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关于人物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关于人物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2:20:08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关于人物

(一)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是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对于生活、婚姻,都有自己的认识。她有着一双漂亮的眼睛,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她能看见实物的本质,预感事物的发展动态,她不像姐姐简那么柔顺,凡事自有主见,不会因为别人待她好而随意改变。对于这一家人,她还是比较了解的,她容忍不了母亲的缺乏见识,姨母的粗俗,妹妹玛丽的张扬,妹妹莉迪亚的轻狂。她为母亲在公共场所的畅所欲言惊恐、害臊,为妹妹玛丽在舞会上“展示才艺”脸红,为莉迪亚时刻追着男人跑的轻狂无地自容。她劝说父亲不要让莉迪亚去布莱顿,父亲没听她的话,让莉迪亚锻炼锻炼,导致最终丑闻不可遮掩、体面不可挽回。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预感到宾利的不辞而别是受了达西的怂恿,结果不出意料。她与别的女孩子不同,她也有蠢蠢欲动的时候,但是,她听从了舅妈的忠告,没有做出轻率的决定,致使威克姆的“狐狸尾巴”终于藏不住了。威克姆恋上金小姐,她觉得那对他们是一个既明智又理想的的举措,他诚心诚意祝他幸福。从这方面来说,她又是一个豁达的女性。达西的第一次向她求婚,她没有像别的女孩子一样,得意忘形,激动不已,她完全按照自己所想,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揭露了对他的不满,对他用了“深恶痛绝”四个字。在“诱惑”面前,她选择做最真实的自己。(二)达西达西是一个隐形的绅士。他身材魁梧,眉清目秀,举止高雅,他聪明。但同时,他趾高气扬,不言苟笑,爱挑剔人,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举止却不受人欢迎。在内瑟菲尔德庄园的舞会上,他的高傲,让众人厌烦。后来,他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以为稳操胜券,结果令他意想不到。成长的家庭环境,父亲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他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好逢迎。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宽容大度的男子。他处理威克姆先前的债务。后面又替他还清债务,促成他与莉迪亚的婚事,顾全了贝内特家的形象。他之所以变得彬彬有礼,是在向伊丽莎白求婚被她拒绝,且在她的指责言语中,认真反思,决意改变。不仅如此,在行为上,促成了威克姆和莉迪亚的婚事,让伊丽莎白无后顾之忧。(三)简简性情温柔、稳重而坦诚,素性娴静,待人和善,总是恳求大家考虑问题要留有余地,极力主张事情可能给搞错。她的老好人,她的性情,让她痛苦,她没有意识到宾利因为什么走,还一味地相信虚伪的宾利小姐,知道她暴露无遗,她才肯相信事实。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想当然地以为人都是善良的,不知人有善恶之分。她之所以相信,是因为她生活的环境单纯,假如让她事事都经历了,她就再也没有那么乐观了。不过,她不是一个多嘴的人,所以,伊丽莎白的“秘密”才肯与她分享。(四)宾利仪表堂堂,很有绅士派头,而且和颜悦色,大大落落,丝毫没有矫揉造作的架势。宾利为人和易、坦率、温顺,尽管与他的性情大相径庭,而他也从不觉得自己的性情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宾利对达西的友情坚信不疑,对他的间接也推崇备至。与达西的傲慢相比,宾利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招人喜爱。因为这种性格,他听信了达西的意见,忽视了简对他的感情,让简处在纠结痛苦之中。(五)夏洛特伊丽莎白的女友,聪明伶俐。同时,她又是一个平凡的女子,走了平凡女子所走的道路。她之所以答应柯林斯的求婚,只是纯粹为了能有个归宿。柯林斯先生既不通情达理,又不讨人喜欢,同他相处是在令人厌烦,他对她的爱也一定是镜花水月。不过,她还是要他做丈夫。她并不看中男人和婚姻生活,但是嫁人却是他唯一的目标:对于受过良好教育但却没有多少财产的青年女子来说,嫁人是唯一的一条体面出路;尽管出嫁不一定叫人幸福,但总归是女人最适意的保险箱,能确保她们不致挨冻受饥。她长到二十七岁,从来不曾好看过,有了这个保险箱当然使她觉得无比幸运。伊丽莎白觉得,她的朋友摈弃美好的情感,追求世俗的利益,是自取其辱,自贬身价,她做出的这个抉择不会带给她多大的幸福。事实上,她结婚了,却是如伊丽莎白预言的,没有天伦之乐,不过,她倒也无所谓。(六)柯林斯天生一副蠢像。迂腐之际。他的奉承之技无人能及。凯瑟琳夫人的高贵,对他的奉承倒颇为满意。这让他的内心有了安慰,奉承成为他处事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本领。他见谁都奉承,也在他们面前奉承他的恩人凯瑟琳夫人。他的愚蠢无人能及。他自以为聪明,娶贝内特家的一个女儿,作为继承他们家财产的补偿,这是他的补偿计划,贝内特太太满意极了。而贝内特家的小姐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嫁给他。他的智商与贝内特太太等同。(七)莉迪亚她除了年轻和略有几份姿色之外,没有任何魅力。她愚昧无知,没有头脑,胆大妄为,没羞没臊,叽叽喳喳,疯疯癫癫地就想招人爱慕,结果到处叫人看不起。放荡不羁。不幸的婚姻没有使她起初没有意识到,所以,在回家省亲的途中,她到处张扬,故意露出手指上的戒指给别人看,逢见家人便说她的结婚细节,行为粗俗不堪。(八)威克姆乍一看,人们都会被他的表象吸引。他长得非常讨人喜欢,容貌举止样样都很出众:眉目清秀,体态优雅,谈吐十分动人。谈起话来,既热情,又显得谦虚,很有分寸。实际上,他是个伪君子。他好赌成性,到处欠下了赌债,惹的众人厌烦。他就是靠着美丽的外表勾引达西小姐,迷惑伊丽莎白,勾引莉迪亚,可惜莉迪亚不谙世事,终究掉进了他的圈套,好在他也“戴上了项圈”,让“崇尚自由”的他没有了“自由”。(九)贝内特先生贝内特先生是个睿智的中年男人,他经常用讽刺、愤世嫉俗但是又很冷漠的口吻和其他人说话。贝内特先生此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娶了年轻貌美但又毫无见识、心胸狭隘的这个妻子。他将自己沉浸在书籍当中,想让自己心里离开这个家,忽视了对女儿们的教育。(十)贝内特太太她是个智力缺乏、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女人。一碰到不称心的事情,就自以为神经架不住。她人生的大事,是把女儿们嫁出去;她人生的快慰,是访亲拜友和打听消息。因为缺乏见识,她喋喋不休。在内瑟菲尔德庄园的舞会上,她不顾忌形象,行为言语大伤风雅,引起达西的鄙视。在女儿们的教育方面,她没有严加管教,而是恣意纵容,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莉迪亚要去布莱顿,伊丽莎白已经看到了事情的发展局势,竭力劝说父亲不同意她去,贝内特太太则竭力赞成莉迪亚的想法。事情发生了,她哀怨不已,她光知道自己悲伤、难过,不知道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她对女儿的无限纵容。莉迪亚结婚回来,她不知他们给大家带来了羞耻感,还向亲友们大肆宣告女儿的婚事。宾利来到了内瑟菲尔德庄园,她让先生赶快去拜访人家,说不定可以为女儿谋一门亲事。伊丽莎白以为就她对达西的印象,是断不能同意他们的婚事,没有想到她知道消息的那一刻,对达西的态度却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竭力赞成这门婚事。她一辈子,为了女儿们的婚姻,她呕心沥血,不辞劳苦,卑躬屈膝,能屈能伸。但凡能有的机会,她都竭力为女儿创造。作为一个母亲,她的初衷没有错。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她却没有把握住方向。对莉迪亚过度纵容,造成不良后果,让她成为别人的笑柄。她的缺乏见识,她的粗俗,她始终没有意识到,似乎一个舞台上的“丑角”,在那里不停地引人发笑。这是她的可悲,也是女儿们的不幸。没想到,她的后半辈子居然变成一个通情达理、和蔼可亲、见多识广的女人。我想,可能是她女儿的生活环境、言谈,渐渐影响了她。(十一)凯瑟琳夫人一个典型的上流社会的贵族夫人。这位贵妇人雍容华贵。不管谈到什么事,她的意见总是那么斩钉截铁,表明她不容许别人发表异议。伊丽莎白发现,无论什么事,只要能给她个机会对别人指手画脚,这位贵妇人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的。柯林斯的阿谀奉承,她颇为满意。她心满意足地教柯林斯夫人家务,自认为可以将她“调教”的很好,不知她太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了。更为滑稽的是,她竭尽全力阻止达西和伊丽莎白,最后却是她的关系,让达西明白了伊丽莎白的态度,从而坚定了求婚的意志,再次求婚。她愤怒之极。在伊丽莎白劝说了达西的情况下,他们和解了,她也时常来看看这对年轻的小夫妻。(十二)宾利小姐窈窕女子,仪态雍容大方。表面上随和、优雅、大方,却是一个极其自私、虚伪、狭隘的女性。她喜欢简的优雅,希望和她做朋友,看到简和哥哥情投意合,却并不希望简成为自己的嫂子。不仅如此,还虚伪地给简写信,表示友好。等到简去了伦敦之后,她的本来面目才暴露无遗。连善良的简也不再相信她了。她喜欢达西,追随他的左右,可惜达西对她并无情谊,他赞美他的字,赞美他写的心,让他加上自己对达西小姐的问候等等,为的就是有接近达西的机会,而达西并不吃这一套。她看出了达西对伊丽莎白的心意,并用恶毒的言语攻击她。实则自私、狭隘。(十三)加德纳先生加德纳先生是个知书达理、颇有绅士风度的人,无论在天性还是在教养方面,都高出姐姐贝内特太太一大截。贝内特家遭不幸,他挺身而出,尽自己之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十四)加德纳太太她是个和蔼、聪慧、文雅的女人。朗伯恩的外甥女们都很喜欢她。简失恋后,她将她接到跟前,让她换换心情。同时,带伊丽莎白履行,间接促成了她的美满姻缘。(十五)基蒂基蒂在与莉迪亚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爱慕虚荣,幼稚无知,生性懒惰,放荡不羁。莉迪亚要随福斯特夫人去布莱顿时,她也要去,并一度闹情绪。莉迪亚私奔的事情发生后,她才庆幸自己没有去。两个姐姐成婚,她住在姐姐的家里,也为她的成长塑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十六)玛丽她似乎一直在学习。但只要一遇到机会,她就会使劲地展示才艺,不管自己的能力如何。(十七)达西小姐达西小姐端庄大方,及不上哥哥漂亮,但是脸蛋长得聪颖和悦,举止十分谦和文雅。她生性腼腆,待人非常客气,只是显得有些局促,在那些自认身份不及她高贵的人看来,很容易误认为她为人傲慢冷淡。基于亲情的关系,她与嫂子伊丽莎白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推荐信息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2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傲慢与偏见》读完了,伊丽莎白与达西完美结合了,这是一种完美的结局。《傲慢与偏见》反映了作者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完全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婚姻,是不幸的。就像夏洛特和柯林斯那样。夏洛特本是个聪明的女子,只因家里没有财产,人长得又不漂亮,到了二十七岁还是个“老

  • 《我的阅读观》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2

    《我的阅读观》读后感文/安康高新区四档小学汪刚近期,有幸读了一本非常好的书《我的阅读观》。这本书,是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自己的阅读观念和新教育实验阅读项目的成果汇集。读这本书如饮一杯清新香醇的下午茶,给人愉悦的感官享受的同时,更滋润心灵,发人深省。全书从一个人的自身成长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从一所

  • 但丁的《神曲》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3

    但丁的《神曲》读后感但丁·阿利基耶里(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13世纪末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原名《喜剧》)而闻名,后来一位作家叫薄伽丘将其命名为神圣的喜剧。他被认为是中古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西方最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3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看《月亮与六便士》,第一遍是骂克兰德这个渣男-

  • 克里希那穆提:死亡每天都在发生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3

    克里希那穆提:死亡每天都在发生读后感克里希那穆提与弟弟尼亚南达格外亲近,感情深厚。两人相伴生活了多年。一次旅途中,尼亚因患上流感最终不幸身亡。这个消息当时彻底击溃了克里希那穆提。不仅如此,他当时全部的生命哲学,对于未来尼亚将担当重要角色的绝对信念,也似乎在那一刻全部被摧毁了。弟弟尼亚的死带给克里希那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2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3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我看的是张经浩译本,总的感觉文字表达原意的能力比最早的王科一、孙致礼译本不敢相比。比如:心境柔和与心性柔和,还有什么作风优雅与举止优雅,哪个更适合国人看确实是需要看人物的层次的。我更喜欢张致礼的。这是一,还有奥斯丁这本小说的头十章就堆列整片对白,还有点乱,不看对话关系和认真辨别还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3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早就见到过《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但如此简单和莫名其妙的书名并没有吸引我的注意力,直到去年有同事跟我聊起此书,才决定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很奇怪的组合。带着这样的疑惑开始了寻找“月亮和六便士”之旅,遗憾的是阅读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有关它们的蛛丝马迹,反而是在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劳动者是幸福的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4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劳动者是幸福的劳动者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纸黑字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

  • 读后感这样写才能出彩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4

    读后感这样写才能出彩去年秋期,陈小玉编辑出版《顶尖作文2019年满分作文速递》,联系到我,邀请我负责河南卷,我和我们班的学生们参与了编写。出版之后,报社寄来了样书,如图:今年过年后,杂志社的付苗苗老师联系到我,她知道我讲作文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在内地办的作文社团颇有成效,希望我成为教育社的作文讲师,

  • 读后感,你为何这么难写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14

    读后感,你为何这么难写五年级习作二要求写一篇读后感。对于学生来说这不属于陌生的体裁,但是想写好也不是那么容易。我认真准备了一节作前指导课,从如何写读后感题目,到如何写读后感内容,最后到如何升华结尾。甚至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归纳总结了写读后感几个关键词:引、议、联、结。虽然不能像真实课堂那样和学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