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战争论》读后感(共3篇)

《战争论》读后感(共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13:07:04

第1篇: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是战争的固有属性。政治往往要比战争理智精明的多。而战争本身往往是充满偶然性的,暴力的。其中人的感情是关键的因素。

在现实中消灭敌人的军队和意志力往往要考虑自己的消耗,要考虑自身是否会被敌人消灭,还有当敌人的防御强于进攻时产生的间歇,这样战争也不会向极端发展。综上考虑由于自身的顾虑和客观的情况可能会使战争进程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好像使我们以前的分析失去了意义。实事也说明在很多的情况下真正的战争(即是两方的真实的撕打)并没有发生。应该认为战争中进行的军事行动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真正的战争进行的所有的准备,包括军事动员,物资运输,军队的调整集结。二是真正的战争,真正的撕打。可以知道在两方的力量相差悬殊时,当一方认识到对方的军事力量远远超出自己的力量时,就自动的放弃抵抗。这也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战争进程已经开始了。

这种不确定性并不与战争的目的即使敌人无力反抗矛盾。因为当一方不为消灭敌人做准备或决心不进行决占而对方抱有积极的目的时刻消灭对手时,这一方在战争中必然会处于不利的局面,因为他在战争中在没有判定出对方不进行决战的情况下做出了消极的不决战的决心,这样在战争中他必然处于慌乱并且不能集中力量,最大限度使用力量。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可悲的。

所以使敌人无力反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摧垮敌人的意志力这个战争目的虽然不是每次战争都要达到的目的,但是它自战争一开始就存在于所有的军事行动中,只是由于政治目的或其它原因缓和或是遏制了。(王卫康)

第2篇:战争论读后感1000字

战争的起源或萌芽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战争这个名词会不会从我们的字典里消失?读完《战争论》我只得到一部分答案,还有一部分答案可能永远无法明白。

战争是敌我双方搏斗无限放大的结果,战场上,我与敌人搏斗为了生存,我会尽一切办法打败敌人,格斗技巧,武器状况,都可能决定我的生死。无数个我这样的军人去搏斗,去打倒敌人,那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武器状况,军人整体素质,阵型,战术等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所以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大清的木质船,大刀片子占有绝对的优势,也自然能得到战争的胜利。

那么战争起源于何处?远古时代人少,不可能有战争,只有两个野人为一个雌性野人打架或决斗,就像动物那样为了交配而已,其实就是为了生存的延续。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出现了部落与部落,人种与人种,国家与国家的战斗,说到底还是为了一种目的,一种更好的发展,生存的目的。如日本的扩张就是为了适应人口的增多。所有的战争都逃不开这样的目的。从原始的征服到现代的政治。都是为了获得利益,如果没有利益,就没有人愿意去战斗,战争是两败俱伤的,从来没有赢家。所谓的胜利只是将自我的损失加于敌方而已。所以战争是政治的一种手段,一种得到利益而流血的过程。

人存在于世界,如果不克制自我的欲望那么就一向会有争斗,小则国家内部而已的阶级利益矛盾,大则国与国的生死存亡。战争会与人的思想境界有关,人类从来都是在索取,向大自然,向自我有潜力征服的国家,(所以有了殖民地,有了奴隶)。上天给予人有限的潜力,人却有无限的欲望。

所以战争萌芽于人类的欲望,随着社会进步,有了国家有了政治制度,战争就成了统治者获取更大利益的工具。从秦灭六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逃出这个范围,打着民族强大复兴的旗号去强行夺取其他民族发展的权利(殖民要求,租界,关税,巨额的战争赔款),人类多么可耻啊!!而战争则成为政治的手段,成为别国插手他国的工具。

而战争能否消失就在于人类社会能否真正的团结在一起,没有国界,没有人种的歧视,让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认识到我们都是地球人。那样战争才有可能真正的从字典里消失。

而《战争论》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认为政治主导战争,战争只是手段,政治才是目的。这很正确,认识到这点,我们看待一场战争就更能有力的把握它。我们不需要思考“忘战必危,好战必亡”等格言,记住政治的目的就能深刻的理解战争,美伊战争就大概如此吧。人类的最终归宿就应还是一个大同社会,但愿都能认清战争的本质。

中国人爱好和平,我们不期望战争,但若要是认为我们好欺负,你们有潜力征服,那么来吧,我们理解挑战。你用你的价值观衡量世界,我必将你的价值观还到你的身上。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同时不要忘了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李浩然)

第3篇:战争论读后感800字

战争论的作者是德国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将军,西方近现代军事理论的鼻祖克劳塞维茨,这部著作被科作“西方军事思想的代表”,他也因此被称作“西方兵圣”。

这本书,是和同学们一起在牛年读的第一本书,书是由同学推荐,经过大家投票公选出来的。

书是好书,读这本书的我,却是吃力、走神、读不太懂、不想读。这本书对于我,真是有些难,好尴尬呀。

我领读的章节是第二章“战争理论”中的第4节至第6节,即方法主义、批判、关于史例,

依然来说说我这个“女汉子”看兵书的浅显收获。

把事情做对

在“方法主义”这一章节,作者通过文字,苦口婆心的讲述什么是法则、什么是细则、什么是守则、什么是方法、什么是方法主义,“我们就必须教给他们一些类似细则的方法,作为他们判断时的依据,防止他们超出常规的胡思乱想,因为在需要经验的领域里,胡思乱想是非常危险的(P101页)”

做为管理者,我们首先需要让团队的人员把事情做对,给出具体的方法,例出处理常规问题的内容、步骤等,确保团队不犯、少犯低级错误,这是领导的工作内容之一。

当然“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灵活的运用方法,是管理者运用经验的能力体现,在工作中经验必不可少,但经验不是万能的。

把理论上的真理应用于实际事件就是批判

批判不仅使理论上的真理与实际更加接近,而且通过反复应用,会让人们对这些习惯产生依赖,从而更加相信这些真理,我们不但要确定用哪种观点建立理论,而且还要确定用哪种观点进行批判。

在“批判”这一章节,作者强调了必须通过对原因的研究,才能找到能够作为检验对象的东西。

什么样的果,是由什么样的因导致的,批判让我们警醒对理论的运用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警惕“拿来主义”。

你用史例来做什么,决定了你怎么运用史例

在“史例”这一章节中,作者提出,我们进一步研究史例的运用,有四个着眼点:

第一,史例可以帮助说明作者的某种思想。

第二,史例有助于说明某种思想的运用。

第三,运用史例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四,通过详细叙述某一史例,或者列举若干史例吸取的某种教训,这时,史例本身就为吸取教训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对“史例”的研究、借鉴,目的不应该只是证明我们的观点,研究是为了好的运用。

作为一个军事盲,看这本书的确是在走神,有了领读任务,让我至少有动力读了以上三章节,很期待我们的线下见面会,大家帮我解读这本书。

推荐信息

  • 《影响力》读后感(共8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13 18:08:30

    第一次读《影响力》,之前便听过市营专业的学长说过,虽然到现在电商的知识早已更新迭代,但是这也不失为经典读物。何为影响力?是使顺从的力量。"影响力”有多奇妙?善用你的影响力,使你更有魅力;运用你的影响力,使你拥有权力;寻找你的影响力,让你展现实力;控制你的影响力,让你随心所欲。如何拥有影响力?互惠,善

  • 关于《生活》的读后感大全(1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14 7:51:20

    对什么生物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它是宇宙之间最宝贵的最值得珍惜的。生命既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既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这就是宇宙长期以来赋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也是我们对生命的追求。1976年7月28日凌晨三点多,我国唐山市发生了世界乃至历史最罕见的8级大地震,这场灾难摧毁了多少美好的家庭。据当地人民描述:

  • 关于《失去的一天》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2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14 8:38:10

    《失去的一天》读后感优选作文12班 徐嘉艺今天我读了《失去的一天》这篇文章。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他抓住时间做好每一件事情,同时她也要求她的孩子珍惜时间,让他安排好时间,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这篇本章中主人公佩佳,他是一个不珍惜时间的人、做事拖延的人。就连他妈妈给他的很简单的一个小任务也因为拖

  • 《听见颜色的女孩》读后感(共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14 9:18:00

    这本书没读之前我以为是讲一名失明的女孩,打开之后才知道••••••他不能说话,不能走路,不能自己吃饭,不能控制自己••••••她叫美乐笛。但是这个女孩她比谁的记忆力都好,只要她听过的看过的她都过目不忘。“每个人都用词语来表达他们的意思,除了我。我敢说,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词语的正真力量,而我意识到了。

  • 有关《鲁滨逊漂流记》的读后感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14 9:58:50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是十八世纪有着“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称号的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写的。到二十世纪已有七百多种版本了。这本书写了鲁滨逊离开家乡乘船来到巴西经营种植园,然后到了一座荒岛上,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他把荒岛变成了可以让人居住的小岛,最终他回到了家乡。鲁滨逊是一个不断追求的人,他喜欢遨游

  • 《绿野仙踪》读后感(共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14 10:33:40

    “堪萨斯州的小女孩多罗茜被一阵龙卷风吹到了天上……为了回家,她在路途中遇到了稻草人、铁皮人……”想起幼儿园老师给我讲过这个故事,我今天才知道,原来这是来自于美国弗兰克·鲍姆写的童话书——《绿野仙踪》。当我把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后,我被书中的主人公深深的感动了。这本书说的是勇敢善良的小姑娘多罗茜被龙卷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共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14 11:22:30

    阅《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仿如良师益友,今天分享文中几组关键词,浅谈个人见解:▲自我管理:泰勒斯曾说过,向别人提意见是最容易的,而最难的事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不仅是对自己,也可影响身边的人,比如每天一上班是先工作,还是先找人闲聊一番。能做好自我管理,需要有强大的自我约束力、行动力,要善用一些方法来影

  • 《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共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14 11:59:20

    学校、社会给予我们班主任的可能很少。但是,我们自己给予自己的却是很,懂得做一位幸福感满满的班主任。2015年8月,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带完毕业班后,学校让我继续担任2016届文科班主任。在接手新班前,我听到很多关于新班的评价、聪明、积极、有活力等等。开始我还庆幸自己的运气。可是,俗语说“

  • 关于《最后一次讲演》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14 12:41:10

    《最后一次讲演》读后感《最后一次讲演》是闻多一先生为了追悼李公朴先生而作出的演讲,他爱国忧民,光明磊落,大义凛然的高尚人格值得我们中学生学习。而当今的这个21世纪的中国,我们学生又应该怎么做呢?“学生是国家的花朵,国家的未来”,这一惯是人们的说法,可是随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

  • 关于《保姆狗的阴谋》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2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14 13:23:00

    【第1篇】最近我读了杨红樱阿姨写的《保姆狗的阴谋》一书,读完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收获极多。本书讲一种德国腊肠狗“老头儿”和一只纯种柯利牧羊犬“帅仔”的故事。在帅仔还没有来到的时候,保姆狗很得宠,大家都喜欢它,因为它有优良的品质。但是后来出生没几天的牧羊犬来到了这个家,老头就一直照顾它,一心一意地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