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三国》的读后感600字大全(13篇)

关于《三国》的读后感600字大全(1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0:15:35

三国读后感600字作文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之后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之后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终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并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之后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并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本以为这种人应当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可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仅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之后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构成了鲜明的比较。曹操还是个实干家,以往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三国读后感600字中学

暑假里,我把四大名着里的《三国演义》看了一遍,至今,故事里的那些情节还在我脑海里回荡。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所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小说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时期吴、蜀、魏三国之间的斗争和兴亡的一系列故事。里面的很多故事都非常精彩,把人物的形象描述的惟妙惟肖。其中我最喜欢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三顾茅庐、空城计等等这几个故事。

《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很多的厉害人物,有被称为奸雄的曹操,东吴的主公孙权,还有以仁德得民心的刘备,也有小气妒忌的周瑜,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赤胆忠心的赵云,义薄云天的关羽等等都是一些大人物。其中我最敬佩和最喜欢的是诸葛亮和赵云。关于他们的事迹,我读得最多了。也很清楚,诸葛亮的“空城计”“草船借箭”赵云的“单骑救主”现在我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

《三国演义》讲的是军事策略,讲的是如何统治自己的国家,一个国家,最需要的就是忠臣,一个臣民,就算有多大的本事,只要他不忠,也不会有利于自己的国家。就像人们所说的“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一个能为自己主公、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就算不一定会给国家带来繁荣强盛。但也不会对自己国家不利。

读了这本名着,我得到了很大的启示,受到了很大的启迪。我要学习诸葛亮的“机智冷静”学习刘备的“谦虚”学习鲁肃的“忠厚”我今后一定会做得更好。

三国读后感600字作文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三国演义》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罗贯中。在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那个大智大贤的诸葛亮,他神机妙算深谋远虑,这一点在书里的一篇叫做草船借箭的文章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多谋的诸葛亮出出高自我一招,便心怀妒意,甚至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为名生出一计,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由此看来周瑜不仅仅妒忌心强,并且十分狡猾阴险。然而,诸葛亮却胸有成竹地答应了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在曹营借了十万支箭,提前七天顺利地完成任务,使得周瑜的阴谋又一次破产,从而进一步揭露了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本性。

看完了这个故事后,我想人千万不能有妒忌的心理,尤其是我们这些学生,看到比自我好的不要只顾妒忌,而应当多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来提高自我的成绩,那才是正确的。

中学三国读后感600字

我从小爱看《三国演义》,在小学的时候,就常捧着厚厚的《三国演义》啃,似懂非懂地沉入惊心动魄的大战之中。

《三国演义》真不愧是我国最着名、最杰出的历史小说,他向我们展示了精彩壮阔的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无论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还是阴险狡诈的曹操,还是心胸狭窄的周瑜、英勇善战的关羽、赵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都已深深印在我心中。

诸葛亮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欣赏的一个人物,他的一生鞠躬尽,死而后已,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他火烧博望坡,借东风,草船借箭,巧摆八阵图,空城退敌、以木偶智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一个个故事打动人心,。使人难以忘怀。就拿“草船借箭”来说吧,虽然他知道周瑜妒忌他,想用造十万支箭陷害他,可他顾全大局,豁达大度,不愿意在大敌当前时与周瑜闹翻,而是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他预测三天内必有大雾,了解鲁肃的忠厚,知道他不会泄露借船机密,更深知曹操多疑,料定他不敢轻易出兵。诸葛亮安排草船,精心伪装,利用大雾,“一字儿摆开”,是为了受箭的面积大、数量多;让军士“擂鼓呐喊”,是为了虚张声势,提示曹军射箭方向;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既能增加受箭面积,使船身保持平衡,又能使回程顺风顺水,巧妙地利用草船“借”来十万多支箭,粉碎了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怎能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呢?

《三国演义》真是一部百看不厌的好书,每阅读一次,我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让我收益匪浅。

三国读后感600字中学

《三国演义》是历史上著名的名著,他的作者是罗贯中,在这本书里,他讲述了很多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描绘和刻画了很多性格特征明显的人物形象。

其中包括老谋深算的刘备、心胸狭窄的周瑜、容易红脸的张飞……,相信只要是你看过这本书,那么你都会对这些人印象深刻的。

从小到大,我的课余爱好就是了解历史上发生的趣事和有意义的事,这样的我当然不会放过《三国演义》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诸葛亮这位人物和忍辱负重的刘备,诸葛亮为自己的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刘备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为了报仇,他奋不顾身,可惜最终大败,逃到白帝城,如果是像曹操这种奸雄为兄弟报仇,一定不会在树下扎营,为什么刘备要选择在树下扎营呢?因为刘备不想让士兵太热,借树乘凉,这体现出刘备是重情重义、故全他人的人!

当我看见有一片关于诸葛亮做什么事不好的作文时,我的心情十分不好,因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表现还不够好吗?我想问问那作者是怎么想的……但诸葛亮不应该独自去征伐,应该和阿斗一起守住蜀国,说不定还可以打败司马懿呢!

刘备当初应该要让诸葛亮跟他一起去打吴国的,它可以让诸葛亮交代一些人守城,在带赵云和关羽张飞的儿子去就可以啦,这样就一定可以胜利!

品三国读后感6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沙淘尽英雄~~~”这首诗歌就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里面包含珍藏着许许多多的诗情画意,流泻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三国当是三个国家,但要属曹操的领地最为广大,他的城池众多,又有一百多万大军.兵马。集中在北方,名为魏国,最终曹操病死后将它交给了长子曹丕。

在东南方的领地,属于孙权,名叫吴国,国土面积还算较大。西南方的蜀国为最小,属于刘备。

就在那时,因魏国实力强大,吴蜀两国联手,两国交战,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最终三国归同土,名为晋国~~~

三国有三绝:奸绝有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三人中,我最敬佩的人要属诸葛亮了。孔明因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三顾茅庐,最终请了诸葛亮下山出兵,可诸葛亮未出茅庐,便已知天下三分,开始张.关都瞧不起他,觉得他只是个书生,不懂用兵,可孔明第一次交完战,就杀的敌人大败,大获全胜,便让张.关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孔明用兵厉害,还识人心,知天懂地。草船借箭一回中,周瑜让孔明三天之内造十万只箭,他便出船来到曹寨子,借自我算到了浓雾而让曹兵看不清乱放箭,一会儿,船就扎了满满的箭,共十万多支。周瑜的朋友鲁萧又担心曹兵追来,可孔明却喝酒笑道:“曹操怕中计,不敢来。”果然,开回原处,无见一位曹兵,周瑜明白后也大吃一惊。

孔明也很顾全大局,周瑜见他聪明过人,人称“卧龙”。自我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便三翻五次的想要害死孔明,可孔明一向不在意这些事情,相反还一向在帮忙周瑜,只为了蜀国.吴国两国之间能够联手对抗魏国。

我们也应当像书中的人物英雄一样,保护国家。

品三国读后感600字

大家都明白,《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着之一。它有着丰富的文学知识。

里面的人物有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赵云……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因为他学问渊博,胆大心细。在《三国演义》中,也被称做一号人物。还想听我详细讲解吗?那就听我慢慢到来。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他从小就饱读经书,为了避开天下大乱,随叔父到荆州。后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他向刘备提出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分天下的隆中队策。使刘备建立了蜀国。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北伐的过程中,病死五丈原,享年63岁。诸葛亮死后10年不到,蜀国灭亡。此刻诸葛亮成为了被人们永远赞叹的知识者。诸葛亮的一生能够用8个成语来形容。初出茅庐、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独木难支、回天无力。

这篇小说让我明白了仅有从小努力才能成就功名大业。

三国读后感600字作文

阅读,是人生的引导,帮我们找到智慧的源泉。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三国演义》是历史背景上的着作,它描述的是约百年间的的历史:三国鼎立。它从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到诸葛亮五丈原病逝是第二阶段,而魏国司马懿家族兴起,晋朝统一天下就是第三阶段了!

《三国演义》中最让我惊心动魄的有两个故事:一个是《救阿斗赵云护公子》,它的大概资料是这样的:刘备兵败,而他的家人由赵云保护,但如同滔滔江水一般的、源源不断的曹兵还是将赵云和刘备的家人冲乱了。于是,赵云他孤身闯敌营。只见他在千军万马之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威武异常,势不可挡,杀得曹兵血肉横飞。虽然曹兵人多势众,但武功高强的赵云还是突破了曹兵的围攻,救出了阿斗和甘夫人,可是,糜夫人投井自杀了!

第二章是《借东风火攻烧赤壁》,它讲得是曹操中了周瑜的连环计后,周瑜又请诸葛亮“借”东风。于是,诸葛亮故弄玄虚,“借”来了东风。结果,这一场火、一阵风,再加上东吴的水陆两军,打得曹军落花流水、狼狈不堪,八十多万大军迅速瓦解,但曹操还是逃离了周瑜设下的埋伏圈!

中学三国读后感600字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使我受益匪浅,我不禁感慨道:“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奸绝——曹操。曹操有一句话十分耐人寻味,那便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由于这句话,曹操惹来了杀身之祸,若不是他运气好,早就命丧黄泉了。所以,曹操给我的启示是:做人不能太狡诈,否则会遭到报应的。

智绝——诸葛亮。要说诸葛亮才智过人,非得数草船借箭和借东风这俩件事了。从这两件事足以看出他的雄才过人。

义绝——关羽。关羽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最讲义气的人。他对刘备讲义气,他降汉不降曹、屯土山约三事、过五关,斩六将等等事例足证明。他对敌人也讲义气,华容道义释曹操、义释黄汉升、为曹操报恩斩颜良、诛文丑等等,可见他十分讲义气。

《三国演义》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令我受益匪浅。

三国读后感600字中学

我看了《三国演义》书中的风云人物有:刘备,曹操,张飞,关羽、诸葛亮等,我最喜欢的人物还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三国演义》是以东汉末年,以及吴、魏、蜀三国历史为主要题材,描述的内容是当时的军事和政治斗争。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山东临沂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辅佐刘备南征百战,为刘备争得了三分天下,立下赫赫战功。

我特别佩服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他的几次经典战役,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胆果断,善于发现敌人的弱点,攻其不备,利用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草船借箭是其成功的典例,利用司马懿多疑的个性,一座空城,吓走了司马懿十五万大军,诸葛亮是天才的军事家,还是厉害的发明家,为了使农民更好的浇灌农田,发明了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问题,发明了木牛流马,粮草装在木牛流马的肚子里,只要扭动舌头,木牛流马就会走动或停止。

读完三国演义之后,让我受益匪浅,长了不少的见识,也让我明白了人要团结,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你才能取得成功。《三国演义》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觉得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难怪人们常说:读三国,明道理。

中学三国读后感600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人们放松的音乐;书是人们知识的海洋;书是人们智慧的源泉。每当一排排字跃然洁白的在纸上时,我都有种想读完它的冲动。

最近,我刚看完四大名著之一的一本——《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讲述了在东汉末年,蜀国的刘备、吴国的孙权、魏国的曹操三国鼎立时发生的各种激烈的战争,其中最精彩的战争就属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的官渡之战,这是曹操得到许攸后,听从他的意见,最后以奇招以少胜多的战争。

经过一个月持之以恒的努力,我最终读完了这本《三国演义》。看完《三国演义》之后,我对诸葛亮有着无比的敬仰之情。诸葛亮是经过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的,他出山后对主公刘备忠心耿耿,从来都没有半点想造反的思想。他的计谋为刘备立下许多汗马功劳,最后帮助刘备统一了蜀国。就是因为这样,我要学习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当务之急就是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的学校,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不光如此,我还要学习赵云的勇猛,做任何事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学习张飞宁死不屈的精神,学习周瑜有勇有谋的精神,学习关羽忠义不畏艰难和勇往直前的品质。但是我对三国鼎立最后的结局感到可惜。因为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每次为刘备提出计谋后,曹军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然而刘惮软弱无能,导致蜀国灭亡。

读完《三国演义》之后,我不仅了解了古代的历史,还懂得了许多国家英雄的高尚品质,并决定学习他们所有人的优点。但仅仅只要这志向是不行的。“善于从别人获得力量,”用新的眼光去看一个人!

中学三国读后感600字

暑假的第一本课外书我看的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书的主要内容是说了,魏国、蜀国、吴国,三个国家只见得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了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五百个人物形象,其中刘备、关于、张飞、诸葛亮、曹操、周瑜、庞德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最喜欢蜀国的赵志龙。因为赵子龙十七岁的武力就已经很好了。而且还帮助刘备杀了秦琪、许攸、张?、高览、将奇等领将。赵云、黄忠、刘备、关于、张飞还是五虎之将。刘备、关于、张飞、赵云又是当时猛将。我还喜欢《截江夺阿斗》这个挂失。它写了赵云勇战飞军,杀出一条血路把阿斗救了回来,表现了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任重道远的让我学习的精神啊!

《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友情的重要,懂得了智永远是胜过勇的。

四大名著之三国读后感600字

最近,我读了我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受益匪浅,它是我国古代着名作家罗贯中写的,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孙权、曹操三人通过努力各自创建了蜀、吴、魏三国,三分天下,从而展开了长久的纷争。后来,由于刘备之子刘蝉整日不务正业,软弱无能,孙权之孙孙皓大量消耗国家物资,最后都归降于魏国的司马炎,被晋国统一的故事。

这本书刻画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等。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诸葛亮了。他原本住在隆中,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相助,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感动,答应出山。诸葛亮出山后对刘备忠心耿耿,多次用计谋打退了魏、吴两国的进攻,就连临死前也用计吓退了魏国的兵马,他这种鞠躬尽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书中也有许多情节让我感动,当我读到刘关张三人打败吕布时,我为他们能打败吕布而感到高兴;当我读到关羽被杀时,不禁为关羽感谢到难过;当我读到张飞为了给关羽报仇却因打了手下而被杀死时,我巴不得立即进入书中把那两个手下打死;当我读到刘蝉整日只知花天酒地,敌军来到城下时,不仅没有想到对抗,反而想投降时,我为蜀国有这样的君主感到惋惜,又为蜀国这样的灭亡而感到遗憾。

读完《三国演义》后,让我大开眼见。诸葛亮的博学多才、足智多谋;刘备的宽厚仁爱;刘关张三人的兄弟情深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我希望我长大以后也能像书中的英雄一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干出一番事业。我相信,只要我从现在开始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将来就一定能实现我的梦想!

标签: 《三国》读后感

推荐信息

  • 《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21 8:08:01

    人生就仿佛是一艘荡漾在生命长河的小船,漂泊不定,同时,也会经历无数的风风雨雨,然而,正是这样,我们要经得起风浪的考验,要在茫茫长河中找到晴空万里的地方。今天,我读了一本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一个高大勇敢的身影立即展现在我眼前。这本书的主人公鲁滨孙是一个机智勇敢、意志坚定、乐观向上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21 8:48:52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伊丽沙白也是让人爱慕的。她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因此她不受常人的束缚,他一开始喜欢的并不是达西,而是对风度翩翩、行为恶劣的威克汉姆产生了爱慕。然而她不断地成长,她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自己的理智中不断成熟。达西的信是这篇小说的重点,它使她改变了对达西的看法,从而渐渐地喜欢上了她曾经坚决拒

  • 关于《叶问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21 9:36:41

    【第1篇】星期五下午,我班在教室观看了《叶问》这部电一影。《叶问》这部电一影,主要反映了咏春拳宗师叶问的作为练武之人的武德,最重要的是中国人的一爱一国之心。里面最为特别的还 是她与家人忍饥挨饿之时,为了不给厂子里人满为患、举步维艰的办厂朋友增加负担,他拒绝了朋友吃饭、做股东的邀请,自力更生做苦力。不

  • 关于《小王子》的读后感10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21 10:12:32

    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题记我处于在花年夏季,对于像我这么大的女孩来说,喜欢读的肯定是现在很流行的《意林》。我是一个文静的宅女,喜欢宅在家里,手捧一本书,在阳光下,静静欣赏。《小王子》是我在前几天读的,对于这种梦幻的名字,我认为是一部童话,所以我是打心底不愿意去看

  • 关于《雪》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21 10:53:21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与世间的一切矛盾对立点、线、面、体斗;与南方的雪、北方的雪斗。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一文不足八百字,但师出名门,天生异禀、非同凡响。如果按照解读鲁迅先生的一贯路线方针,直从“直面惨淡的人生”底下挖掘对黑暗旧社会的隐喻,八百字能挖出八千字滋养中国人的

  • 有关《傅雷家书》的读后感1000字大全(1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21 11:32:12

    读傅雷先生给孩子的信,眼前总是浮现起那沉默坚实的背影,那信中的叮咛,是那样的亲切,或许天下父母都是如此吧。我想傅先生对于孩子而言,是慈父,不住地牵挂;是严师,不倦地教诲;是益友,不时地交流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密切地关注者,却又懂得要放手。在这一收一放之间,那一封封家信,变成了孩子和父亲联系的那

  • 关于《感动中学生精品美文》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21 12:19:01

    内心深处的爱 ——读《感动中学生精品美文》有感我,读书不少,但是那饱含“墨汁”的美文在我心中大多都如同流水、风吹一样,只是轻轻掠过,没有半点痕迹。但在流水、微风之中始终有一处仿佛金子般闪闪发光,仿佛在呼唤着我。啊!原来那就是——《最后一课》!《最后一课》想必大家都已读过,而我并不是平凡的读过因为它就

  • 关于《岳飞》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21 12:56:51

    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我最喜欢的就是《岳飞》。岳飞是个爱国的好英雄。他出生不久因为一场洪水父亲去世了,后来被其邻村的富主王明收养。母亲从小严加管教岳飞,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从小刻苦好学练就了一身好功夫。有一次去考试,一连九箭从一个孔穿过。他从军20岁很快就由抗

  • 《时代广场的蟋蟀》读后感(共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21 13:34:41

    《时代广场的蟋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蟋蟀、老鼠和猫之间妙趣横生的故事,它们的友情感动了世界。书中的这只蟋蟀名叫柴斯特,它从没想过要离开自己乡下的草场,可它却因为贪吃,跳进了一个野餐篮,然后被带到了纽约最繁华的地方——时代广场的地铁站。在人情冷漠的纽约,幸运的柴斯特遇到了勤俭、聪明又略带市侩的塔克老

  •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共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9/21 14:23:32

    全书由一些简单的故事串联而成,看似平淡无奇,其实皆是作家深思熟虑的结晶。平淡的故事激发了人们对孩提时代童真的回忆,唤醒了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的梦想,温润了人们心底柔软的遐想。无论你是谁,我们都能从这些故事中发现自己的影子以及曾经的痕迹。一.亲情小说主人公与母亲这条情节线上不仅展示的是一个生命的成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