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红与黑》读后感——关于人物

《红与黑》读后感——关于人物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7:22:00

《红与黑》读后感关于人物

(一)于连于连出身于木匠家庭,地位低下,经常受到别人的歧视,即使在家里,他也经常受到父亲和哥哥的打骂,父亲与哥哥作为他的亲人,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连最起码的亲情,他也没有感受到。老军医使他受益匪浅。在老军医那里,于连以他的聪明智慧,学到了很多知识。因为受到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精神的影响,他确立了自己的平民反抗意识与平等意识。而他生活的年代却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这是一个一切都由地位和财富决定的年代,因此社会地位低下的他决心出人头地,跻身上流社会。可以说他是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个人奋斗一者的典型。于连形象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他的矛盾性,是典型的圆型人物,具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既反映了法国当时同阶级的人物共性,又带有自己鲜明生动的个性。他的性格复杂、矛盾,有一切人共有的两面性,体现人性的光辉,但有一个性格轴心即确立自我,可谓具有典型的艺术魅力和审关效果。他的性格呈现出矛盾的方面,体现人的内心深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特征,具有丰富多彩的生命内涵。而这个形象也有其真实性,代表了法国及全人类的特征,含有深刻的历史意蕴。当于连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向他所仇视的那个阶级和他所抱定决心加以反抗的社会屈膝投降,乞求和接受它的恩赦。这样他在肉体上虽然能够重生,但在精神上却将宣告死亡。另外,就是忠实于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把对人生的挑战进行到底。这样,于丽娜就必须挺身赴死。于连选择了死亡,忠实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从表面上看,于连蔑视当时法国社会的一切道德规范。但他所践踏的,却是那个腐败社会中,人们仅仅挂在口头上、谁也没有愿意真正遵守的虚伪的道德信条。于连是一个大胆的说谎者,但这是因为欺骗和谎言已经成为那个腐败社会中人们借以谋生的手段。他公然宣称自利是人的本性,但那些高官显贵们正是在“为社会服务,为公众献身”的招牌下,为自己及家族肆无忌惮地谋取私利。(二)特·瑞那妇人特·瑞那妇人十六岁就嫁给了庸俗的特·瑞那先生,每当她向丈夫诉说冷暖病痛时,丈夫总以粗鲁的笑声作为回答,因为在他看来“女人这个机器,老是有东西需要修补”。这种态度常使瑞那妇人感到憎恨。于连的出现唤醒了她心底的情爱的本能。于连俊秀的外表吸引着她,于连的知识、温柔打动着她,使她的心中充满了少女般的狂热的情感。在她的眼里,没有世俗的出身、门第、血统,她眼中的于连“又高贵又傲慢的心灵里有着迷人心魄的光辉”,终于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情感,投入热恋中。因为年龄,她总是时常担心于连不爱自己,与女仆艾丽莎比较,她是那么地年轻,她担忧着。于连拒绝了艾丽莎,让她久悬的心放了下来。儿子生病,受宗教观念束缚的她,以为是自己的德行败坏,报应到了儿子身上,她痛苦,于连的理解、关心,让她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痛苦。儿子的病好了,他们的留言以漫天飞,无奈于连只能离开。离开维璃叶的前一天,他确认她对他的感情。于连被关进了监狱,她瞒着丈夫来看他,甚至最后逃出来看他。她爱他,不惜一切。(三)马娣尔特马娣尔特小姐有着高贵的社会地位,性格上单纯、热烈、反叛。马娣尔特对生活的追求更多地表现出执着和义无返顾。她的压力不是来自已的偷情,而是社会地位的悬殊。尽管于连出身低微,但她喜欢于连的傲慢,平民青年的才干、机敏、野心,以及他身上流露出的不可抑制的丹东精神,捣毁了马娣尔特小姐的傲慢心理。马娣尔特小姐久困于上流社会,名和利对她已没有吸引力,于连的出现使她感到欣喜,她希望得到的是畅饮生活畅饮爱情。因此在她身上没有有意的阿谀奉承,违心的溜须拍马,在爱情追求过程中没有恐惧和担心,有的是兴奋、热情、快乐。马娣尔特对生活爱情的追求和渴望是一个人人性的正常要求,无论是父母的反对还是教会的检举揭发信,都不能改变她的执着。甚至愿意抛弃自己的贵族地位、金钱,与于连私奔。马娣尔特以其特有的固执、傲慢坚持自己的追求。

推荐信息

  • 《红与黑》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6

    《红与黑》读后感马娣尔特祖先博尼法斯的命运预示了于连的命运,于连的才气、心高气傲,社会的黑暗,决定了他的命运。他与那个社会是格格不入的,他有才气,渴望出人头地,得到功名利禄,而在那个一切都由地位和财富决定的年代里,他缺乏了必要的基础,就算后来,他因女人的关系得到了他想得到的,那也如同空中楼阁,没有地

  • 《正面管教》--- 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6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我想做个好妈妈,可我却天生不是块好料。      有时候我像举着长剑的希瑞,充满力量和希望;有时候我像泄了气的皮球,失落又颓废。承担“妈妈”这个角色,我承认自己演技差,但我有在努力,即便是抓狂、奔溃、抑郁后,我也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努力成为一个好妈妈。

  • 狄更斯《双城记》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6

    狄更斯《双城记》读后感狄更斯的《双城记》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品,我反复看了三遍。和他的其他小说的冗长松散相比,《双城记》结构更紧凑,更严密,故事情节几乎是一气呵成。由于悬疑重重,让人不忍释卷,急于想知道结局。然而在谜底终于被揭穿,真相大白后,却引发出读者诸多的感叹。双城,指的是伦敦和巴黎,这两座分属不同

  •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6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第一小学冯继春在这个加长版的假期里,我细细品读了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的作品《爱心与教育》。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沉浸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一本纸质书了……整本书中,李老师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将自己的教育故事温情讲述,娓娓道来,真实朴质的文字让人流连忘返。我被

  • 《小绅士》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6

    《小绅士》读后感这本书是《小妇人》的续集,乔和巴尔先生在梅园创办了学校。看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因为这里乔和巴尔先生的教育方式也是与众不同的。书里的孩子们像田园的土地一样被用心浇灌,他们各自的个性在爱里被充分地尊重和教导,看着他们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会为他们感到高兴,因为我觉得有美好童年

  • 《我的小学老师》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6

    《我的小学老师》读后感蠡口实验小学殷杰这份读后感来得很突然,与其说是一个指定的任务,不如说是再去回忆一下记忆中的于永正老师,回忆一下曾经看过的他的文章,对于其人的理解。过往求学时,教师教育是我专攻的方向,研究教师,研究好教师是怎么样的,研究如何成为好教师曾是我的课题。而于永正老师恰恰也曾是我研究的对

  • 《汶川十年》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7

    《汶川十年》读后感断断续续花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手边这本书《汶川十年》,这是一本催人泪下的书,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能够一本阅读一边饱含热泪。过去12年的那次地震,离开我很遥远,但是,当我手捧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历史回到了2008年那个初夏,书中的场景历历在目,很有画面感。让我潸然泪下的同时,感到

  • 《傅雷和傅聪》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7

    《傅雷和傅聪》读后感随着互联网的发达,最近我尝试了一种全新的“读书”方式听书,认真听完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由叶永烈写的纪实文学《傅雷和傅聪》。好多年前,有一次逛上海书展,一个小时逛下来,没有一本看的入眼的书,着实有一点点小失落,而就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一本《傅雷家书》

  • 《这个世界无须仰视》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7

    《这个世界无须仰视》读后感六一班邓荷宣《这个世界无须仰视》是一个侏儒青年王庭德写的他的奋斗之路。王庭德童年时代,遭遇疾病,受人白眼,无比心酸,备受冷落。爷爷无微不至的关怀给王庭德留下无尽美好的回忆,爷爷曾经对年幼的王庭德说:“将来我死了,也会变成一颗最亮的星星。”&ldquo

  • 《冰山在融化》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27

    《冰山在融化》读后感一、阅读时简单纪要:第一次阅读简单记下以下几个文字:面临危机,1)每个人对这件事情的认识,认知不同。2)每个人的反应不同,采取的方式和态度也不同。3)最终是要适应变革,走向新的方向。第二次这两天第二次阅读:简单纪要:1、思想层面:1)危机意识。2)面对危机、问题的态度。2、发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