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红与黑》读后感1500字

《红与黑》读后感15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2:32:52

《红与黑》读后感

马娣尔特祖先博尼法斯的命运预示了于连的命运,于连的才气、心高气傲,社会的黑暗,决定了他的命运。他与那个社会是格格不入的,他有才气,渴望出人头地,得到功名利禄,而在那个一切都由地位和财富决定的年代里,他缺乏了必要的基础,就算后来,他因女人的关系得到了他想得到的,那也如同空中楼阁,没有地基,最终昙花一现。马娣尔特是可以救他的,但是他没有接受,他拒绝了。一则他觉得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二则,教士的虚伪,瓦勒诺的“公正”,他不想让自己成为他们的笑柄,他选择坦然赴死,他,活出了一个七尺男儿顶天立地的好汉气概。三则,他终于不用再伪装,敢于面对自己真实的心,那就是他究竟爱谁,他对瑞那夫人的爱没有变过,他为自己的鲁莽后悔不已,此刻,他终于不用为了前程,而向别人“献媚”,此刻,他最轻松。关于跻身于社会,活出一个样子,于连的观点时刻在变化着。他出身于一个木匠家庭,老军医的故事,老军医给他的书,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不想继续从事于父亲的木匠事业,他想有朝一日能成为拿破仑那样的将军、英雄。这并不是幻想,是因为拿破仑最初也是和他一样的平凡的人。而现实社会的黑暗、腐败,士兵并不能像拿破仑时代那样建功立业。于连有着聪明的头脑,超人的记忆,能将一部《圣经》用拉丁文熟练地背出来。因此他获得了谢朗神父的器重。家教的工作,也是得之于这部《圣经》。在瑞那先生家任家庭教师的阶段里,在瑞那夫人的帮助下,他得以加入迎接国王的仪仗队,他的潇洒的骑马姿势与穆瓦罗在马背上洋相百出的样子甚至最后从马背上跌下来的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因为迎接国王,他出尽了风头,导致流言满天飞。无奈,他只能听从谢朗神父的建议,选择去神学院继续深造,结束与瑞那夫人的感情,同时希望将来可以有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而神学院里,修士们的迂腐、无知、不思进取,整天仅以填饱肚子为活着的理由、生者的乐趣,庸碌无为,是他们的处世信条,他们不允许别人与他们不同,不允许别人比他们强,他们认为他们坚持的就是世间真理。这让聪颖的于连忍无可忍,似乎与一群异类生活在一起,与他们交流也只是对牛弹琴。于连很痛苦,他有些迷茫了,看不清前面的道路。弗利赖代理主教的算计,更让他摸不着头脑。人间到处是布满荆棘的路,他艰难地行走着。幸而,他有彼拉神父的牵挂,救他与水深火热之中。在拉穆尔侯爵处,他的聪明伶俐算是发挥到了极致,他这匹千里马,终于遇到了赏识他的伯乐。他本以为就可以这样平静的生活着。没想到,马娣尔特的告白,却为他找到了一条出人头地的捷径。当一切似乎尘埃落定,这位骠骑兵上尉终于可以大展雄风时,有人却给他当头一棒,让他跌落到了现实中,回到了最初的起点。马娣尔特以为可以借自己和菲华格元帅夫人的关系,买通弗利赖代理主教,使他想办法救出于连。最后的结果是瓦勒诺手持省长的任命书,不听从于弗利赖代理主教的指挥。这是对教会势力不能再左右政治的一种美好设想,也是对长期以来,教会实力可以左右政治,参与治理国家,用教会的教条统治、毒害人民的现象的一种揭露。在官场中,瑞那先生这位伪君子、官场老手竟然输给了瓦勒诺这样的社会败类,这是对黑暗政治的一大讽刺。维璃叶、贝藏松的命运都交到了瓦勒诺这样的社会败类手里,无不让人担忧。于连以为可以选择一端谋生存之路,没有想到政治的黑暗,教会的无处不在,让他这个既没有地位也没有财富的人最终很难跻身于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他是这病态社会下的一个牺牲品。于连是一个正常的人。受到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有正常人的野心,作为一个有正常思想的人,他不想像两个哥哥和父亲一般,斤斤计较与法郎之间。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都有自己的观点,他渴望人与人之间平等,渴望别人不要以他的经济地位认识他,而是希望别人能认识到他的才能。而现实生活并非这样,它将人分为了几等,即便你再优秀,上流社会的人看你也会戴有色眼镜。他很苦恼。虽然经济地位低下,但是他并不甘于做一个低下的人,为了能在上流社会有一席之地,为了自己与他们站在同样的高度,他接近瑞那夫人、马娣尔特,为获得马娣尔特的心,不惜使用欲情故纵的手段。最后又“怂恿”马娣尔特威胁她的父亲拉穆尔侯爵,得到财富、地位。或许,我们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善人,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他显得卑鄙可耻,利用女人上位,非大丈夫的坦坦荡荡。然而,现实就是这样。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生存,很少有人如某些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集美德与善良于一身,如我们想象中的绝对的正人君子,通常他们为了生存,也惯常使用一些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让自己适应这个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光明磊落的,十全十美的,所以,于连这个人物只是典型的我们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他来源于生活,他的生活体现某些人的生存之道,这是一个真实的艺术形象,具有特有的“光辉”性。本书描写的于连个人奋斗的悲剧,这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是极为惯见的社会现象。波旁王朝复辟后,许多小资产阶级青年失去了拿破仑时代靠个人天赋晋官加爵的机会。他们去等级森严的巴黎进行个人奋斗,但只有少数人成功了。大多数人却失败了。这就是王朝复辟后整整一代小资产阶级平民的现实遭遇,于连的悲剧也正是这样一出富于时代特征的悲剧。

推荐信息

  • 《正面管教》--- 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6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我想做个好妈妈,可我却天生不是块好料。      有时候我像举着长剑的希瑞,充满力量和希望;有时候我像泄了气的皮球,失落又颓废。承担“妈妈”这个角色,我承认自己演技差,但我有在努力,即便是抓狂、奔溃、抑郁后,我也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努力成为一个好妈妈。

  • 狄更斯《双城记》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6

    狄更斯《双城记》读后感狄更斯的《双城记》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品,我反复看了三遍。和他的其他小说的冗长松散相比,《双城记》结构更紧凑,更严密,故事情节几乎是一气呵成。由于悬疑重重,让人不忍释卷,急于想知道结局。然而在谜底终于被揭穿,真相大白后,却引发出读者诸多的感叹。双城,指的是伦敦和巴黎,这两座分属不同

  •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6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第一小学冯继春在这个加长版的假期里,我细细品读了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的作品《爱心与教育》。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沉浸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一本纸质书了……整本书中,李老师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将自己的教育故事温情讲述,娓娓道来,真实朴质的文字让人流连忘返。我被

  • 《小绅士》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6

    《小绅士》读后感这本书是《小妇人》的续集,乔和巴尔先生在梅园创办了学校。看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因为这里乔和巴尔先生的教育方式也是与众不同的。书里的孩子们像田园的土地一样被用心浇灌,他们各自的个性在爱里被充分地尊重和教导,看着他们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会为他们感到高兴,因为我觉得有美好童年

  • 《我的小学老师》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6

    《我的小学老师》读后感蠡口实验小学殷杰这份读后感来得很突然,与其说是一个指定的任务,不如说是再去回忆一下记忆中的于永正老师,回忆一下曾经看过的他的文章,对于其人的理解。过往求学时,教师教育是我专攻的方向,研究教师,研究好教师是怎么样的,研究如何成为好教师曾是我的课题。而于永正老师恰恰也曾是我研究的对

  • 《汶川十年》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7

    《汶川十年》读后感断断续续花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手边这本书《汶川十年》,这是一本催人泪下的书,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能够一本阅读一边饱含热泪。过去12年的那次地震,离开我很遥远,但是,当我手捧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历史回到了2008年那个初夏,书中的场景历历在目,很有画面感。让我潸然泪下的同时,感到

  • 《傅雷和傅聪》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7

    《傅雷和傅聪》读后感随着互联网的发达,最近我尝试了一种全新的“读书”方式听书,认真听完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由叶永烈写的纪实文学《傅雷和傅聪》。好多年前,有一次逛上海书展,一个小时逛下来,没有一本看的入眼的书,着实有一点点小失落,而就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一本《傅雷家书》

  • 《这个世界无须仰视》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7

    《这个世界无须仰视》读后感六一班邓荷宣《这个世界无须仰视》是一个侏儒青年王庭德写的他的奋斗之路。王庭德童年时代,遭遇疾病,受人白眼,无比心酸,备受冷落。爷爷无微不至的关怀给王庭德留下无尽美好的回忆,爷爷曾经对年幼的王庭德说:“将来我死了,也会变成一颗最亮的星星。”&ldquo

  • 《冰山在融化》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7

    《冰山在融化》读后感一、阅读时简单纪要:第一次阅读简单记下以下几个文字:面临危机,1)每个人对这件事情的认识,认知不同。2)每个人的反应不同,采取的方式和态度也不同。3)最终是要适应变革,走向新的方向。第二次这两天第二次阅读:简单纪要:1、思想层面:1)危机意识。2)面对危机、问题的态度。2、发现问

  • 提升阅读能力的几个小建议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7

    提升阅读能力的几个小建议JuanGris·TheOpenBook由于办了会读书的人公号,对阅读的现状有了更新的了解,几乎每天,都有读者留下了有关阅读的问题。在每周的下周很重要栏目里,制定的最多计划,也是关于阅读的。阅读是人最重要的技能,这关必须过。学习能力当然多种多样,陶华碧不识字,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