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关于《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9 22:55:26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600字

这个寒假我在老师的推荐下细细品味起《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莫泊桑,全名居伊·德·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文学大师,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高超的技艺把短篇小说艺术提高到空前的水平,被评论家誉为“明晰法语的典范”和“短篇小说之王”,与美国作家欧·亨利,俄国作家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莫泊桑患有严重的神经疾病,终身未娶,一生放荡不羁,于1893年,在巴黎与世长辞,年仅43岁。莫泊桑生命虽然短暂,却是法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高产作家,一生著有中篇小说三百一十篇,另著有六部短篇小说,这在当时的文坛是绝无仅有的。

而这本书精选了莫泊桑不同背景创作的二十五篇名作——所有著名代表作均已包含其中,书中含有轰动当时文坛的最为出色的短篇小说《羊脂球》。《羊脂球》讲述的是在普法战争期间,几个逃离战争的人们。逃离者们从不同的地方来,聚坐到一辆马车上,大家分属不同的阶层,在逃离过程中的表现自然各不相同。有趣的是:身份尊贵的人并不比别人有修养,比如老板,居然还偷东西,占完便宜就不认人等等。特别是高潮的地方,当需要大家作出牺牲时,那些所谓尊贵的人们没有一个愿意或敢于站出来伸张正义,不但不担当甚至一点不愿付出,反而鼓励或怂恿他们都瞧不起的、身份最为卑微的“羊脂球”为大家作出牺牲时,在危机过后便忘思于前了。

在这篇《羊脂球》中,作者写道:“黑暗中,羊脂球一直在哭泣,在两段曲调之间,有时会传出一声她的呜咽——那是她终于不能抑制的悲泣”。这是对主人公内心情绪细腻的刻画描写,反映出那个时代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这种在自然中酝酿超凡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现当代的影视和运用。

由此可见,文学是多么伟大啊!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600字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我眼中的莫泊桑读《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有感

前几天,读了《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感触颇深。

莫泊桑所写的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性的冷漠、刻薄,社会思想的不成熟、不公平,对底层劳动人民的蔑视剖析,反映了当时人虚荣骄傲的人性弱点,从中让我们得到了这些启示。

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在他的作品里,有着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像战争的溃败,上流社会的喜庆游乐,资产者的聚会,官僚机构的“例行公事”,小资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宗教仪式与典礼,酒馆妓院里的喧闹……,无一例外都有着形象的描绘,都能使人陷入深刻的思考之中。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公共人物,从上层的贵族官僚、企业家,到中间阶层的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到下层的工人、农民、流浪汉以至乞丐、妓女,都得到了十分鲜明的勾画。在法国广阔的天地中,从巴黎闹市到外省城镇以及偏远乡村与蛮荒山野的风貌人情,都有着细致入微的生动写照。

我认为朴实、自然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一个最明显的、最重要的标志,在选材上,莫泊的短篇小说大都以日常生活的故事为内容,就像是在给人们讲述一件刚发生不久的事情一样,在平淡的语言中含有莫泊桑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评判或者想法,又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他的文章中,找不到那些华丽的词藻,他总是以一些十分细微的、十分隐蔽的线索,将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十分巧妙地串连在了一起,一步一步地将读者引入文章的中心区域,一点一点将自己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读者。就像书中《一家人》这篇文章,几乎没有任何情节可言,但是莫泊桑却生动入微地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或许这种生活状态是一种生活现实,但这些我们观察不到的细节,作者却能一一明列,环环相扣。

在文章的写作中,莫泊桑不拘泥于所有的条条框框,他挣脱了一切束缚,将自己的思绪随意地挥散在纸上。他所描写的,有时是一个故事,有时又是生活中某一个片断,或者是某一瞬间,或者是一段心理活动,又或者是一种精神状态。正是以这种优美的语言,那些平实不起眼的情景便化成了莫泊桑笔下的小镇情貌、田舍风光等自然景色,从而给人们眼中呈现了一幅幅构思清晰的图画。

莫泊桑把短篇小说艺术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他抛弃了一切常规,以平实的语言使人们感受到了真挚的情怀。

真善美是世界上永恒不变的美德,莫泊桑所写的每一篇都没离开过它,他希望世界上的人都有美好的品德。读了莫泊桑的文章让我更认真的审视自己和这个社会,去掉人性的贪念,虽然这很难,但去掉一点去掉一点,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1000字

我眼中的莫泊桑——读《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有感

前几天,读了《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感触颇深。

莫泊桑所写的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性的冷漠、刻薄,社会思想的不成熟、不公平,对底层劳动人民的蔑视剖析,反映了当时人虚荣骄傲的人性弱点,从中让我们得到了这些启示。

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在他的作品里,有着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像战争的溃败,上流社会的喜庆游乐,资产者的聚会,官僚机构的“例行公事”,小资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宗教仪式与典礼,酒馆妓院里的喧闹……,无一例外都有着形象的描绘,都能使人陷入深刻的思考之中。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公共人物,从上层的贵族官僚、企业家,到中间阶层的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到下层的工人、农民、流浪汉以至乞丐、妓女,都得到了十分鲜明的勾画。在法国广阔的天地中,从巴黎闹市到外省城镇以及偏远乡村与蛮荒山野的风貌人情,都有着细致入微的生动写照。

我认为朴实、自然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一个最明显的、最重要的标志,在选材上,莫泊的短篇小说大都以日常生活的故事为内容,就像是在给人们讲述一件刚发生不久的事情一样,在平淡的语言中含有莫泊桑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评判或者想法,又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他的文章中,找不到那些华丽的词藻,他总是以一些十分细微的、十分隐蔽的线索,将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十分巧妙地串连在了一起,一步一步地将读者引入文章的中心区域,一点一点将自己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读者。就像书中《一家人》这篇文章,几乎没有任何情节可言,但是莫泊桑却生动入微地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或许这种生活状态是一种生活现实,但这些我们观察不到的细节,作者却能一一明列,环环相扣。

在文章的写作中,莫泊桑不拘泥于所有的条条框框,他挣脱了一切束缚,将自己的思绪随意地挥散在纸上。他所描写的,有时是一个故事,有时又是生活中某一个片断,或者是某一瞬间,或者是一段心理活动,又或者是一种精神状态。正是以这种优美的语言,那些平实不起眼的情景便化成了莫泊桑笔下的小镇情貌、田舍风光等自然景色,从而给人们眼中呈现了一幅幅构思清晰的图画。

莫泊桑把短篇小说艺术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他抛弃了一切常规,以平实的语言使人们感受到了真挚的情怀。

真善美是世界上永恒不变的美德,莫泊桑所写的每一篇都没离开过它,他希望世界上的人都有美好的品德。读了莫泊桑的文章让我更认真的审视自己和这个社会,去掉人性的贪念,虽然这很难,但去掉一点去掉一点,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

读《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有感_高中读后感1000字

初接触莫泊桑的小说是源于高中时的一些简单的关于莫泊桑的介绍,其中一个词“跌岩起伏”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我当时对莫泊桑充满了好奇,暑假空闲我在网上订购了有关莫泊桑的小说精选,书中收录有《羊脂球》《项链》等名篇,集中描写了19世纪法国社会各色人物的生活,揭露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

由此我也踏上了小说之旅,走进莫泊桑构画的世界里。若说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那么请听我说完这样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女人的,那个时期不管是中国还是法国女性的地位都处于不平等的状态,但不代表没有勇敢的女性。这是法国战争时期,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不仅有着令人艳羡的美貌,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她在火车上与没有食物人分享自己的食物,他在敌人面前有着自己的原则,但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在那些带着面具的“人”劝说下,失去了自己,她把骄傲的头颅放下,选择了妥协,只为帮助那些面具下丑陋的面孔,当她失去女人最后的底线时,换来的确实那些人的鄙弃,她被无情的嘲笑着,仿佛世界都对她露出恶意般的笑脸,这个女主人公就是羊脂球,一个被出卖的英雄,她并不伟大,但却有着执着的信念和爱国的热情,这一点是那些冠冕堂皇享乐的人所不能比的,小说中所形成强烈的人物对比,真真假假的情感,表现了莫泊桑的爱国主义,以及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真善美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也是人类社会美德的最高境界,莫泊桑所写的小说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点,我想他一定是希望世界上的人都有美好的品德,并通过传递爱让社会和平安宁。故事还在继续,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想向大家展示这样一段解说“恐怖”是个旧词,它的含义大大的超过了“可怕”。刚刚那件可怕的事情令人,震动、慌乱、惊慌失措,但并不使人如癫似狂。

心灵的激动,可怕的死亡情景还不足以使人感到恐怖,你必须感到一阵神秘的战栗或一种超自然的、非正常的不安。一个人即使是在最悲惨的情况下***,也不会引起恐怖。战场不会引起恐怖;鲜血不会引起恐怖;最卑下的罪行也很少引起恐怖。”这段来自于莫泊桑《恐怖》的一节使我心中产生无数个惊疑,再往下看,我知道了这样一个故事:战争时期,士兵如惊弓之鸟一样,然队伍中传出有间谍出现,这个消息如发酵一样传遍战区,士兵这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他们怀疑这个人是间谍,便把她包围活活打死了,最后检查她衣物时发现她是位女性,这个发现使他们恐怖,这个女人可能是来找自己多年未归的孩子的,也可能是其他,但这种猜测令人恐怖,如果问这个女人是如何失去生命的,我想是人性吧!人的多疑轻而易举的剥夺了一个人的生命。这个故事让人不寒而栗,我想真正让人感到恐怖的是人心吧,人只有陷入无尽的猜测中才会有备受煎熬的感受。生命故事还在继续,我的故事就到这里,读完莫泊桑的小说,我感觉自己身临其境,走进了小说中,那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让我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生命是脆弱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世界上最好的桥梁,希望世界上多几分友善,少几分淡漠。

推荐信息

  • 《变形计》读后感大全(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6 15:32:30

    请不要把一个人引上平静安逸的道路,而要把他置于困难和挑战的考验和激烈之下。让他学会在暴风雨中挺立。看了《变形记》之“网变”。看着这部片子都是带着复杂的心情,都是泪水与情感的交织。一个是都是富裕家庭的辍学网瘾少年,而另一个是贫穷却热爱的学习的优秀学生,但是命运却是如此的捉弄人。两个天差地别的少年却牵连

  • 关于水浒传读后感200字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6 15:28:30

    最近,我读了一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xx周年的《抗战英雄》。看了中间的一个个小故事,不禁让我十分钦佩这些英雄们。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狼牙山五壮士》抗日事迹发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1941年,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8月,为报“百团大战”一箭之仇,日本华北派遣总司令冈村宁

  • 关于《致青年教师》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6 15:22:30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致青年教师》是我读过的吴非老师的第三本书,第一本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第二本是《不跪着教书》。吴非老师的书,只看到书名或文章题目便能深深吸引我。他的文字酣畅中流露出浓厚的真情,淳朴中饱含着一颗真挚热忱的心。有时是痛快、不留情面的斥责,有时是幽默、深刻的讥讽,更多时候是一

  • 有关简爱读后感的范文精选大全(1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6 15:15:30

    今天我读完了《简爱》,对简爱这个人的印象也改变了许多,以前认为简是一个又丑陋又有心眼的人,而看完之后才发现她很善良而且勇敢。我第一次感动是简爱小时候,被送进学校,只有一个朋友,名字叫海伦,简要给海伦画像,于是海伦脱下了她的帽子,散下来一头金黄色的漂亮卷发,正巧被先生发现先生说她虚荣,于是要拿剪刀剪断

  • 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300字大全(1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6 15:09:30

    在读《红楼梦》之前,就从课本上知道了它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所以下意识里感觉书里描述的应该都是写大气恢宏的场面,后来通过自己的阅读发现作者对那些华丽的场面服饰描写纵然不少,但大多描写的都是些家常小事和人们之间的往来和摩擦,人们往往会因为些琐事而争吵、勾心斗角,一开始我确实有些失望与不解,细想恍然

  • 关于《愚公移山》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6 15:07:30

    最近,我读了《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愚公那顽强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必胜信念,深深的感动了我。学习愚公,要学习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许可以把挖山的重任推给集体,留给后人,谁也不会要求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愚公没有这样

  • 《热血教师》读后感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6 15:00:30

    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今天我怀着迫不及待地心情看完了电影《热血教师》,我的心灵受到强大的震撼。参加工作已经12年了,自认为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老师了,可是和克拉克老师一比,我才发现自己真的是很幼稚。不管是敬业爱生、因材施教还是坚持不懈地抓教学

  • 有关《水浒传》的读后感800字大全(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6 14:55:30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看到这本书我就想起了刘欢的好汉歌。梁山好汉他们个个侠肝义胆,敢报天下之不平,其好爽的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这本书中以大量的笔墨塑造了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小说中智取

  • 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6 14:50:30

    前几天我看了《弟子规》这本书感触颇多,《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自从学习了《弟子规》,我觉得自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暑假里的一天,我要和同伴去游泳,妈妈说:“今天天气太冷了。别去!”我说:“我不!我偏要去!”结果游泳后回来我就发起烧来

  • 有关家读后感的范文大全(20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6 14:44:30

    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巴金老先生写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长大后闲来无事随手还会翻翻这本书。《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个形象都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小说中的人物有七十来个,其中既有专横,衰老的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冯乐山,腐化堕落的五老爷克定,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