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西游记》读后感3000字

《西游记》读后感3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1:22:42

【反叛精神与自我修养——读《西游记》有感】

近日,细读了一遍吴承恩的《西游记》。

当然,我不是第一次阅读这部明代巨作了。但比起小时候,因为被电视剧里孙悟空斩妖除魔的形象所吸引,而来到书架前,草草翻阅,这一次重读,使我体会到许多不同的东西,想在这里浅谈。

要说《西游记》中塑造最为传神、成功的人物,一定是孙悟空。可以说,孙悟空成就了这部书,他是《西游记》的神魂所在。他也是中国一代代人儿时所景仰、争相模仿的对象。

为什么孙悟空如此深入人心?是因为孙悟空这个角色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个书中作者所述:由天地日月之精华滋养而成的石猴,在漫长的岁月里有过许多的身份——学徒、美猴王、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而他所到之处,闹东海、闯地府、上天庭……他的行迹如同一部时代兴亡的恢弘史书,很有“主角气质”,代表着反叛和无畏。

反叛精神是中国古典小说里常会涉及的东西。四大名著中,除了以历史演绎为题材的《三国演义》,其余的三部,便都有“反叛”抑或说“反抗”这样的字眼。这样的精神是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

何以这样讲?在古代,封建制度的压迫使底层的百姓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日益加深,但他们却又无力,抑或说不敢奋起反抗。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游记》、孙悟空,就成为了他们精神世界的寄托;而在现代,生活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迫使你磨平自己的棱角、放弃自己的个性,去适应、去服从,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而孙悟空那样“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的行为方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众人所向往的存在。

但奇怪的是,孙悟空这样极具“超级英雄”气质的人物,为什么在当下却在和西游记文化一起渐渐被淡忘,而非发扬光大?反观外国,Dc、漫威宇宙中所塑造的众多超级英雄形象,却被国人大为追捧。

究其根源,我想,这是因为相比那些一次次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孙悟空已经不再符合现代人的向往了:在五指山下被关押了五百年,似乎已经将昔日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身上的锐气耗损殆尽,他竟然甘心带上金箍,俯首帖耳地为夺去了自己自由的人卖命;而且取经之路上八十一难,没有几回是我们的大圣可以自己搞定的,每每都是低眉顺眼地求神问佛,才请来救兵度过难关。这可十足地毁了孙悟空的形象。现代的许多读者们,无疑对《西游记》的后半段感到无比地失望,在他们的心中,更想看到的还是那个桀骜不驯的美猴王,而不是已经“服从”于自己曾经最痛恨的规则的孙行者。

于是,许多人都在试图“挽救”孙悟空的形象:歌曲《悟空》中就有这样的歌词“谁让我身手不凡?谁让我爱恨两难?”“金箍当头,欲说换休!”——是因为孙悟空高强的本领,才被众佛利用,去保唐僧西天取经,他恨诸天神佛,却不敢恨;他热爱自由,却不敢爱,因为他有牵挂,只有接受观音交给他的任务,他才能从五指山下逃出来,去守护他的花果山,他的猴子猴孙。但他的心里仍然回荡着“我要这铁棒醉舞魔,我有这变化乱迷浊!”“踏碎凌霄,放肆桀骜!”的声音。这一来,一个为心中所爱而做出牺牲的英雄形象便又被造就了出来。

这样说未尝不可,但是,古今读者是否从一开始就误解了吴承恩塑造的孙悟空这一形象?吴承恩真的是想造就一个猢狲么?我想也许不是,他更想呈现的,是孙悟空由顽劣到理智的自我修炼过程。孙悟空并非被迫“屈服”于规则,而是通过自我境界的提高,去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层次。

我举一个取经路上的经典片段作为例证:六耳猕猴。

孙悟空为民除害杀了十余个抢匪,却被唐僧责骂不该杀生。正当孙悟空愤而离去之时,六耳猕猴冒充孙悟空,将唐僧打伤,抢走行李,回到花果山后还让三个猴子变化成师徒四人,准备“自己上西天取经”,而孙悟空知晓后,与其闹到了雷音寺如来面前,终于将六耳猕猴降服。

这看似只是取经路上众多劫难中寻常的一个,为什么特地搬出来讲呢?请细细想一想,作为一个能和孙悟空一较高下的妖怪,六耳猕猴的动机、他的行为是否太过于诡怪?他的所作所为实在太奇葩另类!为什么《西游记》中会有这样奇怪的一节?作而者已暗明了真相:在分辨真假美猴王的途上——李天王的照妖镜无法识破六耳猕猴;地狱中的谛听“不敢说出”六耳猕猴的身份、诸天神佛竟无一人知道六耳猕猴的存在!试问天底下有那个妖怪,竟有如此广大的神通?

只有一种解释:六耳猕猴根本不存在,他就是孙悟空,是孙悟空心中的另一个自己,是类似于《搏击俱乐部》中泰勒那样的存在。六耳猕猴正象征着佛教中所述的“人之六恶”,他与孙悟空的斗争,正是孙悟空内心中那个桀骜的本性和理智所进行的斗争。一向仁慈的如来完全没有阻止孙悟空在自己面前一棒打死六耳猕猴,也正说明了那是孙悟空在战胜自己的心魔,而非现实中的妖怪。而在这之后,孙悟空是否忽然变得沉稳而自制了?在妖怪成灾时给唐僧分析局势,在唐僧颓丧时引用佛语去开导他。而唐僧也再没有念过紧箍咒。

由此可见作者在孙悟空自我修炼历程的展现上下的功夫。

名篇中这类象征的运用有很多。辟如《指环王》中的怪物咕噜,便是弗罗多内心贪念的象征,在小说末节,弗罗多来到末日火山口,却不舍将戒指扔进岩浆,而要将它占为己有。这时咕噜出现了,它夺走了戒指,而恢复理智的弗罗多拼命将咕噜和戒指一起推下了悬崖。作者在小说中曾提到“咕噜是一个霍比特人”,可见最后咕噜和戒指一同在火焰中化为灰烬,正暗指弗罗多战胜了内心的贪欲。

至于“战斗力下降”一说,试问,当年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好不威风,可又有哪个有神祗名位的神仙出手“参战”过,巨灵神不过是军中的杂鱼,四天王不过是天庭大门的四个“门卫”,而孙悟空从炼丹炉逃出后一路杀向凌霄宝殿,仅仅是一个天蓬元帅手下小小的左权使便挡住了孙悟空的去路。

出手捉拿孙悟空的厉害神仙其实仅有三位:一是哪吒,败了;二是杨戬,打了个平手;三是太上老君,只是轻挥袍袖就收服了孙悟空。其余的列位,大概是已看热闹的态度袖手旁观呢!可见孙悟空的无知和轻浮,吴承恩也在这里为之后悟空一步步成长,终获斗战胜佛莲花座的历程做了伏笔。

现代社会中,我行我素的行为易受追捧,但规则意识才是时代的主流,更能体现出作为一个人,社会中的一份子所应具有的涵养。这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便有了很深层次的体现。相比于英雄主义,我们更应该将这种“服从”和“约束”发扬光大。

推荐信息

  • 《淮风月谈》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29

    品茶明道——读鲁迅的《淮风月谈》午饭过后,天气格外炎热,屋外的蝉虫叫个不停。似乎在它们的世界里正发生着一场世界大战,无数的居民发出惨痛的哀叫。树上的鸟儿被烫伤了脚似的,在树枝间不停的跳跃啼叫。此时的我内心无比烦躁犹如火上的滚水,不知所措。偶然间发现了鲁迅先生的《淮风月谈》便拾起它。端一碗冰绿茶坐门前

  • 《诗经》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0

    是你路过我的倾城时光于千万书海中拾起了你――《诗经》,将你在经典中沉淀的灰拂尽时,朱颜展现,自那刻起,我便将心脏献给了你,人生路漫漫但光阴很短暂,你用经典的力量在我倾城的时光中留下了最美的一笔。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你的封壳是轻钞纸的,上面描绘着一幅小河荷才露尖尖角的景象,微风来,轻浅笑,一抹桃粉色就

  • 《史记》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0

    宽以待人,严与责己——读《史记》有感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史籍中,《史记》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古往今来,有许多知名人士对《史记》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而这一历史巨作出自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0

    【第1篇】读《骆驼祥子》有感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摘自《骆驼祥子》《骆驼祥子》这本书我早已看过,读完时心中总是感慨万千,每次总是想轻轻写下自己的观点,但却迟迟没有下笔,为了再一次明白个中缘由,我只好又静下心

  • 《诗经》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0

    【第1篇】【溯源】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几千年来,华夏大地孕育出了灿烂的诗歌文化。秦汉之时,汉赋辞藻极尽华丽,乐府叙事荡气回肠。唐宋之际,有谪仙人的浪漫潇洒,也有杜少陵的忧世伤民,有苏东坡的豪气万丈,也有柳三变的醉心繁华,浅酌低唱。华夏文明里,诗书代代相传,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诗经》

  • 《心灵书》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0

    心里要有你-《心灵书》读后感一本书,一句话,一个字奇妙的仿佛滴滴水,条条河,片片海,贯穿于一起流泻无垠汪洋。这么说的话我的这一本书,它更像是一泻千里那璀璨银河。点点耀眼星辰缀于心头,让你每一个尚被点燃的闪光点重燃美好。心灵书,题目源于简单,却让更多人在经过书架子时也对它的题目魅力而多看上几眼。从目录

  • 《周易》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0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当电子书取代了纸质书籍,当浅阅读充斥社会,不禁感叹:经典,你在何方?其实,经典常在,只是知音觅矣。暑假时,我品读了群经之首——《周易》,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甚为经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所在,因此,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 《聊斋志异》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1

    赐我一双阴阳眼——《聊斋志异》读后感白发苍苍的老人端坐窗旁,皎洁的月光为他镶上虚幻的银边,又落入他浑浊的眼与深刻的纹中,带出一分奇异的神采。夜色浓重,一双颤抖的手合上泛黄的书卷。本不该是这样的。他出生于当地的豪族,被长辈赐名为蒲松龄。因为聪明伶俐,少有文采,是父亲最宠爱的儿子。十九岁过童生试,拔得头

  • 《女娲造人》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1

    《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让人赞叹不已!传说写了女娲在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小人儿,女娲为了能更好的让人类繁殖下去,把男女分配好进行繁殖。就这样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下去。“相传很早以前,天地之间只有女娲一个人。白天她面对着山川锦绣、鲜花经开的迷人景致,自娱自乐,飘然与名山秀水和万花丛中。可是到了黑天,她却

  • 《雅舍》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31

    圣贤之思,文化之根——读《雅舍》品文化品读《雅舍》,梁实秋老先生以寥寥几笔将珍馐美味摆在眼前,又用平淡朴实的笔触将喝茶饮酒、下棋遛弯再到谈及世情百态、故都风物的日常琐事归于温柔敦厚、中庸平和之间。中华文化的意义不仅是它渊源的历史文明,更重要的是它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世界,摒弃贪婪与粗俗。中华文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