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童年作文600字
外公出生在六十年代,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那个年代农村的生活十分艰苦,外公的童年就是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中度过的。
外公生活在农村,生活条件很差。住的是土坯房,而且几户人家挤在一栋房子里面;窗户粘的是纸,屋里没有取暖工具,冷了就扒盆火烤烤手,手脚冻得通红,有的都冻烂了。穿的是破衣烂衫,补丁摞补丁,脚趾头都从鞋里探出了头;好不容易盼到了年,盼来的也只是一件外公的妈妈用旧衣服改的“新”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这话一点不假。家里只有外公的爸爸一个人在生产队干农活,起早贪黑也挣不来一大家子人的吃饭钱;小米、玉米棒子是主要粮食,吃顿白面馒头这的就像过年一样,外公说,童年的时候从来没吃过白白的大米饭。
外公的童年好苦啊!
外公住在一个偏远的穷山沟,学习条件更差。家附近没有学校,一直到外公十岁的时候,邻村才有了一个学校,外公才如愿以偿上了小学。外公的学校和我的学校简直没法比,两垛土坯中间放一块大木板,这就是桌子,写字的时候,屁股下一人坐一块伐头子,就当凳子了;作业本正面用完反面用,铅笔头用到手拿不住才肯扔掉。尽管学习条件这么艰苦,可是外公学习非常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
外公的童年真苦啊!
外公的童年虽然是苦涩的,但是成就了外公幸福的一生。苦尽甘来,如今外公已成为高级知识分子,从事着天底下最伟大的事业——人民教师,外公马上要退休了,我相信外公的晚年也一定会很幸福的。
外公的童年作文600字
我外公小时候比我还调皮,虽然很穷,但他总能整出点乐子。
那是一个夏天,中午,火红的太阳挂在空中,把大地晒得滚烫。蝉儿在树上鸣叫,领居家的小黑狗在两个房子中间的水渠中睡着了。下午,太阳渐渐西下,一个男孩从一间房子里跑出来,敲着各家各户的门,不一会儿,他就叫来了6。7个小朋友。小男孩像他们的大王一样,他走到哪儿大家就跟到哪儿,不一会儿,就走遍了村子里的每一条羊肠小道。
小男孩举着一根树枝,抬头挺胸大摇大摆地走着,突然,他对大家说:“要不我们一起去小刘家看电视吧!”小刘是小男孩的邻居,他们家很有钱,只有他们家才有黑白电视。大家连声叫好,小刘只好把他们都带回了家。到了小刘家后,所有小朋友都一个劲地冲进去,因为大家都想坐在软乎乎的大沙发上看电视,而后到的只能坐在地板上了。
小男孩的家在港口边,每天都有渔船来来回回地走边,他们家非常穷,往往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好的就是邻居给的饭,坏的就是连畜生的饭都比不上。
一天,一位开大船的船长路过这里,正好看见了小男孩的爸爸,他俩一见面就拥抱,原来他们以前是朋友。
船长见他们家每天的都吃这些东西,便天天送一袋米来,还经常请他爸爸上船喝酒聊天,小男孩一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突然有一天船长不辞而别了,小男孩再也找不到他了,他们一家的生活又回归了往常。那个小男孩就是我的外公,那个船长已经去世了,但外公也还是经常去他女儿开的那家饭馆。
外公以前的小伙伴们再也找不到了,每当他抚摸起那苍老的黑白照片的时候,眼角都会流下一滴滴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