多。教师成长是否真有秘密?管建刚老师以自己的教育成长为例,为我们解答了他从一名普通农村小学教师成长为全国名师的答案。
一、自信
在管建刚老师眼里,学校毕业时的基础仅仅占成功的2。8%。也就是说教育基础与人的成功不是绝对成正比的。就管建刚老师来说,本来是位数学老师,因为生病缘故只想教一个班,所以让他教了语文。管老师的这份不是科班中文系出生而成为语文名师的经历,对我启发很大,鼓舞最深。它使我坚信:天道酬勤!只要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我也可以干的很出色。
二、热情
在行动之前还要有足够的热情,从外面打破,那是食物;从里面破壳而出,那是生命。从外面过来的是压力,从自己心里长出来的,向外面展开去的,那是真正的动力。因此,只有主动寻求成长,主动要求发展,才能真正的成功!内心渴望成长,才有内驱力,才会促使自己主动去学习,去反思,去总结。内心渴望成长,才会对琐碎的工作乐于其中。
三、行动
“风车只有在转动时才能磨面,轮机在转动时才发电。”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管建刚老师的写作基本功并不好,但他坚持不懈地写小随笔,正是他的坚持,才有了这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每天坚持写日记,李镇西老师坚持写教育随笔。这些名人出了一本又一本的书,那些书并没有多少深不可测的理论,大多都是教育生活中很接地气的实例。看看哪个名人不是再坚持写作?只有天天做记录,才会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教育痴狂,才会有别人看起来“妙手偶得之”刹那的智慧灵光。要把无形的思想变成有形的文字,把稍纵即逝的灵感定格成永恒的篇章。
四、奋斗
“奋斗”二字,我们并不陌生。做教师的强迫自己静下来,静下来读点书报、杂志,那是非常好的管理自己的法子。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知识广博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预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坚持
想做好一件事情,没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是不行的。没有了这份韧劲,前面即使有再大的渴望,再热的奋斗,都只会行百里半九十,功亏一篑。很佩服管老师的意志力,能够每天坚持跳绳1000下。他说他只要上班,就记录,不记录不回家。这也是他一年出一本书的秘诀所在。
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名师台前的风采,还要看到他们背后的坚持。永远不要羡慕名人的光鲜亮丽,而要学习他们背后的努力和坚持!
第4篇:教师成长的秘密读后感
读完《教师成长的秘密》一书,终于体会到了为何首席教师工作室的宋老师会推荐我们去阅读,这的确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目,书中以管老师自己的教育成长为范本,从“2.18%的教育基础”、“120%的教育渴望”、“75%的教育行动”、“63%的教育韧劲”、“10%的教育写作”五个方面娓娓道来,通过剖析自己如何从一名普通村小教师一步步成长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心路历程,告诉广大平凡的老师应该如何成长自己。
这是一本切合当下教师成长状态的教育励志书。看完后,我很受震撼,我强烈的感受到管老师十年磨一剑的执着。他就像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倾尽心血栽培着自己田地里的嫩苗,用充满欣赏的眼神放大孩子的优点,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经典语录:
1、不喜欢的事,也可以做得很出色,不喜欢,不是不“出色”的理由。
2、兴趣是一个伟大的骗局,扼杀了无数人潜藏的才能。
3、快乐工作的秘诀,不是做你喜欢的事,而是从此刻起,努力喜欢你正在做的事,感情是可以培养的。
4、每一个工作,都有人做的很出色,很有趣味,乐在其中。每一个行业,总有人做得很成功,很有成就感。你做出了成就,炖出了个中的味道,就愿意为之痴、为之迷了。
5、当老师的,没什么基础并不致命,并不会拖住我们前行的步伐。很多人把“基础不好”挂在嘴上,只是给自己找一个继续懒惰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6、“疤痕定律”:一个人当他无法炫耀自己的外在,就会着力打造自己的内在。
7、一棵树的能量是有限的。冬天里,果农要为它剪枝,放弃次要部分,成就重要部分。一个人的能量也是有限的,要懂得选择与取舍。
8、每天的平凡的教育教学,我们反复做、重复做,做好为止;我们把每天看起来很简单的教育教学,反复做、重复做,做好为止,那就是不简单、不平凡,那就是做研究。
9、一条大走到黑的人,往往是第一个见到黎明的人。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业,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读书可以触及到先贤、大师的的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指导自己的行动。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与同事的交往。常言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作为教师,成长需要与同事交互,在交互中思维碰撞,产生火花,让一点点火花簇成火焰,照亮自己前行的方向。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课堂。一个教师如果脱离了学校,脱离了课堂,那么他再好的想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没有试验田,无处落实。也只有教师身处学校,身处一线课堂,他才算是一名“真教师”,才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落实,在落实想法中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地丰富自我,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追随学者的足迹,揣摩学生的心灵,遵循教育的规律,引领自身的发展,这将是我今后不懈追求的目标!
第5篇:教师成长的秘密读书笔记1000字
管建刚,从一个农村教师到特级教师,拥有着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平凡出身,最终却塑造了不平凡的自己,颇让人敬佩。当我拿着这本《教师成长的秘密》初看时,好像什么都没记住,再忆,书中所述之细小故事,的确是我们教育人最真实的写照。这本书虽没有高深的理论,却在一个个教育的小事件里暗含育人以及教师成长的奥秘。管老师用手中的笔真诚地记录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带给我们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一、心无旁骛,坚定选择
不喜欢也能很出色。管老师一直喜欢数学,却因为各种原因阴差阳错教了语文。因作文改革、各类作文专著,在语文的天地里发光发亮。在职业的选择上,能从事自己所爱是幸事,不能如愿以偿也应欣然面对。
我曾在大学毕业找工作前,暗下决心,绝不会当老师。于是给自己找了一份编辑的工作,那个时候,自己还在学校写毕业论文,所以就先写了一个月的推广文章。当我经历了一个月的键盘敲击,真切地意识到之前我的什么所谓才华不过是灵光偶尔的乍现...如今,最初不想当老师的我却已经站在讲台上4年多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在努力地证明我自己,经历了一次次的成长与磨砺,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情感。还记得管老师在书里真诚的提问,“你真的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吗?”他告诉我们,“98%的人找不到。”若你们还有时间抱怨教师工作的琐碎,不妨想想这个98%。快乐工作的秘诀,不是做你喜欢的事,而是从此刻起,努力喜欢你正在做的事。
二、常存渴望,笃定前行
管老师在第3章120%的教育渴望里告诉我们:心想事成是句真话,切切实实的真话。他诉说了自己的渴望,一位村小教师的渴望,一步步的坚持,最终改变现状,大有成就。是呀,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对成功的渴望有多强烈。
我回忆起自己刚教书时对于成绩的那份执著,它体现在热爱、关心每一位学生,以百倍的耐心对待学困生。我带的班级里,有个学生叫郭晓雯,她看起来很踏实,但成绩总是在50多分徘徊,冲破六十大关宛如登天,我那股想要挑战自己的劲,总是那么顽强,好多人劝我说:“她就是那个样子了”。但我总不能放弃她吧,我渴望着看到她的成长,渴望着奇迹的发生。于是,留她在房间里辅导,每天让她上黑板听写,课堂上点名回答。对她的关注,时间久了,已成为一种习惯。上六年级的时候,她的语文终于考了六十分,突破了她所谓的极限。
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该常存渴望,常存学生进步、自我成长的渴望。因为,从自己内心生发的目标,那才是真正的动力。还记得第一次去北关小学参加田利娜老师名师工作坊的活动,看着台上的田老师,侃侃而谈,优雅大方,在心生敬意的同时却产生了些许疑惑:她的工作除了语文教学,还有教导处的各项工作以及名师工作坊的活动,哪来的时间准备这么多的材料呢?而今读了这本书,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田老师拥有着一份自我成长的渴望,她的出色表现都是长期学习积累的结果。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前路漫长却又值得期待。什么是教师成长的秘密?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挖掘。抬头做事,低头做人;心向阳光,不断生长,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第6篇:教师成长的秘密读书笔记2000字
读完了管老师写的《教师成长的秘密》,内心不由泛起阵阵涟漪,像远古森林边的小湖,起了风,卷起了小浪,一浪拥着一浪撞向远处爬满青苔的岩石,难以平静的湖面印照起往昔的光景,零散、模糊。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太多太多,脑袋里无数的枝枝蔓蔓向上,向旁伸延,腾达。。
《教师成长的秘密》这本书分为五部分:这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五个部分便是有助于教师成长的五个秘密,从中我也受益颇多。
秘密一:无关基础,特点成出色
管老师说:”一个人大学毕业,总成绩平均为85分,他在学校获得社会工作‘基础分’,约为2.18分。“即便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名牌大学出身,那我们也总有1分,那么在教育的人生路上,100分里我们最多比他们少了1.18分,仅此而已。其实,教育基础与人的成功不是绝对成正比的。管老师并不是安慰,而是真真切切在鼓励我们,不要把文凭看得太重,那只是敲门砖,要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稳健有力,靠的还是坚持不懈的毅力和不断提升的能力。
在管老师所讲述的第一个秘密中,还有一句话定是跌破了众人的眼镜,颠覆了世人的观念:兴趣是一个伟大的骗局,扼杀了无数人潜藏的才能。原来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兴趣,并不是时时受用的真理,兴趣固然重要,但是当你踏入毫无兴趣的一行,一味地用兴趣做托词,那么不止是你潜藏的才能不能得见天日,连你原本显露的才能也会因为你没有适宜安放的土壤而失了生命。就像管老师,他的成就并非是冲”兴趣“二字闯出来的,而是秉持”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干出来的,不喜欢并不是”不出色“的理由,不努力才是绊脚石。培养孩子坚持努力的意志比兴趣也许更有持久效力,孩子没有兴趣,意志力是促进剂,促使他仍去坚持;孩子有兴趣,意志力则是强化剂,强化他坚持的信念,而这样的意志力也将会对孩子受用一生。
秘密二:渴望行动,心想便事成
管老师说:”一个对成功充满了如此强烈的渴望的人,一个有着强烈的‘渴望’、又肯付诸行动的人,上帝也会帮他的。上帝不帮他,身边的人会帮他;身边的人不帮他,藏在灵魂里的智慧女神,也会出来帮他的。心里要‘想’,不一般地‘想’,水中憋了一分钟,想吸气那般地‘想’,只剩下‘活命、活命’般地‘想’。不要100%地想,要120%地想。“
这段话,我提炼出两个重要的短语——”强烈的渴望“和”付诸行动“。管老师最先强调的是渴望,且必须是强烈的渴望,有了强烈的渴望,就必须肯付诸行动,大道理人人会讲,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也是韩寒的《后会无期》中那句话”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之一吧。只会强烈地渴望成功,却并没有为之行动,为之奋斗,说好听点叫“渴望”,说难听点就是“空想”。
秘密三:机会责任,慢斗必成功
管建刚老师告诫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努力,不要太努力,四分之三的努力,够了。“读完之后,管老师的话真是大开了我人生的眼界,也让我从管老师口中的一些故事真切地明白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的重要性。但是管老师所谓的”四分之三的努力“并不是留”四分之一的轻松“去无节制地松绑自己,他指引我们要对那”四分之三的努力“负责,学会抓住人生中出现的三次机会乃至更多,而要想成功,热望不可过于强烈,否则会灼伤自己——精神、心理还有身体、健康都将遭灼伤。管老师提倡的”慢“道理更像是”厚积薄发“这个词的具体阐述。在慢工中出细活,在慢工中出好活。
我想把《小窗幽记》里的话牢牢记住:”伏久者,必飞高;开先者,谢独早。“我是一个普通的新教师,我愿成为”伏久者“,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出属于我自己的教育之路,像管老师一般慢慢来,磨耐心,并把这份耐心带给我的学生,引导他们走出往后不平凡的人生之路,我相信”慢斗必成功“。
秘密四:坚持不懈,韧劲获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是众所周知的名言,在我们从小到大的人生旅途中,这句名言总会时不时出现,好像是一个指引我们前进的挚友,而管老师也在第四部分中开幕便请出了这位”挚友“,以劝诫我们在教育之路上,坚持自己的道路,决定做的事情就要坚持,要”笨脑筋“、”死脑筋“般去坚持,用韧性去忍耐坚持中会遇到的任何状况,这些状况或许是好的,或许是令人措手不及的。我太佩服管老师一年写到头的坚持精神,对比我自身,我简直自愧不如,其实从初中开始我便喜欢上写作这件事,但是我却没有像管老师那样笔耕不辍,原本被我喜爱的事情,如今却成了拿起就觉愧对的东西。拥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坚持,并非易事,这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习惯,而我希望我能行。
我愿先”厚积“,去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优点,聆听优秀教师的经验,并在管老师的”预防针“下努力争取我的成功,欲夺属于我的”雄心“抑或称之为”野心“。即便是失败,也要吼得住,这样才能守得住总有一天会属于我的成功!
秘密五:笔耕不辍,记录会收获
读罢第五部分,我内心的一团写作火焰被瞬间燃烧。管老师在这一部分重点强调了”记录“二字。我似乎看到了指引我人生的一盏最重要的明灯。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也是新教师培训上王建群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发人深省。管老师也在他的书里的最后一个秘密中反复地强调了教学反思的作用。
而记录并不仅仅是写教学反思,管老师说我们还可以去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等,不要觉得没话好写,没东西好写,只要每天坚持去写,哪怕坐在电脑前面只打下”今天没有什么话好写“,这也是你坚持记录的证明,这样,我们便会形成记录的良好习惯,在没话好写却仍然处在”记录“这项任务中时,灵感很可能就从四面八方涌过来,那么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为什么就要被”没什么好记录“而打倒呢?成功不怕等待,而怕人一直不付诸行动的彻头彻尾的亵渎。
管建刚老师平实无华的语言,大概也是像极了他本人的脚踏实地吧,那些做起来困难的事情,都被他坚持完成,那些说起来尴尬的事情,都被他幽默化解,我真的感谢在我刚启程的教师道路上,给我点亮了前进的道路,我要用心去教一辈子的书,去成就我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