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哈姆雷特赏析

哈姆雷特赏析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9 22:42:14

【作品评介】

《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在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得以充分体现。施咸荣先生说:“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提倡人道,反对中古神道,把人比作天神,歌颂人的伟大力量,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着自己的理想。”哈姆雷特成了人文主义者理想的代表人物,剧中他与克劳狄斯的冲突真实地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与英国现实社会的尖锐矛盾。戏剧一开头,莎士比亚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丹麦发生宫廷政变,老国王被害,王位被野心家和阴谋家克劳狄斯窃取;在新王的统治下,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外敌压境、民怨沸腾,窃取得来的王位岌岌可危。他的宫廷成了当时英国封建阶层混乱时代的写照。

在第一幕的结尾,老王的鬼魂给他“显灵”之后,哈姆雷特就惊叹:“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句台词是解开哈姆雷特性格的钥匙。从一开始他就把为父复仇和改造现实的任务结合在了一起。哈姆雷特本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他本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是残酷的社会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通过装疯卖傻来替父报仇。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情况下,哈姆雷特敢于针锋相对地展开斗争,他先后识破了奸王设下的一个个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罗森克兰等人进行刺探和监视的把戏;又使王后发现天良;接着采用“调包计”除掉了奸王的两个走卒,把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击得粉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双重陷讲一一毒剑和毒酒还给了奸王。在每一回合的斗争中,哈姆雷特都显得形象高大。在这部剧作中,到处都渗透着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观念,体现出莎士比亚对人性的高尚和爱情的力量的坚定信念。

哈姆雷特才能超众,决心要扭转乾坤,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他总是郁郁不乐,优柔寡断。他曾多次问自己:“除了我倒霉的我之外,谁能改变这“混乱颠倒的时代”?”这就是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改造社会的世界观。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过分相信自己,虽然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却并不相信他们,始终处于孤立的地步,这就注定了他与黑暗势力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

莎士比亚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哈姆雷特》在艺术上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①在人物塑造上,莎士比亚致力于通过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来揭示人性的深层内涵,他由古典的命运悲剧进人到了现代的性格悲剧,或者说把一个简单的复仇故事,深化成了一个复杂的性格悲剧、心理悲剧,显示出更为深刻的人性思考的容量。②善于运用内心独白将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欲望等多层次展示出来。如:“生存还是毁灭”“人是万物的灵长”、波洛涅斯给儿子的临别赠言,墓地谈话和对白等六处富于哲理、文辞警辟的独白,文学史上流传不衰。③多层次的情节线索,和生动复杂的故事,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效果。④成功的对比手法。这尤其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如老王与新王,哈姆雷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霍拉旭、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奥菲利亚等。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结合。

标签: 哈姆雷特赏析

推荐信息

  • 名人传文学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6:31

    【作品评介】“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贝多芬。“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基罗。“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尔斯泰。《名人传》描述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青神力量和心灵之美,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类苦难的伟大情怀,

  • 红楼梦精彩片段及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6:31

    【精彩片段】宝玉挨打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走着,信步来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

  • 哈姆雷特精彩片段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6:31

    【精彩片段】王后哈姆雷特,把我的手巾拿去,揩干你额上的汗。王后为你饮下这一杯酒,祝你胜利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好妈妈!国王乔特鲁德,不要喝。王后我要喝的,陛下;请您原谅我。国王(旁白〉这一杯酒里有毒;太迟了!哈姆雷特母亲,我现在还不敢喝酒;等一等再喝吧。王后来,让我擦干你的脸。雷欧提斯陛下,现在我一

  • 鲁迅呐喊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6:31

    【作品评介】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呐喊》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下面按不同类型介绍:第一种:压迫者。《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赵太爷,《风波》里的赵七爷等。有趣的是,这些人大多姓“赵”,因此分辨起来非常容易。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说话牛,一般老百姓见到了

  • 堂吉诃德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6:31

    【作品评介】《堂·吉诃德》原名《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作者在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但实际上,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超过了作者的主观意图。在这将近一百万言的作品中,出现了西班牙在16世纪和17世纪初的整个社会,公爵、公爵

  • 堂吉诃德精彩片段及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6:31

    【精彩片段】这时候,他们远远望见郊野里有三四十架风车。堂·吉诃德一见,就对他的侍从说:“命运的安排,比咱们要求的还好。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一个个杀死,咱们得了胜利品,可以发财。这是正义的战争,消灭地球上这种坏东西是为上帝立大功。”桑丘·潘沙

  • 老人与海赏析论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6:31

    〔作品评介〕《老人与海》是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一经问世,便在当时的文学界掀起了一阵“海明威热”。它再次向人们证实了海明威作为20世纪美国杰出小说家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和卓越的功绩。《老人与海》的内容很简单,小说描写了一位老渔夫在海上捕鱼,经过了84天,他还没有捕到一条鱼,大家都说他运气不好,

  • 巧克力味的暑假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6:31

    说起来,我和巧克力还是有一段渊源的。我十分喜欢吃巧克力,不管是什么口味的;因为我的名字里面有一个与巧克力的力同音的“立”,所以同学们给我气了一个外号——巧克力……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我爱上了一本,叫《巧克力味的暑假》的书。起初,注意到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封面主色调——咖啡色。这种颜色仿佛拥有着一种神奇的

  • 沪上春歌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6:32

    【第1篇】“艰辛的生活不会压垮我们,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什么能打败我们。”沪上春歌讲述的是一个女孩的成长经历。蒋春歌生活在上海的弄堂里,她的父亲是一家报社的主编,她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奶奶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作为家里的第二个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长辈们的关爱,她自卑而又孤独,好朋友只有同学美凤和家里的

  • 沪上春歌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6:32

    【第1篇】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叫《沪上春歌》的书,使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沪家共有三个孩子,一男两女:大姐沪秋歌,二姐沪春歌,小弟沪冬歌。秋歌像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聪明,温柔;冬歌调皮,可爱,常常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惟有春歌才不出众,是一只可怜的丑小鸭。一次偶然的机会,春歌惟一的才能——唱歌被老师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