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有关《三国演义》的读后感300字大全(20篇)

有关《三国演义》的读后感300字大全(20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2:03:59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小学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作。他以轻快、色彩浓厚的笔调介绍了东汉末年,汉献帝昏庸无能,于是四方的诸侯们开始讨伐内战,形成了以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最后魏国打败了吴蜀两国,创建了新的朝代,统一了中国,改国号为晋的一段历史故事。

说起书中的人物,我最喜欢蜀汉丞相诸葛亮了。他足智多谋,胆识过人,有超人的智谋,未出茅庐就已知天下三分。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和火烧赤壁,计计得胜,令人赞叹。刘备临死前,嘱咐如果儿子刘禅可以继位,就让诸葛亮辅佐:如果他不行,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但诸葛亮始终忠心耿耿,尽心尽力治理国家直到去世。

我也很欣赏文中的鲁肃,他忠厚老实,十分仁义,与人友好往来,这样的人,值得我们信任。

关羽作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为人十分重义、性格刚烈、武艺超群、通文史。那个见到金银财宝就变心的吕布,哪里比的上他!虽然关羽最后败走麦城为孙权伏杀,但他仍是人们心中的榜样与偶像。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有谋略与胆识,还要有仁义,才能平天下。生活也是这样,只有在班上与同学们友好往来,团结互助,才能齐心协力,共创一番佳绩。

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

寒假期间,我看了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我还能铭记在心了。三国中的英雄,真如滚滚长江,数不尽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真正的英雄在我眼里我认为是,孙权,他从小就是吴国的开国皇帝,英勇机智,巧妙的应用了东吴地势的优越,后经历了许多坦坷,从破黄祖,到赤璧之战,再到与曹操在合肥、濡须相持,以到后来夺荆州、刘备伐吴,以致后来称帝,北伐中原。他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也造就他坚韧的品格。

我还欣赏三国里的曹操。对于曹操这个人,争议非常多,有人说他是小人、奸贼;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枭雄;有人说他是奸雄。我认为,曹操是个实实在在的英雄,他靠他个人智谋足抗衡吴蜀两国,他有野心,所以他才能巧夺最后的胜棋。

寒假下来收获不少,看了三国演义才知道读书的乐趣。

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

这个暑假,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我深深地被书中的人物所打动。在众多人物中,有“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等。我最喜欢“美髯公”关羽。他的忠,气,深深的打动了我。关羽是一个气宇轩昂,威风凛凛,文武双全的武将。不但武功盖世,而且精通《春秋》。在这一点上,他与只有匹夫之勇的张飞截然不同。

我喜欢关羽的忠。他的忠惊天地,泣鬼神。“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公深深的感动着,虽然他身在曹营,但是他一心想着刘备,他与曹操“约法三章”,曹操的金银和美女都没有打动他,但一匹赤兔马让他欣喜若狂。

我喜欢关羽的气。那是一种英雄气概,在刮骨疗伤的时候,华佗用刀刮骨,发出悉悉的声音,但他仍与马良下棋。

总之,关羽集忠君,正义,勇武,智慧,大志于一身。关羽是一个英雄人物,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300字

我家有许多书:《三国演义》、《上下五千年》、《水浒传》、《史记》……,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三国演义》。

我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喜欢上了《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吸引着我。

到了上小学,那里面的“火烧赤壁”、“三顾茅庐”、“官渡之战”我已经能烂熟于心了,还学会了许多三国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上了二年级,三国演义里的一个个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勇冠三军的张飞关羽、奸猾狡诈的曹操、抬棺赤膊上阵的庞德……,让我明白了人名有各的本领,敌我双方的激战场景,让我收益一生。

我最喜欢的三国的谋士是诸葛亮,他从火烧新野到妙计斩魏延,立下了不少战功,可他也并非神仙,在耐心的考验中败于司马懿,最后壮志难酬,病死于五丈原,让人读到这里不禁流下几滴眼泪。

我还喜欢三国猛将张飞,勇冠三军,可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在大醉后,鞭打部下,导致自己被两名部下刺死,还让刘备的蜀国七十万大军尽失,可他那勇冠三军,坚强,勇猛的气概,永远留在我心中。

这就是《三国演义》,一本我最喜欢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300字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

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

这本书主要写了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花园里结拜为兄弟。而且他们每人都打制了一把兵器,并招了五百多名乡兵,一起踏上了投军之路。公元189年4月,董卓手握重兵,眼看曹操的刺杀行动没有成功,董卓更是嚣张,这时,大司徒王允想出了一个办法,利用自己府上的歌妓貂蝉,接近董卓,寻找机会下手,几天之后,王允的美人计成功了,刺杀董卓的行动圆满结束。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刘备、关羽和张飞都是十分善良、正直之人。虽然没能把董卓杀掉,但也让他们的敌军大败,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最大的感悟是,做人一定要知足,一定要像足智多谋的王允,和一身正胆的刘备、关羽和张飞,不能像吕布那样有勇无谋,也不能像曹操那样有谋无勇,更不能像董卓那样贪得无厌。

真喜欢《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

《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著作,我非常喜欢这部小说。里面的人物也是形形色色,我最喜欢的就是关羽这个人物。他跟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一直和自己的主公出生入死,后来虽被曹操所擒,曹操对他可谓是无微不至。但他始终不忘当年结义的誓言,人在曹营心在汗。关羽除了忠心之外,那一身的功夫也是世间少有,手持一把偃月长刀,杯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可谓是无人能敌。垮下赤兔马更是日行千里。

不过此人过于傲气。不懂得谦虚。最后就是因为他的傲气,被东吴大将吕蒙所杀。下场很悲惨。

就是因为关羽的忠义一直被世人传诵至今,我们要学习关羽的忠义,做人还是要学会谦虚,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罗贯中。他的主要内容是:汉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以皇叔名分,固守西川,孙权虎踞江东。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司马昭最后一统天下。

这本书中有以仁义为重,并爱惜人才的刘备。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他神机妙算。有一代枭雄曹操,他最善于用兵。还有善用人才的孙权。

这本书中最令我不解的是曹操,有人说他是奸雄:他自己曾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并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有人说他并不是奸雄,并不坏:当董卓当相国时,对百姓不好,他就想刺杀董卓。我觉得曹操有时的确是奸雄,有时也挺好的。我还觉得曹操的才智并不亚于诸葛亮。他还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我很喜欢三国演义,你也来开看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读《三国演义》里的《火烧赤壁》后有了很大的感受。

就在三国时期,曹操举八十三万大军,号称百万大军气势汹汹南下攻打刘备和孙权,曹操仗着自己兵多将广,骄傲轻敌。当黄盖假来投降时,不假思考,就信以为真,他欣喜苦狂,没有任何防备措施,最后被火烧赤壁,大败而归,差点丢了性命。被后人总结为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骄傲是一只害虫,百害而无一利。

古往今来,又岂止是只有曹操一人因骄傲自而失败的呢。有多少英雄好汉因为一时的骄傲大间,而造成终生的遗憾,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远的不说,就说说我吧,上次在数学兴趣班考试中我得了第一名,我得意地对妈妈说:“这个班里我没有对手了,哈哈。”从此再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得意的心不在焉的做题,回到家里对家庭作业爱理不理,每次都是到马上就要上课了才匆匆地了了草草地做完,结果这次考试出来以后,我一下子落后到了后几名。真应了那句老话,骄傲使人落后啊,以后,我要吸取教训,再也不能骄傲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

一天,我们去书店买了一本《三国演义》,它的主要内容是说三国有东汉、蜀国、魏国是怎样形成的过程。里面我喜欢的人物有曹操:他有雄才大略,善于用人,处事果断。但为人奸诈诡秘,老谋深算。关羽:为人十分重义,性格刚烈,武艺超群。刘备:为人仁慈,爱民如子。张飞:性格率直,勇猛无敌。我喜欢的故事有草船借箭、诸葛亮在火烧赤壁。

在草船借箭这一章节里面周瑜请诸葛亮商量怎样对付曹操,诸葛亮说:“当然是弓箭。”周瑜让诸葛亮造十万枝箭,诸葛亮答应三天完成。他让鲁肃借给他二十只船,六百名军士,预备些青布、稻草,利用大雾的帮助从曹军那里借来了十几万枝箭,看到这儿我对诸葛亮佩服至极,他真是有聪明才智。诸葛亮大火烧赤壁,就更体现了他的足智多谋,他用计让曹操的水军铁索连舟然后用火攻最后取得胜利。

我们要克苦学习,成为科学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祖国多做贡献。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

《三国演义》这本书讲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军起义失败,吴、蜀、魏、三国争取天下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火烧赤壁》。话说周瑜和曹操军队来到赤壁。两军在长江南北遥遥相对,不分上下。因为曹操的士兵大多是来自北方,乍到南方,不服水土,坐起船来,十个中有八·九个都晕船,吃什么吐什么。更别说在船上打仗了。于是曹操派人把船一只一只地连在一起。这个办法还真灵,晕船呕吐的人马上减少了一大半了。根据这个情况,周瑜和黄盖下定了苦肉计:“先让黄盖诈降曹操,然后在驶入曹操大营的船上放大火,让他折了一半的人马,逃回了江陵老家。这场战让周瑜和刘备的实力越来越强,还让曹操第一次尝到苦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光靠实力、还要靠智慧和知识,正如俗话:“知识就是力量!”

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

我是个小“三国迷”,听瞿弦和叔叔讲的《三国演义》CD已经不下三遍了,依然百听不厌。在暑假学校组织的“夏日品书香”活动中,我从图书馆借阅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迫不及待的看完了这本古典名着。

我喜欢读《三国演义》,因为它是智慧与谋略的千古杰作。它是英雄的诗篇,诸葛孔明的谋略才华、曹孟德的胸襟抱负、关云长的勇气忠义、吕布的武艺勇猛等都让我无比佩服;它是智谋的宝典,赤壁之战、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煮酒论英雄等故事都让我记忆深刻。

反复阅读和聆听《三国演义》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现在我的计划是阅读更多的古典名着,汲取更丰富的文化知识,为长大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打好基础。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编写的。虽然本书已家喻户晓,但是我初次拿着到这本书时,看着看着,还是被里面的情节、人物深深吸引着,打动着,令我爱不释手。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物: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有武艺超群 骁勇善战的赵云, 还有身性耿直 粗犷

粗鲁莽撞的张飞等等。我最喜欢的还是诸葛亮,他不但足智多谋 料事如神

有胸怀坦荡的大智慧,还是蜀军队的重要的一员,没了他等于刘备这一队连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我最喜欢的情节也是草船借箭,主要讲的是诸葛亮用智慧从曹操这里骗取了十万多支箭

我觉得里面最没用的人是刘备,要不是俩个弟弟保护他,他早就一命呜呼了。

从三国演义我明白了:

我们对朋友要忠诚,不能背叛朋友,出卖朋友,要把朋友看到的比生命还重要,而你决不能失去他。还有要尊重在学习上很棒的同学,不要歧视或嫉妒他们,而是要虚心向他们请教,取别人长处不自己短处。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300字

《三国演义》讲的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期间的故事。书里的人物众多,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吕布,王允,曹操,诸葛亮,周瑜,阿斗,孙权,黄盖,等等。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最喜欢的有三个故事;关羽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和诸葛亮草船借箭。刮骨疗毒让我见识了关羽的坚强,过五关斩六将让我懂得了忠义和英勇,而草船借箭让我明白了智谋的重要。

读了三国,让我有这样一个感想;如果一个人,他象刘备一样谦逊,象诸葛亮一样好谋,象周公谨一样英武,象关云长一样忠勇,那这个人就太完美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300字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编写的。虽然本书已家喻户晓,但是我初次拿着到这本书时,看着看着,还是被里面的情节、人物深深吸引着,打动着,令我爱不释手。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物: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有武艺超群 骁勇善战的赵云, 还有身性耿直 粗犷

粗鲁莽撞的张飞等等。我最喜欢的还是诸葛亮,他不但足智多谋 料事如神

有胸怀坦荡的大智慧,还是蜀军队的重要的一员,没了他等于刘备这一队连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我最喜欢的情节也是草船借箭,主要讲的是诸葛亮用智慧从曹操这里骗取了十万多支箭

我觉得里面最没用的人是刘备,要不是俩个弟弟保护他,他早就一命呜呼了。

从三国演义我明白了:

我们对朋友要忠诚,不能背叛朋友,出卖朋友,要把朋友看到的比生命还重要,而你决不能失去他。还有要尊重在学习上很棒的同学,不要歧视或嫉妒他们,而是要虚心向他们请教,取别人长处不自己短处。

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300字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一本名叫《三国演义》的书,这本书中有许多英雄,如粗中有细的张飞,忠肝义胆的关羽,谦虚好学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其中我对诸葛亮影响最深刻。因为他用智慧打了许多胜仗。

以下是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收二川

、摆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49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东和北拒,中军帐里,水面偏能用火攻。收二川:指取得东川和西川。摆八阵:摆设八阵图。六出:六出祁山。七擒:七擒孟获。三顾:三顾茅庐。东和:东和孙吴。北拒:北拒曹魏。水面偏能用火攻;在赤壁大战中让黄盖坐二十条快船去假投降魏国,船上放满了干草,到了曹操的大本营,二十条船一齐着,大船被大铁环连住,逃不掉,全军覆没。我很佩服他的聪明才智,冷静稳重。我也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人人称赞的“小诸葛亮”。

这本书让我百看不厌,同学们有空也看看吧!一定让你们受用无穷。

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300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近我读了一本《三国演义》,对“三顾茅庐”这一回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却。

刘备听他人说卧龙很有才华,便前去请先生出山。不料请了两次,卧龙都不在。关羽,张飞都劝别再去请了,刘备以周文王访姜子牙的事例说服了他们,又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可卧龙正在睡觉,刘备等了两个多小时卧龙才醒。

我认为刘备很重视人才,礼贤下士。不会像张飞一样看到卧龙在睡作文https://Www.ZuoWEn8.Com/觉就大叫:“我去后面放把火,看这‘卧龙’起不起来!”而刘备则耐心地等了两个多小时,最终把诸葛亮请出山来。

在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难事也应该像刘备一样很耐心,坚持下去,而不是像张飞一样很急躁,坚持了一会儿就想:哎呀,这也太难了,我还是别做了吧。

坚持,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如果你试试“坚持”着做某一件事情,就会发现坚持下去是多么难啊!所以你是不是更喜欢刘备了呢?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一长篇巨著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东汉末年至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战争故事。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诸葛孔明。刘备也觉得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所以刘备放下架子,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帮助蜀军。蜀军在诸葛亮的调遣之下,无人能敌,即使战败了,也可以反败为胜。尤其是在他使用的空城计中使司马懿率领了三十万大军,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急忙后退三十公里,后来觉得不对,返回了城里,发现诸葛亮不见了,才知道是上当了。

在《三国演义》中还有一场战役很著名,叫“赤壁之战”。也是诸葛孔明的英明之作。

看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三国的历史,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我会学习诸葛孔明的机智和勇敢,也会学习书中各位领导人身上具备的优点。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

也许大家都听说过中国历史上有一段三家分汉的故事,这段故事不仅此后各朝各代的文人都知道,就连现在的人们也不忘那分汉壮观的场面——这就是“三国”。

说起《三国演义》,大家便会想起胸怀大志,仁义之至的刘皇叔——刘备;想起智谋超群,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先生——诸葛亮;想到英武非凡、忠心耿耿的关云长——关羽;还会想到武艺高强、正气凛然的张飞……

《三国演义》共一百二十回,回回引人入胜。无论是“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还是“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无不叫读者拍手叫好。

其中,在读到“诸葛亮三气周公瑾”时,我再一次佩服诸葛孔明的计谋,而为周公瑾虽然才智出众,但因心胸狭窄而气绝身亡感到惋惜。这是告诫我们做人不能心胸狭窄,更不能瞧不起别人,如果想方设法去陷害别人,自己终会尝到苦果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年级300字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本书,书名叫做《三国演义》,这本书是由罗贯中所著作的。

《三国演义》描绘的是一本动乱的时代,一群在动乱时代中崛起的英雄。时代是大环境不可趋避的潮流,好的、坏的、智慧的、愚昧的、信仰的、怀疑的、光明的、黑暗的,每个时代都有乘运而起的英雄;但真英雄的境界,不在为自己制造舞台,而在为百姓们开创时代。其中,我最喜欢“桃园结义”这个好看的故事。它说得是:刘备、张飞和关羽,偶然在一座茶馆里相遇,三个人各方面都挺合得来,就在桃园结为兄弟,一起去投军了。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因为他博学多才,足智多谋。在生活中,我认为有一个人也是这样的。记得有一次,我在做试卷时,有一题我想了半天,都没有算出来。妈妈回来后,提醒我之前教过我的一个方法,结果,我一算就算出来了。我觉得我妈妈就是现代版的诸葛亮!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为里面的人物喜怒哀乐,这本书特别地好看,你们可不能不看哦!

推荐信息

  • 关于《漂亮朋友》的读后感大全(精选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8:18:43

    《漂亮朋友》是莫泊桑在1885年发表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把目光投向新闻界和政界,具有丰富的内容,堪称一部揭露深刻、讽刺犀利的社会小说。首先,《漂亮朋友》暴露了当时新闻界的黑幕。报纸从它诞生之日就是各个阶级和党派斗争的工具和喉舌。在《漂亮朋友》中,报纸是操纵在财阀和政客手中的工具,《法兰西日报》的后台老

  • 关于《乌丢丢奇遇记》的读后感6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8:25:13

    《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是金波的作品,故事都很感人,还会有诗。写得都特别生动。故事说的是一个叫珍儿的女孩在布袋爷爷那里捡到了一个会跳的小脚丫,珍儿就把小脚丫装在一个娃娃身上,他就是乌丢丢,乌丢丢很想念爷爷,所以告别了珍儿。乌丢丢遇见了吟痴先生,乌丢丢从吟痴先生那里懂了很多。一次,珍儿的学校着火了,乌丢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8:25:43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

  • 《城南旧事》读后感5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8:29:13

    《城南旧事》是我国著名作家林海音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主要记叙了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度过的一段难忘的童年时光。该书共分为六个章节,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章的结尾,都有一个人物会离开。从秀贞,到草地里的贼,再到兰姨娘,最后连待了好几年的奶妈也回到了乡下。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一章中,连挚爱

  • 关于《滴水穿石的启示》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8:25:43

    【第1篇】我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后深有感触。课文主要讲了在安徽广德的太极洞内,一块石头中间有个光滑圆润的小洞,是被锲而不舍的水滴经过日积月累给滴穿了。还使我认识了从小立志学医,最终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毕生孜孜不倦的发明家爱迪生,他迷恋电学,拥有无数的发明,为人类造福;到了晚

  • 有关读后感1000字的范文精选大全(1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8:36:1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都是有关书的名言。就像列夫·托尔斯泰说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我觉得,《阿甘正传》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开启我们的智慧,更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智商只有75的家境贫困的低能儿阿甘,却靠自己坚强的毅力和

  • 关于《素芭》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8:36:43

    《素芭》读后感这个故事能让你认识真实的生活。仿佛一切都被这个故事道尽了,从生命中难以避免的伤害,到心灵轻妙的芬芳,再到现实的沉重以及它那果实的厚味。因为造物主一时的吝啬,素芭失去了和常人交流的一般途径。虽然父亲很疼爱她,可是母亲却像讨厌自己身上的污点一样讨厌她。她的婚事俨然成了一个难题。村里的人甚至

  • 关于儒林外史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8:33:13

    《范进中举》讲的是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终于考上举人,欢喜至疯,最后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非常简单的故事,但纵观全文事实上却并不是那么简单。中举从范进身上来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终于出头,从他发疯来看足以看出那时的读书人对功名痴情一片,像周进哭号着为秀才名分磕头撞板。但他们的痴

  • 有关中外名著读后感的优秀范文精选大全(20篇集锦)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8:36:43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这本书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这本书讲的是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的一个朋友。后来,英子发着高烧,昏迷了

  •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8 18:45:13

    看完《我们仨》,正值杨绛先生百岁。杨绛先生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低调、与人无争,一直是她和钱锺书先生给人的感觉。在《我们仨》这本小传中,杨绛先生叙述了她和钱锺书及独女钱瑗(圆圆)三个人的家庭生活,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单纯和与世无求的气氛以及浓浓的亲情。文章以一个梦开头,垂暮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