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围城读书笔记_大学读书笔记2000字

围城读书笔记_大学读书笔记2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4 00:30:52

“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这就是四堵围墙里城市的真实写照。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似轮回的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里,当局者迷的人,永远也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

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国度。没有人萌生试图离开它的想法,即使是自怜自哀的方鸿渐也会渐渐喜欢,假恶丑也会被同化为真善美……

《围城》是一部让人回味无穷的书籍,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述说人生无奈的笑面悲剧。再次看《围城》,才发现《围城》中隐含着不少社会人生的感悟。在《围城》初版的序中,就开门见山地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这是一段重要的自述。现实的社会里,包括知识社会,在法国游船上构成的留学生世界,上海苏文纨周围形成的留学生世界,都是容易注意到得社会真相。而比较容易忽视的是方鸿渐故乡老知识分子的世界,方鸿渐感到四年后的故乡“回来所碰见的还是四年前那些人,那些人还是做四年前所做的事,说四年前所说的话”。时间的推移并没有使方鸿渐的家乡有所改变,这正体现了中国某些地区封闭落后闭塞的特质,虽然从曾国藩那些“洋务派”开始就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大力引进西方的知识文化制度体系,但是这些文化的冲击并没有使整个中国彻底地脱胎换骨,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仍大力附着在人们内心的深处,渗透到人们的言行,行为方式与处世哲学中,而且根深蒂固。

而其中受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一批又一批所谓去“喝洋墨水”的“方鸿渐们”,在中国在家乡的私塾,他们受的教育都是摇头晃脑的老先生们教授的“郁郁乎文哉”,而在海外的几年,他们头脑中灌输的身边接触的都是罗曼罗兰们,黑格尔们和尼采们,中西方的文化相异在他们身上矛盾,交融,升华,反射出千奇百怪的光彩,导致最终在社会上反映最深的毋庸置疑就是方鸿渐们的“知识分子”世界了。有人说围城的意义有很多,而我觉得最表层的便是方鸿渐的爱情矛盾,方鸿渐闯进了苏小姐的城中,而无法逃离,心中却又想着另一座城--唐晓芙那边的美丽风景。在拼命的挣扎,挣扎与妥协之间,当方鸿渐冲出去了苏小姐的围城后,才晓得唐晓芙的城对他来说的海市蜃楼一样的可望而不可求。而就在他割舍不下又放不了手时,他又进入了另一座围城。这座城与上一座城相比上升了一定的层次,即社会阶级层次。三闾大学是当时混乱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钱先生主要想反映的社会层面。文人学士粉墨登场,看上去一些或老实或木讷或谦谦君子或翩翩的小姐们的较好的社会形象,在三闾大学的舞台上暴露出了他们全部的丑恶面貌。自私,守旧,猥琐浅薄在这里屡见不鲜;谦谦君子摇身一变成了酒色徒;偏僻小姐也化作了八卦,低俗的长舌妇,这些人的穷形尽相,反映了社会的一大类人,被作者用戏剧化的故事展现出来,好像x光透视一样通过方鸿渐的经历将社会这座大围城中的各阶级形象挖掘出来,使得身在这个社会中的像方一样依旧怀着点善心而与世无争的人被压制得被迫地想从中逃离出来。

但从这种围城中逃离就没有爱情的围城的容易摆脱了,在那个乌烟瘴气的城里,社会的惰力销蚀了方鸿渐一类人的向上的力量。于是在这种围城中抗争,就难免没有苦闷,孤独和彷徨了。城中的人想逃离开,但又不知道出去后会有怎样的未来。慢慢地,整座围城里的人,就好像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样,徘徊在进退人生的两种境界里,尴尬得一败涂地。

而现实中,我们的周围也不乏有“围城”这样的困境,得到了的不去珍惜,得不到的不放弃。现实社会是残酷的,城池接踵而至,你没有办法改变地势,那你只能学会飞翔;你没有办法去躲避围城之惑,那你只能宽广地面对生活。这样你才能正确地对待不断追求和对所追求到成功的不满足和厌烦之惑的矛盾的转换,才能处理好人生两界中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着与动摇。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国家是一座城,一座崛起的城,也只有我们自己的思想冲出禁锢牢笼,我们的城才能更加坚不可摧,也只有摒弃了历史的局限,抓住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我们才能从城中真正解脱,主宰它,而不是受其压制。

想到这里,发现这部小说依旧还有很大的魅力所在,于是我还是忍不住想再细细咀嚼每一句对白,嗅着时常散发的智慧芳香,和着爱情无奈而又浓郁的色彩,品着世事兴衰,仿佛又走进了书中的那个时代……

那一天春雨纷纷我在等你说缘分消磨一段青春承诺像刀误伤了人我们总和缘分错身心围一座城城内孤单寂寞只有我一个人心围一座城我是走不出去的人虔诚认真当城外万家灯火时沉默安静的等你转身的可能。

推荐信息

  • 《全力以赴的人》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8

    我很庆幸自己能看到《全力以赴》这本书,因为看完后,我觉得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有救了。这样说可能有点过分,但是在我看来这本书真的很有用,也很及时。从去年到现在,我已经听说了好几起自杀事件,有的就是身边的朋友。还听说了好几个人过劳死,说是连续工作几天后就突然趴在桌子上,送到医院就已经没救了。还有的朋友,压

  • 《以诗之名》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8

    仔细想来,席慕蓉的诗歌曾经绵延在我整个青春期的阅读之中。她的书也一度占据着我书架上最醒目的位置。在我真正能读懂文字的时候,就开始时常沉浸在她笔下的世界里,那些浅浅的相思,悠悠的惆怅和关于成长路上诸多的风情,填充也丰厚了我不再复得的往昔。曾经为了解她是怎样的女子,跑了很多书店终于买到了附有她容颜的诗集

  • 《围城》读书笔记_围城的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8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的先吃,另一种人把的留在最后吃。”这是我看钱钟书先生《围城》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前段时间趁着无聊打发时间就把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粗略的拜读了一下。看的不是很认真,但是感受挺深的。这几天因为要准备读书交流会,所以又把这本书再次看了一次,

  •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_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8

    作者的惊人之处不但只是他写的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意义的小说,更惊人的是他在书中所写的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

  • 《保卫延安》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8

    《保卫延安》也是一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有名的英雄战争的一部史诗,他描写了一幅真正动人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图画,成功地写出了人民如何战胜了敌人的生动的历史中的一页。1947年三月初,国民党反动派以数十万兵力对我延安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我人民解放军和陕甘守边区人民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从防御转入进攻,并在沙家店

  • 《解密》读后感_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8

    十一月的清晨,和着些许的寒风,窗外的曙光,虽略失意,案头上散放着的书,却让我不禁赞叹,容金珍那精妙绝伦甚至惊为天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真叫人拍手称快。或许是因为平日的繁忙,或许是因为生活的匆匆,或许是我之前未能够静下心来,也或许是别的一些原因,这本我在许久前就已经入手的书直到现在才拿起,翻读完毕,也才真

  •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8

    在未读《追风筝的人》以前,阿富汗之于我,只是新闻中偶尔出现的一个热门词汇。读过后,它饱受侵略和内战之苦的现状让人揪心我们的国家在更早的时候,不是一样的吗?战争的可怕不仅在于战场上的硝烟弥漫、尸横遍野,更在于有了战争这个堂皇的旗帜指引,人会释放本性中最无耻邪恶刻毒的一面,却不用负疚。人性中的良善悲悯全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_关于祖国的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9

    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完成本书的写作。作为一名西方记者,斯诺所站的是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去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除此之外,还表现出了红军及其领袖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状况。这本书能够说是让人们能够进一步的去了解当时十分

  • 《沉思录》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9

    同学把这本书送给我,附上箴言一句:Youarethelordofyourworld。时隔一年,再次打开那本32开200多页的小书,一种厚重感扑面而来。作者是古罗马的一位博学的国王,他在位期间,罗马帝国动荡不安,危机四伏,因此他的一声几乎都在战争中度过的,相比于他的治国,他的《沉思录》却更为伟大,他是

  • 《红楼梦》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5:02

    小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红楼梦,却没有真正了解。读红楼梦是初二,那时理解力虽有增强,但读来体会的仍是十分的肤浅。我就这样一人,好读书,不求甚解。那时只是对作者的知识之渊博,涉猎之广泛而折服。想来曹先生真乃全才,可以说他是美食家,也可以说他是理财家;可以说他是建筑家,也可以说他是统筹学家;可以说他是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