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教育的勇气》读书有感

《教育的勇气》读书有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9:21:53

《教育的勇气》读书有感

叶秀芳

读书,沁人心肺!

在我从事教师职业的十几年年,幸运地遇见了这本书。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教师岗位上埋头苦干。然而,课堂上越来越多茫然的眼睛、生活中越来越多抑郁症的孩子、社会上越来越多选择用极端方式报复社会、结束自己生命的人,不断地冲击着我,使我陷入教育焦虑中,我反复地问自己:到底在一个人的成长中,什么元素最重要?一个人的一生,什么样的价值观、生活理念以及社会意识对一个人是最要紧的呢?遇见这本书,让我于洞见生命中、于专业成长中、于全球视野中,重获教育的勇气!

一、于洞见生命中,重获教育的勇气

这本书从一个教育思考者的生命叙事开始,张老师在书中谈到人生命中有很多特质,很多元素,一种是生出来的,一种是长出来的。书中谈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他人傻叔叔,谈到母亲、父亲、自己的童年经历和选择的道路。这是来自于家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来自于很自然的一种生活的教育。家人给予他的是一种善的教育,理解的教育,尊重的教育是善的范本教育。

回想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填鸭式的教育。在日常的教学和授课中,教师“重知识、轻能力;重练习、轻方法;重预设、轻转变”的情况比较严重,使得学生综合能力比较欠缺,眼睛只盯着和题干联系密切的知识点,不能拓展思路,不会从多方位多角度阐述。可能老师们也没有意识到要教会学生思辨,没有意识到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只希望我们能答对题。久而久之就造成学生不想思考也不会思考的情况。

在教育孩子方面,几年前遇见了张老师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教育是慢的艺术》等书,深受其生命化教育的影响,我相比身边很多父母,少了焦虑多了等待,尽力做到尊重孩子,悦纳生命,发挥孩子的内在潜能。接下来我要把眼界放开,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全球择校、全球择业,尽己所能创造条件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专业成长方面,我在不断地自我定位,通过阅读写作扎实理论基础,通过教育行走拓宽视野。在教育行走中,通过分享教育新理念与新方法,自我的眼界、境界与信念的一种碰撞与交流。彼此相互感动,不断地感知着生命的美好与教育的美好,并由此再出发,成为更积极地建设者。我从一个乡村教师,从井底之蛙跳出来,期待到更广阔的平台,拥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我于全球视野中,重获教育的勇气,期待遇见未知的自己!

这个学期再读《教育的勇气:张文质和青年教师的谈话》,我才发现,我所珍视的全部可以用一句话形容。这是一段美妙之旅。总有一天,读过的文字就像是遗失的记忆一般,全部都已忘却,唯独用美妙来形容我一次次的重读,方可明了。

当勇气不复存在,当日子重复且平静,甚至是对过去的坚持偶尔说一声再见,我不得不重读它。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它是一种精神的启发。最后,文末,张老师这样写着:“人还要活得久一点,梦想实现的概率要高得多。”我承认,对自我人生的规范有时会大于身体规划,但是,最后的一句话,隐隐约约告诉自己,当某些东西消失的时候,你才会注意到最初拥有它。

坚持就能成功。我想,每一个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念。每一个人都有着生活的世界。还有梦想的世界。我们需要身体喂养,还需要精神喂养。我在《小格局里的教育寻求尺码相同》读到了“当你选择了你要做的事情,同时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总是会有峰回路转的时候。峰回路转,其实就是生活的常态,就看你能不能坚持,看你能不能在坚持的过程中,不断精进专业素养,去精进对生活的洞察力。一个人的自我变革,其实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小格局,却有大胸怀。真正道出了坚持的重要作用。他这通俗易懂的话语里面,看上去如此简单,再细心阅读就明显感觉到不一般。最鲜活的是格局的开阔,寻求的力量,仿佛瞬间能够点醒成长中的人。最后,以一句问话“不知道我这样的表达,你们是不是也有共鸣?”倘若产生共鸣,当然是由于表达的妥帖。有的时候,美妙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此短小的句子,却时刻在我的心头回荡,恰似辽阔的天边出现的一抹抹彩虹一般,温暖而温馨。

当你经历过坚持,你总是会懂得,所谓的坚持就是一个人的自我变革。当你也经历了某种意义的路转,抑或者是峰会,甚至是一直在人生路上爬坡。你总是会被这样的文字打动。我思想的飞船,就是这样在时空和飞逝的清晨中穿越。我不曾见过张老师,可是,我仿佛见过张老师一般。我甚至想,您这句问话,让我对自己的坚持,看到了成长的意义。因为,成长的过程必定有着失败、沮丧、甚至是不甘,可是若要放大一个更大的格局里看,这又算得了什么。所谓的成长,不过就是所有这一切的浓缩和提炼。

无论天涯海角,何时何地,总是能遇到尺码相同的人。寄一轮明月,读到美妙至极,于春晖里驻足,寄一朵牡丹,送上祝福。感恩每一位成长的引路人,守住心中的一份平凡,平静亦从容。

推荐信息

  • 《最爱你的那十年》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40

    《最爱你的那十年》读后感小说讲述的是经历过七年之痒,十年之约,却又败给现实的同性恋人的故事,故事中的男主蒋文旭失去了本心,在恋人身上花的心思不仅少了,甚至背着恋人在外头有了人。而另一边我们看到的是对着爱人从一而终的男主贺知书,贺知书爱了他十四年,直到生命最后的一年他也是爱着他的。在这里,故事中提到了

  • 《源氏物语》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40

    《源氏物语》读后感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日本的《红楼梦》,但比《红楼梦》更集中言情。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可以算做言情小说的鼻祖,而且是写实的,是各种言情小说无法超越的了。近期又看了一遍《源氏物语》,这是第三遍,看到中途忽然想起“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句话。因为书中女性虽然性情

  • 读《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40

    读《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永嘉桥头二小黄海燕题记:即使我们无法像雷夫那样疯狂,至少我们知道,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初识《56号教室的奇迹》是在某年的杂志《读者》上,其中一篇介绍了一位神奇的美国教师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来自贫民窟的一个班级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远离贫街陋巷的道路的事迹。于是到网上买了这本书,读

  •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40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2020.6.25天气:心事像云海慢慢累积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偶然看到了一些摘录看完这些文字我就心想谁能写出这样完美的文字让人读完以后有一种说不出的震撼再继续往下看看到了这本书的名字《云边有个小卖部》多么神仙美好的名字我也不知道这本书里会讲什么故事就是很想买来看这本书是张嘉佳写

  • 《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40

    《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首先第一本就是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这本书其实看完有一段时间了,疫情前就看完,不过相比最近看的新书还是有必要拿出来比较下的。这本书刚开始总的来说是带点玄幻的,类似于抽象现实?你跟我说这是类似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的人写出来也不会奇怪。热销榜书籍,具体也想不起来,随手复

  •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41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这本书是个人看的第一本财经书籍,相对于其他书籍我不太感兴趣这类书。因为给人第一感觉就是阅读起来枯燥无味,不过在书友的推荐榜单里老是推荐就看了。没想到这本书读起来出奇的顺利,每天睡前花费一些时间阅读还挺有趣的,并且确确实实的改观了我的一些看法。最明显的就是让我明白了资产和负债的概

  • 《原则》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41

    《原则》读书笔记1一直以来我所理解的原则,可能是处事的底线,什么能做,什么不能,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今天看了《原则》的导言和第一部分的第一节就受益匪浅,原则确实决定着我们碰到一件事决定怎么做的根本原因。而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不论是父母的耳濡目染,还是学校的教育,甚至是进去社会,开始工作,这一路上

  • 《背影》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41

    《背影》读后感朱自清《背影》全文只有一千五百字,却感人至深,脍炙人口。《背影》表现了人间的至情真挚的父子之情,描写细腻、真实、深刻。作者二十岁的冬天的一天,祖母去世后,父亲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在那特定的场合下,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

  • 为什么读后感一定要“正能量”?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41

    为什么读后感一定要“正能量”?这几天,我一直在关注江苏常州小学生缪可馨坠亡的事。(如果不了解事件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因为事情的经过一直不明朗,所以我也不敢贸然下结论,写评论。但无论如何,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忽然跳楼自杀,总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官方的调查结论说"未发现当天课堂中存在辱骂、殴打学生情况"

  • 读书为什么要写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41

    读书为什么要写读后感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喜欢读书,经常是读完一本书一段时间后,就不太能记起书的内容。前几天看别人推荐严歌苓的《霜降》,听着名字似曾相识,可就是想不起有关书的点滴,待看了简介,才知道自己半年前读过。曾经也迷茫过,读了一本书,却没有在脑子里留下痕迹,这跟没读有啥区别。“我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