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在第三章《酷爱学习的少年印刷工》中,讲述了一些关于富兰克林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事情,今天我们来看看,富兰克林是如何自学成才的。
Q:争辩的坏处有哪些?
A:“爱争辩的癖好往往会变成一种极坏的习惯”,为了争辩,人必须提出反对的理由,这让在场的人感觉极不舒服。争辩不但破坏了聊天说话的兴致,让人心生厌恶,甚至在原本能获得友情的情况下也招致敌意。谈话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给别人提供信息或是从别人那里接受信息,为了取悦别人或是说服别人。如果想告诉别人信息,表述自己意见时,语气过于肯定或武断,会引起别人的反抗心理,无法关注到你的观点;如果希望从别人的学识中获得信息、提高自己,同时又坚定不移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能对方因为不喜欢争辩会对你的错误听之任之,不会帮你改正。
Q:关于辩论的建议有什么?
A:作者通过学习《苏格拉底言行录》,为苏格拉底式辩论法所着迷、折服。由生硬反驳和武断立论,转而采取询问和质疑这种谦逊的方式。最终保留了用谦逊的方式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不用“毫无疑问”“毋容置疑”或者任何其他能让人感觉带有强烈肯定语气的词语,而是代以“我认为”“我觉得”“我感觉事情是如此这般的”“我觉得似乎是这样的,原因是……”“我是这样认为的”或者“如果我没想错的话,事情是这样的”这类表达方式。
Q:关于表达的格言有哪些?
A:1.教化别人须让人毫无被教化之感,灌输新知识应像提及已淡忘的旧知识一般(Menshouldbetaughtasifyoutaughtthemnot,Andthingsunknownproposedasthingsforgot)
2.用谦恭的态度表达确定无疑的观点(Tospeak,thoughsure,withseemingdifference)
3.因为傲慢即愚蠢(Forwantofmodestyiswantofsense)
以上来自于蒲柏(Pope)