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之变作文500字
每当听到东北二人转《我的家乡在东北》时,心底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西北,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穷山无水难以生存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我们的县城是有名的“状元县”,但是随着好政策的响应,这几年的变化非常大,下面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吧!
据爷爷说,他们小时候穿得很破烂,吃不饱,经常饿肚子,就连逢节过年吃的比我们平时还要差,住的是窑洞,门窗都是用纸糊的,堵不住风雨。
爸爸介绍说,他们小时候的生活,起码比我爷爷好,但好不了多少,吃的也是粗粮淡饭,能填饱肚子了。穿的虽然很破旧,但洗得很干净,一套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这样一套衣服穿九年呀!
慢慢地,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路宽了,楼高了,人们脸上的笑容一天一天多起来了。家乡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附近最有名的漫湾市场也少不了凑热闹,拆了平房盖新房,原来低矮的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比一栋高,一栋比一栋漂亮的二层楼房,听村长说马上还要建一座规模更大的集散贸易中心,还要附设中老年文虎娱乐中心,让我们村便成为乡镇的“先进模范村”。
我的家乡居然在短短的几年内,会有这么多的变化。不过,我们大家也要继续努力,努力拼搏,让我们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家乡之变作文700字
每当我听到歌星潘长江唱的二人转《家在东北》时,心中不由想到自己的家乡既贫穷又落后,怎么能和人家东北比呢?和老辈们生活的年代相比,自己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老辈们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买的衣服,只有自己缝补的粗布衣,一穿就是好几年,破烂了就缝缝补补,补丁加补丁,很陈旧。穿的鞋也是自己纳的千层底—布鞋,一到冬天脚也冻肿了,晚上痒得直挠挠,而现在呢?虽然暂时落后,但村子里有了逢集,能直接买到崭新的套装和各式各样的鞋,穿上很舒适。
上世纪老辈们经历了可怕的“六零”年,吃的是野菜和树根,听说还饿死了很多人,后来,吃的虽有改善,但还是粗粮淡饭,没有营养,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现在,我们农村小学还派送了搭配合理的“营养餐”,回到家里,每顿饭炒几个小菜,有时还加上红烧肉、鱼肉等,营养丰富,搭配合理,达到了小康的生活。
与老辈们交谈,上世纪他们生活的年代,家家户户挖个窑洞,在前面用木条制作一个简易的门窗,窗户用纸或布堵一下,晚上睡觉还透着风,好在窑洞春暖夏凉,不然会冻死人的,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人家盖一两间土块垒起的新房。随着老师口中提到的所谓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现在每家各户都建起了崭新的砖瓦房,门窗是铝合金的,装潢得很漂亮,住在里面很温馨,富贵人家还盖起了二层楼房呢。
听老辈们说,原来家里用的东西,要步行很远的路到县城去买,早晨天不亮就走了,到晚上十点才回来,并且购买回来的东西很少,后来,条件稍好的人家添置了自行车,一个村子也没有几辆,更不要说有现在的电视机了,现在呢?家家户户有摩托车、电视机、三轮车,每人一部高档智能手机,富裕的家庭购置了小汽车,出入坐的是公共汽车、火车还有飞机。
我相信:按这样的发展势头,不久的未来,每家每户都有豪车,甚至有私人飞机,家乡也会有大型购物超市,一切用品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