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读后感300字
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我最喜欢的就是《岳飞》。
岳飞是个爱国的好英雄。他出生不久因为一场洪水父亲去世了,后来被其邻村的富主王明收养。母亲从小严加管教岳飞,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从小刻苦好学练就了一身好功夫。有一次去考试,一连九箭从一个孔穿过。他从军20岁很快就由抗金的普通战士升至大将了。战争中,在牛头山救了高宗一命,他治军有方,打仗从不乱杀敌军猛将,则是说服,增加岳家军的实力。我记得书上说敌军首领兀术说:“我来到中原没有打过这样的大败仗,看来岳家军不可思议呀!最后被秦桧等人害死,为了纪念岳飞这种爱国精神,人们在他死后造了他的铜像,秦桧一家修成铁人在旁边给岳飞磕头。
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爱国精神。
读《岳飞》有感100字
故事讲岳飞小时候爱读书和写字,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纸和笔。他就用沙和树枝来当纸和笔。看了这个故事,妈妈告诉我岳飞是宋朝的一位大将军。我知道了小时候认真读书,长大了才会成为有用之才。
《岳飞》读后感500字
《岳飞》读后感
《岳飞》这本书与《岳飞传》截然不同,后者主要讲岳飞的战功,内容比较雄厚。而《岳飞》主要讲了岳飞一生的经历,描写生动,感情细腻。让人的心情跟随书里的情节,时而紧张,时而愉快,时而愤愤不平,甚至是义愤填膺!
尤其是最后一个章节!
我在看最后一章的时候,都情不自禁流下了同情、愤怒、叹息的眼泪。同情岳飞、岳云和张宪,一腔热血,精忠报国之心竟无处投放;同情秦桧等小人,心无正义,卑躬屈膝之态竟以邪压正!愤怒那些小人的卑鄙行为,以及他们的恬不知耻;愤怒当朝皇帝的懦弱无能,真是“一帅无能,累死三军”,国君一人不作为,使生灵涂炭,百姓遭殃。叹息岳飞死的冤屈,死的不值得;叹息那些害死岳飞的小人心里只有邪恶的恶魔。如果他们的心里面有一些明洁的月光那该多好啊!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明洁的月亮还不如一个铜钱来的现实。
人啊,要有大胸怀,大格局。如果只顾眼前的利益,贪图一时的荣华富贵而出卖国家、陷害忠良,就算得逞一时、享受一世,又如何?历史不会忘记,终究被后世唾骂,遗臭万年。
《岳飞》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懂得了做人一定要正义,要光明磊落,刚正不阿。虽然正义之人可能容易招致小人陷害,但是不能因为这一点而退却,毕竟乾坤朗朗,日月昭昭,害群之马最后一定会背嫌弃。
正义、正直、努力的人不一定会流芳百世,但是一定会受人尊敬。“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努力做好自己,品心做事,不为先人丢脸,不为后辈所不齿。岳飞幼时刻苦练武,功夫不负有心人,换来他一身的武艺。子孙辈们以岳飞为榜样,个个英勇善战,没有一个是贪生怕死之人,为后世所传颂。
为什么那个时代有那么多优秀的将领以身殉国,最后还是国破家亡呢?不是因为对手太强大,而是朝廷败落,皇帝游手好闲,整天歌舞升平,不理朝政。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换成一位勤政作为的皇帝,天下太平,国泰民安,谁会无缘无故的造反呢?就算个别有反心的人,不成气候,能“反”的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