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品读》有感400字
【第1篇】
当我读完《经典品读》中的一个小故事——《少年华罗庚》后,我深有感触。
华罗庚小时候不是一个讨人喜爱的孩子。上学时,他口齿不清,行动不灵,总是笨手笨脚,又寡言少语,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罗呆子”。其实,华罗庚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他很爱动脑筋,只是平时少言寡语,又笨手笨脚,因此别人察觉不到。
有一次,他和邻居的孩子一起出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那边有好玩的,去看看。”“好吧,但只能待一会儿,我有点怕。”“不用怕,世上没有鬼。”说完他向荒坟跑去。两个孩子来到坟前摸摸这,摸摸那儿,觉得很有趣。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我怎么会知道呢?你怎么会问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叫你‘罗呆子’。”“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说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面对他人的冷嘲热讽,华罗庚并没有退缩,而是坚持不懈地去钻研,最后当上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只要你有理想,并去奋斗,梦想肯定会成真。
【第2篇】
最近,我读了《经典品读》这本书,受益匪浅。
这本书分为了五个部分,分别是名著助读、名著选读、诗风词韵、离别情思、故事城堡。名著助读帮助我们一起探索《四大名著》中的奥妙;名著选读和我们重新感受《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中那一幕幕令人惊心动魄、发人深省的故事,诗风词韵和我们一起体验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离别情思告诉我们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伟大情谊,什么是深沉厚重、悠远绵长的乡愁滋味,什么是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故事城堡向我们传颂了古今中外名人、伟人的惊人事例。
其中,《独一无二的你》最能给人以启迪。故事中的小麻雀看见孔雀比自己美,可它飞不高;老鹰比自己飞得高,可别人不敢与他为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其实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做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其实小时候的我也像故事中的小麻雀一样。当时,邻居家有一位和我岁数相邻的女孩,她长得比我美,我很羡慕。后来,我们都上学读书了,我发奋学习,超过她。此时,我领悟到世间万物有所长也有所短,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读一读《经典品读》你会明白许多道理的,人生真理的大门正在向你开启。
【第3篇】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这漫长的时光中,有许许多多的名人,有战士、好汉、作家等,而这些伟人成功的背后有着许多故事,我们要细细品读才有用。
读了《经典品读》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装蛋糕的智慧》这个故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高尔基小时候,在一个糕点店里打工。老板为了不给伙计工钱故意刁难他们。要求做九个蛋糕,分装在四个盒子里。蛋糕做好后,高尔基灵机一动,拿来三个小盒子,一个大盒子,把蛋糕平均放在三个小盒子里,再把三个小盒子装在一个大盒子里,老板一看,阴沉着脸,无奈极了。
正是高尔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击败了老板的阴谋,获得了工钱。世界上有许多成功者,比如大数学家华罗根。华罗根上学时,口齿不清,行动不灵,寡言少语,但他很爱动脑筋,比如会想到计算石人石马的重量,揭开菩萨的真面目。
世间聪明的人很多,但他们都是用思考和努力换来的,而且他们中间有很多成功者。在这儿,我想说一句,最能说的,不一定是做得最好的,要成功,必须用行动和脑子来证明。
《经典品读》读后感600字
“杀!为国捐躯!在所不惜!”“奋力!杀敌!只为一个义字!”当我双手合什阅读这本书时,仿佛我的心已经来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经典品读》这本书主要讲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对其中人物的评价、诗风词韵,以及一些伟人的故事。其中,那些生动形象的文字,仿佛让我身临其境;那点面俱到、独特见解的人物评价淋漓尽致,令人赞叹不已、拍案叫绝;那些诗风词韵博大精深,让我体会到唐诗、宋词独特的魅力;伟人故事也让我知道:他们从小并不不是天才,但只要付出比常人多一份的努力,就能超越别人,超越自己,成为伟人……
书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思想独特,构造新颖,孙悟空护送唐玄藏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书中故事《三打白骨精》由于孙悟空神通广大,三打白骨精化成的“人”,唐玄藏却因为没有孙悟空那般火眼金晴,而赶走了他回花果山,我很为孙悟空感到惋惜。《水浒传》让我体会到108将为“义”而战,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为朋友,为亲人两助插刀,在所不惜。让我充分体会到,他们朋友与朋友间的侠肝义胆。而且这部书最让我惊叹的是108将竟没有一人的性格是雷同的,难怪金圣叹日:“水浒所叙108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三国演义》中,三国鼎立,战火纷飞,各个英雄打天下,如果《水浒传》用一个字形容是:义,那么《三国演义》这本书讲的就是:忠。关羽在曹营受曹操厚待,但仍“身在曹营心在汉”,最终为国捐躯。赵云救阿斗,七十几岁高龄却依然为国效忠,这不就是很好的表现吗?《红楼梦》是古代一部爱情故事。贾宝玉与林黛玉一见钟情,却不能在一起,林黛玉自古红颜多薄命,我为他们感到惋惜。
诗风词韵,博大精深,它是古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孔圣人孔子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告,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唐诗与宋词在这一方面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诗词能给人思考,能给人以高远的志向。诗以言志,歌以咏之,唐诗宋词不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亮丽的篇章。
伟人故事篇,古今中外的名人、伟人,有的凭借发明造福于人类,有的给人们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阿基米德的“镜子战术”有口皆碑,苏东坡的“大江东去”耳熟能详。这些故事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合上书,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尽折夭……回忆四大名著、伟人故事、诗风词韵,重温经典……
读《经典品读》有感600字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经典品读》。这本书里有许多故事,但有一个故事——《装蛋糕的智慧》,我永远铭记在心。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高尔基在很小的时候,曾在一个糕点店里打工,有一个老板故意刁难他们:让他们把九块蛋糕装在四个盒子里,其他伙计都想不出办法,只有高尔基想出来了,他把九块蛋糕平均放在三个盒子里,再把这三个盒子装在一个大盒子里,再用包装纸包好,这个好方法让别人佩服不已。
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上,象高尔基这种善于思考,最后取得成功的人有很多,伽利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伽利略十七岁时考进了比萨大学,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正在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摆动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致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长度的摆捶,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出了钟摆的规律,钟就是因为这个发现制造出来的。
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其实也有这样的人。我的同学孙钰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制作的小制作也不错,曾经获得了许多奖,但她最出色的制作,当然要属科技小制作-------小猫钓鱼了。
那次,老师让我们回家自己制作一个科技小制作,好的要交到学校里参加评比。她知道后,冥思苦想了一番,忽然,她看见他们家养的猫正坐在水池边,便突发其想做一个小猫钓鱼,后来她顺利做出来,在学校还得了一等奖。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再刁钻的问题也会有漏洞,再周密的诡计也不会无懈可击,我们只要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