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读后感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3:28:05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读后感

安妮鲜花的书经过朋友的介绍,很早就买了一套。这本《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也很早读过一遍。可等孩子当上小豆包之后,特别是不能上学在家学习的特别时期,又提醒我要再看看怎么做好英语启蒙了。临时班主任不好当啊!

安妮鲜花在书中,通过对两个孩子进行教育的心得,深入总结了中国孩子学习英语存在的问题,并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学习路径和方法。书中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重点词是:磨耳朵、情境对应、注重韵律节奏、有感情流利阅读、重复、多种视听材料互现和印证,点燃兴趣,等等。作者发现,国内的英语教育忽视了两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是孩子的兴趣和认知发展规律;第二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规律、体系和习得次序。

对于语言的习得,我小时候语文是怎么学过来的,已经全忘光了。感觉自己一下子就会写了(现在是“敲”,不敢说写了,流汗)这么多字的吧。其实不是的,在跟孩子共读的过程中,我才逐渐体会到,所谓“听、说、读、写”,是有内在的顺序和过程的。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最早接触到了家里人的无意识输入的聊天语境,灌输了语音,而对词语的意思是在成长中慢慢对应和理解的(读绘本在这个过程中能帮上很大的忙)。

在幼儿园,老师第一次让孩子写名字。让小不点学写名字,我一开始是挺着急的:从未学过写字,一提笔就是难字啊。我看到小不点实际上是在画,横写得老长了,从右向左。开始我还急于纠正,怕小不点儿上了学,写字笔画笔顺写不好。后来发现,慢慢就开始按照正确的方法写了。这个过程是逐步的。想想,左右手的分工对于小朋友来说是逐渐完成的。婴幼儿阶段,小不点儿们不知道握笔要用右手,这其实也是慢慢习得。从抓笔到握笔,手中从极小的蜡笔、短短的粉笔,到粗粗的水彩笔、长一些的铅笔,在这个过程中,右手才一点一点握起笔来的。而且以小朋友画圆圈涂鸦为例,一般都是由内而外由下到上,下意识完成的,横可不就是从右向左画了。

到了学校,课本范本中也经常有描写校园清晨的文章,“郎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说明我们在学校第一时间也是朗读,通过朗读来认识这些文章中的文字。朗读过程中也是在理解这许多字是如何组成词,词如何组成句子,句子又如何组成文章的,这样语法句法,篇章的布局方法,都在小朋友的朗读过程中逐渐习得了。在认识字的同时,从最简单的字开始学起,学习书写,逐步攻克。没有大量的输入,怎能急于输出。汉字字义是在阅读的上下文中了解的。由于中文是象形文字,大部分汉字均可以在文字本身中找到意思。汉语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汉字本身是表意文字,不是表音文字,故还需要学习拼音,通过拼音字母拼写练习来掌握字音和声调是如何拼出来的。

小孩子最初的写作是从看图写话开始的。怎么看着小豆包对着一幅简笔画的图,要写一句话那么难呢!这时候要建立的是孩子自己对于图片的感觉、认知与语言之间的联系。感觉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能写出来,搜肠刮肚,这是在找词呢!找到词不一定恰当,恰当还不一定会书写,这个过程对于孩子确实挺难。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七扭八歪的完成一篇2、3句话的小作文要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真让人着急啊。但这是必经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乐趣和痛苦并存,乐趣放大了,就可能兴致来了;痛苦放大了,可能就不感兴趣了,再启发起来就难一些。

学会书写和书写漂亮又是另一个过程了。这个过程有技艺和艺术的成份,需要反复磨炼和一点一点地锻炼。

安妮鲜花的读书笔记跑题了。不过英语和中文的习得过程应该是一样的。母语学习尚且难度不小,外语学习自然更需要耐心,不能违背孩子的成长特点操之过急。我也摘抄了她书中的一些有意思的句子。“很多时候,我们如果把目标设定在分数上,我们的孩子就会向考试机器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把读书的目的设定在字词上,我们的孩子就无法品味书本带来的乐趣;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些,孩子就会自己在摸索中积累能量。而这个能量,能够让孩子面对各种环境的变迁”。

“读绘本与其说是读文字,不如说是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对于刚接触原版绘本的孩子来说,亲子阅读需要预热。第一步,用中文辅助理解图片,让孩子找到图片中的乐趣,把图讲透,才能让孩子消除对英文的戒备。第二步,孩子喜欢上了这本书,读过几次后,妈妈找机会把英文词句和图画进行情境对应。最后一步才是读全文,至于读到什么程度还要看文字的难度。”

“上了学之后韵律节奏直接关系到Phonics的效果,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培养韵律节奏是个慢功夫,英语国家的孩子用4年时间进行Phonics开始前的准备,我们也不应该省略这一步。学习阅读不只是训练Phonics技能,也必须同步训练韵律节奏。”

“亲子阅读,重要的不是读什么,更不是学了多少单词和句法,而是让孩子喜欢上英文书,并且有欲望通过读书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这个动力不但会推动孩子的英语学习,更会为孩子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而视野往往比知识更能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北美三年级孩子的阅读速度标准基本等于国内大学英语六级标准。”

Oooo,MyGod!三年级的我决定带着一年级的小豆包,抓紧课余、业余时间共修英语,继续奔跑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

推荐信息

  • 《合同指南》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8

    《合同指南》读后感编者按:几日前,朋友发来一个链接,打开来看,原是书评。书评出自《合同指南》的一位读者,他在20天前就读完了整本书,并写成了这篇读后分享。细细阅读下来,发现这位律师用词严谨、言语精当,实为一篇有趣的反馈,征得作者同意,发在这里。以下为作者原文《合同起草审查指南:三观四步法》这本书是春

  • 如何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8

    如何学写读后感方法指导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往往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受和体会,把它写成文章就叫读后感。写好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读书成果,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那么怎样写好读后感呢?关于这个问题,教材中是这样来阐释的:为便于大家阅读,将文字复制如下:学写读后感我们阅读的时候常常会有所触动,或得

  • 《我把一切告诉你》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8

    《我把一切告诉你》读后感初次接触雨总是在2014年下半年,那是经过同学的介绍说当晚YY有雨总的公开课分享,那是我只记得同学说雨总是一个大V牛人,并介绍了他的经历。当时我并不在意,但是还是去听了两个小时的课,也当是消磨时光了。听完那堂课直到2015年10月份,在实习大战初战失败后,我开始警醒,以自己的

  • 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9

    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其实人生的聚散本来在乎一念之间,不要说是活着分离,其实连死也不能隔绝彼此的爱,死只是进入另一层次的生活,如果这么想,聚散无常也是自然的现象,实在不需太过悲伤。这本书大概是我五六年前看的,书里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三毛对荷西的深切思念;当再多的言语都无法表达时,相思就变

  •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9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就应该懂得及时止损爱玛的人生中,最爱她的男人,除了她爹,就是夏尔了。但爱玛却不懂得珍惜这个在生活中处处包容她、满足她、爱她的男人,一次又一次的伤着夏尔的心。爱玛先后爱上了莱昂和罗多尔夫,过程都很甜蜜浪漫,但他们对爱玛都是始乱终弃,没有一个愿意给爱玛一个家。爱玛

  • 《面纱》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9

    《面纱》读后感《面纱》是英国作家毛姆于1925年出版的一部中长篇小说,以“面纱”为题,向读者展示了面纱背后的生活真谛。这部小说的故事背景是中国,讲述了女主人公凯蒂跌宕起伏的半生。凯蒂由于爱慕虚荣,在家族的压力逼迫下,不得已下嫁给了细菌专家瓦尔特。然而没有感情的婚姻注定是一场悲

  • 《茶花女》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9

    《茶花女》读后感关于爱情,无数的人有无数的设想。美好、纯真、幸福。不同的人对爱情都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周遭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爱情,他们从花开走到花谢。有的人获得了幸福,有的人却悔恨一生。小仲马笔下关于《茶花女》的故事,更是以主角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描绘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被现实摧毁

  • 《飞鸟集》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9

    《飞鸟集》读后感:让死者有那不朽的名,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泰戈尔的巨著《飞鸟集》,包含325篇短诗,语言简练却饱含了对生命、自然的深刻哲思,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个令人动容的世界意象,值得细细品读。1.如果你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2.忧思在我的心里平静下去,正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山林中

  •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9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回顾历史,岁月荏苒,那时候的老上海还有叮当作响的电车;每开一段停一站,如一点一点连成的虚线,无声地说着未完的人生故事。它是见证时代变迁的时髦宝物,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古老的传承年纪。耳听车轴和轨道的摩擦声,嘈嘈切切,如入时光画卷古老的电车载着我们,回到1943年的上海:回到那个大

  • 《生吞》读后感:人性的善与人性的恶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00

    《生吞》读后感:人性的善与人性的恶永远在争斗,人间的救赎从未停止“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走在世上的人。”--------《圣经.新约.翰福音》长篇悬疑小说《生吞》通过二条交织的线,编织着人性的善与人性的恶:一条线是刑警破案的剥茧抽丝将十年前逍遥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