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淮风月谈》读后感1000字

《淮风月谈》读后感1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1:50:27

品茶明道

——读鲁迅的《淮风月谈》

午饭过后,天气格外炎热,屋外的蝉虫叫个不停。似乎在它们的世界里正发生着一场世界大战,无数的居民发出惨痛的哀叫。树上的鸟儿被烫伤了脚似的,在树枝间不停的跳跃啼叫。

此时的我内心无比烦躁犹如火上的滚水,不知所措。偶然间发现了鲁迅先生的《淮风月谈》便拾起它。端一碗冰绿茶坐门前树下的木椅上随意翻读一番。

从鲁迅先生的字里行间不仅领略到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还不时大发感慨“中国地大物博,山美水美,风土人情更美。”目光在字里行间飞梭着,指间与纸张摩擦发出“唦唦”的响声。

当目光迁移至其中的《喝茶》时,内心便产生一种不忍猝读的念头,目光便停了下来,细细品读作者的意境情感,顿时便引来了无限的遐想:联想自己身处在一座茅草屋的庭院里四周的竹林里云雾缭绕,自己在惬意地听着高山流水般的琴声,品着上好的茶;联想自己早已穿越回到那个鲁迅的时代,与他面对面的饮茶交谈实事。冰凉的绿茶中丝丝凉意与甘涩在嘴里缠绕着。内心的暴躁早已被这冰茶给制服了。此时冰茶给我的感受正像《喝茶》里面讲的“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在我看来这清福便是这时候的悠闲怡情。

茶的发现和利用,传说始于神农时代。中国人利用茶的年代久远,但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些。茶清热解暑,是酷暑良饮的不二之选。饮茶起源于巴蜀,历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逐渐向广大中原地区传播,饮茶由上层社会向民间发展,饮茶地区越来越广,中国人的饮茶习俗终于形成。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喜欢饮茶,宾客上门必会供茶,饭前饭后都会有茶的相伴。悠久的茶历史使茶成为了中国的名片之一。

饮茶不单是纯粹地喝几口,它需要的是一种情境。既然如此,不同的人饮起茶来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让他饮茶,不管多名贵的茶让他喝来与热水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对于文人墨客,会觉得什么“悲哉秋之为气也”,风雨阴晴都给他一种刺戟,带给的是一种清福;但在老农只知道每年的此际就要割稻而已。茶的涩苦甘甜在人的嘴里同样是不断刺激味蕾但给人的功效却不同,给文人雅士营造气氛,给苦力之人解渴。对不同的人茶就有不同的功效,这大大概也是一种“清福”吧。

茶不仅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出现,在文学领域里茶也踏遍了足迹,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中国茶文学异彩纷呈,见证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也显扬着博大的华夏文明。茶除了除了渗入诗词外,还与记,赋,散文,小说等文体结合。文学与茶的完美结合,使得翠嫩的的绿叶负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包孕了极为愉悦的审美体验,传承优秀的华夏文明。《出歌》:“姜桂荼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其为最早记载的涉茶诗,记载了茶的来源地。白居易的“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蛾递舞应争妙,紫薯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葡黄酒对病眠人。”这是一首常委人们传诵的咏紫笋茶的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搜神记》《神异记》等志怪小说中均有一些关于茶的故事,以茶为题材的散文鲍令晖的《香茗赋》杜甫的《荈赋》等。茶与中国文字地碰撞撞出了中国灿烂辉煌的茶文化。

冰凉的茶水细腻甘涩不断回味在嘴边,让内心中脱缰的野马停下马蹄,让额角的汗珠一去不复返。茶尽书合但人依旧徘徊在那已飞出九霄云外的意境里。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不妨停下紧张的步伐,放下手中的果汁饮品去喝一杯好茶,带上家人或是自己在家中或茶馆甚至是上郊外去喝个下午茶,与家人唠唠嗑,放松放松自己,品品茶的苦涩,尝尝生活的味道。

倒一杯茶,道道不尽中国情;饮一杯茶,吟不尽中国梦。

推荐信息

  • 《诗经》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0

    是你路过我的倾城时光于千万书海中拾起了你――《诗经》,将你在经典中沉淀的灰拂尽时,朱颜展现,自那刻起,我便将心脏献给了你,人生路漫漫但光阴很短暂,你用经典的力量在我倾城的时光中留下了最美的一笔。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你的封壳是轻钞纸的,上面描绘着一幅小河荷才露尖尖角的景象,微风来,轻浅笑,一抹桃粉色就

  • 《史记》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0

    宽以待人,严与责己——读《史记》有感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史籍中,《史记》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古往今来,有许多知名人士对《史记》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而这一历史巨作出自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0

    【第1篇】读《骆驼祥子》有感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摘自《骆驼祥子》《骆驼祥子》这本书我早已看过,读完时心中总是感慨万千,每次总是想轻轻写下自己的观点,但却迟迟没有下笔,为了再一次明白个中缘由,我只好又静下心

  • 《诗经》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0

    【第1篇】【溯源】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几千年来,华夏大地孕育出了灿烂的诗歌文化。秦汉之时,汉赋辞藻极尽华丽,乐府叙事荡气回肠。唐宋之际,有谪仙人的浪漫潇洒,也有杜少陵的忧世伤民,有苏东坡的豪气万丈,也有柳三变的醉心繁华,浅酌低唱。华夏文明里,诗书代代相传,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诗经》

  • 《心灵书》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0

    心里要有你-《心灵书》读后感一本书,一句话,一个字奇妙的仿佛滴滴水,条条河,片片海,贯穿于一起流泻无垠汪洋。这么说的话我的这一本书,它更像是一泻千里那璀璨银河。点点耀眼星辰缀于心头,让你每一个尚被点燃的闪光点重燃美好。心灵书,题目源于简单,却让更多人在经过书架子时也对它的题目魅力而多看上几眼。从目录

  • 《周易》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0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当电子书取代了纸质书籍,当浅阅读充斥社会,不禁感叹:经典,你在何方?其实,经典常在,只是知音觅矣。暑假时,我品读了群经之首——《周易》,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甚为经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所在,因此,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 《聊斋志异》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1

    赐我一双阴阳眼——《聊斋志异》读后感白发苍苍的老人端坐窗旁,皎洁的月光为他镶上虚幻的银边,又落入他浑浊的眼与深刻的纹中,带出一分奇异的神采。夜色浓重,一双颤抖的手合上泛黄的书卷。本不该是这样的。他出生于当地的豪族,被长辈赐名为蒲松龄。因为聪明伶俐,少有文采,是父亲最宠爱的儿子。十九岁过童生试,拔得头

  • 《女娲造人》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1

    《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让人赞叹不已!传说写了女娲在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小人儿,女娲为了能更好的让人类繁殖下去,把男女分配好进行繁殖。就这样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下去。“相传很早以前,天地之间只有女娲一个人。白天她面对着山川锦绣、鲜花经开的迷人景致,自娱自乐,飘然与名山秀水和万花丛中。可是到了黑天,她却

  • 《雅舍》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1

    圣贤之思,文化之根——读《雅舍》品文化品读《雅舍》,梁实秋老先生以寥寥几笔将珍馐美味摆在眼前,又用平淡朴实的笔触将喝茶饮酒、下棋遛弯再到谈及世情百态、故都风物的日常琐事归于温柔敦厚、中庸平和之间。中华文化的意义不仅是它渊源的历史文明,更重要的是它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世界,摒弃贪婪与粗俗。中华文化带

  •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1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即使非常聪明,但如果没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想干一件漂亮的大事是不可能的。要想成为就自己的事情,就得学会善待别人,帮助他人!正如我们阅读的课本中的《金色的鱼钩》那位老班长那样,这篇课文主要讲抗日时期的一位老班长不顾自己的死活,誓死保护一群战士们,不管自己有多饿、多苦、多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