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金粉世家》读书笔记2000字

《金粉世家》读书笔记2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4 00:41:54

初读《金粉世家》,就被字里行间流露的红楼味迷住了,这种好似红楼,却又心裁别出的韵味,很是独特。在第一章之中,作者遇到一个街头书春的妇人,才学高明,品德淑良,与友人交谈下得知妇人的往事,倒叙而起,娓娓而谈。可不与《红楼梦》的开头,补天顽石历经几世几劫,重回青埂峰后遇见空空道人,请空空道人将一世浮沉录了下来,传于后人的情节,颇有神似么?在第七回里金燕西说“那倒是真的,那个时候,老大有些红楼迷,专门学贾宝玉。”这种直接提到红楼的地方还有几处,似乎都有意无意的散出了一点红楼的味道。

后来想起看看序言,才发现张恨水已经在序里说了:“《金粉世家》之有无其事?《金粉世家》之是何命意?都可不问矣。有人曰:此颇似取径《红楼梦》,可曰新红楼梦。吾曰:唯唯。”后来笔者在资料中发现,张恨水觉得他的写法就是“就是用作《红楼梦》的办法,来作《儒林外史》。”由此可见,《红楼梦》对《金粉世家》的影响实在颇为深远,《金粉世家》不仅在题材、构思、笔法、情韵上都受到《红楼梦》的影响,也像《红楼梦》一样弥漫着一种愈转愈深的无奈悲哀,大概只有掩卷之后,呷一口清茶,才叹得出那口气。

张恨水大多做的都是章回体的小说。关于这点,张恨水在他1944年的《总答谢》里说了他为什么总做章回体小说的缘故:“新派小说,虽一切前进,而文法上的组织,非习惯读中国书、说中国话的普通民众所能接受。正如雅颂之诗,高则高矣,美则美矣,而匹夫匹妇对之莫名其妙。我们没有理由遗弃这一班人;也无法把西洋文法组织的文字,硬灌入这一批人的脑袋。窃不自量,我愿为这班人工作。”

由此观之,张恨水的用旧体裁、旧形式创作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兼顾中国更多更普通的人们的阅读习惯,追求更加中式的表达,也不难看出,张恨水怀着对古典的脉脉温情,这也是《金粉世家》中突出表现出来的。虽然作品写的是现代生活的反映,却和章回体的体例和以《红楼梦》为主的,古典小说中的惯用技法相融合,不显突兀,确不愧是让章回体焕发新的生机的一代大师。

但是在新旧激流碰撞的年代,张恨水笔下的人物也可以看出这种特征,例如对中心人物冷清秋的塑造。冷清秋是一个旧式的才女,出身书香门第,受过旧式的教育,也有着深厚的旧学修养,恪守传统,温婉大方,知书达理,是一个有着突出旧时闺秀特点的女子;但是同时,她也在新式学堂里读书,受着新思想的熏陶,有着追求个人价值,保全自我尊严,崇尚自由等特质,是一个兼具新旧特点,在新旧中摇摆的人物。在《金粉世家》中,这类角色可谓不在少数,金家家长金铨和金太太、甚至柳春江都有这样的特点。

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体会出浓浓的古典的味道,《金粉世家》受到了《红楼梦》叙事风格的影响,再加上张恨水深厚的旧学修养和符合中式传统的文法组织,让《金粉世家》在激荡昂扬的求“新”的年代里,保留了温婉静穆的古典气质。

但是正如张恨水所说,他写的是现代生活的反映,在继承了红楼梦的艺术风格的同时,他表现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现代世界。分析金冷爱情悲剧和宝黛爱情悲剧的不同点,可以发现,宝黛的爱情是纯粹的,他们年纪小,又生活在内院之中,受尽长辈宠爱,心思没有受过世俗的污染,他们的爱情建立在心意相通,相知才相爱,是非常纯粹的。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外在的阻力,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原因。而金冷的爱情却不是这样,他们的感情具有突出的现代社会特有的因素对物欲的追求。金燕西在家庭遭受巨变的时候,第一想到的就是抓住自己的那份家产,在冷清秋心灰意冷出走之后,他也不去寻找,而是庆幸少个人跟他分家产,然后立刻去追求白秀珠,希望能够攀上白秀珠的高枝;而冷清秋也有虚荣、贪图富贵的一面,她在金燕西的的爱情和金钱攻势下,没有把持住未婚先孕,匆忙嫁进金家遮丑。他们的爱情并不纯粹,我认为张恨水先生对于他们的结合也抱着齐大非偶的悲观态度,张恨水在继承了红楼梦的一些笔法和思想的同时,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致力于表现社会转型时期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在读完《金粉世家》后,我想张恨水不应该被仅仅局限于“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的鸳鸯蝴蝶派,查了些资料,他早起确实是从才子佳人的路子出发的,他也坦承自己受过鸳鸯蝴蝶派的影响。但是对于自己被归于鸳鸯蝴蝶派,张恨水到底是有些不满的。他曾说:“‘五四运动之后,本来对于一切非新文艺形式的文字,完全予以否定了的,而章回小说,不论他的前因后果,以及它的内容如何,当时都是指为鸳鸯蝴蝶派。有些朋友很奇怪,我的思想也并不太腐化,为什么甘心做鸳鸯蝴蝶派,而我对于这个,也没有加以回答,我想,事实最为雄辩,让事实来答复这些吧!”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无数的灵感,《金粉世家》无疑受到了《红楼梦》深远的影响,但是张恨水先生并没有被《红楼梦》局限住,而是在选择性吸收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古典性文学的优点和创作方法的基础上,独具当时社会的特色和个人的特色,成为足以代表一个时代一种类型作品的经典之作。在此之外,在学习西方文艺理论和鉴赏西方小说的风气蔚然之时,如何从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这个问题上,张恨水先生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推荐信息

  • 《异乡记》读书笔记_小说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7

    从报上得知张爱玲藏而不发的旧作《异乡记》已出版,到书店寻觅许久,得之,甚是惜读依然的内敛沉稳又不失淡淡的幽默;依然张爱玲专属的思辨和隐忍;依然只有张爱玲才会有的情短怨长、清风恬淡……只是,看惯了张大才女溢满小资情调的小说,这回看罢《异乡记》,不禁惊喜:呵,原来张爱玲写散文

  •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7

    除非你同意,没有人能伤害你。有两件事,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同意:1。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抱怨。2。我们过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然而,形成抱怨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为何会抱怨,我们以为抱怨能带来什么好处,抱怨是如何破坏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又要怎样让自己和周遭的人停止抱怨,为什么我们过不上我们想要的生活?而这些问题是

  •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读书笔记_大学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7

    不要再等待别人来斟满自己的杯子,也不要一味的无私奉献。如果我们能先将自己面前的杯子斟满,心满意足地幸福快乐了,自然能将满溢的福杯分享给周围的人,也能快乐的接受别人的给予。不委屈·很多时候,一个女人的从容魅力就体现在“不委屈”的心理状态之中。·爱自己

  • 《鲁迅文集》心得感悟_鲁迅文集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7

    长久以来,对语文课本里的作家都缺乏敬意,坦白说,是不太愿意阅读他们书的,原因无他,读书时代在语文老师的要求下背的腻烦了,加之小镇没有图书馆,即便想读也找不到。现在看来,能够出现在课本里的作家大多有可取之处,倘若能够触类旁通,将作者的其他书也找来看,想必是另一番风景。在所有课本里出现过的作家中,唯独钟

  • 《围城》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7

    钱钟书是中国四十年代著名的讽刺小说大家。人们把他称为“集作家与学者于一身”。钱钟书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后曾留学英国,获副博士学位,后又留学法国,1938年归国任大学教授,他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

  •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_幼儿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7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幼儿教育名著,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蒙台梭利列举了大量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读书过程中,蒙台梭利对成人进行控诉,在她的论证中,我读着感到一种愧疚感。确实,直到我们现在生活中,都仍然出现着像书中列举的错误的教育孩

  • 围城读书笔记_大学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8

    “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这就是四堵围墙里城市的真实写照。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似轮回的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里,当局者迷的人,永远也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当一切人

  • 《全力以赴的人》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8

    我很庆幸自己能看到《全力以赴》这本书,因为看完后,我觉得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有救了。这样说可能有点过分,但是在我看来这本书真的很有用,也很及时。从去年到现在,我已经听说了好几起自杀事件,有的就是身边的朋友。还听说了好几个人过劳死,说是连续工作几天后就突然趴在桌子上,送到医院就已经没救了。还有的朋友,压

  • 《以诗之名》读书笔记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8

    仔细想来,席慕蓉的诗歌曾经绵延在我整个青春期的阅读之中。她的书也一度占据着我书架上最醒目的位置。在我真正能读懂文字的时候,就开始时常沉浸在她笔下的世界里,那些浅浅的相思,悠悠的惆怅和关于成长路上诸多的风情,填充也丰厚了我不再复得的往昔。曾经为了解她是怎样的女子,跑了很多书店终于买到了附有她容颜的诗集

  • 《围城》读书笔记_围城的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4:48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的先吃,另一种人把的留在最后吃。”这是我看钱钟书先生《围城》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前段时间趁着无聊打发时间就把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粗略的拜读了一下。看的不是很认真,但是感受挺深的。这几天因为要准备读书交流会,所以又把这本书再次看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