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读后感写作方法》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关于《读后感写作方法》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10:00:09

小学写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及技巧

小学写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及技巧

一、读后感的概念

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下面这篇读后感,就接近于第一种读后感。写这种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与心得笔记不同,它要展开来写,尽量像一篇文章,尽量写得生动、实在、深刻。一般应当写清楚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联想到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它不追求文体、格式框框,写起来也可长可短。

二、读后感的写法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上一讲里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其次,写读后感,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想公式一样。对于这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 “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三、写读后感的基本技巧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四、写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 “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范文:

读《我不想不想长大》有感

长大,还是不长大?这永远是一个问题。我们绝对相信科学,长大是必然的。时间会流逝,年龄会增长,你一定会一天天长大。长大,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作业、补习班。下课变得越来越晚。负担也越来越重。不过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为《我不想不想长大》的书,里面故事情节丰富多彩,让我知道了,长大,并不可怕。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男孩扇贝喜欢小动物,他养了很多小动物:小鸟、小兔子,可一个个小动物都离开了扇贝,为了弥补心灵的空缺,蒜泥妈妈给扇贝买了一只小猪荷包蛋。荷包蛋的出现让扇贝有了新的理想:吃好一点,睡好一点,每天都开心一点。可小猪荷包蛋却越长越大,扇贝想尽办法帮它减肥,结果都失败了,慢慢的,家也开始乘不下荷包蛋了,最后,妈妈执意要将荷包蛋送走,荷包蛋在草头表姨家受尽了苦。扇贝也在长大和好朋友荷包蛋的离去把他折磨得痛苦不堪。最后他带着荷包蛋出走了。也最终找到了荷包蛋的理想家园。扇贝渐渐的不再害怕长大了,因为每个小动物都有一颗纯洁的灵魂。对于小动物来说,长大就是竭尽全力活下去!所以只要坚强、努力、竭尽全力了,就不再害怕什么,也不再害怕长大了。

长大并不可怕,因为只要坚强、坚持、竭尽全力,也就没什么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为了取得好成绩,家长和老师都在抓孩子,作业加小灶、拖堂,再加上午休时间精简。学习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不过,只要坦然面对,加快步伐,坚持,一定会成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容不得磨蹭了,天天作业、补习班和试卷,都排着队地向你涌来,恨不得连喘气的时间都节省下来,只要坚强、坚持,一定会熬过去的,也一定会成功的!每一次,考好了老师和爸爸妈妈都很开心,却免不了遭到同学的嫉妒,在旁七嘴八舌地说些什么;考不好,老师和家长都会批评你,同时,也遭受到了同学的嘲笑。长大,不但压力和负担都很重,同时也面临着同学的竞争,一直争一直争,可能都没有什么纯洁的友谊了。在这时候,一定要坚强,因为只要坚强、坚持、竭尽全力了,也就不再害怕长大了吧?

只要竭尽全力,迎来的就是开心的笑脸。所以,长大,并不可怕!让我们加油勇敢迎接崭新的明天!

读后感中的思维模型

读后感中的思维模型

时光可以老去,但我们依然要相信童话、英雄和魔法!

NO.1

思维游戏暖场

就像硬币有两面,任何事物也都有消极面和积极面。

学生最常见的文具如橡皮,消极面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积极面是“体积变小,人生足迹却变大了”。

中国人最擅长格物致知,看到竹子空心,便想到自己要虚心。

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向世间万物学习如何过好自己这一生的方法。

NO.2

“盲人摸象”思维

盲人摸象多指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出自《大般涅槃经》)

在读后感写作中,我们恰恰就要学习盲人摸象,在巨大的阅读文本中,选择其中最有“感觉”的一条象腿来写。

当然,被选出的文本同样是“大象”,写的时候也只选择其中的一个点。

“盲人摸象”思维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根本就不需要认识一整头大象,只要能深刻地认识大象的一部分,就完全够用了。

英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亨利·希金斯有一本书,叫做《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它的英文版的书名《How to Really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

这本书用的就是我们说的“盲人摸象”思维。

NO.3

“汉堡包”思维

“汉堡包”思维其实就是结构化思维。

把读后感的写作套路“引”“议”“联”“结”用汉堡包结构表示出来,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其中最重要的肉是“议”和“联”。

我们可以根据它来判断,哪些读后感是低品质的。

NO.4

入格思维

钱万成的《朋友》涵义丰富,贴近学生生活,非常适合作为入格材料。

朋友不是人和影子

一个总是要做

另一个的随从

这一段讲的是平等。

影子是什么?影子是不重要的那一个,必须服从的那一个,被忽视的那一个……

影子朋友是个非常好的“感点”,几乎可以戳中所有人际关系的痛点。

用“引”“议”“联”“结”完成习作模板。

强调在“议”“联”的部分试着联三次,三次既有联系又有程度的逐渐加强。

NO.5

出格思维

借助学习单,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文本写读后感。这既是写作支架,也是评价清单。

老付经常说阅读要走进生命,其实写作同样要走进生命。

夫子曰:巧言令色显以仁!特别动听的话语,特别热情的态度,往往是不真诚的。

走心,才是读后感的终极思维奥义!

没有被阅读触动,打动,感动过的人,再多的技巧,也写不出动人的文字。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这篇是限时完成,一次成型的学生作品。

看看还未经雕琢的璞玉,是否已经初现华彩?

读后感作文写作方法/范文

读后感作文写作方法/范文

开启新旅程

生命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衔接而成,在每段旅程中,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读后感作文写作方法

01

要认真读懂原文

对原文的中心思想应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领会到别人没有领会到的东西,为发表观点打好基础。

02

要精炼的简述原文

写读后感一定要紧扣原文,交待清除“感”的来源,可直接摘抄原文中的重点句,然后写感想,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点出感情从哪里产生的。

注意不能大量引用原文,应做到叙述精炼。

03

要真实具体,有感而发

要抓住体会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展开联想,有感而发。

范文

《阿凡达》观后感

这是一个长着茂盛的花草树木、有许多珍禽异兽的地方。这里的树有一幢楼高,最美的树到了黑夜就会闪闪发光,这棵树叫“圣树”,这里还有圣树种子、螺旋含羞草、孔雀鹿、毒狼„„这里的动物、植物和纳威人都和睦相处„„这就是电影《阿凡达》中美丽如天堂般的潘多拉星球。

这部电影讲了人类毁灭潘多拉星球的情景,但有些人类很善良,他们帮助纳威人把人类赶回地球。最后纳威人胜利了,一些善良的人留了下来。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其中高科技的仪器让我打开眼界,美丽的自然世界让我沉醉。这是一场正义和贪婪的较量。让我们明白自然的重要。 我们一起保护环境吧!用我们整个心灵来守护美丽的大自然吧! 这是一个长着茂盛的花草树木、有许多珍禽异兽的地方。这里的树有一幢楼高,最美的树到了黑夜就会闪闪发光,这棵树叫“圣树”,这里还有圣树种子、螺旋含羞草、孔雀鹿、毒狼„„这里的动物、植物和纳威人都和睦相处„„这就是电影《阿凡达》中美丽如天堂般的潘多拉星球。

这部电影讲了人类毁灭潘多拉星球的情景,但有些人类很善良,他们帮助纳威人把人类赶回地球。最后纳威人胜利了,一些善良的人留了下来。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其中高科技的仪器让我打开眼界,美丽的自然世界让我沉醉。这是一场正义和贪婪的较量。让我们明白自然的重要。 我们一起保护环境吧!用我们整个心灵来守护美丽的大自然吧!

《西游记》读后感

从我懂事开始,我就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看《西游记》电视。在我印象中,我至少已看过不少于十遍的《西游记》电视和VCD了。只要电视里播放《西游记》,我甚至可以不吃饭,因为这,我没少挨爸爸的骂。小小的我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高兴、悲伤、着急、气愤。爸爸妈妈知道我喜欢《西游记》就给我买了一套《西游记》的连环画和VCD片,在电视中我第一次看见了《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形象,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金箍棒、紧箍咒。有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出去逛书店,我总要让爸爸妈妈买回一些跟《西游记》有关的东西。

《西游记》中最迷人的人物是孙悟空,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上天入地,独来独往,无拘无束,成了孩子们理想的象征和寄托。西行路上的八十一难以及一路的神奇怪异、动人心魄的神魔冲突,反映取经过程中遭受的磨难和艰辛。真经已成了成功和目标的象征。每每我碰到困难时,我总会想起孙悟空为帮助师傅唐僧取到真经,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我就会勇敢起来,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史记》是我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历史名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三千年左右的历史。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书中的有些故事启迪智慧,教人向善例如卧薪尝胆的勾践,知错就改的廉颇,坚持理想的孔子······古典名着充满了东方智慧,千百年来滋养着中华民族步步成长。对一个中国孩子来说阅读中国古典名着不仅能提高作文水平还能从中获得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所以,当我读到这些文,真为中华五千年的兴衰历史所惊叹,为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所鼓舞,为一篇篇佳作所晕倒。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爱国诗人屈原》,说到屈原,他满怀的正义不随逝浮沉的节操,最后因不愿看到楚国灭亡,就怀着万分悲愤的

心情,怀抱着石头跳进了石罗江,最终以身殉国。许多好汉也如此以终生为国。屈原写的《离骚》正是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之情。一个刚洗了头的人,戴帽子时一定会你先掸掸帽子上的灰尘;一个刚洗完澡的人,穿衣服时也一定会先抖抖衣服上的尘土。哪有人肯让自己洁净的身体被那些东西沾染,屈原正是因为自己苦苦坚持自己的节操而使自己遭到流放,最终死亡。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要学习孔子坚持理想;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学习张释放敢于直谏;学习屈原热爱祖国。

读《桃花心木》后有感

今天,我读了《桃花心木》后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如果过于依赖别人、自己不动手做事,就不能掌握生存本领,终将被社会所淘汰的道理。课文《桃花心木》是一篇借种树喻育人的文章,它借种树人给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的方法说明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掌握生存的本领。

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了浇水,树苗就会枯萎得更多。种树人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如果每天给树苗浇水,树苗的根就会浮在地表上,只吸土地表面的水,不能深入地下寻找水源,而一旦停止了浇水,树苗没有了水源,自然就会枯萎。树是如此,人又能怎么样呢?人也是一样!不能过于依赖别人,如果一个人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就会产生依赖的心,无所事事,从而不去观察社会,研究生活,只能看到表面部分,不理解内涵。就如一则笑话所说:有一天,一位富翁问自己那大腹便便、懒惰的儿子:米是从哪里来的?儿子平时只见过厨子从麻袋里把米拿出来,便不加思索的说:从

麻袋里来。正是因为这位富翁的儿子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只看到了表面的东西,以至于米从哪里来都不知道。一旦他依赖的人去世了,他终将失去所拥有的一切。

以前,我也十分依赖父母,都十岁了,早上起床还要父母帮我穿衣服。在读了《桃花心木》后,使我明白了过于依赖别人是不行的,只有靠自己努力奋斗,才能掌握生存的本领,不被社会所淘汰。

推荐信息

  • 有关三毛流浪记读后感的范文大全(20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7 16:27:37

    这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书,它出自于张乐平的笔下,名叫《三毛流浪记》;这是一本令我感动的书,想起三毛乐于助人的品质,我心里便发出一种敬佩感。三毛流浪在一个小镇上,不是被打就是被骂,还吃不饱穿不暖,可贵的是他一直保有一颗善良、乐观的心。他用自己挣得的钱买了套衣服,可是当他看见一个比自己还冷、饿的小孩,便

  • 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7 16:18:37

    作为人类思想精华的名著书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学习和参考的典范,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必修课。读后感与其看做是种作业还不如看做是一次对于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栏目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资料,希望大家在这里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看完《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后,我非常感动。也是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眼泪

  •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7 16:14:37

    学习《弟子规》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

  • 读《红岩》有感2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7 16:06:37

    在这个暑假里,我特意买了一本红色经典小说叫做《红岩》。记得打开书的扉页,有一行“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的文字,曾让生于英雄辈出年代的我热血沸腾,遗憾自己生不逢时,要不一定象江姐一般奋不顾身投身革命,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献出生命,将国旗染得更红。岁月如梭,转眼我已经从梳着辫子的小姑娘到了年过半百的年龄

  • 关于《辛亥革命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7 16:03:37

    【第1篇】今年是20××年10月19日,我们一党一员在一起观看了辛亥革命电一影。今年正好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以前也只是在书本上学一习一过这段历史,但对于这场革命的细节和前因后果并不十分清楚。看了这场振奋人心的电一影,我清楚地了解了当时的历史状况。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一主革命。

  • 关于《狼谷的孩子》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7 16:02:37

    我今天读了一本《狼谷的孩子》这本书,巴努盖和琴姆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是琴姆且片段。琴姆且在和一只熊战场真是让人惊心动魄,它连忙向熊的背猛扑过去,它一直不停地爪着,熊也不示弱,一直反抗,有时甚至用背撞树,因为它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最后终于打过了熊。这真

  • 关于《风吹许愿树》的读后感大全(精选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7 15:57:37

    当幸福的背后是无尽的谎言时,你的选择又是什么呢;当美好的一切都支离破碎事,你是懦弱,还是坚强;当你一直生活在那美丽的“童话”中,你是要拆穿“童话”还是继续在里面存活;当你身边的一切都离你而去时,谁又会是你背后那顽强的后盾呢?一切的一切都随风而去,你再也会不了头了!这本书的女主角名叫小贝,是一位活泼、

  • 《呼啸山庄》读后感2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7 15:49:37

    是在暑假期间读完了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复杂感受,或许出自于对艾米莉的深佩、或许也就是如同小说本身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结构一般多元而耐人寻味,由此写下初次步入理解的读后感。应该是在大约1847年左右,至今家喻户晓,世界文坛的勃朗特三姐妹中,年长的夏洛蒂·勃朗特和二姐艾米莉·勃朗特同

  • 《爱在前方》读后感大全(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7 15:46:37

    有这样一个感触万人的电影——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他怀着一颗慈爱的心,根据监狱中儿子所供给的一个地址,风餐露宿地踏上了一段寻“母”之路。剧中无论爷孙俩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没有轻言说放弃,而是以坚定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起初,孩子对爷爷有误会,但最终在路上解开了矛盾,之后相依为命了。情感是一部剧的主魂,剧中

  • 有关简爱读后感的范文大全(20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7 15:41:37

    20岁时读《简爱》,手不释卷,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心中留下了简倔强、独立、自强、自爱美好的形象。时隔30多年,再读《简爱》却是另一番感受,萦绕着全书渗透在行里字间的骨髓是什么?全书除了向人们在讲述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还在向人们表达什么?简是怎样成为一个心地纯真、善良朴实、藐视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