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合同指南》读后感

《合同指南》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1:38:33

《合同指南》读后感

编者按:

几日前,朋友发来一个链接,打开来看,原是书评。

书评出自《合同指南》的一位读者,他在20天前就读完了整本书,并写成了这篇读后分享。细细阅读下来,发现这位律师用词严谨、言语精当,实为一篇有趣的反馈,征得作者同意,发在这里。

以下为作者原文

《合同起草审查指南:三观四步法》这本书是春节前入手的,入手原因是一位微信好友在朋友圈的鼎力推荐,我与该微信好友几无交流,但其发表的言论常常颇有见地,其推荐的书籍有一定可信赖性,然而,我同时抱有的想法是:哪有多好的合同起草审查指导书籍,这本书估计也不例外,但唯有阅读后方可证明。

春节正值疫情,适合读书,我用了三天时间仔细阅读了这本《合同起草审查指南:三观四步法》,读后感触是:脸疼啊。这是本好书,我也想推荐给大家。

首先声明,我不是书托,拿到这本书之前,我都不知道作者何力、常金光等人是谁,我也没有使用过法天使的“中国合同库”,我就是个爱学习“想打假”的律师,未曾想到自己的脸会被打得啪啪响。下面,我将从这本书的形式、思维、方法三个方面并结合我自己的知识经验分享我的读后感。

形式清晰

这本书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实现合同起草审查理念的铺垫,通过“四步”,步步道出合同起草审查的流程方法。

这本书一共52万字,600多页,看似大部头,实质分章分节都可单看,如果按照体例顺序看则更为顺畅。很容易读下去,是这本书的特点。

这本书从形式上看,没有把理念停留在泛谈宏观、中观、微观,单看“三观”还以为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搞得莫名其妙的,实际上书中的宏观是指合同的交易结构设想、中观是指合同的表现类别设想、微观是指合同的条款语言设想,从该“三观”再加“四步”,我们就可以从交易模式到合同成果整个流程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这本书在形式上还有什么特点吗?

就是把合同起草审查指南的面没有局限于合同的微观层面,如果这本书体例局限于合同的条款构成,如合同条款如何设置、语句表述如何修改、标点符号如何安排,那么这本书就太枯燥无味甚至索然无用了。

我突然想到刚刚入行时盲目入手的一本合同起草审查指导书籍,厚厚一大本,当时希望看了可以写出完美的合同,实际上因为结构太冗杂、表述太拖沓,成了催眠的工具。

思维关键

这本书把商业思维与法律要点在合同中的运用拿捏得死死的,将合同起草审查的层次拔高了。

这本书开篇讲到的“从身份到契约”“科斯定理”(可以理解为“除对价外,交易成本足够低,资源会流向价值最高的用途上去”),让我理解了合同真正的重要性以及合同起草审查的关键思维,“鼓励交易、增加社会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不仅是文明社会的追求也是合同法律师的追求。

刚入行的律师或者其他法律工作者可能对于上述思维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合同起草审查时过多在意的是法律风险,忽视了上述思维的作用。这本书谈到,每次交易意味着创造价值,而每次交易对应着一次次的合同,所以,我们应该是交易的促进者,而不是交易的阻碍者,面对存在风险的合同或者条款,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综合风险、收益、替代方案后,为客户提供提高收益、降低风险的方案。

记得我刚入行时审查合同常常是耗时耗力,特别较真,基本不考虑客户相对方的利益,把一份客户相对方提供的合同改得“面目全非”,当然,条款都改得相当完善或者说客户的风险已降到最低,但是,如果客户相对方接到一份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合同产生了抵触心理,甚至影响了本次交易的达成,那么本次合同审查是失败的。

对此,这本书提到“不宜过分追求合同文本本身的‘完美而损害交易”,其中“如果是对方提供的合同文本,则没有必要过多地在不涉及实质权利义务的合同格式、措辞、辅助条款上进行修改,以避免给交易带来阻碍”。

关于促成交易的思维,这本书在交易结构篇章中也有较大篇幅地体现,其中提到的“VIE”交易结构是业内比较熟悉的法律问题,这本书解读这个法律问题就是想告诉读者,要从多种角度考察交易结构,如在合同确定前是选择所有权还是控制权、收购股权还是资产、要不要新设主体等等。实现交易目的,可以有多种选择,在法律框架下为客户找到最优解,并在最优解的基础上起草、审查合同并完成交易,我想这也是本书关于促成交易思维的精髓。

再说为什么说这本书把商业思维与法律要点在合同中的运用拿捏得死死的,是因为这本书从多个维度将商业思维与法律要点结合了起来。比如,我们一般在法律分析中避谈“胜负”概率,但这本书可以将风险、成本、收益进行建模,进行大胆地决策,努力追求法律事务结果的准确预估,从而给客户提供更加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当然,这其中需要对交易情况与法律规定进行准确的把握,才可能追求法律事务结果的准确预估,才可能解释“收益大于成本,交易就值得做”的原则。

以上是合同起草审查的基本思维,关乎交易的结构、形式,真正在起草审查合同时,这本书强调“考虑合同各方想法,并与法律规定相对比”,在“我方、对方、法律三个立场切换、对比”。比如当各方想法不一致,但法律支持我方,则对应合同条款可以不作约定;比如各方想法一致,且与法律规定一致,对应合同条款可以不作约定,但根据交易的情况,有时也有必要设置,这本书指出“合同毕竟不是仅为打官司作准备的,也是作为合同履行相关人员的指引”。

总之,“好的合同,并不一味追求我方利益,而应适当平衡各方利益、适当照顾对方利益”,这就是我认为这本书在思维角度的关键之处。

方法实用

这本书包含的合同起草审查方法具有极强的代入感,书中搭建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合同的实际起草审查操作过程中。

关于合同类型的选择与判断如何操作,这本书以“服务、承揽、委托、劳务、雇佣”合同辨析为例,虽然没有解决法律中的争议,但给争议中的问题从合同起草审查角度指出了解决的路径。

比如这本书提出,对比承揽与劳务,承揽的“基本盘”是工作成果为有形物的承揽,在“基本盘”的比较中一般容易选择与判断,而“非基本盘”容易模糊,但对于“非基本盘”的比较中,反而可以利用这种模糊为不同主体、不同目的进行合同选择,假设从发包方的角度,选择承揽往往比劳务更有利。

关于条款结构,这本书提出了“三点一线法”,本书创设了多处诸如此类命名的方法或策略,主要是方便记忆、归纳。

所谓“三点”就是“合同主体+标的/价款+违约救济”三处重要条款并分别对应合同首部、交易结构、配套条款(本书根据“三点”结合具体实例详述了相应方法与原理);所谓“一线”就是交易条款适当参照推荐流程排序,这个流程在书中由表格说明(书中有多处表格说明,易于归纳、理解)。

这个“三点一线法”对于初入行者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合同条款的安排,对于经验丰富的法律工作者,则可以起到进一步形成惯例的效果,就如书中所述,如果都能尽可能参照惯例顺序安排合同条款,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可以提高效率的。

关于“三观四步法”中的“四步”,简单说就是沟通、确定类型、清单式审查、复核这四步。每一步都可以不断细化到每一个要点。

我以第二步确定类型为例,在经过沟通了解情况后我们要判断当前交易是否基本可行,重点审查六个方面,主体、标的、交易程序、交易模式、合同文本与交易类型匹配度和履约风险。这本书就上述六个方面分别列出了六个表格,细化每个方面可能需要注意的审查要点。

对于审查要点,我以交易程序方面的审查要点为例,表格中针对外部程序(审批、登记、备案、招拍挂、招投标等),就需要审批的合同,审查要点是考虑审批的程序与效力问题;就需经备案的合同,审查要点是考虑备案手续的办理。

此外,表格中针对内部程序(村集体、股东会、董事会、法人授权、上级单位),如通过村集体的合同,审查要点是考虑村民会议通过特殊程序;如通过股东会的合同,审查要点是涉及股权、章程变更、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内部批准程序。

“三观四步法”中的“四步”方法具体细致,但我认为“三观四步法”的“四步”方法并非单纯的技巧,技巧背后总带着“三观”的理念,本书的写法就是这样的,理念与方法相互交错,甚至理念高于技巧。

实际亦如此,起草审查几百份合同后,对于技巧,谁都能掌握,虽然不局限于“四步”也有可能是“五步”“六步”,但流程和效果基本是一致的,而理念却不一定是起草审查过几百份合同后就想当然可以获得的成果,理念需要思考、需要学习,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学习内容。

最后,我作为这本书中所称的“合同法律师”,自认为在合同起草审查领域是比较专业的,但仍然从这本书中汲取了不少新的养分,所以,真诚推荐这本书。

以上内容,行文随意且不系统,仅是我个人读完这本书后结合自身经验知识作出的总结与评价,并不代表这本书的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交流。

推荐信息

  • 如何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8

    如何学写读后感方法指导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往往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受和体会,把它写成文章就叫读后感。写好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读书成果,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那么怎样写好读后感呢?关于这个问题,教材中是这样来阐释的:为便于大家阅读,将文字复制如下:学写读后感我们阅读的时候常常会有所触动,或得

  • 《我把一切告诉你》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8

    《我把一切告诉你》读后感初次接触雨总是在2014年下半年,那是经过同学的介绍说当晚YY有雨总的公开课分享,那是我只记得同学说雨总是一个大V牛人,并介绍了他的经历。当时我并不在意,但是还是去听了两个小时的课,也当是消磨时光了。听完那堂课直到2015年10月份,在实习大战初战失败后,我开始警醒,以自己的

  • 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9

    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其实人生的聚散本来在乎一念之间,不要说是活着分离,其实连死也不能隔绝彼此的爱,死只是进入另一层次的生活,如果这么想,聚散无常也是自然的现象,实在不需太过悲伤。这本书大概是我五六年前看的,书里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三毛对荷西的深切思念;当再多的言语都无法表达时,相思就变

  •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9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就应该懂得及时止损爱玛的人生中,最爱她的男人,除了她爹,就是夏尔了。但爱玛却不懂得珍惜这个在生活中处处包容她、满足她、爱她的男人,一次又一次的伤着夏尔的心。爱玛先后爱上了莱昂和罗多尔夫,过程都很甜蜜浪漫,但他们对爱玛都是始乱终弃,没有一个愿意给爱玛一个家。爱玛

  • 《面纱》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9

    《面纱》读后感《面纱》是英国作家毛姆于1925年出版的一部中长篇小说,以“面纱”为题,向读者展示了面纱背后的生活真谛。这部小说的故事背景是中国,讲述了女主人公凯蒂跌宕起伏的半生。凯蒂由于爱慕虚荣,在家族的压力逼迫下,不得已下嫁给了细菌专家瓦尔特。然而没有感情的婚姻注定是一场悲

  • 《茶花女》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9

    《茶花女》读后感关于爱情,无数的人有无数的设想。美好、纯真、幸福。不同的人对爱情都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周遭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爱情,他们从花开走到花谢。有的人获得了幸福,有的人却悔恨一生。小仲马笔下关于《茶花女》的故事,更是以主角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描绘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被现实摧毁

  • 《飞鸟集》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9

    《飞鸟集》读后感:让死者有那不朽的名,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泰戈尔的巨著《飞鸟集》,包含325篇短诗,语言简练却饱含了对生命、自然的深刻哲思,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个令人动容的世界意象,值得细细品读。1.如果你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2.忧思在我的心里平静下去,正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山林中

  •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59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回顾历史,岁月荏苒,那时候的老上海还有叮当作响的电车;每开一段停一站,如一点一点连成的虚线,无声地说着未完的人生故事。它是见证时代变迁的时髦宝物,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古老的传承年纪。耳听车轴和轨道的摩擦声,嘈嘈切切,如入时光画卷古老的电车载着我们,回到1943年的上海:回到那个大

  • 《生吞》读后感:人性的善与人性的恶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00

    《生吞》读后感:人性的善与人性的恶永远在争斗,人间的救赎从未停止“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走在世上的人。”--------《圣经.新约.翰福音》长篇悬疑小说《生吞》通过二条交织的线,编织着人性的善与人性的恶:一条线是刑警破案的剥茧抽丝将十年前逍遥法外

  • 《曼斯菲尔德庄园》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00

    《曼斯菲尔德庄园》读后感再一次庆幸自己,在能读懂奥斯丁的年纪才遇到奥斯丁。毛姆说比起众多名作,他喜欢《曼斯菲尔德庄园》,所以这次就读了这本。依旧是优美的田园生活和幽默的文字叙述,看完像喝红茶一样甜蜜又有回味。主角范妮这种温柔体贴细腻文雅的姑娘,有如《傲慢与偏见》里的吉英和《理智与情感》里的艾莉诺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