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爱情笔记》读后感:唯有领悟情爱中的哲理,才不惧怕爱有限期

《爱情笔记》读后感:唯有领悟情爱中的哲理,才不惧怕爱有限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5:52:29

《爱情笔记》读后感:唯有领悟情爱中的哲理,才不惧怕爱有限期文/淳于朵

题记:英国当代作家阿兰·德波顿,他的文风一贯冷峻幽默,独树一帜,尤以哲思解读与心理分析见长。他于1993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爱情笔记》,小说讲述了一对恋人从邂逅到相恋、同居、直至分手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我”把自己对爱情的所思所感,把内心情绪及心理细节都剖析得淋漓尽致,足以使我们在这些哲思与妙语中,领悟到爱情的真谛。对爱情现象的深入研究以及解读,是阿兰·德波顿的思想与文学主题。他的几部作品包括《爱情笔记》、《爱上浪漫》、《亲吻与诉说》等,都以男性的冷峻思维,以特有的灵巧与构思,以深刻的哲学见解,以及科学的心理分析来解读爱情。

《爱情笔记》中,阿兰·德波顿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通过大量思考、内省、总结与哲学推理,为我们揭开了爱情从发生到高峰,再到幻灭的所有生理、心理现象的本质。

爱情之缘起爱情宿命论的加持

“我”是来自伦敦的一名建筑设计师,与一位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女孩克洛艾,在巴黎飞回伦敦的飞机上邂逅了。

克洛艾的种种迷人之处,使“我”还未走出机场就已经爱上了她。爱情的产生就是如此迅速,且是毫无道理的事情,因为爱情从不由逻辑和理性来控制。

但此同时,“我”也一直在审视着自己的情感,不仅从哲学的角度思考,甚至还运用了概率计算,来推理与克洛艾的这段宿命之缘。

“我”援引了哲学中神秘主义者的观点,试图用一种更为宽泛的理论来揭示这相遇的本质。结论是:

我们的相遇是那么偶然,以致几无可能,但我们还是不得不相信,与我们践约者的不期而遇,早已被写在从天空中缓缓打开的卷轴之上。

“我”以为终于找到了爱的归宿,并把与克洛艾的相遇归结为天造地设,宿命使然。

只是当时“我”与克洛艾,都没有意识到:每一次一见钟情,都是对所爱之人的潜意识美化,以及宿命论的自我暗示。

爱情之进展------爱情怀疑论的思考

随着对克洛艾爱意的加深,“我”开始产生了一种自卑感,甚至隐藏起真正的自我,只为了得到她的青睐。

但是克洛艾的爱与回应,又使“我”怀疑这种回应,以及这爱情的易于得到,是否表示她并不完美?

当一个人不确定自己是否值得被爱的时候,如果得到了心上人的爱恋,反而会产生一种疑虑:我凭什么得到这些?

对爱情缺乏信心的“我”,并不轻信爱的青睐,所以在与克洛艾的恋爱进行时,一再用比较苛求的方式一探究竟。“我”思索起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某些观点,连“我”都无法接受自我,为什么心上人会爱我?

渴望爱情,但又不可能接受爱情;如果你现在爱我,那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完整的我,但如果你看到了完整的我,爱肯定会随之消失,那我为什么还要接受爱的恩惠呢?

这就导致了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拒绝我,那么我就爱你;回应我,则我对你的爱消减。

但正确的爱情观则是:要对自我保有正确的认知与自信,相信爱得到回应,不是因为心上人低贱,而是自己值得被爱。

爱情之峰值爱情认识论的归纳

当“我”与克洛艾的感情到达峰值时,一种自相矛盾的幸福感,以及爱情与自由的冲突,反而会引发出焦虑,我们总是害怕幸福短暂,在彼此深爱的同时,又彼此控制,于是产生了无休止的争吵。

这使“我”再次意识到,爱一旦到了顶点,必定会产生许多不和谐的音符。

“克洛艾是个理想主义者,她追求梦想,自由独立,愿意为爱付出,伤感又多情。同时又因感情过于丰富,导致她的思维,常常飘忽在爱情的两极,忽而在南极赞美忠诚,忽而在北极认可外遇。

“我”则常常思虑过重,并再次用理想主义者的思维去思考:怎样才能平衡爱情,如何看透爱情的本质?

爱情让我们看清自己。没有爱,我们就没有权利定位一个合适的身份;投入爱,其实是我们在寻求自身的意义;拥有爱,我们就可以不断确定自我的存在。

从认识论的本质上来看:我们渴望永远被爱,即使我们一无所有,也只有在被人爱慕时,我们才真正获得了生命。

爱情之幻寂心理宿命论的启示

经历过爱情的种种美好甜蜜、以及波动起伏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感到无法再与克洛艾产生深层次的共鸣,并觉察到她在悄然地与我分离,似乎已经昭示着这段爱情的结局。

“我”为了挽回克洛艾的心,做出了很多努力,甚至采用了爱情恐怖主义的方式,但是依旧阻挡不了爱情离去的脚步,克洛艾终于承认,她背叛了“我”!

可是克洛艾的哭泣和忏悔,丝毫无法减轻被无故抛弃的“我”的痛苦,“我”陷入了极度的绝望之中,以致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甚至采用了吞药片的自杀方式,以图证明自己的爱。

还好只是一场闹剧,“我”免于了死亡的悲惨结局,同时也迎来了理智的回归,能够再次以理性的头脑来思考本末了。

藉由康德的道德功利主义观点,我原谅了克洛艾的背叛;藉由弗洛伊德的心理决定主义分析,“我”释怀了自己的受害者心理;藉由心理宿命论的启示,“我”意识到了世界从不反映个体的内心,苦难者的痛苦对这个世界并不产生意义,是继续自我厌弃,还是学会充分自爱,全在于自己的体悟和抉择。

带着从这段失败爱情中得到的经验,“我”开始了新的生活,继而寻回了曾经的自我,并且再次期待着爱情的降临。

作为人类的基本需求,爱情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出于爱的需要,才促成了爱的结果。

两性思维意识,引申出不同的爱情哲理

德波顿认为,正是出于对爱情的向往,才催生了对于爱情的抉择,即:“我”需要从他人身上找到自己不具备的完美,并且渴望通过他人的爱慕,以肯定自身的价值。

他对爱情本质的解读,来源于他对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博学与活用,以及从男人的理性思维角度来解构、分析、解答的冷静与机智。

那么,如果以女人的感性思维角度来探索爱情的本质,又将是怎样的一种意识理论呢?

上世纪的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她擅长描摹与刻画的,是以女性角色、女性心理为主体的情感分析,文学风格中亦体现了杜拉斯本人,对于绝对爱情即灵魂之爱的追求。

杜拉斯的作品中常常渗透出强烈的女性意识,比如《琴声如诉》、《广岛之恋》、《情人》等,特点都是描写在非理性状态下,女性对待爱情的成长与感悟。最典型的莫过于《情人》中的少女“她”那抛却所有理智,无所顾忌的爱。那种迷乱又真挚的爱,正是杜拉斯自己的爱情态度之写照。

杜拉斯的爱情思维一贯是执着热烈的,她对爱情本质的理解是,爱情应该是纯粹的、互相体谅的、带着足以渗透全部生命的力量与激情的,既敢于深爱,又不惧失去。

如果爱,请深爱,爱到不能再爱的那一天。爱,之于我,不是一饭一蔬;不是肌肤之亲;而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是一种不老不死的欲望。

爱情只能用爱情来偿还

不管爱情带给我们了多少欢乐,也不论失恋带给我们了多少伤害,我的观点是:都不应丧失再去爱他人的能力。

从爱情的本质来看,爱情首先是人类的自然属性,然后才加持了社会属性。在这种本质里,总是蕴含着一种足以掠夺人的全部理性的生理特质。

这种特质,使爱情常常会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游移,就如同是天平的两极,这便导致了,每个人对于爱情的主观感受都不相同。

当我们大脑中化学物质的催生加剧,自然属性就压制了社会属性中的理性与矜持,人类的源属性便会占据思维的上峰。反之,当大脑中化学物质的催生减弱,社会属性又会压制住自然属性中的欲望和激情。

所以爱情,总是一面幼稚,一面庄严,一面不可理喻,一面沉稳自持。

爱情的这种不稳定性,必然会产生和激化恋人之间的各种矛盾,毕竟于爱情之下的复杂人性,我们自己都无法完全理解自己,又何必苛求别人呢?

学者周国平,对于失恋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未经失恋,不懂爱情;未经失意,不懂人生。

有时候,看似我们失去的是爱情,其实也可能只是失去了捆缚自我的锁链,这种失去,反而会使我们得到整个世界。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唯一的,无论谁离开了谁,太阳明天都会照常升起。也依旧会有人,捧着一颗热切的心,飞奔而来,只为了爱你。

结语:爱情唯有爱情可以偿还,也唯有爱情可以治愈。我们不必惧怕痛苦,也不必刻意置身事外,我们应该一次次坠入爱河,一次次去感受心的颤栗。连尼采也曾经放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享受爱情,才是对生命的执着和尊重。

推荐信息

  • 《无关岁月》书评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1

    《无关岁月》书评蒋勋先生是我的男神,听着声音都会感动的男神。《无关岁月》出版的时刻就去买了,却总是不敢写书评。心中满是敬畏,后来想着,如果让这样的一本书淹没在书海里,才是最大的不敬畏,于是就想写给大家看,书名叫无关岁月,我觉得总是关联着情感,那份体味亲情、独爱、众爱的爱。序言里张晓风说蒋勋先生是善述

  • 《丈量世界》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1

    《丈量世界》读后感拿到丈量世界的那个瞬间我就觉得这是一本需要长期阅读的书,不是一下子就能啃完的书,也是我要推荐给大家的书。这本书的作者萨拉是一位作家和编辑,这位勇敢的女生穿越了亚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很多国家的地区,然后开始为杂志、报纸撰写文章。这是一本行走的故事书,在书中能看到山川承载的岁月的痕迹

  • 《人生海海》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1

    《人生海海》读后感四月份要读完的书是鹏鹏推荐的麦家的“人生海海”。这本书也是麦家在2008年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之后,时隔11年后的首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主人公经历的传奇故事为线索,按照时间轴展示了抗日、解放、文化浩劫、改革开放以后的崭新社会秩序等中国重要变革对民众的影响。

  • 《牛人袁世凯》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1

    《牛人袁世凯》读后感李敏孝《牛人袁世凯》是冉闵大王著的图书。作者贴身紧逼历史,通过讲述袁世凯的一生,写尽了波折诡谲的近代中国,同时也爆出康有为、黄兴等人让人大跌眼镜的一面。我最早听到的对袁世凯评价是“窃国大盗”,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后来被迫背上了“窃国大盗&rdq

  • 《资本论》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2

    《资本论》读后感《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透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

  •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2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在我没有看到这本小小的书之前,我以为它是厚重繁杂,空洞无比,但当我去了图书馆在那个我从未到过的书架上翻阅了它之后,我汗颜于自己的无知,感受到了30岁的马克思和28岁的恩格斯带给人类的震撼以及那些无与伦比的财富。引用列宁的话,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

  •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2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读后感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为主线,较为完整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和各自独创性的发展。通过学习,使读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进程有一个系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和先进性的认识,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

  • 《苦难辉煌》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2

    《苦难辉煌》读后感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经历过饥荒,少年时读着课本上革命小英雄的故事,看着革命教育电影,也许是年纪太小,只记得当时被老师要求,要读出感情,要抱着无比崇敬的情绪去缅怀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革命先辈们。但是当时的自我真的不太能深刻了解那其中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

  • 《全才的鼯鼠》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2

    《全才的鼯鼠》读后感《伴随小学生成长的情商故事》就是这样一本很有意义的书,这本书的内容很精彩,精选了一个个短小的故事,每个小故事都蕴含着精彩的哲理。阅读这本书,不仅能让小学生感悟成长,感悟生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对于成人来说,潜心阅读也能获益匪浅。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小故事是《全

  • 《原则》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2

    《原则》读后感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庞杂,但是脉络清晰,主旨是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将毕生的为人处世方式、经营企业之道抽象精炼为一项项具体化的标准或原则,从大的章节安排上分为三部分:我的历程、生活原则、工作原则,对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瑞·达里奥结合自身的经历,逐项逐条、言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