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第3选择》读后感

《第3选择》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4 01:23:14

《第3选择》读后感

史蒂芬.柯维在《第3选择》中介绍了一种解决难题的“寻求协同”的思维,目标不是胜利而是转变。真正的难题是我们的认知模式-惯有的“两种选择”的思维,只要转换认知,行为和结果就会相应改变。“协同”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决定放弃成见、迎接挑战的硕果。孩子天生具有协同的能力,协同不仅是解决人类冲突的答案,还是创造新生事物的根本原因。一、协同思维模式协同思维模式可简要为:“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我找到你-我和你协同”。1、“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了“我这一方”的独立自我,认识到我的动机、怀疑与偏见,已准备好真诚相对。而世人从不审视自己,只会责怪他人;2、“我看到你”:我将你视为独立的人,而不只是“你那一方”的代表,我接受和赞赏你这个人;3、“我找到你”:因为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以我要找到你,以同理心倾听,通过“发言权杖”真正理解你的看法。涉及人际关系时,同理心是最快的沟通方式,要理解情感和个人关系的重要性,真正解决冲突要从个人关系开始。“发言权杖”方法的基本规则是,你不能发表你的观点,直到你能够复述其他人的观点并使对方满意为止。这样,其他人就会感觉获得了理解。4、“我和你协同”:我与你协同,我们共同创造一个超乎想象的不可思议的未来,达到“双赢”。二、协同的四个步骤1、询问: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表明寻找第3选择的意愿。2、界定:确定成功的标准,界定每个人心中成功的标准;协同的箴言:尽可能早地了解尽可能多的人的想法。第3选择思维必须超越公平原则,超越双赢原则。3、创造:第3选择,寻找解决方案;协同法则认为:永远有更好的办法。4、达成:达成协同或第3选择,是双方致力于共同发现而不是提供解决方案。协同不是妥协,妥协令人满意,但并不让人感到快乐,妥协意味着人人都有损失,而协同意味着人人都有赢的可能。真正的创新取决于协同,而协同需要多样性,发现协同的最好地方是“边缘地带”。协同的最大障碍就是骄傲,它是抑制人们创新活力的巨大障碍。通常人与人之间的高墙是因为被轻视、势力范围被侵犯以及人格冲突而起。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是那些推动世界走向第3选择的人。三、第3选择的若干应用不要试图让你的配偶更完美,试着让他或她更快乐。父母的真正职责是培养孩子想出自己的第3选择。工业时代将孩子视为商品的思维是教育挑战的根源,抑制了人类潜能的释放,没有教他们分辨在竞争中取胜与在人生中作出有意义的贡献两者之间的区别。第3选择的教育是学会做内心的领导者,释放主动支配自己人生的潜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而不是挫败感。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领导者,支配自己命运的领导者(根据普遍原则,用于承担责任,看重人的差异,自我增值,自我发展),次要目的是塑造一个有思想、有知识的公民,传授繁荣经济所需的技能,培养对差异性的理解、尊重而不是迫害。在这个世界上,缺的不是工作机会,而是第3选择思维者。人类的伟大之处与其说是能够改造世界,不如说是重塑自己。能带来物质财富的因素不会改变,它们是品性、教育、技能、长时间积累的人际关系和耐性。第3选择的逻辑就是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拥有更好的生活。人生是一项使命,不是一种职业,也不是一个假期。活在高潮!最重要的工作就在你前面。

推荐信息

  • 《山羊不吃天堂草》读后感6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2

    《山羊不吃天堂草》读后感神州路小学六(3)班李颖曹文轩先生的书我读过很多,他的小说总是在至善至美的氛围中,掺杂着丝丝苦涩,而后又咀嚼出淡淡的的甜味。没错,书就是一个神奇的精灵!让无数的读者倾倒、着迷。曹先生众多佳品,而我却被《山羊不吃天堂草》给深深地吸引。《山羊不吃天堂草》这本书里有三位主人公:明子

  • 《等你回家》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2

    《等你回家》读后感不久前,妈妈参加新华书店举办的“书香福利”赠书活动,送到了一个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叫做《等你回家》的书。妈妈说,这本书是根据安徽的一名特警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我听到特警两个字,眼前顿时一亮,因为我上个学期看了一整套的《少年特战队》,感觉特警是非常威风非常神

  • 名著《红与黑》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2

    名著《红与黑》读后感这本小说在我国流传已久。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是为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所谓爱情纠葛引发血案的经过而叙写的一个法国社会故事。在电影中整个小说情节先简单倒叙,后平铺直叙。没有看书过瘾。端笔精琢文辞,情景描写、心理刻画既严谨又文采飘逸。还总是随人物动态形成一股自然流,包括事件情节的结构性也是

  •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读后感1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2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读后感在休息日的最后一天的清晨,终于读完了这本搁置已久的书,醒了后接着昨晚的记忆继续阅读,但是却选择在一切洗漱和早饭后的此时写这篇读后感,莫名心中有点小庆幸,这算不算作为普通人的我选择的疯狂与清醒呢?与艺术家同样的执着么?初初读这本书,很多次都放弃,因为开篇简直可以说极尽一个艺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关于人物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2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关于人物(一)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是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对于生活、婚姻,都有自己的认识。她有着一双漂亮的眼睛,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她能看见实物的本质,预感事物的发展动态,她不像姐姐简那么柔顺,凡事自有主见,不会因为别人待她好而随意改变。对于这一家人,她还是比较了解的,她容忍不了母亲的缺乏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2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傲慢与偏见》读完了,伊丽莎白与达西完美结合了,这是一种完美的结局。《傲慢与偏见》反映了作者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完全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婚姻,是不幸的。就像夏洛特和柯林斯那样。夏洛特本是个聪明的女子,只因家里没有财产,人长得又不漂亮,到了二十七岁还是个“老

  • 《我的阅读观》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2

    《我的阅读观》读后感文/安康高新区四档小学汪刚近期,有幸读了一本非常好的书《我的阅读观》。这本书,是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自己的阅读观念和新教育实验阅读项目的成果汇集。读这本书如饮一杯清新香醇的下午茶,给人愉悦的感官享受的同时,更滋润心灵,发人深省。全书从一个人的自身成长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从一所

  • 但丁的《神曲》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3

    但丁的《神曲》读后感但丁·阿利基耶里(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13世纪末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原名《喜剧》)而闻名,后来一位作家叫薄伽丘将其命名为神圣的喜剧。他被认为是中古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西方最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3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看《月亮与六便士》,第一遍是骂克兰德这个渣男-

  • 克里希那穆提:死亡每天都在发生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3

    克里希那穆提:死亡每天都在发生读后感克里希那穆提与弟弟尼亚南达格外亲近,感情深厚。两人相伴生活了多年。一次旅途中,尼亚因患上流感最终不幸身亡。这个消息当时彻底击溃了克里希那穆提。不仅如此,他当时全部的生命哲学,对于未来尼亚将担当重要角色的绝对信念,也似乎在那一刻全部被摧毁了。弟弟尼亚的死带给克里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